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宗堂:“中国第一审”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侦查和预审是刑侦工作的两大“轮子”。搞审讯的最怕“夹生饭”,一场不成功的审讯对于犯罪嫌疑人就是一次成功的抗审,这对破案相当不利。初战必胜是预审的要诀
  某年中秋节,将近吃晚饭时刻。姚某突然被唤出提审,他的心情开始紧张。关进公安局5个月,被审过好多次,承办员也换过好几个,姚某第一次感到如此紧张。
   他是个惯窃,虽说年龄只有31岁,但在牢里呆过14年。姚某对公安机关已相当熟悉。他的作案手段是:一、不和任何人搭档;二、尽可能只偷现金,不拿实物。而这一次被抓是个“意外”:他和女朋友感情不和,女朋友揭发他偷过一台彩电、一辆自行车。
   姚某清楚,女朋友怀疑的只有这两样东西——他还没来得及销赃,留在了家里;至于其他的盗窃案,则天知地知他知,公安局没有证据就不能拿他怎么样。
   审讯官最头疼这样的犯人:对他来软的,他和你嬉皮笑脸磨时间;对他来硬的,他又不吃这一套,而且表现得颇有法律意识。这样一来,审案就陷入了僵局。
   这时,案子落到了季宗棠手上。
   作为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中唯一的审讯专家,气质儒雅、思路敏捷的季宗棠被称作是“中国第一审”。
  用两块月饼设下埋伏
   季宗棠后来回忆,那天早上,他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六个字:“求人难,难求人。”当时他担任预审科副科长,接到这封求援信,了解情况后,就把案子接了过来。偷盗案原来不属于他管的范围,但姚某的特殊表现使这个小案子升格为难以入手的难案,战友的求援信更激起他的斗志。
   这天,他去巡视监房。犯罪嫌疑人纷纷围拢上来。姚某也瞎起哄:“季科长,啥辰光审我啊,闷死了。”他知道自己这种小案子轮不到季宗棠审,乐得说说玩玩。
   孰料季宗棠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你就是姚某?好,过几天我就审你。”
   姚某连忙缩回去,说:“不、不,我只是说着玩的。”任凭别人笑话他“口气比力气大”。
   正因为有过这样一场遭遇,所以一听到提审,姚某就紧张起来。早就听道上的人说过季宗棠厉害,不少“老官司”都祈祷不要撞在季宗棠手里。
   从第一次接触姚某以来的几天里,季宗棠已经进行了充分准备。很快,从牢房中传来信息:姚某向同监的老嫌疑人打听对惯窃的处理情况,并流露出怕被判重刑后见不到家中患病老母的想法。
   据此,季宗棠找到了攻破姚某心理防线的方法。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他特地选择了中秋节晚上。审讯台上放着两块月饼,这是季宗棠的妻子知道他要晚回家吃饭而让他带上的。
   姚某被带了进来,畏畏缩缩地坐下。这种畏缩一半是因为怕季宗棠,另一半则是有意装的。他不准备和季宗棠硬顶,而是打定了主意不开口。
   季宗棠说:“今天是中秋节,知道你家中无人接济,特意带来两块月饼,东西不一定好,请你尝尝。”说着递过月饼。
   姚某感到意外,受宠若惊地接过月饼,连声道谢。吃着月饼,气氛就缓和了。季宗棠并不急于审问,仍然不紧不慢地和他谈家常,使他放松警惕。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他提道:“天气要转冷了,你的被子衣服还没有着落吧?”
   这倒是姚某发愁的问题。自小到大,自己一直给家中添麻烦,第一次吃官司,父亲气得患病而亡;这次进来,母亲又发了精神病,更加上女友反目,没有一个人能帮他解决这些实际困难。想到这儿,姚某难过地说:“在搜出来的财物中,有些是我自己的,可以拿去买些衣被给我。”
   季宗棠问:“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我们可以帮你办,但哪些财物是你的,哪些又不是你的呢?”姚某猛吃一惊,发现自己不经意间被“套路”了,于是借着要喝水就此闷头不说话了。
  “我怎么会像着了魔一样,全都说出来了呢?”
   季宗棠明白,姚某使出了他的法宝,认为自己“一人作案是铁门,拼死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不打掉这种有恃无恐的心理,就无法继续审讯。于是,他加重语气,开始进攻:“我提醒你两点:首先,你作案多次,尽管时间和地点不同,但方法和手段是一样的;其次,你家中那么多‘哑巴’证据,总有一天会开口说话。况且你的女朋友和你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你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难道你不开口就能隐瞒过去?”
   这些话句句是实情。姚某被关5个月,家中偷来的东西被公安局搜去,谁能担保它们不被人认领?至于和女朋友讲过什么话,可能暴露什么问题,他怎么想得起?但這些话又句句是虚话。谁知道哪些东西被认出了?又怎么知道女朋友还揭发了哪些问题?
