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朝着现代化国家迈进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对外宣传工作“三贴近”的原则,怎样更加有效地向世界介绍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依然是摆在我国外宣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工程。本刊的《大使访谈》栏目,试图通过对外国驻华大使的采访报道,解读出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他们对中国的认识、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在东西方交流和传播领域的认知理念。同时也试图通过对我国驻外大使的采访报道,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他们对有关国家的认知和解读,他们在国外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已对埃及、古巴、冰岛、美国等国的驻华大使和官员进行了专访报道;同时,也对中国前驻纳米比亚大使、前驻联合国副秘书长、前驻马里大使和首任驻厄立特里亚大使做了专访报道。愿此栏目能为您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借鉴。
  
  谈到德国,首先想到的是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和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想到德国的大文豪、诗人海涅和歌德,想到德国的音乐、足球和磁悬浮列车。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德国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经济强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愈加密切。中国目前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许多中国人对德国充满向往之情,很想对这个遥远的国度有更多的了解。
  岁末隆冬的一个午后,我们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了位于北京城区东直门外三里屯的德国驻华大使馆。使馆上空,一面红黑黄三色国旗在随风飘扬。大使办公室窗明几净、温暖如春。史丹泽大使看上去神采奕奕,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彰显出主人的严谨和干练。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亚洲问题专家,曾发表过《中国的外交政策》、《挖掘潜力:西方需要亚洲政策》等多篇论文,有着“中国通”的美誉。我们的访谈在友好与温馨的氛围中开始。
  
  中国的成功,是我们一开始就乐于见到的
  
  《对外大传播》:大使先生,您是2004年9月来中国赴任的。我们知道您是个“中国通”。您在上大学时就曾攻读过“东方学”、“日本学”和“汉学”,您还曾发表过《中国社会主义的变革》等著述。请问,您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中国的?
  史丹泽大使:(以下简称史丹泽)首先欢迎你们来采访我!你们问我了解中国途径的问题,可以坦率地告诉你们,我是在上大学时就开始学习中文和汉语的,并把它作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一个工具。我对中国的了解是通过看报纸、看书而来的。比如十几年前,我主要看《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和《望》杂志,这就足够了解中国所发生的一切了,可现在就根本不够了。现在作为大使,我当然有很多信息来源,主要是我们信息处给我提供了很多关于中国的报道。此外,我也和中国的同事和中国的朋友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跟他们进行交流和会谈,这也是我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
  《对外大传播》:您在中国工作这么多年,而且对中国又是这样了解。请问您对中国的总体印象如何?您是怎样看待中国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的?
  史丹泽:中国无论在经济、社会还是在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非常成功,正朝着现代化国家迈进,这是很了不起的 。我认为,中国的经济是在按照成功国家的发展模式,向前快速发展着。但是,因为中国经济规模很大,所以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德国的投资地区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就从德国联邦政府得到了很多资金贷款,来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现在的成功,是我们从一开始就乐于见到的。因为中国经济的成功,和其他不少国家如欧洲的西班牙、希腊,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泰国一样,对德国的经济和消费者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对中国市场有一个好的预期
  
  《对外大传播》:目前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悉,近年来中德的双边贸易额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请大使先生谈谈中德双边贸易的情况。
  史丹泽:德中双边贸易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据统计,1972年德中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为2.73亿美元,到了2005年双边贸易额已达到632.5亿美元。据悉,德国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已占中国和欧洲贸易总额的40%,2006年有望突破700亿美元。两国约定在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是乐观的。
  《对外大传播》:中德两国双边贸易一直在高位运转中,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请问大使先生,中德两国之间的贸易之所以出现这样好的形势,您认为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吗?是什么因素促成的?
  史丹泽:我认为德中双边贸易之所以有今天这样好的势头,这首先应该归功于我们对中国市场有一个好的预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的企业界就看到了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于是来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尽管后来有一段时间,有人认为中国的开放政策可能会停止,可他们却留在了中国继续合作。
  德国是个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样一个制度下,企业家们的决策比政府的决定要重要得多。德国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国,是因为德国的企业家知道如何适应其他国家的具体情况。德国的企业家们在非洲和拉丁美洲都经营得非常成功,他们非常有经验,所以他们相信在中国也能获得成功。
  《对外大传播》:您认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德双边贸易的前景如何?
  史丹泽:我认为两国的贸易前景是乐观的。目前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这就是中国沿海地区已经非常发达了。因此这些地区和德国的贸易往来,可能会出现新的领域和新的潜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环境保护,而德国在环保技术和环保产品方面,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所以德中在这方面的合作潜力是很大的。第二个就是运输领域,有轨运输和空中运输。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最需要的是空客飞机、高速列车和有关技术设施等现代化的产品。而德国可以提供这些产品,这完全适合中国发达地区的需要。第三个领域是能源领域的合作。我们在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有很先进的技术。而世界上最大的光能发电站已在中国济南开工,这也是德中合作的一项成果。
  
