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永东和他的巨联收藏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3572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为“巨联”?
  巨联概念是无锡鉴赏家惠永东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在他常与老师黄养辉先生书信往来中,每至六尺对联,黄养辉先生总称“大对子”。吴文化公园管理处请黄养辉先生为西胶山写副两米多的抱柱联。惠永东致信“恭求老师为西胶山景区书抱柱‘巨联’一副”。在惠永东规范化的定义之前,无论是书法界,还是收藏界。都未对此有特定的关注与诠释。他给出的标准是对联长6尺以上。这一标准并非一拍脑袋的奇思妙想。了解中国书画的人都知道,宣纸长度超过6尺,已属巨幅,而在6尺多长宣纸上。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更属偶一为之。正因如此,巨联在“奇”与“稀”上。已占得先机。再加以书写者的名望,书法艺术之精湛,所谓“长、名、精”三位一体。据此积累有年。惠氏巨联收藏已在收藏界蔚成佳话,对他的开创之功。同好者戏称为“惠氏定律”。
  穷人孩子早当家
  1969年1月,惠永东生于无锡长安镇的惠巷,在家行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作为家里的老小,他没有受到特别的照顾。记忆里的童年生活是清苦的,甚至以“凄惨”形容也不为过。
  惠永东的父亲是雷达兵,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受伤,转业到地方机构任负责人。军人作风的父亲,工作始终冲在最前线,尽职尽责。由于受伤留下的病根和工作的辛劳,在惠永东11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没有了,母亲带着三个未成人的儿子相依为命,辛苦可想而之。
  “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学期,3元钱的学费家里都交不起,学校看我困难便收了1元。不过,小学毕业后就真的再也没钱上学了。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我就退学了。”惠永东很羡慕大哥永康,因为可以去二泉画院学画。他也喜欢绘画。但家里只有支持一个孩子学画的财力,只得在家务农顺带业余自学绘画。在惠永东的印象中,他的第一位老师应该是村里专门帮入画老寿星的年轻人。只要干完活,便时常默默地看年轻人绘画。
  母亲终年劳累。她告诉惠永东,自己已没有能力养他,以后要自食其力了。曾经有段时间,惠永东心里埋怨母亲,可是日子终归要过下去。虚岁14岁。惠永东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个营生——卖油条。每天早上三四点钟起床,提着一篮油条沿街叫卖。“刚喊出那句‘卖油条’非常难,但不喊就得挨饿。没想到第一天就赚了六毛钱。”少年时的经历。惠永东记忆犹新。
  邻村张巷生产的藤椅销路很好,惠永东便准备投靠张巷的表叔。16岁那年的冬天。惠永东骑着自行车来到了表叔家,却吃了闭门羹。这时,他想到了在生产大队当民兵营长的另一位表叔。这位表叔不但给他出了进第一批货的本钱,还帮着进货卖货。惠永东感恩至今,每年都登门探望。两张藤椅进价21至23元,28元卖出。最高能卖到35元。这生意一做就是一年多,最多一次挣了60多元钱。“那段时间,每天早上四点起床,无论春夏秋冬,我尽可能多得把藤椅绑在28自行车上。最少也得载8张藤椅,然后骑车100多里。走街串巷叫卖。”很多次,顶风骑车摔倒了,藤椅散了架,忍着疼,他找到一个避风的柴垛。再一个一个地把藤椅修好。这种苦难的生活使他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
  当然,苦日子中也有温馨。“外婆对我特好,时常抽空来给我做饭。等我回家时,看见锅里的饭菜,心里暖暖的。虽然外婆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但是过去的情景还能够让我时常的想到她。”
  挣了点钱,惠永东就去上夜校。凭着对绘画的酷爱,惠永东受到了无锡书画名家袁清霓先生指导。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和哥哥惠永康一起绘画,在镇上展销,补贴家用。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的绘画天赋,也逐渐认识到应该更深层地探索艺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偶然的机遇使他得以拜江苏省国画院教授,一代美术宗师徐悲鸿学生兼秘书黄养辉先生为师,后又师从江苏省国画院山水画家,新金陵画派代表亚明先生的学生卢星堂先生。得到两位师长器重和点拨,他的绘画技巧,艺术思想和鉴赏能力日臻成熟。遍游名山大川写生的经历,也大大提高了其画艺。