   据季宗棠回忆:
   姚某真希望我把手中的王牌扔出来,扔几张吃几张,就可以把重大案情隐瞒住。偏偏我只讲这么些,模棱两可,让他猜不透手中到底握着几张王牌,这是我的审讯策略,叫做“以虚击实。”
   他有点儿挡不住了,声称自己肚子痛,问今天能否不要再审。有些审讯官会在这种时候放他一马,但我绝对不肯。我曾经把审讯过程比喻为“上楼梯”。先要找出对方的心理痛点,把对方打蒙,然后逼、促、攻、拉,把对手一步步推上楼梯,直到全部交代。如果中途停一停,让对手回监房,脑子一清醒,第二天再审就会烧成“夹生饭”。现在姚某阵脚已乱,正是推他上楼的绝好时机,我哪肯放他回监。于是我命令助手去叫看守所的医生来用针灸为他止痛。姚某一听要扎针灸,连连摇头说算了。
   我掏出个小红本,这是我每次审讯时必备的法宝——一本法律文件汇编。翻开小红本,我指给姚某看《刑事诉讼法》第46条,上面写着即使没有被告人供述,但证据充分确实的仍可以定罪。《刑法》规定,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态度,可以区别量刑。前一条法律可以打,后一条法律可以拉,两条路任他挑。姚某承认,这种教育比光强调“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说教要高明得多,但他本能地排斥:“季科长讲的话我相信,但不可能对我这种人从宽处理。”    许多犯罪嫌疑人都有坦白从严的感觉,这其实是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一种误解,他们总把坦白从宽理解成无限制的宽大,认为交代了问题就应该放我过门、不被判刑,如果还要判刑,就不是从宽。姚某就是这种心理的典型代表,因此有必要对他作进一步的说明。
   “对你从宽处理并非没有可能。任何一种处理都受两种因素制约:一是事实,二是态度。而在事实和态度之间存在着一种数学关系。事实是被减数,态度是减数,事实减态度就等于处理结果。
   姚某听得有些糊涂,要求把凳子拖近些讲话。他说:“你们处理问题以事实为根据,问题在那里,你们再拉也没有用。”这一拉凳子,表明他的心已被打动。趁热打铁,我继续再上算术课:“客观事实和处理结果确实存在一种正比关系,但又不是绝对的:客观事实是你已经做过的事,它是个不可改变的定量,但你的态度却是一个可变量……做减法还是做加法,关键就在你的态度。”
   姚某从小没有好好上过课,对老师讲的课没任何兴趣,但我这堂算术课他却听得一字不落,而且再一次移近凳子,要把定量、变量、加减搞清楚。我这才发现自己也犯了个错误。我根本没想到这些普普通通的数学概念对姚某来说还是太高深。于是我又讲了一个具体的案例——一个姚某也知道的惯偷,一共作案40多起,但因为主动交代,结果只判了5年刑,原因就是做了减法。
   一道公式、一个案例,对姚某产生了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他也要做减法。终于,他交代了自己半年以来在闸北区的彭浦、大宁地区连续作案27起的扫荡性闯窃罪行。“独脚大盗”的铁门终于全部打開了。事后,姚某说:“我怎么会像着了魔一样,全都说出来了呢?”
  在一般人所认为的审讯开始之时,真正的审讯其实已经结束了
   1990年8月16日,闸北区辖内一家上海古籍书店仓库被盗,窃贼正准备离开时被逮了个正着。案件很快被移送闸北分局预审科。
   预审的基本工作是复核案情,通过审讯使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和客观物证相吻合,从而弄清案件的基本事实。一审核,却发现好几个疑点:犯罪嫌疑人对作案次数与时间说不清,他自称曾12次偷窃碑帖、印谱书画数百幅,但失窃单位的报失数却达到千余幅,相差甚大;他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对古书画完全外行,但盗窃的目标却大多是名人作品,看似很内行。其中必定有诈。
   对江某的审讯持续了几十个小时,最终挖出一条重要线索:他的赃物全都卖给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劳资科科长兼东海数字设备公司经理韩某。警方立刻派人去吊赃,同时把韩某传唤到预审科。