  德国的孔子学院与中国的歌德学院
  
  《对外大传播》:中国和德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两国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进一步加强文化合作和交流,将成为两国关系发展中一个重要内容。请大使先生谈谈这些方面的情况。
  史丹泽:好的。德中两国早在1979年就签订了文化协定。2002年两国签订了《关于中德互设文化中心的会谈纪要》。2005年11月,贵国主席胡锦涛先生访德期间,双方又签订了新的文化协定,并出席了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奠基仪式。该中心被誉为“中国文化之窗”,计划于2007年建成。德中两国已达成协议,德国将于2009年在中国举办德国文化年,中国也准备在德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此外,德国联邦政府准备落实一个文化项目,向中国全方位地介绍德国。这次我们不仅选择中国的大城市,也要在许多比较偏僻的地方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可以说,近年来德中两国文化交流活跃,艺术演出和商演是十分频繁的。两国的文化交流已在政府、地方和民间三个层面上发展起来。
  《对外大传播》:2002年4月,中德两国签订了《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议》,这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签署的第一个协议。中方与德方合作在柏林和葛尔朗根共同筹建了两所孔子学院,现在进展如何?
  史丹泽:柏林和葛尔朗根的两所孔子学院已初步建成,它们分别叫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和葛尔朗根大学孔子学院。另外,还有6所孔子学院分别设在法兰克福大学、杜塞尔多夫大学、汉堡大学、海德堡大学、莱比锡大学和汉诺威。可以说,目前德国的“汉语热”在持续升温,汉语教学和汉学研究正在德国开展起来。
  《对外大传播》:听说德国在中国开办了歌德学院,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史丹泽:我们德国的歌德学院,是联邦德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学院,它的宗旨是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并从事国际文化合作,通过介绍德国文化、社会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目前在北京建有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北京、上海和成都还建有歌德学院德语学习中心。
  《对外大传播》:目前中国向德国派有多少留学生?德国向中国派遣有多少留学生?两国高校之间的校际交流如何?近年来开展了哪些活动?
  史丹泽:中国是从1974年开始向德国派遣留学生的。德国是中国最大的高校交流伙伴之一。眼下中国在德国的留学生大约有3万人,中国学生在德国也是最大的留学生群体。德国在中国的留学生有2500余人。德国现有近百所高校同中国的30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
  
  只知道中国的杂技、中医和红灯笼
  
  《对外大传播》:请问大使先生,在德国的中上层人士心目中,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普通的德国民众是怎样看中国的?
  史丹泽:在对中国的看法上,德国存有一种传统印象。对很多德国人来说,中国是个很陌生的国家。许多人只知道中国的杂技、中医和一些传统文化。.但最近十来年,在德国的上层社会人士中,已经开始有人意识到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努力进行现代化建设,消除贫困的工作,在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每个星期都能看到一些德国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其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一个现代的中国。但同样包括两方面的看法,很多人依然认为中国仍是个一党专政的国家。
  德国老百姓要了解中国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他们还只熟悉中国传统的一面,他们所知道的是中国饭馆外面都挂着灯笼、中国杂技,而对中国其他方面的了解是比较少的,这还需要时间。中国的发展变化很快,国外很多人跟不上中国的变化。有时我的一些客人,他们第一次来中国,虽然他们在德国已经看过关于中国的报道, 但他们一到中国都非常惊讶地表示,“真没想到中国已经这么现代了!”
  《对外大传播》:您认为如何才能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史丹泽:这是个很困难的工作,对大使馆来说也同样是困难的。因为人民大众有各种不同的阶层和群体,所以在他们中做交流工作很困难。当然大使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介绍中国球迷去德国看世界杯,就能和德国人进行交流。另外,我们打算做一个三年的文化项目,把德国的电影和文化艺术介绍给中国,安排中国的导演和德国进行合作。此外,在话剧、文学方面也有很多合作的机会。在这些方面,大使馆可以做一些推荐工作。我们大使馆的葛美莲女士就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她还可以更多地给你们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对德国的报道完全不足
  
