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式学习”到“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来源 :教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uba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和做法已失去它原有的魅力和色彩,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逐渐形成。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再也不能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早在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专家埃德加富尔曾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中论述:“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我们现在的教育不也是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桥和船”的问题吗。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探讨和构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接受式学习”的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此符合物理学科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赋于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一、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仅要有教学的“术”,更要有育人的“道”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作为优秀教师应该具有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以及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面对新的教育形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根本的要求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即教师不仅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还要有切实的行动,并在行动中生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我们说,教育改革的宗旨和核心应该放在怎样关注学生的发展上。这是一个重要的立场的转变。不解决立场问题,仅仅在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时间长了,新的技能和方法还会回到老的立场上去。上好一节课,我们不仅要看教师运用了什么技术、什么手段、什么方法,更要看他们体现在进行过程中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前者谓之“术”,后者谓之“道”。“道”是“术”的灵魂,“术”是“道”的表现形式。传统教学的基本功对于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但相对于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已经不是根本性的了,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了解学生的能力就成为具有根本意义的事情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如果只向学生灌输具体的知识,那么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等到他们毕业时往往是过时的、无用的。因此,物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尝试应用于探索活动之中。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分析处理问题。具体地讲,通过物理课程学习,学生要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点,能够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能够根据假想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会查阅、整理科学资料;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的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和结论,并知道这个结论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用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从知识里可以得到的,而是要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靠自己的感悟、体验、思辨、归纳、总结出来的。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机械的、刻意的或者是临摹的
  
  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追寻的目标,企图通过某种特定、实用且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来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美国学者乔伊斯在《教学模式》中指出的“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适合所有的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忽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拘泥于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破这种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实行教学方法的优化,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的需要。
  从近几年的中学物理教学课来看,好像形成这样一个基本模式:首先放一段录像,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再将学习的内容逐项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出来,中间穿插一些提问,教师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或者修正、或者完善,再作几道练习题,最后总结。其中包含老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我们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但如果节节课都是这样,什么内容都是这样,老师吃力,学生学得乏味。
  选择什么教学模式,首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学生个体不同,他们在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学习方法等方面必定存在很多的不同,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气质个性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届学生、每个班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材的内容及特点综合定夺,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我在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节内容时,布置了这样一道题:“一列火车发现前方有一障碍物而紧急刹车,经6秒钟停止。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变速运动。已知火车在最后1秒内的位移是3米,求火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和刹车过程通过的位移。”要求同学们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求解,并将你独特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同学们钻研的劲头很高,写了满黑板,最后我仅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将黑板上的十几种解法归纳为四个方面(常规公式法、特殊公式法、图像分析法、极值求解法)的求解思路。
  在讲《原子结构》一节时,基本上可以老师讲授为主。这节课,没有过多地提问,也没有什么练习。如果老师能按照物理学发展的过程将原子结构向学生讲述清楚、准确,也不失为一节好课。
  农村中学缺电少仪器,在《音调、响度、音品》一节的教学中,无法将声音的特征用示波器图形展现出来,为了使学生对这节内容不感到生疏枯燥,我利用手风琴作为教具,效果较好,学生学得满意。首先在讲课之前,演奏几首乐曲,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我简单地介绍了乐曲所表现的情感后提问:“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声音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从课本中寻找答案。”这样,运用音乐的感染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课本,从而把听觉上的感受与课本上的概念对应起来。其次,具体讲解。课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声响的利用》,发表在《物理教学》上。以后在各种物理专业杂志上出现了用其他乐器讲解这节内容的文章。
  成功的课堂总是自主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活动的课堂、趣味的课堂、贴近生活的课堂。一节课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好,都必须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师只有通过这种动态的、而不是那种机械的刻意的或临摹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才能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让真实、鲜活的物理载体回归课堂,使学生体验物理现象的乐趣,探究物理世界的奥秘
  
