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以"天人合一"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和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观念的影响,国人形成了一种互依型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对个人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标准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形成,并采取相对应的教育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依型文化 个体道德
一、互依型自我的解读
互依型自我的形成与中国传统哲学所极力倡导的“天人合一”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所崇尚的“仁”有密切关系,在此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互依型文化心理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第一,从中国的传统哲学来看,中国传统哲学不谈论“自我是什么”,而讨论如何做人,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即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亦即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是浑然一体的,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尚未分化出来成为认识的对象。[1]这种主客体不分的思维使对于“自我”的思考与万事万物联系起来,不凸显主体的我,而强调我与万事万物的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即强调一种“互依”关系。第二,从传统伦理观念来看。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是 “仁”,“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一语。《说文解字注》解仁字云: “独则无祸,祸则相亲,故字从人二,”显然古人都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把仁看成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美德,[2]而“仁”虽有“爱人”等良性的一面,然其所倡导的道德伦理规范实质上维护了宗法社会人对人的依附关系[3],如钱穆先生提到:“孔子教各个人的心,走向别人的心理找安顿,找归宿......”这也正是人与人互依的一种表现罢。 [4]第三,从文化心理学来看,文化心理学家认为,文化与自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文化通过自我的形成、结构、功能等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认知、动机、情绪以及行为。在东亚文化下,人们注重自我与他人的内在联系,自我拥有更多的、公共的成分,与他人的区分度较低,与其他一些重要的他人或内团体成员互相有一定的重合,比如母亲、朋友等。[1]由此,中国人自我与非我的边界不是个体与其他任何人,而是父母、亲人、好朋友等自家人与外人的区别,即自我是一种与父母、亲人,好朋友等相互密切联系的、互依型的自我。
二、互依型文化心理与个体道德的形成
独立自我意识是个体人格形成的主导因素,影响着个体的道德行为调节,是个体思想道德观念内化的根据和自我教育的基础 [5]。不管是否是自愿,在“天人合一”、以“仁”为核心道德体系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互依型个体具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利于个体独立自我意识从内团体中意识中分化,或者用某研究者的话来说“就我国的实际看,普遍的独体主体尚未形成”[6]。其中突出的表现为:“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而又往往忘记靠自己的“靠”心理。“靠”让互依型自我的精神独立意识(也即道德自律形成所根植的土壤)的形成无限期地延迟,使个体在面对道德问题時首先想到的是是否有内团体等他人作为“靠山”来庇护、力挡,而不是想通过自己来彻底解决问题。比如“我爸是李刚”的案例和作为弥补道德过失时取代“自省悔过”的“拉关系”、“ 走后门”等途径就是明证。这种缺少独立自我意识的个体,其言行的内在行为动机受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如母亲、权威等)影响过大,往往容易导致个人道德标准的外化程度过高,而缺少独立思考、判断的外化的道德很难转化为个体内部的、自身的道德,即自律。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7]。缺少了自律的道德从根本上来说算不上真正的道德。因此,只有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人,才有可能拥有自律精神,拥有真正的道德,才会在接受了外在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时通过自己理性的思考将其内化为自己自由的道德,并通过日常的言行表现出来。
三、大学生个体道德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8]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这就为新形式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导。大学生在互依型自我的影响下,缺乏独立自我意识,影响个体道德的形成,从而自律意识不足,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遵循规律,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在大学生个体道德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上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向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社会主义大学,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就是强调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成果涵养学生。独立的自我意识、严谨的自律意识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公民意识的开端,更是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的起点。一个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大学生,才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内容入脑、入心,入脑、入心才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具有“独生子女”和“网络原住民”等显著特征,个性更加鲜明、信息渠道更加多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特点、不同实际情况,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推进“互联网+思政”的创新探索,以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流程再造,激发学生主体性,活跃基层组织,构建互动教育体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注意教育引导方式和表达方法,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易于接受的方法,多用鲜活故事,互动交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同时,应拿捏好分寸,把握好力度,注意功夫在平时,将工作做精做细,力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影响着新一代青年人。注重各类学生组织建设,发挥朋辈教育作用,提升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和能力。具体而言,可建立学生思想成长的记录系统,将学生参加菜单体系中的各种教育活动进行实时记录并统计分值,并与学生的入党、综合考评,评优评先、就业推荐等进行联动,努力降低活动的强制色彩,增强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莹.文化与自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83,91,89.
[2] 张践.“仁”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M].齐鲁学刊,2011(2).
[3] 刘华、杨启亮 现代视域中的儒家德育思想.思想理论教育。2007、09.
[4] 钱穆.人生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7.
[5] 高岩.论自我意识的德育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 2005.(1).
[6] 王小燕.主体性德育的哲学思考.江汉论坛,2004.(6).
[7] 张立敏.论自律的形成[J].发展论坛,2002(7).
