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儒学的发展历程贯彻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始末。作为在中国影响范围最巨大、理论水平最丰富、受众群体最广大的思想,儒学的每一步发展与创新无疑大大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变化,同时又受到中国社会变化的影响。提到宋明理学,又不能不提到张载的气本论思想对宋明儒学的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张载气本论的思想体系对于儒学思想的创新延伸,开辟了儒学多重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儒家思想;张载;气本论
从先秦儒学到以后历代儒学思想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环境在变化,统治阶级在变化,经济基础在变化,受众群体也在变化。儒学的地位和思想,也必然随着变化和发展。从孔子创立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政”、“德治”的先秦“原始儒学阶段”开始,儒家思想就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思想而发展延续。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儒学已然成为社会思想的的主流。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独尊于天下。然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数百年战乱与纷争。人们对于社会主导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极大怀疑,尊崇儒家思想能否“平天下”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打下了大大的问号。此时,佛学思想与道学思想趁势而起,与儒学争夺起了思想的控制权,儒学一度衰微。后来虽然经过韩愈、李翱等力主重振儒学的努力,儒学有所复兴。但是,如果没有创新的理论血液的注入,儒学未必就能顺利的实现复兴并主导随后近一千年的中国思想,此时,宋明儒学应需而生。
宋明儒学的重振与发展有着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那样一个时期,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发展,宋明的统治者均力主加强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文化上,宋代的思想文化得到空前发展,思想文化的创新发展不断涌现。那么,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内,儒家思想得到极大的创新与发展,而宋代儒学,也在中国儒学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厚重的一筆。宋明新儒学以“理”为最高范畴,研究的是宇宙本体论与人最终通过外在学习与自我修身进而改造自己最终达到“天人合德”“天人合一”的地步。那么开创宋明理学这一新阶段的当属首提出“太极图说”的理学先驱周敦颐,理学随后在二程和朱熹手中发扬光大,最终成为新儒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影响深远。那么,同样影响深远的还有陆九渊、王阳明的心本论思想与张载、王夫之的气本论思想。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出生于长安,青年时喜论兵法,后求之于儒家“六经”,因为张载在关中讲学,子弟大多是关中人,故其学派称为“关学”。张载是继周敦颐之后有着重要影响的北宋哲学家。他概括了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成就,运用天文、气象、生物等自然知识,提出了“太虚即气”的宇宙本体论和“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同时,他还提出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心性二重论思想。那么,从张载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太虚即气”的宇宙气本论的原始唯物主义思想,还是“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都对后世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张载还继承发扬了周敦颐的“太虚”思想,并加以改进创新。所以说,张载的思想在宋明理学中,具有一定的承前启后性。
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本体论。张载认为,“气”或“元气”是人和万物产生的最高体系和最初始基。这“一气”或“元气”,包含了阴阳二气的对立依存,相反相成,升降互变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交互运动中产生了人和万物。张载继承和发展古代“太虚”的范畴,并对它加以改造和扬弃,用来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物质运动基本状态,提出了“太虚即气”、“气为本体”、“气化万物”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同时论证了气无生灭的物质永恒论。从张载开始,古人关于物质世界的认识的理论达到了系统化。张载的宇宙本体论与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有所不同,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实际上“元性而有理”,以“诚”为“太极”和“人极”的共同本体。张载则把“太虚”和“太极”解释为“气”。“太虚”一词出自《庄子》,是指宇宙空间,后来《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的“虚廓生宇宙”正是此意。但是,张载不认同虚能生气的观点,他认为:元形的虚和有形的物都是气的存在状态,无形的幽和有形的明也都是气的聚散,儒者应当认识到虚空即气,否则,就是与佛教和老庄混为一谈了。
