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加强阅读实践,理工科院校可在提升校园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拟通过分析理工科院校第二课堂的阅读现状,指出加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阅读的意义,并阐述其具体实现的策略。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大学英语 阅读策略 人文精神
一、引言
第二课堂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创造以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为核心的新型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能够借助依托多种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体系,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引入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加强阅读能力拓展,不仅能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一)教与学阅读意识淡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经过数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大学生普遍在听、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各类英语考试对阅读的重视,使得教师和学生逐渐重视阅读能力的提高。然而,这种阅读能力主要以应试阅读理解为主,忽略了阅读本身带来的乐趣,更忽视了阅读对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及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在教学时普遍重技能培训,轻人文素质。鉴于当前的就业市场需求,学生在学习时具有很强的偏向性,在与自己专业技能相关的学科课程上比较投入,而对与自己专业并不相关的人文类课程则往往兴趣缺乏。因此,人文类课程如大学语文、英美文学类课程等,在理工科院校里被逐渐边缘化。纵观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以教授课文、讲解语法单词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忙于记忆生词、练习语法句式,至于阅读,虽有兼顾,但仍以语言点学习为中心。
(二)第二课堂阅读实践较少。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发现学生对阅读有“恐惧心理”,尤其是在面对超过四六级阅读理解长度的文本时,一旦生词过多、语法略微复杂,学生便会失去阅读兴趣。此外,虽然当前我国各高校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安排多为一周四节,但长篇阅读因其耗时长的特点,并不适宜在课堂上展开,在第二课堂中进行拓展则比较合适。然而,各院校在开展第二课堂英语活动时,往往更注重对听说能力的训练,“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美文化讲座”、“英语话剧节”、“模拟联合国”等常见的活动形式无不围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围绕阅读能力展开的活动则较少。
三、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加强阅读的意义
(一)弥补课堂教学阅读实践的不充分。
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在提出“第二课堂”这一概念的时候,强调第二课堂是在原有教学计划之外,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可以通过丰富的符合自身个性化发展的活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英语学习。更重要的是,第二课堂摒弃了传统教学形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课堂不可缺少的辅助,也是完善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班级很难实现小班化教学的前提下,第二课堂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存在的资源不均衡、认知不完全、实践不充分等不足,改善课堂教学相对单一的教学环境,并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活动,英语教学资源得以扩展,系统性英语学习氛围得以建立。因此,在第二课堂开展英语阅读活动,可引入大量的经典英美文学文本,避免课堂教学时长不够的弊端,还可依托其多维度的子项目,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弗朗西斯·培根指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并且十分积极的意义。将英美文学阅读引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优化及思辨和自我反馈意识形成,还能够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更自信,形成对待文化现象的批判性态度。
正如教育家纽曼指出,大学应成为“人文和科学的殿堂”,应在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要脚踏实地,还要仰望天空”。大学要发挥弘扬人文精神的作用,就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将阅读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学校的人文建设,更有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
四、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阅读活动策略分析
(一)合理的选材。
为使文学文本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材。在选材时,教师应首先注重选择一些可读性较强的文本,既要避免古英语和过时的表达,还要避免与学生的生活脱节,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鉴于理工科院校的特点,教师可以有目标地选择一些科普类文学文本,在实现文本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目标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专业需要。
其次,选材时应考虑大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和词汇储备,符合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风格清晰、结构明了、内容难度适中的文本,特别是涵盖学生已经掌握或刚刚学过的结构、词汇的文本,有利于学生在复习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最后,所选文本应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应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二)教师系统指导与多元活动相结合。
要打破目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多以听说训练为主的局面,当务之急是增加侧重阅读能力的项目,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使得第二课堂活动多元化。围绕这一目标,可以开展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中教师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第二课堂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但教师要自觉承担其引导者、监管者和评价者的责任。
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性差异,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阅读兴趣动机、个性爱好等均不相同,教师如果在设计活动时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对学生加强引导,并同时对第二课堂活动建构予以调整,准确把握教学活动的方向,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英语角”为例,传统的“英语角”活动是校园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学生围绕感兴趣的话题互相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英语角”活动前读一篇美文,让学生就此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还互相交流阅读心得,提高阅读兴趣,增强思辨能力。其他类似“英语广播”、“英语晨读”等活动都可有意识、有选择地融入英美文学文本。此外,为了让英语基础不理想抑或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教师应有倾向性地设计一些较“安静”的活动,以消除其害羞紧张心理,比如“图书漂流”、“读书会”、“美文朗诵”等活动便是不错的选择。
除引导和监管之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第二课堂的阅读实践活动进行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锻炼平台,让学生自主建构已有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人文精神是现代大学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大学应加强自身人文建设,弘扬人文精神,在此过程中,阅读应被充分重视并发挥其应有。在大学英语的第二课堂加强阅读实践,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继东.当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8(2):38-40.
[2]黄立鹤.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创新模式之理论与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90-92.
