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4个W”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城镇化;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6-0029-01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文件第16条要求,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以未能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为重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逐步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当前,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要想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就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做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而归根到底,这一系列工作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充分保障。所以,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其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重中之重,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毫无疑问,职业农民的培养当属传统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无特别深究的必要。但是,放在“三农”工作的大背景下研究此事,其意义就显得非同一般。相比普通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必须紧密契合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包括培养对象的来源、培养内容的确定、培养方式如何“接地气”、培养主体的培养等等。对接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要素,我们应当重点厘清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4个W”。
  首先是培养谁(WHO)。众所周知,农村今非昔比,农业大有作为,但人们不甘为农民却是普遍事实。这其中除了有全国大多数农村依然比较落后的客观因素之外,农民劳作辛苦、当农民不够“体面”等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不仅城里娃不肯下乡就业,乡下娃也纷纷选择“逃离”,农村职业教育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要突破这一瓶颈,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尽快改变农村的就业环境,让农民逐渐“体面”起来;另一方面要出台优待政策进行引导,让学农、务农的人才“有利可图”。
  其次是培养成什么样(WHAT)。什么是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又应该是什么样?要弄清楚这一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今后的农民将要做些什么事、做好这些事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和素质?以“中央一号文件”为例,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最终目标,而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等,都是中心任务,这任务之中就蕴含着对人才的需求,任务产生岗位,岗位呼唤教育。
  再次是在哪里培养(WHERE)。新型职业农民的岗位内涵非常丰富,涵盖种地、养殖、园林、绿化、农林、牧渔、加工、机械、经营、仓储、流通、电子商务、环保、管理等各个领域,如此庞杂的岗位职业人才培养任务,显然不是农村传统的师徒式传教所能承担的,必须依靠职业院校的正规培养来保质保量,依靠源源不断的输送来保证后继有人。它不仅赋予农村职校和涉农职业院校新的人才培养使命,也从根本上缓解了学校的生源危机。
  第四是怎么培养(HOW)。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仅靠学校闭门造车地传授僵化的课本知识,显然很难胜任。必须依托紧密的校企(场)合作,充分发挥规模型农场、林场、养殖场、物流园、加工厂等作用,共同商定教学内容,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以使人才培养更接地气、更加适用。此外,密切校企(场)合作不仅扩容了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队伍,而且也同步培养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使农村职教走出师资难留难培养的尴尬境地。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磁粉探伤技术对10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进行无损检测,并结合金相试验结果对球罐横向裂纹萌生及扩展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现场安装时组对和焊接工艺控制不严格、焊
【摘 要】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之母”,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诸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别老想着“弯道超车”,而需要“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形而下的反思行动”,即一方面从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和特征去研究和把握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论、本质内涵以及发展规律等;另一方面审视国际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和成功经验,反思“双师型”概念。三个“一公里”旨在结
近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广东省教育厅在主办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选拔赛工程造价基本技能赛项的过程中,因为指定使用一款独家赛事软件,被另一软件商告上法
游戏法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学生的心理状态,将游戏中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的趣味性教育功能融入到教学中来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不仅应该实现小学科学的生活化与实践化,而且应该为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融入更多的趣味性的元素,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的实效性以及科学性。  一、在小学科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的重要性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法发挥着积极地作用,同时也发挥着不可忽视
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职高专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同时,学生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但是我国高职高专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管理理念不完
微型游戏项目教学就是以微型项目为载体,以微型游戏为主形式,学生在玩游戏中完成项目学习的教学样式。微型游戏项目课堂调控应把握好调控时机、选择好调控策略、掌握好调控尺
文章针对网络信息时代虚拟社区下校园文化建设碰到的难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高职生价值观教育、创新校园文化建设队伍、构建新型校园文化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