  《对外大传播》:您认为中国媒体在对德国介绍和报道中国情况时,还存有哪些问题和不足?您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史丹泽:我对中国的媒体有这么一个看法,我认为他们在报道中国时,总是坚持一个主流。不管发生什么大事,所有的媒体都会报道这件事。这主要是指大的事情,不是一般的消息,而且关于对德国的报道完全不足。当然,在经济方面对德国的报道是比较多的,因为很多中国的企业家要在德国进行投资,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但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报道却很少,尤其是广泛全面的报道几乎没有见到过。
  《对外大传播》:我们知道您和中国有着很深的缘分。您不仅学汉语,学东方学,还娶了一位中国台湾太太,有媒体称您为“中国女婿”。听说您的女儿已从北京大学毕业,并准备在中国找工作。请问大使先生,同德国相比,您在中国开展工作方便吗?您和您的家人在北京生活习惯吗?
  史丹泽:其实中国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基本上没有什么不便。作为大使的工作,也非常方便。另外,我的家人也非常喜欢中国。我的女儿早在柏林就开始学习汉语,后又到北京大学学习中文,现在已经毕业,她确实想在中国找一份工作。德国年轻人学习汉语的也越来越多,他们学习中文的想法主要是,学好了中文在中国有用,他们是在投资未来。
  《对外大传播》:谢谢大使先生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史丹泽:不客气,以后多联系。
  (本采访得到了德国驻华使馆新闻官员葛美莲女士的大力支持)
  
  责编:戴德忠
其他文献
The Real China Emerges from Clichés and Propaganda     编者按: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逼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在《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
期刊
满头白发,根根记录着你的寿长,  标志着你的业绩受到众多的赞扬。  你兼有诸家的同能……  你学识渊博,对中西文化,  最有资格比较衡量。  你潜心学海,成绩辉煌,  探及骊珠,千秋万岁放光芒!  ——臧克家    这是同为智者、学者和诗人的臧克家先生,饱含深情送给与自己有着几十年“老而弥笃”友情的季羡林先生的诗句。  著作等身,译作等身。对于当代人来说,“季羡林”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熟悉了。融会百家
期刊
2006年11月10日,我随上海新闻办公室组织的新闻媒体采访团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了由五个单位(2007年世界特奥会组委会、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联合国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纽约办公室、国际特奥会)联合主办的“特奥运动与社会和谐发展”系列宣传活动。时间不长,对我的教育和震撼却十分深刻。小记如下。    尤尼斯·肯尼迪·施莱佛女士的故事    一般人都知道奥运会以及和奥运会同时举行的
期刊
2006年12月19日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新年招待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是中国负责对外发布信息的政府机构。在2006年,国新办紧紧围绕国际社会对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的关注,通过各种形式的新闻发布和发表白皮书,举办“感知中国”为主题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实施中国图书走出去计划,推动中国媒体与国际传媒界的交流与合作等方式,以及开展面向国外公众的各种专题活动
期刊
编者按: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新闻发言人名单及新闻发布工作机构电话的四个表格,除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名单及电话是第三次公布外,党中央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2007年新推出定时定点自主发布的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名单及新闻发布工作机构电话则是第一次公布。与2005年年底公布的数据相比,国务院建立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从69个部门增长到74个部门。从2007年
期刊
韩康,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时间致力于比较经济理论、比较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的研究。多次参与有关国家经济改革与发展重大课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秩序政府和秩序效率”等论点在理论界引起广泛影响。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理论、体制、对策》(当代中国前沿经济问题探讨)、《21世纪——发展战略的挑战》等。发表各种学术论文一百多篇。  韩康教授就本届中央政府如何把效率和公平兼容起来等受众
期刊
编者按:为呈现地方外宣亮点,加强地方外宣报道,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在2006年7月开办了《前沿访谈》栏目,读者反响热烈。本刊记者深入到地方外宣战线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省一级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挖掘出他们身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外宣理念和经验,精心采撷那些行走在路上的鲜活的故事,以期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本栏目与中国网合办,采用平面媒体刊登与视频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栏目开办以来
期刊
编者按:在美国的外面看美国时,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色彩缤纷又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前驻纽约大使衔总领事张宏喜的著作《相知纽约》,以自己的亲历,向读者展现了一名外交官视角中的中美关系和并非神秘的外交工作。  书中不仅有工作细节,更有很多动人的普通人的情感,在纽约纷繁芜杂的各种表象下,很多理性的脉络依稀可见。该书内容与本刊曾经连载,且被一路叫好的《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里的故事》和《联合国见闻——揭开安理会
期刊
编者按:为呈现地方外宣亮点,加强地方外宣的报道,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从2006年第7期起开办了《前沿访谈》栏目,读者反响热烈。本刊记者深入到地方外宣战线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省一级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挖掘出他们身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外宣理念和经验,精心采撷那些行走在路上的鲜活的故事,以期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本栏目与中国网合办,采用平面媒体刊登与视频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栏目
期刊
编者按:2006年初《对外大传播》开始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共同主办《新闻发言人》栏目时,发表了新闻局局长郭卫民的专访文章《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2007年新年到来之际,《对外大传播》再次采访了主管新闻发布具体工作并主持过数十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郭卫民局长。    新闻发布:主动设置议程    《对外大传播》:回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办的58场新闻发布会,你认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