[3]约翰·亨利·纽曼.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节本)[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朱九思,蔡克勇,姚启和.高等学校管理[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大学英语 阅读策略 人文精神
一、引言
第二课堂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创造以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为核心的新型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能够借助依托多种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体系,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引入中外经典文学作品,加强阅读能力拓展,不仅能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一)教与学阅读意识淡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经过数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大学生普遍在听、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各类英语考试对阅读的重视,使得教师和学生逐渐重视阅读能力的提高。然而,这种阅读能力主要以应试阅读理解为主,忽略了阅读本身带来的乐趣,更忽视了阅读对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及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在教学时普遍重技能培训,轻人文素质。鉴于当前的就业市场需求,学生在学习时具有很强的偏向性,在与自己专业技能相关的学科课程上比较投入,而对与自己专业并不相关的人文类课程则往往兴趣缺乏。因此,人文类课程如大学语文、英美文学类课程等,在理工科院校里被逐渐边缘化。纵观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以教授课文、讲解语法单词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忙于记忆生词、练习语法句式,至于阅读,虽有兼顾,但仍以语言点学习为中心。
(二)第二课堂阅读实践较少。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发现学生对阅读有“恐惧心理”,尤其是在面对超过四六级阅读理解长度的文本时,一旦生词过多、语法略微复杂,学生便会失去阅读兴趣。此外,虽然当前我国各高校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安排多为一周四节,但长篇阅读因其耗时长的特点,并不适宜在课堂上展开,在第二课堂中进行拓展则比较合适。然而,各院校在开展第二课堂英语活动时,往往更注重对听说能力的训练,“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美文化讲座”、“英语话剧节”、“模拟联合国”等常见的活动形式无不围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围绕阅读能力展开的活动则较少。
三、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加强阅读的意义
(一)弥补课堂教学阅读实践的不充分。
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在提出“第二课堂”这一概念的时候,强调第二课堂是在原有教学计划之外,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可以通过丰富的符合自身个性化发展的活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英语学习。更重要的是,第二课堂摒弃了传统教学形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课堂不可缺少的辅助,也是完善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班级很难实现小班化教学的前提下,第二课堂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存在的资源不均衡、认知不完全、实践不充分等不足,改善课堂教学相对单一的教学环境,并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活动,英语教学资源得以扩展,系统性英语学习氛围得以建立。因此,在第二课堂开展英语阅读活动,可引入大量的经典英美文学文本,避免课堂教学时长不够的弊端,还可依托其多维度的子项目,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弗朗西斯·培根指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并且十分积极的意义。将英美文学阅读引入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优化及思辨和自我反馈意识形成,还能够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更自信,形成对待文化现象的批判性态度。
正如教育家纽曼指出,大学应成为“人文和科学的殿堂”,应在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要脚踏实地,还要仰望天空”。大学要发挥弘扬人文精神的作用,就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将阅读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学校的人文建设,更有助于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
四、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阅读活动策略分析
(一)合理的选材。
为使文学文本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材。在选材时,教师应首先注重选择一些可读性较强的文本,既要避免古英语和过时的表达,还要避免与学生的生活脱节,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鉴于理工科院校的特点,教师可以有目标地选择一些科普类文学文本,在实现文本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目标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专业需要。
其次,选材时应考虑大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和词汇储备,符合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风格清晰、结构明了、内容难度适中的文本,特别是涵盖学生已经掌握或刚刚学过的结构、词汇的文本,有利于学生在复习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最后,所选文本应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应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二)教师系统指导与多元活动相结合。
要打破目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多以听说训练为主的局面,当务之急是增加侧重阅读能力的项目,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使得第二课堂活动多元化。围绕这一目标,可以开展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中教师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第二课堂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但教师要自觉承担其引导者、监管者和评价者的责任。
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性差异,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阅读兴趣动机、个性爱好等均不相同,教师如果在设计活动时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对学生加强引导,并同时对第二课堂活动建构予以调整,准确把握教学活动的方向,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英语角”为例,传统的“英语角”活动是校园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学生围绕感兴趣的话题互相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英语角”活动前读一篇美文,让学生就此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还互相交流阅读心得,提高阅读兴趣,增强思辨能力。其他类似“英语广播”、“英语晨读”等活动都可有意识、有选择地融入英美文学文本。此外,为了让英语基础不理想抑或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教师应有倾向性地设计一些较“安静”的活动,以消除其害羞紧张心理,比如“图书漂流”、“读书会”、“美文朗诵”等活动便是不错的选择。
除引导和监管之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第二课堂的阅读实践活动进行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锻炼平台,让学生自主建构已有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人文精神是现代大学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大学应加强自身人文建设,弘扬人文精神,在此过程中,阅读应被充分重视并发挥其应有。在大学英语的第二课堂加强阅读实践,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继东.当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8(2):38-40.
[2]黄立鹤.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创新模式之理论与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90-92.
[3]约翰·亨利·纽曼.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节本)[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朱九思,蔡克勇,姚启和.高等学校管理[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