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在名著阅读中的有效培养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ij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名著阅读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中起着重要作用,語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找准阅读的起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高效的阅读活动,从而全面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提升。以阅读《西游记》为例,谈一谈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在名著阅读中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建构和运用语言,发展和提升思维品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教师意识到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并不断探寻名著阅读的新方法。笔者结合对《西游记》的阅读,探讨在名著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形象思维形成,激活名著阅读兴趣
  阅读和思维二者相辅相成。在阅读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巧妙地制造学生思维的发力点,点燃学生自主思考的热情,利用形象化的图式、悬疑的问题等手段,全面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丰富学生的感知。
  首先,运用图文方式激活学生的形象化思维。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往往会预设理想的读者,但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读者与作者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情感隔膜。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必读篇目,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阅读经验等限制,往往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教师可运用图文解析引导学生突破文字障碍,积极主动地阅读作品,从而探索出作品的内在主旨。笔者在进行《西游记》名著导读的过程中,安排了以下教学活动:(1)阅读《西游记》第1回至第10回,梳理出重点情节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2)分发“猴王出世”“龙宫借宝”“三打白骨精”“唐僧收伏白龙马”等图片,引导学生按照图片讲解对应的故事并按时间顺序将其排列出来;(3)依照上述任务为作品中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绘制图画,并且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简介。三个任务要求学生将图画和文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图文并茂。学生运用想象将作品中的文字转化为图画,从而对作品中的情节产生深刻印象。
  其次,绘制思维导图,构建形象化感知。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各级主题连接起来,构建整体思维框架。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学生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确定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地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教师可引导其先确定各级主题的具体内容,理清各级主题之间的联系,弄清“中心主题”“主干”“支干”以及“细节”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绘制思维导图。比如,吴欣歆老师在《西游记》导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确定了不同的阅读主题。在进行“悟空成长”的主题阅读时,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梳理,形成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可见,孙悟空的故事“范式”恰好是一个成长的“模型”。在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苦厄”,也有着“困惑”,遇到“困惑”时它从混沌中清醒,并学会了忍耐和探索,最终获得了成功。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勾连作品前后的情节,并且形成整体的思维框架。直观可感的思维框架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章节阅读的方法,有助于其更好地开展深入阅读。
  二、注重逻辑思维训练,拓展名著阅读广度
  逻辑思维是指运用推导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过程。名著阅读不是单篇阅读,它指向名著的全部,由表及里全面感知作品的现实意义。在名著阅读当中,教师需要注意拓展阅读的维度,发展逻辑思维,从而建立个性化的学习认知体系,拓展名著阅读广度。
  注重逻辑推导,精研整本书内容。朱熹有言“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在名著阅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开展思辨式探讨,从而拓展作品的广度。思辨式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热情,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如在阅读《西游记》时,教师可以从“人物形象辨析”“故事意义辨析”“主旨探讨”等角度设置相关逻辑推导。比如,围绕“师徒四人齐聚首”这一主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推导:取经团队如何组建——取经的真实目的——收徒中的层层误会——师徒间的重重矛盾——师徒矛盾化解的意义。
  学生围绕主线进行推导,不断展开思考,进而形成问题链。在名著阅读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围绕一些思辨式问题进行辩证地思考,进而精研名著的内涵,探究作品的本质。在《西游记》名著阅读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问题进一步设问,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师徒间的重重矛盾”这一问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矛盾的化解,并且找出主要的矛盾冲突。学生会发现“唐僧与悟空”的冲突是主要矛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冲突产生的原因。学生会发现:唐僧和悟空两个人性格存在差异,观念也不同;悟空本领高强,天不怕、地不怕,唐僧慈悲为怀,胆小怕事。
  三、注重理性思维发展,延伸名著阅读深度
  名著阅读需要完成以下四个过程:读过、读对、读懂、读透。这就需要学生从艺术到现实,从他人到自己,从感性走向理性,通过阅读反思自己,开拓自己,提高自己,从而观照社会,思考生活。
  注重情境任务设置,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考。真实的情景可以让阅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师需要注重情境化任务设计,处理好作品解读与任务驱动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名著阅读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在这期间,教师需要在文本情境的前提下引人生活情境和教育情境,全面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阅读《西游记》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情境任务:假如需要创业,你会选择唐僧师徒四人中的哪一位作为你的合作伙伴?此情境化任务需要学生在细读名著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作出判断。学生要找到“合适的创业伙伴”需知晓作品中具体人物的形象性格,进而分析其性格在创业中的优势和劣势。学生的思维就实现了从阅读本身向其它事物的迁移、实践、运用,有效地延伸了阅读的深度,提升了理性思维的高度。有的学生认为孙悟空是最佳的创业合作伙伴,他在取经的路途中完成了心理的重建,愈挫愈勇,本着“做成事”的信念竭尽全力拼到底,最终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悟空经历的事大多就是我们在创业中可能要经历的事情,不知道规则横冲直撞,懂得规则却无力自我约束,践行规则可能遇到阻滞。孙悟空不仅可以成为我们创业的合作伙伴,而且可以成为我们的心灵导师。
  总之,名著阅读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它需要学生的思维处于主体状态中,并且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惯性走向反思,从混沌走向思辨,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度阅读。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逐步提升,阅读之花才能如期绽放。
其他文献
以可调速掘进机电气控制系统应用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掘进机可调速电气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对变频调速原理做出分析,并对电控系统控制器选型和电控系统组网
摘要:国防专利的民用化转变对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国防专利除了具备普通专利的特点外,其还具有保密性、非完全市场性、利益分配的特殊性等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国防专利制度,国防专利由政府和军队两家进行统筹管理,但目前我国的国防专利制度的建设并不完善,国防专利权利归属混乱、普通专利与国防专利的申请体系不协调、定密解密机制僵化、国防专利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突出,我国应尽快明确国防专
摘要:知识产权纠纷商事调解制度是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速争端解决、促进商事贸易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商事调解制度刚刚起步,应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商事调解制度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纠纷商事调解的法律效力、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商事调解的国际化、规范化和专业性,并不断推动知识产权商事调解组织市场化运作。  关键词:知识产权纠纷;商事调解;完善路径  一、知识产权纠
增材制造技术又称为3D打印技术,是建立在材料科学、技术及智能制造技术之上的一种三维快速自由成型的新型制造技術,是一种材料累加的加工制造方法,尤其适合于单件或小批量零件的快速制造。这一特性使得增材制造技术尤其适合于远离母基地的战场环境下,对作战装备个别或少量损坏零件的快速维修与现场制造,适应现代战争“四快”:快速响应、快速制造、快速修复、快速恢复战斗力的新要求。  1 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最近5
对植保无人机配套动力电源的使用工况、技术参数及指标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镍钴锰–中空碳微球电极体系、涂炭铝箔和陶瓷隔膜等材料的应用,定制开发了植保无人机专用3.7 V 22
摘要:分析了当前军工企业国际民品技术合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军工科研院国际民品技术合作路径。认为军工企业应顺应新形势要求,融入国际协同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民品技术国际合作,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国内重点科技和产业发展。  关键词:国际民品;技术合作;军工企业  0 前言  在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军工企业不仅肩负着保障国家国防安全的使命,也具有推进国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