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24小时便利店已经成为上海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每一个深夜,永不熄灭的明亮灯火,成为都市人温暖的庇护所。但你知道吗?早在半个世纪前,上海就出现了解放后全国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日夜商店。计划经济时代,星火日夜食品商店的出现,点亮了上海人的夜生活。
从“益新”到“星火”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商店的营业时间一般遵循着朝九晚五的时间表,许多早出晚归的市民因此也为购物伤透了脑筋。“太阳三丈高,排门还关牢。太阳没下山,东西买不到。”这首民谣正是当时夜市清冷的写照。
彼时,开在西藏中路新闸路口的益新茶叶店,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常有郊区农民夜间进城送菜后,在店门口歇歇脚,又有老北站的旅客在深夜、凌晨经过,还有不远处的惠利医院,医生、病人和家属都有喝碗热茶、吃口点心的需求。深夜值班的同志,观察到这些后便向上级主管单位申请,尝试日夜服务,获得批准后取名为“星火日夜食品商店”,意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68年9月26日,星火日夜商店正式开门纳客。开始24小时营业后,晚上光顾的顾客多了起来,星火日夜实业公司党支部书记胡建和告诉记者,星火食品商店的货物不仅仅包括食品,也卖一些常用的日用小商品,包括电池、肥皂、草纸,乃至小小的气门芯。因此,晚上常有市民从杨树浦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
那时的胡建和还只是星火商店的一名柜员,据他回忆,每个月的10日、20日和30日,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当时买香烟、白砂糖和肥皂都要凭票,有效期只有10天,很多人赶在最后一天前来购买,因此特别忙。到了晚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星火,甚至有人临睡前想起,还有烟票、糖票没用掉,穿着睡衣睡裤,骑着自行车赶过来。”
不忘初心,服务人民
当时的星火,不仅仅是一个食品商店,还扮演着公交车售票点、邮局和电话局的角色。
胡建和回忆说:“当时公交公司销售点很少,只有部分公交车终点站可以买到月票,而且同样是朝九晚五。为了便民,每到月底我们就在仓库开3个小窗口销售月票。一张公交月票6元钱,‘星火’每卖一张只提成1分钱,员工却要从早到晚轮流加班不停歇,像这样‘吃力不讨好’的生意,也只有我们星火肯做,说到底还是为了方便市民。”
4分钱一张的邮票,这里有卖,市民上早班来不及寄信,把信和钱交给营业员就上班去了,营业员贴好邮票把信投进邮筒,“门口的邮筒就是邮局为我们专设的。店里公用电话收费和电话局一模一样,还带‘免费传呼’功能,接到打给附近居民的电话,营业员会上门叫人来接听。郊区菜农来歇脚,也能喝到免费茶水,还能免费看报。针线包、打气筒供大家应急,甚至还有感冒药、风油精、十滴水、红药水等,都是免费提供。直到现在,我们店里也常备麝香保心丸。”
胡建和还告诉记者几个小故事。“有一次有个小孩咬断了体温计误食水银,医生要他赶紧吞食牛奶加鸡蛋,大半夜的去哪里买?他们找到星火帮忙,正上夜班的劳模王裕熙师傅马上骑车辗转数地买到了鸡蛋和牛奶,给他们送了过去,最后小孩转危为安。还有一次,附近有一位孕妇临盆,家人手忙脚乱之下想到了星火,接到电话的职工马上骑上三轮车,送她去医院。”
星火的故事在上海口口相传,当时的沪剧小戏《雪夜春风》说的就是“星火”为病人送牛奶的故事。
1972年,在全国商业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也肯定了星火日夜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并指出“星火好,星火要燎原”。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一晃就是半个多世纪,去年恰是星火日夜食品商店开业五十年。一边是星火升格成为‘‘上海老字号”,一边是24小时便利店早己遍地开花,市民要在夜间买东西,不必大老远赶去星火,“星火”已经燎原。
“开业初期,星火只是一个三开间门面的小店,后来扩大到六开间。1993年4月,我们在浦东崂山路开出了第一家分店,当时那里的商店不多,星火方便了当地居民,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胡建和说,如今的星火日夜商店有1家总店、3家分店,商品种类也增至千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商品品类上。
“改革开放后,市场上的商品供应越来越丰富。休闲食品、进口食品己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老百姓的消费观念从过去‘吃得饱’发展到现在‘吃得好’,更看重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所以,我们也開始转变。”
胡建和说,上海老字号食品和进口食品是星火现在的主打品种,巧克力、咖啡、休闲食品都深受年轻人喜爱。现在,不仅中老年人喜欢到星火买东西,不少白领青年也会在午休时来星火逛逛,拿起购物篮就停不下来。
经营了半个多世纪,星火的服务精神依旧不变,始终如初。虽然总店营业面积只有60㎡,但经过改造后,实行了开架陈列,使商品更贴近顾客,放大了商场空间,残疾车也能轻松推进来,这极大地方便了周边身体不便的老顾客。便民服务也有创新,除了原有的问路指南、借针送线、代开瓶酒罐头、免费加热等项目外,还增设了代叫快递、代叫出租车、大宗购买送到附近车站等服务项目。“周边有老人行动不便,也不会网购,就经常打电话到星火订货,家住新闸路长新大楼的徐阿婆,几乎每个月都会打电话来买食品,我们一直坚持送货上门。”(资料来源:《新民晚报》)