  另辟蹊径的收藏
  要想成为一位博取众长的书画艺术家和鉴赏家,收藏历代名家字画是不可或缺。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惠永东对收藏近乎痴迷。从1990年代至今。他通过全国各地拍卖会和民间交流,收藏了明清近代五六百件书画精品,不乏董其昌,翁同稣、张大千、徐悲鸿、钱松喦等名家力作。
  刚收藏时。无论是手卷、成扇、立轴,只要是精品和力所能及,他便尽力购藏,挣来的钱基本都投入其中。得益于恩师黄养辉先生指点,加之自己的艺术根基和不断与藏界高手交流切磋,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鉴藏体系,修订了收藏规划,从大量购藏,改为主要收藏艺术价值高、价格相对低廉的书法作品。
  惠永东发现了楹联这一价值洼地。“过去。楹联便宜,状元楹联几百块钱而已。但是,楹联相对量大,且质量良莠不齐。我就想走捷径。”什么样的捷径?他确定了“真、精、新”的收藏原则。惠永东是无锡最早走进拍卖场的人之一,“艺术品拍卖拓展了我的视野。我在北京、上海的小型拍卖会中捡漏,搜寻质量上乘、2米以上的巨联。”
  之所以选定巨联收藏。原因有三:“巨联质量相对较高,品相较好-巨联中的书法博大雄浑,蕴含的文化信息丰富。楹联常见四尺联,而两米以上巨联罕见,百里挑一。”惠永东认为,巨联用纸于古时笺纸加工工艺而言并非易事,亦非平常家居能容其阔大。书家字迹多不过握拳,大字易暴露缺点。笔力也难当。“凡书大字且优者难得之。鉴于其非寻常难得,更促使我不懈之努力。”
  日子渐渐好起来了。艺术品价格也在攀升,生活常因此而捉襟见肘。借款、贷款是常事。1994年,惠永东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徐雪梅。当时。为了一副对联。他将准备筹办婚礼的6000元婚款花掉。害得未婚妻大哭一场。这对惠永东触动极大,“这是我们夫妻生活中的一件心酸往事。正是有了这场心酸,我觉得我的收藏更有意义。”对妻子的理解,他感念不已:“刚结婚时,生活条件很差,租房住,买菜都精打细算。经济来源全靠我作画所得,好不容易积蓄了些余款,又大都被我用于收藏。最苦的时候,我们两个人口袋里只有60块钱”。   幼年的艰辛生活,塑造了惠永东善良、坚韧、不畏强暴的性格,这也体现在收藏中。惠永东最喜欢的藏品,莫过于清代书法家王文治的一副对联。这副联的收藏。前后历时十五载。那是1994年12月,惠永东买了本《朵云轩藏书画精品集》研习,里面收录的两件作品令他砰然心动。一是王文治九言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242×48厘米×2),书法、联文皆佳。王文治的字较为轻佻,写得较女性化。秀气、妩媚。有人评之“女郎书”。但这副九言联妩媚中见刚强,在王文治作品中罕见。二是他景仰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行书八言联“续炳金符勋铭铰券,书探石室象绘云台”(178×40厘米×2)。两联品相完好。“能得到这两副联,人生就无憾了。”惠永东知道,如此佳构流入市场的可能性极低,遂暗下决心。一旦流入市场。即使倾家荡产,也要收入囊中。
  八年后的2002年12月,在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拍预展现场,惠永东与两联不期而遇。在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轩)藏画精品专场中,两联均估价3.8万至4.8万元上拍,王文治九言联还印在拍卖图录的封面。机不可失,当时,王文治对联市价万元左右,兴奋的惠永东急忙借款十万元。考虑到财力不足以将两联尽纳囊中,决定合32号“林则徐”目标锁定34号“王文治”。意外出现了,3万元起拍的“王文治”18万元落槌。成交价19.8万元。眼睁睁地看着朝思暮想的巨联失之交臂。而“林则徐”也以8万元落入他人之手。
  惠永东懊悔难释,痛恨自己钱少,叹息“今生再也遇不到了”。妻子连连安慰他。2007年,哥哥惠永康在一本杂志中看到了这副对联。立即告知惠永东。他立即动员所有的人脉资源,联系到了藏家。可惜藏家无意转让。此后。逢年过节,惠永东都拜访一位与藏家关系密切的朋友,不断打探情况。令藏家的朋友深为感动。2009年9月的一天,藏家的朋友凌晨五点钟打来电话,说藏家答应了,55万元,明天取货。取回对联的当天,惠永东开心得合不拢嘴,大宴宾朋。连续几晚,他将对联放在枕边,心满意足地开心了好久l为了纪念这件盛事,他还专门定制了一批巨幅对联的纸张,邀请了近六十位书家照着其上的字句每人创作了一幅巨联作品。惠永东说:“这一副巨联体现了古代中庸思想,读书、积善是古人高贵的品格,也符合我个人的思想,是我毕生所求。”
