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今年是四川省全面实施新课改后高考的第一年,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第一轮复习的结束,高考《考试说明》的下发,研读《考试说明》、组织第二轮冲刺复习已成为高三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如何利用《考试说明》,重组教材内容,提炼复习要点,梳理考点框架,总结记忆知识的规律,发掘试题题型,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历史冲刺复习的效率?笔者就自己的初浅作法,与广大同仁交流,望同行赐教。
【关键词】高考 历史 复习 冲刺 提效
今年是四川省全面实施新课改、文科综合实行同堂分卷高考的第一年。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第一轮复习的结束,高考《考试说明》的下发,研读《考试说明》、组织第二轮冲刺复习已成为高三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考试说明》的指南针作用更显得至关重要。鉴于此,笔者就如何利用《考试说明》组织高考历史学科冲刺复习、提高复习的时效性问题谈几点自己的初浅作法,以与广大同仁交流。
1.利用《考试说明》列出的考点,重组教材内容,整合出冲刺复习中的教学内容要点,使冲刺复习有的放矢
从今年的《考试说明》看,在历史第二轮冲刺复习中,我整理出政治、经济、思想、科技与文艺、改革、国际关系六大专题,每个专题下设若干讲,围绕每一讲讲清所列相关知识点。
1.1 政治专题:①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等。②近代西方的代议制的演进与社会主义运动:英德的君主立宪制,美法的共和制;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③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一国两制。④近代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1.2 经济专题:①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经营形态和类别;唐宋商业特点,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 政策,资本主义萌芽。②近现代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近代几种经济成分的兴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程(过渡时期、曲折前进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衣、食、住、行、习俗、通讯与传媒)。③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历程:新航路开辟,荷、英等国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④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0年代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3 思想专题:①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发展:百家争鸣,儒学在汉、宋、明清的演变;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重大理论成果: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新旧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
1.4 科技与文艺专题: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①科技:四大发明、两弹一星;经典力学、进化论和量子论;蒸汽机、电气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②文学: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双百方针;世界文学三大流派——浪漫、现实、现代主义。③艺术:古代中国汉字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京剧;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音乐作品、影视等。
1.5 重大改革专题:中国的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农奴制改革,雅典的梭伦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
1.6 国际关系专题:共和国的外交方针与外交成果,中美、中日关系,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两极格局与多极化趋势。
2.利用《考试说明》梳理出每一讲的知识框架,总结出记忆知识的规律,提高冲刺复习的时效性
例如,我在复习“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内容时,整理出如下框架:
从框架中总结出的知识规律有:
2.1 早期政治制度归纳为:①一个核心:王权(周王是天下共主)。②两大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③三个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2.2 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归纳为:①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②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③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④四个演变:即中央官制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的演变。
2.3 雅典民主制度归纳为:①一个实质:奴隶制的民主政治,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是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②两个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流执政。③三个发展阶段: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④四点认识:是雅典奴隶制经济,特别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与雅典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为雅典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奠定了基础;为近代民主政治的创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2.4 罗马法归纳为:①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②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权》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③三大核心:维护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④四大影响:稳定了罗马的统治;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和原则的源头;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3.利用《考试说明》发掘出试题题型,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从今年《考试说明》所列举的选择题题型示例看,文字式材料选择题、图表式材料选择题和史学研究(史观、史论、史法即研究性学习)类题依然会成为今年历史试题选择题主要题型,这也是近几年实施新课改地区高考历史选择题普遍采用的题型。 从《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看,这几种题型最能有效地考查出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冲刺复习阶段必须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住这些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技巧。文字式材料选择题的材料主要来自历史文献、经典著作、名人文集、地方史志、考古报告、文学作品等,尤其要注意课本上“资料卡片”与“材料阅读与思考”的材料;解这类题时,首先要理解材料,再挂靠课本,根据所学知识,选出正确答案。图表式材料选择题的材料主要来自各种地图、图画、照片、漫画、统计图表等,尤其要注意课本上的插图;解这类题时,关键要看懂图表材料所显示的最直接的信息是什么,通常图表材料的标题往往潜藏着最有效的信息。
