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和做法已失去它原有的魅力和色彩,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逐渐形成。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再也不能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早在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专家埃德加富尔曾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中论述:“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我们现在的教育不也是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桥和船”的问题吗。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探讨和构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接受式学习”的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此符合物理学科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赋于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一、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仅要有教学的“术”,更要有育人的“道”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作为优秀教师应该具有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以及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面对新的教育形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根本的要求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即教师不仅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还要有切实的行动,并在行动中生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我们说,教育改革的宗旨和核心应该放在怎样关注学生的发展上。这是一个重要的立场的转变。不解决立场问题,仅仅在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时间长了,新的技能和方法还会回到老的立场上去。上好一节课,我们不仅要看教师运用了什么技术、什么手段、什么方法,更要看他们体现在进行过程中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前者谓之“术”,后者谓之“道”。“道”是“术”的灵魂,“术”是“道”的表现形式。传统教学的基本功对于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但相对于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已经不是根本性的了,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了解学生的能力就成为具有根本意义的事情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如果只向学生灌输具体的知识,那么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等到他们毕业时往往是过时的、无用的。因此,物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尝试应用于探索活动之中。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分析处理问题。具体地讲,通过物理课程学习,学生要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点,能够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能够根据假想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会查阅、整理科学资料;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和结论,并知道这个结论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用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从知识里可以得到的,而是要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靠自己的感悟、体验、思辨、归纳、总结出来的。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机械的、刻意的或者是临摹的
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追寻的目标,企图通过某种特定、实用且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来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美国学者乔伊斯在《教学模式》中指出的“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适合所有的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忽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拘泥于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破这种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实行教学方法的优化,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的需要。
从近几年的中学物理教学课来看,好像形成这样一个基本模式:首先放一段录像,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再将学习的内容逐项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出来,中间穿插一些提问,教师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或者修正、或者完善,再作几道练习题,最后总结。其中包含老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我们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但如果节节课都是这样,什么内容都是这样,老师吃力,学生学得乏味。
选择什么教学模式,首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学生个体不同,他们在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学习方法等方面必定存在很多的不同,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气质个性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届学生、每个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材的内容及特点综合定夺,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我在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节内容时,布置了这样一道题:“一列火车发现前方有一障碍物而紧急刹车,经6秒钟停止。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变速运动。已知火车在最后1秒内的位移是3米,求火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和刹车过程通过的位移。”要求同学们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求解,并将你独特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同学们钻研的劲头很高,写了满黑板,最后我仅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将黑板上的十几种解法归纳为四个方面(常规公式法、特殊公式法、图像分析法、极值求解法)的求解思路。
在讲《原子结构》一节时,基本上可以老师讲授为主。这节课,没有过多地提问,也没有什么练习。如果老师能按照物理学发展的过程将原子结构向学生讲述清楚、准确,也不失为一节好课。
农村中学缺电少仪器,在《音调、响度、音品》一节的教学中,无法将声音的特征用示波器图形展现出来,为了使学生对这节内容不感到生疏枯燥,我利用手风琴作为教具,效果较好,学生学得满意。首先在讲课之前,演奏几首乐曲,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我简单地介绍了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后提问:“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声音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从课本中寻找答案。”这样,运用音乐的感染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课本,从而把听觉上的感受与课本上的概念对应起来。其次,具体讲解。课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声响的利用》,发表在《物理教学》上。以后在各种物理专业杂志上出现了用其他乐器讲解这节内容的文章。
