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物,并以非常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行为和观念,文化需要传播,传播需要媒介。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身体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它的产生与发展同样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无论是在不同地域与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还是在纵向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都体现出了鲜明的文化传播特征。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价值及其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积极地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的大潮,便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民族精神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建构引起了社会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包括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社会运行机理等各方面的文化变化。过去半个世纪、上溯至“五四”时期,中华文化经受了西方文化的百年沖击,30多年市场经济冲击的是最根本的生存方式和观念。
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记录人、守望人不复存在了;传统习俗、传统礼仪、传统规矩、传统节日、传统艺术、传统技艺,没有多少人知晓,只剩下概念的空壳和对典籍望文生义的只言片语。以致有人感叹,“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悄然逝去了原来的味道,《高山》非山风,《流水》非水声。在大家都感叹‘飘零的国粹’以及海外商业文化的冲击下,中华国粹已悄然沦落到一种尴尬的境地。”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西方的强势文化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已构成了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延伸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对青少年一代。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图谋,对青少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至关重要,因此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以其民族性、竞技性、娱乐性而在民族和不同地域间传播,并与各地的文化、艺术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既有统一意识,又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寓教于乐是中国对体育娱乐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态度,也是中国某些民间游戏与竞技活动发生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历史中的一些民间体育具有娱乐性强、简单、不需要特有活动场地和昂贵的经济开支便可进行等特点。由于我国众多的民间体育与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再加之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基本属性,所以其成为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认同感是使人们聚合在一个群体中的情感,是一种使其成员对自身所处的文化感到亲近的一种情感。民间游戏与竞技起着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并促使群体内部的亲近感。
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价值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意义文化,必须附着、凝结于各种有效载体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角度来观察,文化载体无疑都是文化传播最为关键的部件”。
而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它的品质一方面取决于它所承载、表达的文化意义的积极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表达文化意义的传播手段。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展示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流露出其传统气质和思维水平。体育运动技术本身是无国界的,但由运动技术所形成的知识、情感、审美以及体现运动技术的各类体育文化却代表了这个民族的心智特征、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因而也必然成为展示民族性格、形象乃至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所呈现出的东方文明特有的气质,即竞争中有礼让,情溢而含蓄内向,趣味横生而不庸俗,富于观赏而精神气质追求高尚。如西周“以射观其德”、“以舞观其礼”;孔子提倡“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这正是东方文明之道德观、伦理观与审美观在民族传统体育上的鲜明反映。
在当今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国家文化形象日趋重要,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确立国家文化形象。树立国家文化形象,是发达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特别是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历来把“民主”和“自由”作为其国家文化形象的核心内容。
我国2006年9月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第一次提出了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任务,并以此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这样清晰的政策思路引导下,“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打造文化软实力”、“建设新的国家文化形象”,逐渐成为学界和高层的共识。
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向世界,成为国家软实力构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取得普遍的认同,被异质文化所接纳,这是打造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基本前提。由于中国走过特殊的历史道路,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性,在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上,有其独到的精神领悟,建构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体系,是人类社会极富原创性的文化资源。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神灵的祟拜等将被摒弃。传统体育如武术、气功等,不仅在健身、养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远远超出体育范围的文化意义和实用价值。而作为传统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体育,在新的历史时代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也说明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与人们直接发生密切关系的体育也必然会面临一场从指导思想到理论、方法上的革命,这场革命将围绕着人类健康的主题而展开。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广为流行的几十种竞技项目并不能代表人类的整个体育,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强身健体的需要。要使体育不仅成为少数竞技天才的世界,而且能成为广大人民锻炼体魄的广阔天地,民族传统体育是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
促进全面健身娱乐的社会价值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身体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是通向健康的最佳选择之一。但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并极受重视的若干种竞技项目并不能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要,只能是少数竞技天才和多数观众的世界,而要使更多的身体力行者投入到锻炼体魄的广阔天地,民族传统体育将是他们的首选”。因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需要有规格的场地和设施,而且传统的武术和养生运动是其独特的一支,正是现代体育所缺乏的,逐渐得到世人的认可,对现代体育产生了良好的互补作用。由于大多数竞技运动项目已经发展到了耗资巨大的近乎于杂技化的高超水平,一般群众仅满足于观赏,受场地、经费、技能学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被禁入。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已提出要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挖掘和整理民族传统体育宝贵遗产,从政策上肯定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也指明了发展方向。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在山区和边远地区,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开展场地、器材等要求较高的现代体育项目有一定的困难,而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强,正好解决了民族地区群众健身难的需要,民族传统体育已经成为多民族聚居地群众健身励志的主要形式。
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性研究,既符合国家的全民健身计划要求,又可以促进其应用理论的发展。
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能否成为奥运会项目。与现代体育相比,民族传统体育更偏重娱乐性和随意性。娱乐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之外获取快乐的非功利性活动,包括生理上获得快感,更主要是指在心理上得到愉悦。娱乐最早并不是为了娱乐别人而出现的,而更多的是为了发泄自我内心的情感。