史学研究类试题目的史料一般有第一手史料(指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和第二手史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直接记载,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其中,实物由于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局限,是最可靠、可信度最高的)。第二手史料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解答这类题目时,一要注意史学研究型题目的解答思路:(1)明确试题考查方向和能力。据题目题干和解答要求,确定命题的角度和思路,确定题目考查的主题和方向(史料获取结论或者是结论获取史料支持),明确史料研究类型(一般为分别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等),然后运用史料鉴别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判断。(2)解读题干材料,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迁移或依托所学历史知识,运用所知史学知识、史学理论,分析各备选项或设问,据题目要求运用解答试题的技巧作答。二要注意运用必要的史学知识、史学研究方法、史观。(1)明确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①研究者的立场不同。如站在殖民者或被殖民者的立场上;站在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立场上等。②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③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④时代的局限性等。(2)注意史学研究运用辩证唯物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多种史观等分析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3)注意史学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公正性。
从今年《考试说明》所列举的非选择题题型示例看,依然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组合式材料解析题仍为主导题型,探究型试题也极有可能出现。做材料解析题时,第一要读懂材料,迅速抓取有效信息:一般来讲,材料的开头和结尾都隐藏着有效信息,因为材料的原文很长,命题者为什么从这句开始摘录又到那句中止?无疑在开头和结尾处含藏着或者向考生暗示着有效信息;另外材料的来源说明或时间说明多数也含有有效信息,不可忽略。第二要明确题目要求:如果试题设问要求“依据材料”、“根据材料”、“运用材料”回答某某问题,考生就应当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去找答案。如果试题设问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 回答某某问题,这样仅从材料中是找不出答案的,考生就应当紧扣教材兼顾材料作答。第三规范组织答案:在读懂材料、明确题目要求后,还应根据问题后面的分数多少判断出回答要点个数,然后按问作答,书写时力求达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字迹工整这些基本要求。
鉴于篇幅,笔者未能详细举例说明,疏漏之处希望广大同行赐教。愿高三莘莘学子在园丁们的辛勤指导下,能愉快地翻越人生的高山,演绎出绚丽多彩的青春画卷。
【关键词】高考 历史 复习 冲刺 提效
今年是四川省全面实施新课改、文科综合实行同堂分卷高考的第一年。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第一轮复习的结束,高考《考试说明》的下发,研读《考试说明》、组织第二轮冲刺复习已成为高三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考试说明》的指南针作用更显得至关重要。鉴于此,笔者就如何利用《考试说明》组织高考历史学科冲刺复习、提高复习的时效性问题谈几点自己的初浅作法,以与广大同仁交流。
1.利用《考试说明》列出的考点,重组教材内容,整合出冲刺复习中的教学内容要点,使冲刺复习有的放矢
从今年的《考试说明》看,在历史第二轮冲刺复习中,我整理出政治、经济、思想、科技与文艺、改革、国际关系六大专题,每个专题下设若干讲,围绕每一讲讲清所列相关知识点。
1.1 政治专题:①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等。②近代西方的代议制的演进与社会主义运动:英德的君主立宪制,美法的共和制;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③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一国两制。④近代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1.2 经济专题:①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经营形态和类别;唐宋商业特点,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 政策,资本主义萌芽。②近现代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近代几种经济成分的兴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历程(过渡时期、曲折前进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衣、食、住、行、习俗、通讯与传媒)。③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历程:新航路开辟,荷、英等国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④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0年代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3 思想专题:①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发展:百家争鸣,儒学在汉、宋、明清的演变;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重大理论成果: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新旧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
1.4 科技与文艺专题: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①科技:四大发明、两弹一星;经典力学、进化论和量子论;蒸汽机、电气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②文学: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双百方针;世界文学三大流派——浪漫、现实、现代主义。③艺术:古代中国汉字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京剧;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音乐作品、影视等。
