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614-01
【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不同用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主要采用埋置针头24h导管输入胰岛素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2)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125)d.治疗组的达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的胰岛素用量为(0.520.23)U/kg,低血糖发生率为2.5%;对照组的胰岛素用量为(0.630.25)U/kg.低血糖发生率为5.1%,治疗组的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胰岛素;用药方式;糖尿病;效果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絮乱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絮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糖尿病也是现代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对生命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1]。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皮下注射是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但操作不便。近年来胰岛素泵的应用使之得以改善。为了给糖尿病住院患者强化治疗,分别对他们采取了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我院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38~76岁,平均年龄43岁。患者都符合糖尿病分型及诊断标准。100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研究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患病时间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治疗的方法为输入的基础胰岛素主要是通过埋置针头24h用导管输入进患者体内,每日的注射总量为0.5U/(kg*d),胰岛素要在每日进餐前给患者输注。平均分配于三餐前,末梢血糖值的检测使用罗氏血糖仪,基础量的调节和三餐前追加量都根据血糖值进行调节。对照组的治疗方式运用在三餐前的半小时内给患者皮下注射2/5、1/5、2/5的胰岛素注射液,起初用量为0.45U(kg*d),同样末梢血糖值的检测使用罗氏血糖仪。同样基础量的调节和三餐前追加量都根据血糖值进行调节,基本的治疗措施也要给予跟进,如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降脂等。
1.3 观察项目
对观察组和对对照组的餐后血糖、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使用量等情况都有血糖仪来进来检测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
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和计算资料分别运用卡方值和t來进行检验,以P<0.05时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根据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2 根据对照组和治疗组达到目标血糖值的时间,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2)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125)d.治疗组的达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3 根据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和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组的的胰岛素用量为(0.520.23)U/kg,低血糖发生率为2.5%;对照组的胰岛素用量为(0.630.25)U/kg.低血糖发生率为5.1%,治疗组的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慢性疾病中,糖尿病是一种极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常见的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絮乱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应该及时有效控制病情的发生。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需要积极的降糖量强化治疗。以往2型糖尿病主要通过胰岛素注射来降低血糖值,操作不便。胰岛素泵是今年来发展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持续输注胰岛素,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是它最直接的目的。它是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软管向人体内输注。患者血糖值可以因此而得到全天稳定[2]。它的生理模式是将人体健康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对患者在夜间的时候微量胰岛素通过胰岛素泵来进行输入,可有效使夜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降低,相对减少患者在餐前或全天使用胰岛素用量,避免大剂量短效中效胰岛素在进行注射后在体内的重复影响,患者也会因为使用胰岛素泵的注射次数而减轻了大量的痛苦,低血糖的情况也会很少发生,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因为糖尿病的减轻而会有所改善,在这治疗期间,患者也没有出现并发症以及其他疾病的状况。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的血糖监控、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检测和控制[3],除了运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注射胰岛素及服降糖药等的治疗方法,患者也可在饮食上控制血糖的增高。经过对比研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及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都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以及降低血糖,但治疗组不管在血糖的控制方面还是胰岛素的用量方面的效果都比对照组要好,所以,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对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的效果,并且极大的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钰.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式对血尿酸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0(8):46-47.
[2] 金圣仁.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13(4):105-106.
[3] 邢倩,白然,蒋召芹.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治疗撤泵后不同降糖方案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18):124-125.
【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不同用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主要采用埋置针头24h导管输入胰岛素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2)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125)d.治疗组的达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的胰岛素用量为(0.520.23)U/kg,低血糖发生率为2.5%;对照组的胰岛素用量为(0.630.25)U/kg.低血糖发生率为5.1%,治疗组的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胰岛素;用药方式;糖尿病;效果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絮乱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絮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糖尿病也是现代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对生命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1]。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皮下注射是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但操作不便。近年来胰岛素泵的应用使之得以改善。为了给糖尿病住院患者强化治疗,分别对他们采取了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我院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38~76岁,平均年龄43岁。患者都符合糖尿病分型及诊断标准。100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研究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患病时间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治疗的方法为输入的基础胰岛素主要是通过埋置针头24h用导管输入进患者体内,每日的注射总量为0.5U/(kg*d),胰岛素要在每日进餐前给患者输注。平均分配于三餐前,末梢血糖值的检测使用罗氏血糖仪,基础量的调节和三餐前追加量都根据血糖值进行调节。对照组的治疗方式运用在三餐前的半小时内给患者皮下注射2/5、1/5、2/5的胰岛素注射液,起初用量为0.45U(kg*d),同样末梢血糖值的检测使用罗氏血糖仪。同样基础量的调节和三餐前追加量都根据血糖值进行调节,基本的治疗措施也要给予跟进,如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降脂等。
1.3 观察项目
对观察组和对对照组的餐后血糖、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使用量等情况都有血糖仪来进来检测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
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和计算资料分别运用卡方值和t來进行检验,以P<0.05时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根据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2 根据对照组和治疗组达到目标血糖值的时间,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2)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125)d.治疗组的达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3 根据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和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组的的胰岛素用量为(0.520.23)U/kg,低血糖发生率为2.5%;对照组的胰岛素用量为(0.630.25)U/kg.低血糖发生率为5.1%,治疗组的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慢性疾病中,糖尿病是一种极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常见的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絮乱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应该及时有效控制病情的发生。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需要积极的降糖量强化治疗。以往2型糖尿病主要通过胰岛素注射来降低血糖值,操作不便。胰岛素泵是今年来发展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持续输注胰岛素,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是它最直接的目的。它是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软管向人体内输注。患者血糖值可以因此而得到全天稳定[2]。它的生理模式是将人体健康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对患者在夜间的时候微量胰岛素通过胰岛素泵来进行输入,可有效使夜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降低,相对减少患者在餐前或全天使用胰岛素用量,避免大剂量短效中效胰岛素在进行注射后在体内的重复影响,患者也会因为使用胰岛素泵的注射次数而减轻了大量的痛苦,低血糖的情况也会很少发生,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因为糖尿病的减轻而会有所改善,在这治疗期间,患者也没有出现并发症以及其他疾病的状况。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的血糖监控、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检测和控制[3],除了运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注射胰岛素及服降糖药等的治疗方法,患者也可在饮食上控制血糖的增高。经过对比研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及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都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以及降低血糖,但治疗组不管在血糖的控制方面还是胰岛素的用量方面的效果都比对照组要好,所以,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对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的效果,并且极大的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钰.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式对血尿酸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0(8):46-47.
[2] 金圣仁.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13(4):105-106.
[3] 邢倩,白然,蒋召芹.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治疗撤泵后不同降糖方案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18):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