传统体育真正以娱乐性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阶级的形成,社会分工的明细,娱乐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在统治阶层中显得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阮炜:《政治民主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载于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体育教学部)
编校:施 宇
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民族精神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建构引起了社会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包括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社会运行机理等各方面的文化变化。过去半个世纪、上溯至“五四”时期,中华文化经受了西方文化的百年沖击,30多年市场经济冲击的是最根本的生存方式和观念。
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记录人、守望人不复存在了;传统习俗、传统礼仪、传统规矩、传统节日、传统艺术、传统技艺,没有多少人知晓,只剩下概念的空壳和对典籍望文生义的只言片语。以致有人感叹,“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悄然逝去了原来的味道,《高山》非山风,《流水》非水声。在大家都感叹‘飘零的国粹’以及海外商业文化的冲击下,中华国粹已悄然沦落到一种尴尬的境地。”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西方的强势文化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已构成了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延伸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对青少年一代。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图谋,对青少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至关重要,因此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以其民族性、竞技性、娱乐性而在民族和不同地域间传播,并与各地的文化、艺术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既有统一意识,又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寓教于乐是中国对体育娱乐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态度,也是中国某些民间游戏与竞技活动发生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历史中的一些民间体育具有娱乐性强、简单、不需要特有活动场地和昂贵的经济开支便可进行等特点。由于我国众多的民间体育与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再加之地域性和民族性等基本属性,所以其成为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认同感是使人们聚合在一个群体中的情感,是一种使其成员对自身所处的文化感到亲近的一种情感。民间游戏与竞技起着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并促使群体内部的亲近感。
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价值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意义文化,必须附着、凝结于各种有效载体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角度来观察,文化载体无疑都是文化传播最为关键的部件”。
而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它的品质一方面取决于它所承载、表达的文化意义的积极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表达文化意义的传播手段。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展示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流露出其传统气质和思维水平。体育运动技术本身是无国界的,但由运动技术所形成的知识、情感、审美以及体现运动技术的各类体育文化却代表了这个民族的心智特征、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因而也必然成为展示民族性格、形象乃至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所呈现出的东方文明特有的气质,即竞争中有礼让,情溢而含蓄内向,趣味横生而不庸俗,富于观赏而精神气质追求高尚。如西周“以射观其德”、“以舞观其礼”;孔子提倡“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这正是东方文明之道德观、伦理观与审美观在民族传统体育上的鲜明反映。
在当今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国家文化形象日趋重要,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确立国家文化形象。树立国家文化形象,是发达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特别是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历来把“民主”和“自由”作为其国家文化形象的核心内容。
我国2006年9月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第一次提出了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任务,并以此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这样清晰的政策思路引导下,“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打造文化软实力”、“建设新的国家文化形象”,逐渐成为学界和高层的共识。
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向世界,成为国家软实力构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取得普遍的认同,被异质文化所接纳,这是打造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基本前提。由于中国走过特殊的历史道路,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性,在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上,有其独到的精神领悟,建构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体系,是人类社会极富原创性的文化资源。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神灵的祟拜等将被摒弃。传统体育如武术、气功等,不仅在健身、养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远远超出体育范围的文化意义和实用价值。而作为传统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体育,在新的历史时代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也说明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与人们直接发生密切关系的体育也必然会面临一场从指导思想到理论、方法上的革命,这场革命将围绕着人类健康的主题而展开。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广为流行的几十种竞技项目并不能代表人类的整个体育,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强身健体的需要。要使体育不仅成为少数竞技天才的世界,而且能成为广大人民锻炼体魄的广阔天地,民族传统体育是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
促进全面健身娱乐的社会价值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身体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是通向健康的最佳选择之一。但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并极受重视的若干种竞技项目并不能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要,只能是少数竞技天才和多数观众的世界,而要使更多的身体力行者投入到锻炼体魄的广阔天地,民族传统体育将是他们的首选”。因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需要有规格的场地和设施,而且传统的武术和养生运动是其独特的一支,正是现代体育所缺乏的,逐渐得到世人的认可,对现代体育产生了良好的互补作用。由于大多数竞技运动项目已经发展到了耗资巨大的近乎于杂技化的高超水平,一般群众仅满足于观赏,受场地、经费、技能学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被禁入。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已提出要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挖掘和整理民族传统体育宝贵遗产,从政策上肯定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也指明了发展方向。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在山区和边远地区,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开展场地、器材等要求较高的现代体育项目有一定的困难,而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强,正好解决了民族地区群众健身难的需要,民族传统体育已经成为多民族聚居地群众健身励志的主要形式。
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性研究,既符合国家的全民健身计划要求,又可以促进其应用理论的发展。
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能否成为奥运会项目。与现代体育相比,民族传统体育更偏重娱乐性和随意性。娱乐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之外获取快乐的非功利性活动,包括生理上获得快感,更主要是指在心理上得到愉悦。娱乐最早并不是为了娱乐别人而出现的,而更多的是为了发泄自我内心的情感。
传统体育真正以娱乐性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阶级的形成,社会分工的明细,娱乐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在统治阶层中显得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阮炜:《政治民主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载于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体育教学部)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