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系统模式、理论和规律的科学。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即系统,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即要素。系统与要素是对立统一的,系统包括要素,要素是系统的组成部分,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改善要素会影响系统的功能,改善系统功能会应对那个要素的作用。按照上述系统论的观点,对于组成阅读教学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教学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大系统。
本文试图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来分析、认识阅读教学,使我们更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指导阅读教学,贯彻教学大纲,以达到最优化地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使阅读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小学的阅读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我们可以用下列图示揭示这个教学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中纵向(1)是小学基础知识结构,纵向(3)是小学语文基本能力结构,纵向(2)就是语文基本功结构。纵向、横向的箭头表示各结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基本功是知识和能力的统一体或共居体。如怎样理解是知识,学会理解是能力,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理解的基本功。知识和能力是紧密联系的,又是相互促进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而能力的发展又成为自觉获得知识的前提。如小学生识得两三千字,而且知道字的形、音、义,这便是知识,这两三千字掌握了,用来读书作文,便成为能力了。
一、阅读教学中各要素要协同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学阅读教学要素系统图中指明:从语文知识角度分解有词、句、段、篇;从语文能力角度分解有听、说、读、写;从语文基本功来分解有观察、思维、理解、表达。如果再从教材的编排角度分解,一组课文包括讲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阅读例话、基础训练等几个部分。上述的分解,可以看出阅读教学的综合性很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各个部分的教学应该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低年级教学应以字、词、句为主,结合段篇的教学;中年级以段的训练为主,结合词、句、篇章教学;高年级以篇章训练为主,结合句段教学。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也要协调进行,既重读又重听说,读中有听,读中有说,读后有写,由听到写,由看到写,由做到写,由说到写,由读到写。教一组课文时,也要做到讲读课文教方法、阅读课文半独立地运用方法。这样才可以使学生领会到教学内容的本质联系,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结构,促进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二、系统理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
我们不仅应发挥各部分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形成结构的新功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联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每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这一段论述是对我国阅读教学经验的总结,而它的理论基础却是基于系统理论的整体原理的。
整体理论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理论基础。整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固有的和谐就是美。教师的每堂课都应该问问:我从整体上讲清了这部分知识没有?我讲这部分知识注意建立整体结构了吗?我们应当把系统而不是孤立的知识教给学生,使之表现出强大功能,这就是整体理论对阅读教学的重要启示。
三、系统理论指出:系统状态的变化即过程,系统特性的量变即表征状态。
那么,阅读教学状态的变化也就是阅读教学的过程了。阅读教学中“三条思路”的有机结合正是符合上述这一原理的。
小学阅读教学包括词汇教学、句子教学、段和篇的教学。这些教学既有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它们之间又有相互联系的连续性,其教学过程是呈螺旋式上升的。低、中、高三个不同的阶段,要求不同,特点不同,训练的方法也不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各年级的要求应有所侧重。低年级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帮助学生理解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词语和段落,了解整篇课文的叙述顺序,了结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学会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个要求既是由低到高逐渐上升的,又是相互联系的,这样的系统既是有序的又是开放的,也正是系统理论有序原理的体现。
再看小学语文教材的篇写,也体现了有序原理。为了落实重点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每组教材在编写结构上分四层,即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四层结构的安排,从训练角度看是循着“提出训练目标→进行基本功训练→总结规律和方法→通过运用形成技能”的路子进行的,因此,明确编者意图、搞好一组课文中每个层次的教学正是体现了系统论中的有序原理。
有人说系统理论是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彻底地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从四十年代开始,它深入到各个科学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我们教育界很多人也拿起这一武器改革和充实教育科学,使教育理论具备了新时代的特点。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运用系统理论来分析小学阅读教学,说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新特点,以便使人们在教学中更自觉地贯彻教学大纲,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本文试图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来分析、认识阅读教学,使我们更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指导阅读教学,贯彻教学大纲,以达到最优化地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使阅读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小学的阅读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我们可以用下列图示揭示这个教学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中纵向(1)是小学基础知识结构,纵向(3)是小学语文基本能力结构,纵向(2)就是语文基本功结构。纵向、横向的箭头表示各结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基本功是知识和能力的统一体或共居体。如怎样理解是知识,学会理解是能力,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理解的基本功。知识和能力是紧密联系的,又是相互促进的,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而能力的发展又成为自觉获得知识的前提。如小学生识得两三千字,而且知道字的形、音、义,这便是知识,这两三千字掌握了,用来读书作文,便成为能力了。
一、阅读教学中各要素要协同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学阅读教学要素系统图中指明:从语文知识角度分解有词、句、段、篇;从语文能力角度分解有听、说、读、写;从语文基本功来分解有观察、思维、理解、表达。如果再从教材的编排角度分解,一组课文包括讲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阅读例话、基础训练等几个部分。上述的分解,可以看出阅读教学的综合性很强,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各个部分的教学应该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低年级教学应以字、词、句为主,结合段篇的教学;中年级以段的训练为主,结合词、句、篇章教学;高年级以篇章训练为主,结合句段教学。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也要协调进行,既重读又重听说,读中有听,读中有说,读后有写,由听到写,由看到写,由做到写,由说到写,由读到写。教一组课文时,也要做到讲读课文教方法、阅读课文半独立地运用方法。这样才可以使学生领会到教学内容的本质联系,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结构,促进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二、系统理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
我们不仅应发挥各部分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形成结构的新功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联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每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这一段论述是对我国阅读教学经验的总结,而它的理论基础却是基于系统理论的整体原理的。
整体理论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理论基础。整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固有的和谐就是美。教师的每堂课都应该问问:我从整体上讲清了这部分知识没有?我讲这部分知识注意建立整体结构了吗?我们应当把系统而不是孤立的知识教给学生,使之表现出强大功能,这就是整体理论对阅读教学的重要启示。
三、系统理论指出:系统状态的变化即过程,系统特性的量变即表征状态。
那么,阅读教学状态的变化也就是阅读教学的过程了。阅读教学中“三条思路”的有机结合正是符合上述这一原理的。
小学阅读教学包括词汇教学、句子教学、段和篇的教学。这些教学既有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它们之间又有相互联系的连续性,其教学过程是呈螺旋式上升的。低、中、高三个不同的阶段,要求不同,特点不同,训练的方法也不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各年级的要求应有所侧重。低年级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帮助学生理解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词语和段落,了解整篇课文的叙述顺序,了结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学会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个要求既是由低到高逐渐上升的,又是相互联系的,这样的系统既是有序的又是开放的,也正是系统理论有序原理的体现。
再看小学语文教材的篇写,也体现了有序原理。为了落实重点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每组教材在编写结构上分四层,即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四层结构的安排,从训练角度看是循着“提出训练目标→进行基本功训练→总结规律和方法→通过运用形成技能”的路子进行的,因此,明确编者意图、搞好一组课文中每个层次的教学正是体现了系统论中的有序原理。
有人说系统理论是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彻底地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从四十年代开始,它深入到各个科学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我们教育界很多人也拿起这一武器改革和充实教育科学,使教育理论具备了新时代的特点。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运用系统理论来分析小学阅读教学,说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新特点,以便使人们在教学中更自觉地贯彻教学大纲,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