从“益新”到“星火”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商店的营业时间一般遵循着朝九晚五的时间表,许多早出晚归的市民因此也为购物伤透了脑筋。“太阳三丈高,排门还关牢。太阳没下山,东西买不到。”这首民谣正是当时夜市清冷的写照。
彼时,开在西藏中路新闸路口的益新茶叶店,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常有郊区农民夜间进城送菜后,在店门口歇歇脚,又有老北站的旅客在深夜、凌晨经过,还有不远处的惠利医院,医生、病人和家属都有喝碗热茶、吃口点心的需求。深夜值班的同志,观察到这些后便向上级主管单位申请,尝试日夜服务,获得批准后取名为“星火日夜食品商店”,意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68年9月26日,星火日夜商店正式开门纳客。开始24小时营业后,晚上光顾的顾客多了起来,星火日夜实业公司党支部书记胡建和告诉记者,星火食品商店的货物不仅仅包括食品,也卖一些常用的日用小商品,包括电池、肥皂、草纸,乃至小小的气门芯。因此,晚上常有市民从杨树浦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
那时的胡建和还只是星火商店的一名柜员,据他回忆,每个月的10日、20日和30日,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当时买香烟、白砂糖和肥皂都要凭票,有效期只有10天,很多人赶在最后一天前来购买,因此特别忙。到了晚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星火,甚至有人临睡前想起,还有烟票、糖票没用掉,穿着睡衣睡裤,骑着自行车赶过来。”
不忘初心,服务人民
当时的星火,不仅仅是一个食品商店,还扮演着公交车售票点、邮局和电话局的角色。
胡建和回忆说:“当时公交公司销售点很少,只有部分公交车终点站可以买到月票,而且同样是朝九晚五。为了便民,每到月底我们就在仓库开3个小窗口销售月票。一张公交月票6元钱,‘星火’每卖一张只提成1分钱,员工却要从早到晚轮流加班不停歇,像这样‘吃力不讨好’的生意,也只有我们星火肯做,说到底还是为了方便市民。”
4分钱一张的邮票,这里有卖,市民上早班来不及寄信,把信和钱交给营业员就上班去了,营业员贴好邮票把信投进邮筒,“门口的邮筒就是邮局为我们专设的。店里公用电话收费和电话局一模一样,还带‘免费传呼’功能,接到打给附近居民的电话,营业员会上门叫人来接听。郊区菜农来歇脚,也能喝到免费茶水,还能免费看报。针线包、打气筒供大家应急,甚至还有感冒药、风油精、十滴水、红药水等,都是免费提供。直到现在,我们店里也常备麝香保心丸。”
胡建和还告诉记者几个小故事。“有一次有个小孩咬断了体温计误食水银,医生要他赶紧吞食牛奶加鸡蛋,大半夜的去哪里买?他们找到星火帮忙,正上夜班的劳模王裕熙师傅马上骑车辗转数地买到了鸡蛋和牛奶,给他们送了过去,最后小孩转危为安。还有一次,附近有一位孕妇临盆,家人手忙脚乱之下想到了星火,接到电话的职工马上骑上三轮车,送她去医院。”
星火的故事在上海口口相传,当时的沪剧小戏《雪夜春风》说的就是“星火”为病人送牛奶的故事。
1972年,在全国商业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也肯定了星火日夜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并指出“星火好,星火要燎原”。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一晃就是半个多世纪,去年恰是星火日夜食品商店开业五十年。一边是星火升格成为‘‘上海老字号”,一边是24小时便利店早己遍地开花,市民要在夜间买东西,不必大老远赶去星火,“星火”已经燎原。
“开业初期,星火只是一个三开间门面的小店,后来扩大到六开间。1993年4月,我们在浦东崂山路开出了第一家分店,当时那里的商店不多,星火方便了当地居民,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胡建和说,如今的星火日夜商店有1家总店、3家分店,商品种类也增至千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商品品类上。
“改革开放后,市场上的商品供应越来越丰富。休闲食品、进口食品己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老百姓的消费观念从过去‘吃得饱’发展到现在‘吃得好’,更看重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所以,我们也開始转变。”
胡建和说,上海老字号食品和进口食品是星火现在的主打品种,巧克力、咖啡、休闲食品都深受年轻人喜爱。现在,不仅中老年人喜欢到星火买东西,不少白领青年也会在午休时来星火逛逛,拿起购物篮就停不下来。
经营了半个多世纪,星火的服务精神依旧不变,始终如初。虽然总店营业面积只有60㎡,但经过改造后,实行了开架陈列,使商品更贴近顾客,放大了商场空间,残疾车也能轻松推进来,这极大地方便了周边身体不便的老顾客。便民服务也有创新,除了原有的问路指南、借针送线、代开瓶酒罐头、免费加热等项目外,还增设了代叫快递、代叫出租车、大宗购买送到附近车站等服务项目。“周边有老人行动不便,也不会网购,就经常打电话到星火订货,家住新闸路长新大楼的徐阿婆,几乎每个月都会打电话来买食品,我们一直坚持送货上门。”(资料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