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次大暴雨发生机制研究

来源 :干旱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25~26日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发生1次成灾十分严重的大暴雨过程。利用NCEP(1°×1°)资料对暴雨的影响系统、水汽输送进行了分析,并用位涡理论对此次暴雨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边缘强盛的水汽输送,暴雨区上空强烈的水汽辐合是暴雨发生的重要原因,暴雨发生前的强烈不稳定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热力条件;此次暴雨过程中,西北冷低压槽在青海东部和甘肃中部影响较弱,它在气压场上表现不是很明显,仅在暴雨区附近形成弱风切变;而325K等熵面位涡对此次暴雨的发生系统具
其他文献
2014年春季(3~5月),我国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华北、黄淮、江汉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以及华南西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主要存在2个明显的干旱区,分别是内蒙
机械本身是一个汇集多个学科知识的学科,机械生物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基础课程培养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机械专业的基础知识,缺少对机械相关领域知识的涉猎和汇集。
利用MICAPS实况观测、卫星云图TBB、地面自动观测站资料,对2010年7月22~25日陕西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贝加尔湖南部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
利用NCEP日平均全球再分析网格点资料,对我国西北地区晴天日与沙尘暴日地表感热通量及潜热通量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爆发前和爆发时,地表感热通量迅速增大,潜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