张载认为,充实于宇宙之间的都是气,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有多种表现形式和运动状态。强调物质世界的优先地位。一切存在都是气,人与天地万物统一于气。气的实质是创化的生生之德。从材质构造而言,人与万物具有相同点,即便所谓“虚空”、“太虚”也都属于气,不能抹煞其物质属性。因为虚空只不过是气散而为凝聚的本来状态。基于此,张载提出了“太虚即气则无无”的思想,把宇宙万物的产生和消亡过程看作是气的聚散过程。“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不得已然也。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正蒙。太和篇》)。这就是说,太虚作为“气之本体”,是虚与实的统一。从自然状态来说,无形的太虚之气可以聚为有形的万物,有形的万物可以散为太虚之气。也就是说,张载认为:太虚与万物不过是同一实体,只是气的不同表现形态。他们只有“隐”与“显”之分,没有“有”和“无”之分。这种由无形到有形、由有形到无形的过程,就好比是冰化了水、水又结成冰。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体是充斥于天地之间的气,而世间的一切万物又都是由气化而来的,形态万千的万物,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形态。不论聚为有象的“有”还是散为无形的“无”,究其实质,都是有,不是“无”,所说“太虚即气,则无无。”因为物质的气作为宇宙本体,只有存在形式的不同变化,不是物质本身的消灭和化为无有了,气是永恒存在于天地间的。如此,张载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物质的永恒性思想,是古典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最高成果。但是,张载的气本论思想并非我们现代意义的唯物主义思想。细细探究其思想的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张载的气本论思想只是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外在形态的另一种唯心的思想,因为在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同时,进一步提出“诚”是太虚的实有性。即“诚”是太虚的本性。他提出:“诚”是本体的性质,并不完全等于“太虚”的本性。张载说:“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和虚与气有性之名”,“性与天道合乎一存乎诚”(正蒙·太和篇)、(正蒙·诚明篇)。因此,他认为“诚”是太虚气化过程的根本性质。在张载的本体论中,“诚”是气本体的实有,又是道德的来源。最终,在张载的思想体系中,“诚”作为太虚实有的本性,一方面是自然天道气化的性质,另一方面又是仁义道德的性命之理。
张载气本论的提出,是对于宋明理学的发展,解决了儒学中关于“天人合一”,可行性的问题,因为在张载的理论中,太虚和万物都是气的表现形态。气作为组成万物的基本载体与结构,那人们就可以通过气来实现天人的合一,实现自我修养的至高境界。所以,张载气本论的提出,是对儒学的极大发展。当然,原始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思想的提出更是为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陳来.宋明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孙景山.张载气本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儒家思想;张载;气本论
从先秦儒学到以后历代儒学思想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环境在变化,统治阶级在变化,经济基础在变化,受众群体也在变化。儒学的地位和思想,也必然随着变化和发展。从孔子创立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政”、“德治”的先秦“原始儒学阶段”开始,儒家思想就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思想而发展延续。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儒学已然成为社会思想的的主流。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独尊于天下。然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数百年战乱与纷争。人们对于社会主导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极大怀疑,尊崇儒家思想能否“平天下”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打下了大大的问号。此时,佛学思想与道学思想趁势而起,与儒学争夺起了思想的控制权,儒学一度衰微。后来虽然经过韩愈、李翱等力主重振儒学的努力,儒学有所复兴。但是,如果没有创新的理论血液的注入,儒学未必就能顺利的实现复兴并主导随后近一千年的中国思想,此时,宋明儒学应需而生。
宋明儒学的重振与发展有着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那样一个时期,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发展,宋明的统治者均力主加强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文化上,宋代的思想文化得到空前发展,思想文化的创新发展不断涌现。那么,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内,儒家思想得到极大的创新与发展,而宋代儒学,也在中国儒学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厚重的一筆。宋明新儒学以“理”为最高范畴,研究的是宇宙本体论与人最终通过外在学习与自我修身进而改造自己最终达到“天人合德”“天人合一”的地步。那么开创宋明理学这一新阶段的当属首提出“太极图说”的理学先驱周敦颐,理学随后在二程和朱熹手中发扬光大,最终成为新儒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影响深远。那么,同样影响深远的还有陆九渊、王阳明的心本论思想与张载、王夫之的气本论思想。