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朝贡制度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ec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朝贡体系,亦称东亚封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1]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然而进入清朝以后,朝贡制度出现了严重的衰落,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破坏了东方传统的华夷秩序。朝贡制度之所以拥有数百年的生命力,与其制度本身、纳贡国对中国及其世界的看法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
  【关键词】:朝贡;东南亚;等级制;华夷秩序
  一、朝贡制度的兴起与演变
  朝贡体系的雏形是古代中国(大陆地区)的畿服制度。即中原王朝的君主(或君王)是内服和外服的共主("天子"),君主在王国的"内服"(中心地区)进行直接的行政管理,对直属地区之外"外服"(边缘地区)则由中原王朝册封这些地方的地方统治者进行统治,内服和外服相互保卫。由此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世界共主的"天下"概念。
  在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心"内府"统治区域不断扩展,许多"外服"地区在接受"内府"地区的社会组织和思想文化观念后,慢慢变成"内服"的一部分,而不断形成新的"外服"地区。在这种内外服之间的不断转化就变成所谓的"华夷之辨"早在中国商朝时期,统治者便已建立了"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的内外服制度,在这个制度当中,中国中原王朝的君主是内外服的共主。君主在王国中心地区(内服)设立行政机构,进行直接管理。在直属地区之外,则由接受中原王朝册封的地方统治者进行统治,内服和外服相互保卫。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文化圈内,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
  二、中国与东南亚“朝贡和册封”关系
  平等相处,互不干涉,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政治关系的本质特征。清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抗势力,曾经多次实行海禁。但是,无论是海禁期间或海禁以后,朝贡活动的经济意义有所上升。海禁时期,朝贡贸易成为唯一的海外贸易形式。非海禁时期,对外国贡使利用朝贡之便进行贸易活动的限制放宽。清朝法律规定:“凡外国贡使来京,颁赏后,在会同馆开市,或三日,或五日。唯朝鲜、琉球不拘期限。”“凡外国进贡,顺带方物,贡使愿自出夫力,带来京城贸易者听;如欲在彼(指入境港口)贸易,该督抚委官监视,毋致滋事。”如暹罗在利用遣使来华进贡的时候,就有所谓的“加贡”、“探貢”、“护贡”、“接贡”等等名目,目的就是多做买卖。另外,清朝政府公开允许朝贡之外尚有互市之国的存在,也说明它已经看到了海外贸易的经济价值和客观需要。
  三、朝贡制度的终结
  古代东南亚国家对古代中国进行朝贡有着其心理上和文化上的基础,且朝贡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包括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是朝贡得以达成的现实基础。朝贡是一种向地位较高或实力较强的国家表示友好并换取相应的政治、军事援助的行为方式,是一种获得贸易权利和实现双边互利互赢合作关系的先决条件。朝贡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既迎合了古代东南亚国家松散的政治特征和集中王权的需要,同时又不悖于古代东南亚国家的骄傲和独立。因此,古代东南亚国家自然愿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到中国进行朝贡。
  所谓的“朝贡制度”,基本上是中国统治者虚骄的自我标榜和官吏文人为取悦皇上的阿谀奉承,以及海外诸国统治者或官员和商人以朝贡名義谋求经济利益。朝贡者或受封一方,绝大多数时候并不表现或理解为是实质上的从属关系。可能只有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朝鲜的关系,才具有某种实质意义上的宗藩关系。实行“朝贡体制”数百年的明清两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最封闭最保守的时期。明清两朝的海外政策,基本上是不作为的自我封闭政策,并没有获得对东南亚的实际政治影响力。尽管在少数情况下,有些海外国家的统治者也打算利用这种虚拟的“朝贡和宗藩”关系从中国得到政治利益,如获得中国朝廷对其统治地位的承认以增强其合法性(如越南)、受邻国威胁时能得到中国实质性支援等(如马六甲、暹罗等)。但中国基本上不打算也极少利用这种表面上的、自我安慰式的“朝贡和宗藩”关系来干预海外事务。忽必烈侵略爪哇,是蒙古游牧民族侵略性的表现,当时的中国自身也是牺牲品。中国数百年来对周边国家越南、朝鲜和缅甸的少数几次用兵,多是为了稳定中国边境,与维护所谓朝贡体制和宗藩关系基本无关。
  注释:
  [1]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
其他文献
【摘要】:亨利·基辛格哈是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常青树”。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通过阅读基辛格著作的《世界秩序》,笔者将对基辛格眼中的世界进行
期刊