  收藏中也有趣事。在上海一家公司的拍场,惠永东见到一副庄蕴宽行书联,品相尚可,只是折痕太多。庄蕴宽是晚清常州名士。民国时为故宫博物院早期负责人之一。多年没有庄氏巨联的遗憾使他“蠢蠢欲动”,可图录标注尺寸为198厘米×45,离收藏标准差两厘米。诱惑难抵,盘算半天,估计将折痕弄平应能到两米,便买了下来。夜里赶回家,马上与妻子一起测量,199厘米×45。他心里一凉,在地上呆坐许久。深夜,辗转反侧:会不会是没拉平?起床再量,还是199厘米×45。次日天刚亮,他赶到裱画师家,请其重裱,把边裁下一厘米加在天地头上,一再关照必须精裱。数月后,拿到的作品裱得天衣无缝,201厘米×44厘米。
  纠结的收藏人生
  爱愈深,痛愈深。
  拍卖季是惠永东最纠结的时候。收到拍卖图录的那一刻,他既希望能看见自己心仪的对联,又怕出现了心仪的作品无力购买,而使作品与其失之交臂。“这是我痛苦的时候。总希望好的作品等到手里有更多的钱再出现。若有多件佳构,全买吧,钱不够。那买哪件呢?我的收藏人生就是在期盼和痛苦中渡过的。”
  专收巨联的名声在外,惠永东受到格外关照。拍卖行征得巨联,都会通告一声。盛名的负效应就是竞价激烈,有时,面对心仪的作品,惠永东不得不事先“威胁”同好。
  2010年秋拍,中国嘉德“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有副清代书法家伊秉绶隶书八言联“白云初晴旧雨适至,幽赏未已高潭转清”(336×43.5厘米×2),估价42万至60万元。惠永东认为,清代书法以邓石如、伊秉绶成就最高。对这件迄今所见伊秉绶楹联尺幅最大者,岂可错过?当时,热钱涌入市场,觊觎此作者甚多,惠永东终以196万元夺标,“物有所值。在我的收藏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12年春拍,惠永东看中两联,一是破门草书八言联“素秋白帝气通边塞。晚春碧梧阴入洲池”(272×41厘米×2),估价8万至10万元-一是启功行楷八言联“笃信力行功在革命。察今博古世仰嘉猷”(225×43厘米×2),估价80万至120万元。“如此尺幅的启功先生对联,为市场仅见,成交价得在200万元以上。但我原则上侧重破门联。若启功联没买到。破门联必须拿下!”北京保利的“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中,启功联压阵。竞争实际上在两个人之间进行,这是场心理战,也是财力的较量,竞至190万元惠永东才遗憾地罢手。次日北京匡时“故国情怀——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晚间举行,此时。重家庭亲情的惠永东已返无锡践行照顾儿子补课的承诺了。晚上十点钟,他将汽车停在路边,电话遥控哥哥惠永康竞拍。8万起价,至40万元无人应价了,惠永东以50.6万元夺标。“我的心理价位是100万元,这是我2012年最成功的竞标。”
  与先贤对话
  破门草书八言联非常重要。
  破门(1599-1671)是明末清初书法名家,原名包尔庚,字宜壑。号石浪,松江(今上海)人,崇祯年进士,入清后到衡山出家,在火场庵结茅而居,名庵曰“石浪”。人称破门和尚、法智禅师。工草书,与石涛、石溪并称“三石”。
  以往梳理中国书法史和楹联史,结合相关文献。惠永东认为,可称联中之王的巨联当出现在清代中期。所谓的明代巨联都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伪作。但他仔细研究了这副破门联,从字体、材质、印章、款式等方面判定,是破门和尚的真迹无疑。这将巨联认知提前了百年。
  惠永东的书画鉴藏走的是“由近及远”路径,即从当代书画入门,溯及近现代及清末、清中期和明末。“艺术品鉴赏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多看传世佳作,仔细观察,体会、领悟。”在他看来,鉴定是真伪判断,鉴赏是文化价值判断,能与艺术品共鸣,才是鉴赏的最高境界,才能称得上是知音。自古知音难求,在月西轩里作画赏画,与先贤对话,是他的乐事。   苦尽甘来的收获季
  天道酬勤。