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出生于长安,青年时喜论兵法,后求之于儒家“六经”,因为张载在关中讲学,子弟大多是关中人,故其学派称为“关学”。张载是继周敦颐之后有着重要影响的北宋哲学家。他概括了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成就,运用天文、气象、生物等自然知识,提出了“太虚即气”的宇宙本体论和“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同时,他还提出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心性二重论思想。那么,从张载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太虚即气”的宇宙气本论的原始唯物主义思想,还是“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都对后世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张载还继承发扬了周敦颐的“太虚”思想,并加以改进创新。所以说,张载的思想在宋明理学中,具有一定的承前启后性。
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本体论。张载认为,“气”或“元气”是人和万物产生的最高体系和最初始基。这“一气”或“元气”,包含了阴阳二气的对立依存,相反相成,升降互变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交互运动中产生了人和万物。张载继承和发展古代“太虚”的范畴,并对它加以改造和扬弃,用来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物质运动基本状态,提出了“太虚即气”、“气为本体”、“气化万物”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同时论证了气无生灭的物质永恒论。从张载开始,古人关于物质世界的认识的理论达到了系统化。张载的宇宙本体论与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有所不同,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实际上“元性而有理”,以“诚”为“太极”和“人极”的共同本体。张载则把“太虚”和“太极”解释为“气”。“太虚”一词出自《庄子》,是指宇宙空间,后来《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的“虚廓生宇宙”正是此意。但是,张载不认同虚能生气的观点,他认为:元形的虚和有形的物都是气的存在状态,无形的幽和有形的明也都是气的聚散,儒者应当认识到虚空即气,否则,就是与佛教和老庄混为一谈了。
张载认为,充实于宇宙之间的都是气,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有多种表现形式和运动状态。强调物质世界的优先地位。一切存在都是气,人与天地万物统一于气。气的实质是创化的生生之德。从材质构造而言,人与万物具有相同点,即便所谓“虚空”、“太虚”也都属于气,不能抹煞其物质属性。因为虚空只不过是气散而为凝聚的本来状态。基于此,张载提出了“太虚即气则无无”的思想,把宇宙万物的产生和消亡过程看作是气的聚散过程。“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不得已然也。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正蒙。太和篇》)。这就是说,太虚作为“气之本体”,是虚与实的统一。从自然状态来说,无形的太虚之气可以聚为有形的万物,有形的万物可以散为太虚之气。也就是说,张载认为:太虚与万物不过是同一实体,只是气的不同表现形态。他们只有“隐”与“显”之分,没有“有”和“无”之分。这种由无形到有形、由有形到无形的过程,就好比是冰化了水、水又结成冰。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体是充斥于天地之间的气,而世间的一切万物又都是由气化而来的,形态万千的万物,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形态。不论聚为有象的“有”还是散为无形的“无”,究其实质,都是有,不是“无”,所说“太虚即气,则无无。”因为物质的气作为宇宙本体,只有存在形式的不同变化,不是物质本身的消灭和化为无有了,气是永恒存在于天地间的。如此,张载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物质的永恒性思想,是古典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最高成果。但是,张载的气本论思想并非我们现代意义的唯物主义思想。细细探究其思想的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张载的气本论思想只是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外在形态的另一种唯心的思想,因为在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同时,进一步提出“诚”是太虚的实有性。即“诚”是太虚的本性。他提出:“诚”是本体的性质,并不完全等于“太虚”的本性。张载说:“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和虚与气有性之名”,“性与天道合乎一存乎诚”(正蒙·太和篇)、(正蒙·诚明篇)。因此,他认为“诚”是太虚气化过程的根本性质。在张载的本体论中,“诚”是气本体的实有,又是道德的来源。最终,在张载的思想体系中,“诚”作为太虚实有的本性,一方面是自然天道气化的性质,另一方面又是仁义道德的性命之理。
张载气本论的提出,是对于宋明理学的发展,解决了儒学中关于“天人合一”,可行性的问题,因为在张载的理论中,太虚和万物都是气的表现形态。气作为组成万物的基本载体与结构,那人们就可以通过气来实现天人的合一,实现自我修养的至高境界。所以,张载气本论的提出,是对儒学的极大发展。当然,原始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思想的提出更是为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陳来.宋明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孙景山.张载气本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