成功的课堂总是自主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活动的课堂、趣味的课堂、贴近生活的课堂。一节课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好,都必须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师只有通过这种动态的、而不是那种机械的刻意的或临摹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才能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让真实、鲜活的物理载体回归课堂,使学生体验物理现象的乐趣,探究物理世界的奥秘
中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模式向抽象思维模式的发展阶段,他们需要在真实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变化的环境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况且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的学科,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地把真实、鲜活的物理载体带进课堂,由此来组织教学,比老师单纯地讲解更为有效,这样可吸引学生的精力并触动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施以精当的点拨,便可营造一种鼓励学习的氛围,从而开启学生的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在讲《电磁波》时,授课老师将靠近收音机的闭合电路中电流变化时发射电磁波,收音机所收到的干扰信号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电磁波的存在。在讲述电磁波的特点时,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不抽掉空气时拨打手机,既能看到手机发光又能听到手机的响铃声,而将空气抽掉后,再拨打手机,只能看到手机发光,而不能听到响铃声。由此表明电磁波与机械波虽然有很多相同的特征,但在传播上却有很大的差异:机械波需要介质,而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仪器的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真实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尽量地杜绝模拟的物理过程。在讲《日光灯原理》时,首先让日光灯正常工作,用电压表测出灯管两端的电压,表中的示数约为60伏。然后拆除原电路,利用可调电源将60伏电压直接接在灯管上,发现灯管不发光,逐渐升高电压至220伏,仍然不发光,将电压一直升高到约800伏时,灯管才发光。学生有了这一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引起电压变化的元件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当前高三的物理复习课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准数学课。基本上是做练习、讲练习。其实好多难点的突破可以借助实验。例如我在复习圆周运动时,把离心轨道实验议带进教室,首先让学生观察小球在竖直圆轨道上运动的三种不同的现象:即完整的圆周运动、不完整的圆周运动、运动到圆心水平位置以上后离开轨道。由此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受力情况、运动特点,结合牛顿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求解。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物理学史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不仅仅给我们留下了知识的财富,更留下了做人的品德和精神。例如我在讲《电荷守恒定律》时,向同学们简短地介绍了富兰克林:由于家境贫寒,不到十五岁便当起了印刷工,但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自学。在他四十岁时,观看了斯宾塞(英国学者)表演的各种电学实验,从此,对电学产生了兴趣。他冒着生命危险把“天电”引下来,列举了十二条理由阐述“闪电”与“放电”的一致性。富兰克林不仅在电学方面,在物理学和其他学科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18世纪美国伟大的科学家。而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是“印刷工富兰克林”。
这些课基本上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趣味的实验,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的艺术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这正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所追寻的,也是我们坚守的。
(责任编辑:谢先国)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再也不能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早在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专家埃德加富尔曾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中论述:“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我们现在的教育不也是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桥和船”的问题吗。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探讨和构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接受式学习”的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此符合物理学科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赋于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一、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仅要有教学的“术”,更要有育人的“道”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作为优秀教师应该具有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以及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面对新的教育形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根本的要求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即教师不仅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还要有切实的行动,并在行动中生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我们说,教育改革的宗旨和核心应该放在怎样关注学生的发展上。这是一个重要的立场的转变。不解决立场问题,仅仅在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时间长了,新的技能和方法还会回到老的立场上去。上好一节课,我们不仅要看教师运用了什么技术、什么手段、什么方法,更要看他们体现在进行过程中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前者谓之“术”,后者谓之“道”。“道”是“术”的灵魂,“术”是“道”的表现形式。传统教学的基本功对于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但相对于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已经不是根本性的了,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了解学生的能力就成为具有根本意义的事情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如果只向学生灌输具体的知识,那么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等到他们毕业时往往是过时的、无用的。因此,物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尝试应用于探索活动之中。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分析处理问题。具体地讲,通过物理课程学习,学生要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点,能够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能够根据假想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会查阅、整理科学资料;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和结论,并知道这个结论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用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从知识里可以得到的,而是要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靠自己的感悟、体验、思辨、归纳、总结出来的。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机械的、刻意的或者是临摹的