   韩某毕业于上海科技学校,身上有三块招牌:科长、经理、工程师,因此自以为比警察有学问,一开始就显得盛气凌人。他跷着二郎腿,称自己只是因为爱好书画才从江某手中买古董,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赃物。说话间还时不时抖露点儿文物知识,比如八大山人是什么朝代的人、扬州八怪的画有哪些特点。一旁观战的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预审教研室的张主任暗暗着急,这哪里是审讯,简直是在挑衅。张主任急匆匆跑出审讯室,一把抓住正忙于黄金大案的季宗棠:“老季,这案子怕要僵。”
   搞审讯的最怕“夹生饭”,一场不成功的审讯对于犯罪嫌疑人就是一次成功的抗审,这对破案相当不利。因此,预审学强调要在抓到犯罪嫌疑人的24小时之内进行初审,要趁犯罪嫌疑人刚被戴上手铐,脑子乱哄哄的时候用暴风骤雨的气势打垮他抗审的心理防线。初战必胜是预审的要诀。
   很快,季宗棠坐上了审讯台。
   韩某认为警察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于是继续刻意显示自己的文化和知识,想以此压倒季宗棠。“气势是审讯中的制高点,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谁就能掌握主动。”季宗棠于是开口发问,问姓名、年龄、工作单位,还问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学什么专业的,一连串平平淡淡的问题像在谈家常。
   当韩某回答是上海科技学校的中专毕业生,学的是无线电专业时,季宗棠高兴地说:“你和我学的是同一个专业呢。”
   韩某撇了撇嘴,故作客气地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季宗棠回答:“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5年的本科生。”顿时,韩某矮了半截,不由自主地把架起的二郎腿放了下来。
   其实这个和审讯没什么直接关系的问题正是季宗棠精心设计的。他故意引韩某上套,目的是打掉韩某的气势。季宗棠说:“审讯的较量有时就是在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小事上斤斤计较,但真正争夺的却是背后的东西。”韩某放下跷起的二郎腿,这是一个信号,说明气势已开始逆转,但这还远远不够。
   季宗棠面孔一板,以一个长者的口吻训话:“你必须搞清楚,自己是有问题的人。这里是预审科,不受理一般的治安行政案件,我们不会随随便便把你请到这里来的……”这些话,别的预审员也说过,韩某听了只当耳边风,可是此时此刻从季宗棠的嘴里说出,却像一把榔头敲下来。很快,在季宗棠的攻势下,韩某低头承认自己犯了收赃的罪。
   季宗棠总结道:“三国时候的诸葛亮在讲述打仗的道理时说:兵者,凶器也,必慎而用之。故不战而胜为上策,战而胜之为中策,战而不胜为下策。不战而胜,就是通过打仗之外的手段形成一种势,使对方明白,如果硬打,除了无谓死人,讨不到一点儿便宜,因此,不如举手投降。我一直宣传这样一种观点:在一般人所认为的审讯开始之时,真正的审讯其实已经结束了。”
  
  从射击选手许海峰首夺奥运会金牌的过程中得到启示
   一次审讯结束了,还有下一次。在公安战线大半辈子,季宗棠审理了1000多起案子,他洞察秋毫、运用高超的审讯技巧,让一个又一个自以为是、负隅顽抗的犯罪嫌疑人“栽”在他手里。
   在审理震惊全国的特大走私倒卖黄金系列案中,季宗棠遇上了号称“东北虎”的犯罪嫌疑人高贵声。一开始,这个身高1.8米的“老官司”气焰嚣张,季宗棠将提审放在两院《通告》规定期限最后一天的晚上。
   他走到高贵声身边,严肃地说:“现在,有个坦白从宽的好机会,只有几个小时就失效了……”制造完紧张气氛,季宗棠突然又甩出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一语双关,一个“金”字像一声惊雷,使高贵声心惊胆颤。“请你解释一下这个‘金’字是什么意思。”季宗棠威严地说道。“就是那个。”高贵声吞吞吐吐地说。
  “那个?就是哪个?”季宗棠一步一步地逼近高贵声的心理防线:“就是你说的那个!”