1.5 重大改革专题:中国的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农奴制改革,雅典的梭伦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
1.6 国际关系专题:共和国的外交方针与外交成果,中美、中日关系,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两极格局与多极化趋势。
2.利用《考试说明》梳理出每一讲的知识框架,总结出记忆知识的规律,提高冲刺复习的时效性
例如,我在复习“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内容时,整理出如下框架:
从框架中总结出的知识规律有:
2.1 早期政治制度归纳为:①一个核心:王权(周王是天下共主)。②两大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③三个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2.2 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归纳为:①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②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③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④四个演变:即中央官制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的演变。
2.3 雅典民主制度归纳为:①一个实质:奴隶制的民主政治,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是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②两个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流执政。③三个发展阶段: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④四点认识:是雅典奴隶制经济,特别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与雅典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为雅典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奠定了基础;为近代民主政治的创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2.4 罗马法归纳为:①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②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权》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③三大核心:维护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④四大影响:稳定了罗马的统治;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和原则的源头;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3.利用《考试说明》发掘出试题题型,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从今年《考试说明》所列举的选择题题型示例看,文字式材料选择题、图表式材料选择题和史学研究(史观、史论、史法即研究性学习)类题依然会成为今年历史试题选择题主要题型,这也是近几年实施新课改地区高考历史选择题普遍采用的题型。 从《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看,这几种题型最能有效地考查出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冲刺复习阶段必须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掌握住这些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技巧。文字式材料选择题的材料主要来自历史文献、经典著作、名人文集、地方史志、考古报告、文学作品等,尤其要注意课本上“资料卡片”与“材料阅读与思考”的材料;解这类题时,首先要理解材料,再挂靠课本,根据所学知识,选出正确答案。图表式材料选择题的材料主要来自各种地图、图画、照片、漫画、统计图表等,尤其要注意课本上的插图;解这类题时,关键要看懂图表材料所显示的最直接的信息是什么,通常图表材料的标题往往潜藏着最有效的信息。
史学研究类试题目的史料一般有第一手史料(指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和第二手史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直接记载,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其中,实物由于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局限,是最可靠、可信度最高的)。第二手史料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解答这类题目时,一要注意史学研究型题目的解答思路:(1)明确试题考查方向和能力。据题目题干和解答要求,确定命题的角度和思路,确定题目考查的主题和方向(史料获取结论或者是结论获取史料支持),明确史料研究类型(一般为分别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等),然后运用史料鉴别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判断。(2)解读题干材料,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迁移或依托所学历史知识,运用所知史学知识、史学理论,分析各备选项或设问,据题目要求运用解答试题的技巧作答。二要注意运用必要的史学知识、史学研究方法、史观。(1)明确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①研究者的立场不同。如站在殖民者或被殖民者的立场上;站在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立场上等。②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③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④时代的局限性等。(2)注意史学研究运用辩证唯物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多种史观等分析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3)注意史学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公正性。
从今年《考试说明》所列举的非选择题题型示例看,依然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组合式材料解析题仍为主导题型,探究型试题也极有可能出现。做材料解析题时,第一要读懂材料,迅速抓取有效信息:一般来讲,材料的开头和结尾都隐藏着有效信息,因为材料的原文很长,命题者为什么从这句开始摘录又到那句中止?无疑在开头和结尾处含藏着或者向考生暗示着有效信息;另外材料的来源说明或时间说明多数也含有有效信息,不可忽略。第二要明确题目要求:如果试题设问要求“依据材料”、“根据材料”、“运用材料”回答某某问题,考生就应当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去找答案。如果试题设问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 回答某某问题,这样仅从材料中是找不出答案的,考生就应当紧扣教材兼顾材料作答。第三规范组织答案:在读懂材料、明确题目要求后,还应根据问题后面的分数多少判断出回答要点个数,然后按问作答,书写时力求达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字迹工整这些基本要求。
鉴于篇幅,笔者未能详细举例说明,疏漏之处希望广大同行赐教。愿高三莘莘学子在园丁们的辛勤指导下,能愉快地翻越人生的高山,演绎出绚丽多彩的青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