  中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模式向抽象思维模式的发展阶段,他们需要在真实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变化的环境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况且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的学科,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地把真实、鲜活的物理载体带进课堂,由此来组织教学,比老师单纯地讲解更为有效,这样可吸引学生的精力并触动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施以精当的点拨,便可营造一种鼓励学习的氛围,从而开启学生的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在讲《电磁波》时,授课老师将靠近收音机的闭合电路中电流变化时发射电磁波,收音机所收到的干扰信号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电磁波的存在。在讲述电磁波的特点时,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不抽掉空气时拨打手机,既能看到手机发光又能听到手机的响铃声,而将空气抽掉后,再拨打手机,只能看到手机发光,而不能听到响铃声。由此表明电磁波与机械波虽然有很多相同的特征,但在传播上却有很大的差异:机械波需要介质,而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仪器的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真实的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尽量地杜绝模拟的物理过程。在讲《日光灯原理》时,首先让日光灯正常工作,用电压表测出灯管两端的电压,表中的示数约为60伏。然后拆除原电路,利用可调电源将60伏电压直接接在灯管上,发现灯管不发光,逐渐升高电压至220伏,仍然不发光,将电压一直升高到约800伏时,灯管才发光。学生有了这一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对引起电压变化的元件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当前高三的物理复习课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准数学课。基本上是做练习、讲练习。其实好多难点的突破可以借助实验。例如我在复习圆周运动时,把离心轨道实验议带进教室,首先让学生观察小球在竖直圆轨道上运动的三种不同的现象:即完整的圆周运动、不完整的圆周运动、运动到圆心水平位置以上后离开轨道。由此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受力情况、运动特点,结合牛顿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求解。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物理学史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不仅仅给我们留下了知识的财富,更留下了做人的品德和精神。例如我在讲《电荷守恒定律》时,向同学们简短地介绍了富兰克林:由于家境贫寒,不到十五岁便当起了印刷工,但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自学。在他四十岁时,观看了斯宾塞(英国学者)表演的各种电学实验,从此,对电学产生了兴趣。他冒着生命危险把“天电”引下来,列举了十二条理由阐述“闪电”与“放电”的一致性。富兰克林不仅在电学方面,在物理学和其他学科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18世纪美国伟大的科学家。而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是“印刷工富兰克林”。
  这些课基本上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趣味的实验,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的艺术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这正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所追寻的,也是我们坚守的。
  (责任编辑:谢先国)
其他文献
记者6月11日从湖南省教育厅获悉,今年湖南省将招收2345名优秀初中毕业生,免费为农村乡镇以下小学培养优秀教师。   这项“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已连续实施3年。参加该计划的初中毕业生将在5年就读期间享受免学杂费及适当发放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所需经费从省本级教育经费中列支。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介绍,为农村免费培养小学教师,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师资队伍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职业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如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优化教学模式成为职业院校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本文基于信息化教学管理视角,对职业院校智慧会计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自适应学习系统,对自适应学习系统在职业院校智慧会计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自适应学习系统;
摘要: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交通装备企业改革财务管理模式成为发展趋势。本文以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享了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的一些新思路,并分析了现阶段基于实际情况未能到位的问题,以期为其他类似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共享;财务管理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显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而财务共享理论获得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财务共享就是采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的基础,学校能否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与班主任工作关系甚为密切。在中小学校,绝大多数教师都要担任班主任,即使不担任班主任的任课教师,其教育教学工作与班主任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作为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应该对班主任教育思想、管理艺术以及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  “要带现代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去家访,家访既是诊断,又是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16号),支持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帮助外贸企业纾困,向外贸企业提供优质便利服务,现就有关落实举措公告如下:  一、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  (一)2020年年底前,允许企业以自我声明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方式进行销售。转内销产品应当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相关企业可通过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或以产品说明书、出厂合格证、产品包
摘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职能,公允价值作为财务会计中一个最重要的参考量,而且公允价值是所有财务人员都必须要熟练掌握的一种重要的会计技能知识,所以其在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公允价值也会出现变化,同时财务报表的精确性也会遭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从财务会计的本质着手,对公允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对所有的财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义。  关键词:
2019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做好广播电视法治工作的实际行动,着力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体制机制,创新行政方式、提高
摘要:本文探讨高校学生劳务费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首先结合S高校分析了高校学生劳务费的特征,然后举例说明目前学生劳务费的征收管理方式,并分析目前征管方式的合理性和存在问题,并建议将高校学生劳务费预扣预缴优化为按工资薪金计税并申报,从税收成本、税收流失、监管机制、和谐征管环境、学生身份、高校经费特点等方面论述其合理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学生劳务费;个人所得税;征管  2019年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开
根据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教高[2001]6号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2]9号文件精神,2007年9月电子科技大学在湖南广播电视大学设立教学基地,并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首期招生录取率达到80%以上。2008年春季招生现正式开始报名。  开设方向:电子政务硕士班、电子商务硕士班、软件工程硕士班、通讯工程硕士班、职教师资硕士班、金融硕士班、建筑硕士班、人力资源硕士班、项目管理硕士班、电力信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显著成果,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无序到规范的变迁过程,值此时,从外生和内生角度对注册会计师变迁动力进行分析总结,对新时期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阶段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变迁;动因  制度经济学家韦森指出:“从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基本分析思路上来看,要弄清从一种社会秩序向另一种社会秩序的过渡或转型,关键在于理解制度变迁机制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