  经过去粗取精。惠永东巨联收藏近200幅。惠永东认为,一幅巨联的诞生会有几个特殊原因:巨联一般是书写给德高望重的人;书写巨联需要书家有深厚的功力-巨联需要有足够高地方来悬挂,因而巨联往往出现在官宦人家,或是庙堂名胜。这样一来,存世的巨联相对于普通楹联而言,少之又少。惠永东日益明确了收藏的目的:“我收藏巨联不为投资,而在于研究。并将其宣传与弘扬。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中国楹联蕴含的深厚文化。我希望多年后,我的收藏和研究能为后人打下进一步前行的基础。”回想起当初选择巨联作为收藏重点,惠永东很欣慰:“这得益于之前收藏古书画的经验,但也不乏运气成分在里面。对我来说,有时也很困难,压力很重。但不管怎样。为了将这件事情做成,我还是能够咬牙尽自己的所能去做。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使得出现在市场上的70%左右的巨联都在我手里,令我非常自豪。”
  2004年无锡市博物院举办了“惠永东、徐雪梅夫妇书画收藏展”,展出明末至现代名家书画132件。出版(《惠永东、徐雪梅书画珍藏集》。2012年3月,惠永东、徐雪梅合著《中国巨联书法集》(上卷)由中华书局出版,收录巨联百幅,件件佳作,煌煌巨制,审定严谨,无一件存疑,无一件残损,再加之装帧典雅大气,博得艺术品收藏界交口称赞。标志着惠永东在对联收藏领域中的独到地位。匣套上还冠以王文治九言联中的“读书”“积善”。寄托了藏家之志。
  惠永东还创办了画家交流组织。1990年3月惠永东与其兄惠永康在黄养辉先生支持下创办了无锡长乐阁画院。随着画院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惠永东结识了各地书画名家相互切磋交流创作艺术。为传承大师宝贵艺术成就和报答师恩。惠永东奔走倡议,往返全国各地,收集有关黄养辉先生的资料和作品,在无锡市政府和有关单位支持下,1998年成立了“黄养辉艺术研究会”,市老领导雷焕文亲任会长,惠永东担任常务会长,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亲笔题写了会名,迄今为止黄养辉艺术研究会已吸收了各地会员200余名,不乏有影响的艺术家,召开年会十余次,编辑出版了相关画册八本及刊印会刊《江南风》三十二期,对弘扬和发展无锡书画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99年惠永东在无锡市博物馆策划承办黄养辉从艺六十五周年书画展,并代表黄养辉向无锡市博物馆无偿捐献藏画及个人书画十余件,包括极为珍贵的明代文征明行书巨联等。2002年再次促成黄养辉先生之子黄贤安向无锡市博物院无偿捐献作品120件。无锡博物院新院建成后,2009年5月专门成立了黄养辉书画艺术馆。2011年12月,惠永东又促成了在无锡博物院举办的黄养辉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书画展。
  惠永东受邀先后在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地举办画展十余次。在泰国举办画展时,泰国前总理差猜出席开幕式,盛况空前。泰国《遏罗日报》称他为“中国大陆新崛起的青年画家”。香港回归前夕。惠永东兄弟策划举办了“迎回归华东将军书画展”,向守志,固辉等18位将军出席开幕式。为活跃家乡无锡的文化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1997年4月受到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的亲切接见并获题词勉励。
其他文献
楹联收藏热的文化背景  民国时期名人书法、手札收藏持续升温,在今春达到小高潮——7月6日晚的上海朵云轩拍场上,孙中山的“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楷书五言联拍出1023.5万元。这一价格仅次于2010年6月上海道明以1299.2万元拍出的齐白石《篆书四言联》。  齐白石是20世纪下半叶全民皆知的艺术家。孙中山则是全民皆知的革命家、政治家。收藏者关注的就是孙中山一类的社会名人。有行家指出,过去数十年间
期刊
楹联文化博大精深  楹联就那么两行文字,却大有学问。楹联创作要能够运用精湛的语言创造美好的意境和生动的形象,能够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艺术的见解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并且熟练地将哲学的方法论和逻辑学规律运用到史学创作中,这就要求楹联家有高深的文学修养之外,还要精通语法学、词汇学、修辞学和音韵学。  优秀的楹联家首先要有思想,即对生活有独特的见解。此外还应该是个杂家,举凡天文、地理,历史、人文、宗教
期刊
见到月西轩主惠永东先生藏品,第一个感觉就是震撼。没有想到,凭一人之力,可珍藏到这么多两米以上的巨联。有道是:得百普联易,见一巨联难。  惠永东在楹联界不是知名人物,也不是囊缠巨万的大款。基于对传统文化楹联的热爱,节衣缩食,惨淡经营近二十余年,终收藏清代巨幅联墨近二百余幅。前清基祚近三百年,民国已过去百年,期间朝代更替、军阀混战、外寇入侵、内战持续、十年浩劫、冰火蹂躏,多少文物遭受大劫。以致灰飞烟灭
