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STS理念 优化化学教学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one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STS主张在科学教育中要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化学课堂中要渗透STS理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优化化学教学。
  关键词:化学;生产;生活;科技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6-002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STS是指科学、技术和社会,它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是相互联系的。在化学课堂中渗透STS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灵活地将社会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引入课堂,将化学知识置于鲜活的大自然和多彩的社会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化学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又如何将化学知识巧妙地融入生活中去呢?笔者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一、 介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让学生体会到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化学
  现今科技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成果捷报频传,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对科技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化学已经发展成为与生命、信息、环保、材料、能源、空间、地球和核学这八大朝阳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中心科学。在课堂教学中介绍科学技术的新动向,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能使同学们意识到即使以后从事其他学科的工作,也必须懂得相关的化学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化学1》学习二氧化硫可以用作漂白纸张时,向同学们介绍无需漂白的纸—石头纸,也叫石料纸。这种纸是用磨成粉末的碳酸钙为主要原料,加上15%的聚乙烯和5%胶合剂做成的。这种纸防水坚固不易燃烧,最重要的是不用砍树造纸,非常环保。石头纸的生产过程不需要用水,也不需要添加强酸、强碱、漂白粉及众多有机氯化物,比传统造纸工艺省去了蒸煮、洗涤、漂白等几个重要的污染环节,从根本上杜绝了传统造纸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石头纸的外观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但写上字泡在水里,十分钟后拿出来,用手抹,字不但不会晕开,把水擦干照样可以写字。石头纸的主要特色是不仅防水、防雾、防油、防虫等,而且耐撕、耐折。石头纸吸墨牢,也可防水,原因是具有纳米级的石粉浆。2010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领到的会议通知、日程表、便签纸都是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的低碳“石头纸”。
  二、介绍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化学有关。从早晨开始,我们使用的牙膏和肥皂,我们穿上由合成纤维制成的衣服,即使是天然纤维,也是用化学方法来处理和染色的。我们使用的化妆品是由化学家制造的,我们出行用到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电动车、汽车都离不开化学工业的产品。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是一门既有实用性又有创造性的学科。例如在《化学1》第三章和第四章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知识点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充分联系起来:铝制容器的广泛使用,铝盐的净水作用,抗酸药氢氧化铝,苏打和小苏打作为食用碱在生活中的用途,焰色反应在烟花中的运用,补血剂硫酸亚铁是否变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印刷电路板的原理,光纤的成分,高纯硅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漂白粉和漂白液的杀菌原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在工业中的应用等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了印象,而且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三、介绍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价值
  化学是联系生产实际的一门学科,有着很强的 “应用魅力”。化学工业的发展,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工业原料、巩固国防、改善人民生活都有很大作用,它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日常使用的物品中几乎找不到一种能够不依靠化学工业生产而制造出来的。所以,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同学们渗透化学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例如,在学习《化学1》第四章第四节“氨气”部分时,向同学介绍合成氨的发展历史。合成氨解决了地球上因为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之一。哈伯和博施由于对合产氨工艺的改进,分别于1918年和193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从合产氨的发展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只有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工业的发展,才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合成氨是一个典型的可逆反应,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可以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讨论工业上合成氨选择的条件。当然理论和实际的工业生产是有差距的,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从而找到最适宜的条件。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了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体会到工业生产的复杂性,体会到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四、 辩证地看待化学对生产生活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同时人们也不可避免地陷入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中。据统计,2008-2012年,环保部共接报突发环境事件568 起,其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就有287 起,占突发环境事件的51%。大连海岸油污染事故、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癌症村的出现等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敲响了化学品污染防治的警钟。学生将来会走上社会,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教师在他们的学生时代就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例如在《化学2》第四章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的课堂教学之前,我布置同学们以下作业:①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状况,提出对能源发展方向的见解;②通过走访环保部门,了解能源的综合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性,探讨可以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并写一篇小论文;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有哪些危害?酸雨是如何形成的?以无磷洗涤剂的使用和酸雨的防治方法为例,谈谈化学在三废治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④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绿色化学的含义并体会绿色化学对化学、化工提出的新挑战。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分成小组,小组间相互协作开展上网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学者访谈等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很高,在课堂上各小组进行汇报,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此外,同学们提出了很多自己平时的做法: 使用布袋、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垃圾分类回收、一水多用、双面使用纸张、不燃放烟花爆竹、参与环保宣传等等。在预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查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并且制作课件,这锻炼了学生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家的讨论同学们深刻地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环保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它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在学生未来的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和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STS理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促进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叶乾荣.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化学学习兴趣[J]. 数理化学习,2010,(11)
  [3] 赵晓娜.中国低碳社会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化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重教师灌输式讲授,轻学生探究式学习;强调知识的接受、储存和复现,忽视学生的发现、体验和领悟。如此教学,学生
文章从紧扣教材内容、紧扣高考试题、紧扣日常生活三个方面,就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重视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阐述。
文章主要介绍了德国双元制分析检验类职业(化学实验员)人才的课程体系,内容包括化学实验员职业描述、课程体系、学习领域、实训环节、职业资格考试(IHK考试).
文章对城市污泥处理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污泥焚烧的处置方法。提出了在污泥中掺入煤粉制成新型煤泥,并利用其与水煤浆相似的物理特性从而使用现有水煤浆锅炉
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以诱思探究教学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托,遵循"有模式,不唯模式"的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信息的主动性和交互性,进行
采用氨基保护法在微波辐射下制备了乙二胺改性壳聚糖吸附剂(ECTS),研究了该吸附剂对Cu2+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吸附最佳pH为5。吸附遵循拟二级动力学和化学吸附为主的单分子
以4-哌啶甲酸为原料,经酯化、还原、(Boc)2O保护、溴代、单胺化五步反应,以72%的总收率合成了重要药物中间体、1-N-Boc47甲氨甲基哌啶。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收率高。
根据教学实践,结合“氢氧化铝的性质”的教学案例,浅谈在处理课堂“意外”的收获及做法。
文章采用了气相色谱法测定芳烃生产中的"三苯"产品及其它杂质,在生产过程中对有效芳烃含量的控制,以及产品的出厂质量有了充分的保障。
摘要:在高一的起始阶段,现行苏教版《化学1》教材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在难易度交替上有令人感觉“顿挫感”明显、初高中知识衔接不畅的问题,文章将《化学1》与《化学2》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次序的重整上做了五点尝试。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难易度交替;必修1;教学次序重整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04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