【摘要】:泰国是当今世界上军人干政及政权交替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本文以四世王到六世王改革为背景,以泰国的社会、经济、政治为基础,较为客观的分析了泰国军人干政的原因。泰国军人干政的产生有其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再次基础上,分析泰国军人干政导致的军事政变的特点。  【关键词】:泰国;军人干政;原因;特点  一、泰王改革--奠定政权形式基础  1、拉玛四世(蒙固王)的初步军队改革  在泰国近代历史上,
期刊
【摘要】:旅游演艺是在我国旅游业发展步入巅峰趋势下诞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异军突起,深受游客的青睐,在旅游业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毋庸置疑,旅游演艺在现发展阶段既迎来了新机遇,也面临了新挑战,有些地方旅游演艺市场已面临了衰退或停滞不前的现状,值得引起深思。在旅游演艺产品需求日益旺盛的市场下,探究旅游演艺市场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旅游
期刊
【摘要】:在当代,西方理论发展已经进入了低谷期,理论面临着重重困境,那么理论要如何才能得到救赎呢?从伊格尔顿在2003年出版的《理论之后》的书中,伊格尔顿主张理论应该跳出文学之外回归现实,重新思考人类重大问题。关于理论的救赎,伊格尔顿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办法,他只是尽自己所能尝试的提出了对理论出路的建议。伊格尔顿认为必须深刻地认识理论兴衰的过程,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才能给出理论实现救赎的方法。同时因为伊
期刊
【摘要】:素可泰王朝是泰国历史上信史可考的第一个王朝。于1238年,脱离吴哥王朝,攻克了素可泰城,建立的以泰族為主体的素可泰王国,素可泰王国的第一任国王室利·膺沙罗铁王,有3子2女,长子早逝,由次子般蒙即位,随后1275年般蒙驾崩,王位传给兰甘亨,他是素可泰王朝最重要的国王,也是泰国历史上被称为“大帝”的五位大帝之一,本文就将介绍兰甘亨大帝的功绩,以期学习泰语及想要了解泰国的人对泰国的古代素可泰时
期刊
【摘要】:法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春秋霸主的崛起及战国七雄的鼎立与法家严刑峻法、重农、变革等思想密切相关。秦朝因法家思想而迅速称霸于诸侯,最终统一六国,因法家思想而二世而亡。汉朝在法家思想的影响与实施下而江山稳固,因而法家思想在秦汉的变化与发展是值得探究与解读的。  【关键词】:法家思想;秦汉;流变  法家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流派之一,法家人物及思想在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
期刊
当今,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国际竞争形势日趋激烈。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全球科技创新进程的加速不仅使我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重要核心内容组成部分。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的发展战略,推动全面创新的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对于中国特色
期刊
【摘要】:在四川近现代史上,刘湘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四川王”之称。他从1921年担任川军总司令兼省长起,历任四川善后督办、川康边务督办、川康绥靖主任及四川省主席,有将近二十年的生涯是作为川省统治阶级的当权人物而活跃在四川的政治舞台上,对四川近代政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刘湘在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成为四川实际的掌权者,四川在“中央化”过程中,与蒋介石发生了激烈的斗争,民族危亡之际,又毅然投身战场,一
期刊
【摘要】:孟子是儒家美学思想的主要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的美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创新,是中国后世美学思想的奠基石,在美学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许多美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都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孟子的美学理论出发,浅谈他对艺术家修养,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美学思想;艺术创作;艺术家;艺术发展  一.艺术家养气修德的“充实之美”  孟子授业于子思
期刊
【摘要】:中国儒学的发展历程贯彻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始末。作为在中国影响范围最巨大、理论水平最丰富、受众群体最广大的思想,儒学的每一步发展与创新无疑大大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变化,同时又受到中国社会变化的影响。提到宋明理学,又不能不提到张载的气本论思想对宋明儒学的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张载气本论的思想体系对于儒学思想的创新延伸,开辟了儒学多重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儒家思想;张载;气本论  从先秦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