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追寻的目标,企图通过某种特定、实用且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来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美国学者乔伊斯在《教学模式》中指出的“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适合所有的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忽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拘泥于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破这种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实行教学方法的优化,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的需要。
从近几年的中学物理教学课来看,好像形成这样一个基本模式:首先放一段录像,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再将学习的内容逐项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出来,中间穿插一些提问,教师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或者修正、或者完善,再作几道练习题,最后总结。其中包含老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我们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但如果节节课都是这样,什么内容都是这样,老师吃力,学生学得乏味。
选择什么教学模式,首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学生个体不同,他们在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学习方法等方面必定存在很多的不同,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气质个性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届学生、每个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材的内容及特点综合定夺,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我在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节内容时,布置了这样一道题:“一列火车发现前方有一障碍物而紧急刹车,经6秒钟停止。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变速运动。已知火车在最后1秒内的位移是3米,求火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和刹车过程通过的位移。”要求同学们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求解,并将你独特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同学们钻研的劲头很高,写了满黑板,最后我仅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将黑板上的十几种解法归纳为四个方面(常规公式法、特殊公式法、图像分析法、极值求解法)的求解思路。
在讲《原子结构》一节时,基本上可以老师讲授为主。这节课,没有过多地提问,也没有什么练习。如果老师能按照物理学发展的过程将原子结构向学生讲述清楚、准确,也不失为一节好课。
农村中学缺电少仪器,在《音调、响度、音品》一节的教学中,无法将声音的特征用示波器图形展现出来,为了使学生对这节内容不感到生疏枯燥,我利用手风琴作为教具,效果较好,学生学得满意。首先在讲课之前,演奏几首乐曲,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我简单地介绍了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后提问:“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声音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从课本中寻找答案。”这样,运用音乐的感染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课本,从而把听觉上的感受与课本上的概念对应起来。其次,具体讲解。课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声响的利用》,发表在《物理教学》上。以后在各种物理专业杂志上出现了用其他乐器讲解这节内容的文章。
成功的课堂总是自主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活动的课堂、趣味的课堂、贴近生活的课堂。一节课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好,都必须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师只有通过这种动态的、而不是那种机械的刻意的或临摹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才能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让真实、鲜活的物理载体回归课堂,使学生体验物理现象的乐趣,探究物理世界的奥秘
中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模式向抽象思维模式的发展阶段,他们需要在真实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变化的环境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况且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的学科,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地把真实、鲜活的物理载体带进课堂,由此来组织教学,比老师单纯地讲解更为有效,这样可吸引学生的精力并触动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施以精当的点拨,便可营造一种鼓励学习的氛围,从而开启学生的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在讲《电磁波》时,授课老师将靠近收音机的闭合电路中电流变化时发射电磁波,收音机所收到的干扰信号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电磁波的存在。在讲述电磁波的特点时,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不抽掉空气时拨打手机,既能看到手机发光又能听到手机的响铃声,而将空气抽掉后,再拨打手机,只能看到手机发光,而不能听到响铃声。由此表明电磁波与机械波虽然有很多相同的特征,但在传播上却有很大的差异:机械波需要介质,而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仪器的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真实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尽量地杜绝模拟的物理过程。在讲《日光灯原理》时,首先让日光灯正常工作,用电压表测出灯管两端的电压,表中的示数约为60伏。然后拆除原电路,利用可调电源将60伏电压直接接在灯管上,发现灯管不发光,逐渐升高电压至220伏,仍然不发光,将电压一直升高到约800伏时,灯管才发光。学生有了这一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引起电压变化的元件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当前高三的物理复习课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准数学课。基本上是做练习、讲练习。其实好多难点的突破可以借助实验。例如我在复习圆周运动时,把离心轨道实验议带进教室,首先让学生观察小球在竖直圆轨道上运动的三种不同的现象:即完整的圆周运动、不完整的圆周运动、运动到圆心水平位置以上后离开轨道。由此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受力情况、运动特点,结合牛顿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求解。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物理学史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不仅仅给我们留下了知识的财富,更留下了做人的品德和精神。例如我在讲《电荷守恒定律》时,向同学们简短地介绍了富兰克林:由于家境贫寒,不到十五岁便当起了印刷工,但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自学。在他四十岁时,观看了斯宾塞(英国学者)表演的各种电学实验,从此,对电学产生了兴趣。他冒着生命危险把“天电”引下来,列举了十二条理由阐述“闪电”与“放电”的一致性。富兰克林不仅在电学方面,在物理学和其他学科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18世纪美国伟大的科学家。而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是“印刷工富兰克林”。
这些课基本上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趣味的实验,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的艺术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这正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所追寻的,也是我们坚守的。
(责任编辑:谢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