期刊
唐代之前的女性形象,以谦卑恭顺、纤细清秀的面貌出现。至唐代,女性审美发生了变化。曲眉丰颊、丰颐厚体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近日,由西安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新疆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和镇江博物馆等五家博物馆推出的《丰腴之美——唐代仕女生活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结束。展览以86件精美文物,印证了唐代女性活泼奔放、雍容富丽的生活方式。此展览即将在镇江博物馆等地巡展。  晨起菱花照影  唐人爱风雅。梳妆打扮更是
期刊
每年的三月与九月。纽约佳士得诚挚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前来光临亚洲艺术周。此次艺术周将于9月17日至20日举行,将展示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瓷器及工艺精品、印度及东南亚的艺术作品以及印度当代艺术。在纽约,佳士得不仅将举办拍卖品预展,还将举办非拍卖品及私人洽购品的展览。  佳士得在每一个拍卖季都会设立“艺术论坛”,为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开放一个平台,比如画廊讲解、艺术讲座,作品展览等,同时也会邀
期刊
香港苏富比2013年中国书画秋季拍卖会将于10月7日举槌。是年秋拍,中国书画部将呈献逾350幅近现代名家杰构,如张大千、李可染、林风眠、溥儒、陆俨少等作品,总估价逾一亿港元。另外亦汇集多个精心策划之专题,如“北美私人收藏中国书画”、“晚清书法名家专辑”等。其中,包括一系列20世纪初京津画坛名家,如“广大教主”金城、陈衡恪、姚华、陈少梅、齐白石等精品,观者自可从中窥见民国时期北方艺坛之概貌。
期刊
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在中国文人乃至中国普通百姓的心目中。或许并不亚于李白和杜甫。一方面,他以他的位居翰林学士知制诰、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及北宋四书家之首的骄人成就,足以傲视文坛和艺坛。另一方面,因他的坦荡和磊落,批评臧否,屡遭奸佞诬陷与迫害,以致仕途多舛,浪迹天涯。可苏东坡没有怨天尤人,他以他的浩然正气,吟诗作赋,光风霁月,“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为官期间兴办水利,救济饥荒
期刊
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将于10月8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适逢香港苏富比欣庆四十周年,今秋迎来精品琳琅满目,包罗万象。这次首推两个来自日本的中国艺术品珍藏——闻名遐迩的“艺海观涛:坂本五郎珍藏中国艺术”和“古城雅韵:京都珍藏清代御瓷”,当中珍品过去五十年来未见于市场,弥足珍贵。  艺海观涛:坂本五郎珍藏中国艺术  日本古董商坂本五郎,闻名遐迩。其佛教雕塑及漆器雅蓄,乃历六十载之哲
期刊
今秋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周拍卖将重点呈现一组来自欧洲收藏家朱利思·艾伯哈特(Sulius Eberhardt)收藏的重要青铜礼器。本场铜器以传承有绪著称。其中多数来自战后希腊驻华大使亚历山大。阿格罗斯珀利斯(AJ Argyropoulos)旧藏。阿氏在华期间。从上海古玩行金才记处购入了这批商周铜器,并于1954年在威尼斯总督官举办的“马克波罗700年华诞”展览中展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拍品是一件西
期刊
几年前,中国玉器市场凯歌高奏,一路看涨,各大拍卖公司辟设专场,大有与书画、陶瓷、佛像并驾之势。没想到,在高涨幅的态势下,2012年的黑色转折点——玉器市场回落了。  2012年玉器市场走人下行区间,玉器价格回落,高端市场呈现有价无市的困局。2013年,依旧寒意阵阵。从业者都在自救,将原有的春秋大拍,转变为迎合大众的“无底价拍卖”。拍品鱼龙混杂,品质得不到保障,成交量继续下降,市场进入了恶性循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