[8]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6.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促共进模式”探究,项目编号:16SKDJ016
作者简介:
杨琪源(1988年— )女,四川泸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1级高等教育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研究,现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辅导员,助教。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依型文化 个体道德
一、互依型自我的解读
互依型自我的形成与中国传统哲学所极力倡导的“天人合一”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所崇尚的“仁”有密切关系,在此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互依型文化心理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第一,从中国的传统哲学来看,中国传统哲学不谈论“自我是什么”,而讨论如何做人,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即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亦即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是浑然一体的,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尚未分化出来成为认识的对象。[1]这种主客体不分的思维使对于“自我”的思考与万事万物联系起来,不凸显主体的我,而强调我与万事万物的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即强调一种“互依”关系。第二,从传统伦理观念来看。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是 “仁”,“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一语。《说文解字注》解仁字云: “独则无祸,祸则相亲,故字从人二,”显然古人都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把仁看成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美德,[2]而“仁”虽有“爱人”等良性的一面,然其所倡导的道德伦理规范实质上维护了宗法社会人对人的依附关系[3],如钱穆先生提到:“孔子教各个人的心,走向别人的心理找安顿,找归宿......”这也正是人与人互依的一种表现罢。 [4]第三,从文化心理学来看,文化心理学家认为,文化与自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文化通过自我的形成、结构、功能等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认知、动机、情绪以及行为。在东亚文化下,人们注重自我与他人的内在联系,自我拥有更多的、公共的成分,与他人的区分度较低,与其他一些重要的他人或内团体成员互相有一定的重合,比如母亲、朋友等。[1]由此,中国人自我与非我的边界不是个体与其他任何人,而是父母、亲人、好朋友等自家人与外人的区别,即自我是一种与父母、亲人,好朋友等相互密切联系的、互依型的自我。
二、互依型文化心理与个体道德的形成
独立自我意识是个体人格形成的主导因素,影响着个体的道德行为调节,是个体思想道德观念内化的根据和自我教育的基础 [5]。不管是否是自愿,在“天人合一”、以“仁”为核心道德体系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互依型个体具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利于个体独立自我意识从内团体中意识中分化,或者用某研究者的话来说“就我国的实际看,普遍的独体主体尚未形成”[6]。其中突出的表现为:“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而又往往忘记靠自己的“靠”心理。“靠”让互依型自我的精神独立意识(也即道德自律形成所根植的土壤)的形成无限期地延迟,使个体在面对道德问题時首先想到的是是否有内团体等他人作为“靠山”来庇护、力挡,而不是想通过自己来彻底解决问题。比如“我爸是李刚”的案例和作为弥补道德过失时取代“自省悔过”的“拉关系”、“ 走后门”等途径就是明证。这种缺少独立自我意识的个体,其言行的内在行为动机受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如母亲、权威等)影响过大,往往容易导致个人道德标准的外化程度过高,而缺少独立思考、判断的外化的道德很难转化为个体内部的、自身的道德,即自律。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7]。缺少了自律的道德从根本上来说算不上真正的道德。因此,只有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人,才有可能拥有自律精神,拥有真正的道德,才会在接受了外在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时通过自己理性的思考将其内化为自己自由的道德,并通过日常的言行表现出来。
三、大学生个体道德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8]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这就为新形式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导。大学生在互依型自我的影响下,缺乏独立自我意识,影响个体道德的形成,从而自律意识不足,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遵循规律,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在大学生个体道德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上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向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社会主义大学,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就是强调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成果涵养学生。独立的自我意识、严谨的自律意识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公民意识的开端,更是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的起点。一个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大学生,才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内容入脑、入心,入脑、入心才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具有“独生子女”和“网络原住民”等显著特征,个性更加鲜明、信息渠道更加多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特点、不同实际情况,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推进“互联网+思政”的创新探索,以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流程再造,激发学生主体性,活跃基层组织,构建互动教育体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注意教育引导方式和表达方法,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易于接受的方法,多用鲜活故事,互动交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同时,应拿捏好分寸,把握好力度,注意功夫在平时,将工作做精做细,力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影响着新一代青年人。注重各类学生组织建设,发挥朋辈教育作用,提升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水平和能力。具体而言,可建立学生思想成长的记录系统,将学生参加菜单体系中的各种教育活动进行实时记录并统计分值,并与学生的入党、综合考评,评优评先、就业推荐等进行联动,努力降低活动的强制色彩,增强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莹.文化与自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83,91,89.
[2] 张践.“仁”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M].齐鲁学刊,2011(2).
[3] 刘华、杨启亮 现代视域中的儒家德育思想.思想理论教育。2007、09.
[4] 钱穆.人生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7.
[5] 高岩.论自我意识的德育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 2005.(1).
[6] 王小燕.主体性德育的哲学思考.江汉论坛,2004.(6).
[7] 张立敏.论自律的形成[J].发展论坛,2002(7).
[8]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6.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促共进模式”探究,项目编号:16SKDJ016
作者简介:
杨琪源(1988年— )女,四川泸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1级高等教育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研究,现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辅导员,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