   “胆小鬼!”停顿片刻,季宗棠的声音突然响亮起来,“你还说自己是什么东北汉子,居然连这个字都怕说出口。”季宗棠特意在显眼位置放置了时钟,它正慢慢地向午夜12时的最后时刻逼近……虚中含实的“痛点”刺激,终于使高贵声的精神防线在12时差10分时彻底崩溃,交代出走私黄金的全部罪行。
   这个“虚实转换”的做法是季宗棠从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首夺奥运会金牌的过程中得到的启示。他说,许海峰的视力仅为0.2至0.4,却成了神枪手,就是由于采用了“虚靶实心”射击法。
   审讯是一门科学,一门心智较量的技艺。季宗棠说:侦查和预审是刑侦工作的两大“轮子”。他常常能比别人多看到、多想到些东西,从而捕捉、制造、放大某些“瞬间”,不失时机地攻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预审是公安系统中最具心理学色彩的专业工作。季宗棠在一系列论文中,总结出预审工作的五大理论,对中国的司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公安部多名领导听取了他的授课,时任部长贾春旺专门批示:“全国公安机关要培养出一大批像季宗棠这样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
   (责编/陈小婷 责校/闻立 来源/《我所经历的形形色色的案件——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季宗堂办案手记》,季宗棠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其他文献
“很多人猜测我是否具有特殊的第六感觉,  其实真的没有什么捷径,  感触最深的只有两个字‘责任’”  乌国庆生于内蒙古,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刑侦专家,公安部首批八大特邀刑侦专家。凡是公安部挂号的大案他几乎都参与过侦破,2003年,乌国庆被授予全國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称号,2011年,乌国庆荣获公安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称号。组委会给乌国庆的颁奖词中称:“走进乌国庆的世界,
期刊
中国神探故事长盛不衰。狄仁杰、包拯、宋慈等的探案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2019年6月24日,“神探”乌国庆逝世,央视《新闻联播》重点播报,称之为“刑侦泰斗”,再次引发人们对“神探”这一群体的关注。一方面,“神探”探案,见微知著,往往常人不能及,故称其“神”。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刑侦工作越来越高效。   中国“神探”,立足于新时代,如虎添翼。  开篇 哪里有疑难悬案,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期刊
凭着多年的刑侦工作经验,  他仅仅从一些照片,甚至是一张照片上  即可描绘出犯罪过程和罪犯的特征  1998年12月,震惊全国的“长胜”轮碎尸杀人案尚处于一片疑云之中。一名法医根据汕尾发现的3具无名尸体,大胆推测出此案与失踪多日的“长胜”轮的种种联系,并初步勾勒出一个凶神恶煞的杀人犯罪集团的轮廓,为侦破此案提供了一条具有重大价值的信息。案破后,他荣立个人一等功。   他,就是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
期刊
陈锡联(1915-1999),湖北黄安人。   土地革命时期: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连政治指导员等;1933年历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第88师第263团营政治教导员、第263团政委;1934年1月任第4军第11师副师长;1935年4月任第10师政委,8月任第10师师长;1936年4月任第11师政委。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第
期刊
1950年以前,中国还没有毛泽东的标准像。   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墙上悬挂的毛泽东画像,是他1945年在延安拍摄的一张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的照片。   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照片。斯大林的照片是一张身穿大元帅服的新照,显得华丽端庄、威风凛凛。而毛泽东的照片是延安时期穿着土布服装的老照片,看起来老旧,
期刊
有一套涉案的居民房被封存近20年,  班茂森为了不破坏现场,既不开窗通风,  也不开电扇降温,在“密封罐”里一干就是一整天  他从事痕迹物证检验鉴定、重大刑事案件(事故)现场勘查、科研和培训教学工作40余年。   他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献身公安事业的精神,成功地承办了全国重大疑难案件、灾害事故和涉外案件现场勘查、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侦破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案件。   武汉长江大桥引桥被炸案、北京
期刊
人物档案:   陈世贤(1936- ),浙江人,被称作“中国首席大法医”“当代宋慈”。他从事法医学鉴定50多年,主要承办全国重大、疑难、涉外刑事案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的法医学鉴定,参办各种疑难案件数千件,如1959年方志敏烈士遗骨鉴定、1991年江青死因问题鉴定、1994年千岛湖惨案、1998年台胞林滴娟被杀案、2003年湖北高某高坠疑案等,以准确的法医学鉴定和缜密的法医学分析,为案件侦破提供了科学
期刊
人物档案:   高光斗(1938- ),河北人。北京市公安局科技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著名爆炸分析专家。他曾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曾参与侦破武汉长江大桥公共汽车爆炸案、陕西横山“7·16”爆炸案、石家庄“3·16”特大爆炸案等30多起特大爆炸案件。进入爆炸现场,高光斗粗略一看便能知道用的是什么炸药,炸药量是多少,误差不会超过5%。     事迹摘选:   1998年2月14日上午
期刊
摄像机拍下了当时的镜头:郑道利  取炸弹的手在发抖。尽管紧张,  他依然将炸弹拿在手中,带回刑侦大队  郑道利从事刑事技术工作数十年,在武汉市公安系统,是公认的权威。   1991年2月15日凌晨,罪犯张明高将武汉市橡胶厂4名值班人员杀害。这就是震惊全国的“2·15”大案。   破案过程中,办案人员曾认定嫌疑人刘某的步态、鞋态的磨损程度,与杀人现场鞋印特征基本一致。公安部技术专家复核时,也认为
期刊
他有着超乎常人的记忆力,  “随便翻翻”翻到一个熟悉的指纹,他一眼就看出,  它和三年前犯罪现场的指纹同属一人  侦破大案,他有着超乎常人的记忆力;现场复原,他被称为“电脑扫描仪”;逻辑推理,他能一语中的,扭转乾坤。他,就是被称为“人才、怪才、鬼才”的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徐利民。     “随便”一翻,就翻出了三年未破的大案   1982年,刚刚24岁的徐利民,从延边大学物理系毕业。本想当一名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