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天,女儿桐桐由于身体不适,本来乖巧的她一度变得“作” 天“作”地,连穿件衣服都要搞得花样百出。没想到,她就此成为“磨娘精”, 我忍无可忍,经常选择冷处理,只要她闹得我没耐性了,我撂下一句“哭够了再喊妈妈进来”就拂袖而去。没想到这种处理方式为桐桐爸讨好她留下可乘之机,一见我把孩子冷处理了,这个人就凑过去抱起孩子一边安慰她一边给她讲道理,虽然这种一冷一热的处理方式有效地缩短了孩子哭闹的时间,却也出现了一个恶劣的后果,那就是,本来粘我的宝贝开始渐渐疏离我,只要爸爸不要妈妈了,睡觉要爸爸搂着睡,穿衣要爸爸给她穿……
面对这样的改变,习惯了被桐桐依赖和粘磨的我,真是感到莫大的失落,痛定思痛,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毫无疑问,冷处理作为一种帮助淡化某种负面行为的教育方式,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当我选择这种处理方式的时候,附加了太多烦躁的情绪表达(我个人认为,这是冷处理时应该尽量回避的问题,理想的冷处理应该是对事不对人的,要让孩子感觉到,即使你不能满足她当前的要求,你对她本人仍然是充满爱),这样就很容易给宝贝一种印象,妈妈已经不那么爱她宽容她了。越是这样,她越要通过不断的折腾来考验、确认我对她的爱,我日益频繁的冷处理,就这样与她的闹腾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当然,桐桐爸在我冷处理之际对她的百般疼爱(我个人认为,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即使一方处理方式适当,两个人最好也要保持暂时的一致,保留意见可以在事情过后沟通,否则,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也是宝贝疏离我的原因之一,但我想这不是必然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没有从心底里做好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准备,心里总是隐约盘旋着那么一种“乖宝宝”情结,希望自家的宝贝任何时候都是乖巧可人的,这是多么不现实啊!
就像我们成人都有七情六欲一样,孩子,尤其是两岁以后情绪已经有了复杂分化的孩子,同样会有这样那样的喜怒哀乐,而且,负面情绪表达对于他们来说还尤其重要,因为幼小的他们还没有学会理性地自我疏导,在这种情况下,哭闹、发脾气甚至撒泼对他们来说就是表达需求和发泄不满的主要渠道。
如果我们一心想让他们做个乖宝宝,看到孩子的良性情绪就喜不自禁,看到负面情绪就心烦意乱,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带来至少三个方面的结果:
孩子会认为,妈妈喜欢的是乖巧快乐的我,不喜欢焦躁哭闹的我。在这种感受之下,孩子就可能渐渐学会了隐藏负面情绪,同时形成这样一种印象,父母是不可信赖的,不能无条件地分享内心感受,这对于亲子关系的维系来说可谓比较恶劣的信息。
孩子可能会认为,类似哭闹等负面的情绪,连至亲至爱的父母都难以接受,别人肯定更不喜欢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可能学会压抑负面情绪,变得抑郁,甚至带来健康隐患。
有压抑就有宣泄需要,负面情绪压抑的久了,孩子很可能会选择对着其他人或物宣泄积郁,比如,摔玩具或布娃娃、打碎别人的玻璃、与小伙伴暴力相向等等。
所以,孩子需要自然地袒露他们的各种情绪(自控力的确是一项比较好的调节力量,但在孩子学会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行为之前,不能要求他们过早地具备这个素质),尤其是负面情绪。这是正常的心理发展需要,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表达权利,并最大限度地予以宽容,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养育身心健康孩子的需要。
那么,遇到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看看孩子“作”的有没有道理,如果责任在我们自己,则最好立马实施补救,以免影响了亲子关系。比如,如果我们本来答应下班后给孩子买一辆玩具火车的,但回家时匆忙中给忘记了,热切盼望的孩子便可能借题发挥,用哭闹来发泄自己的失望情绪,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么我们就应该立马带孩子去买(如果当时出去不方便,就要跟孩子解释清楚),这是一种坚守承诺的示范,也是缓解孩子负面情绪的药方。
即使不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也要先共鸣孩子的感受,然后通过沟通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如果孩子很配合地告诉我们,则我们可以和她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孩子突然变得闷闷不乐,我们就可以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或者拥住她,问问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如果孩子有意跟我们沟通,就可能把背后的原因跟我们倾诉,这时我们便可以考虑提供孩子所需的帮助。
如果孩子拒绝沟通,则我们就要做到“倾听”,默默地陪着孩子发泄,或者说些“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我们都会在你身边”之类的话语,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支撑和爱。如果孩子生气正好是因为我们的原因,此时可能会表现得特别激动,甚至变本加厉地跟我们闹,即使不是因为我们的原因,我们的倾听也可能引发更大的委屈,这个时候我们最好保持冷静,坚持陪孩子在哭闹中完成心理的康复。
如果我们因为无法接受孩子情绪带来的“暴风雨”而难以做到倾听,就不要硬撑着,可以让其他家人帮着留心哭闹孩子的安全,自己到另一个房间冷静一下,离开之前可以跟孩子解释一下,比如“妈妈感到自己的脑袋都快爆炸了,看来妈妈需要冷静一下”之类的,但千万不要说些“再哭就不喜欢你了”“哭够了再来找我”之类的话,我们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耐性的极限,但不能否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的痛苦雪上加霜。
如果我们没有选择陪孩子经历情绪的暴风雨,则可以过后择机跟孩子沟通哭闹一事的前因后果,这样,不管孩子是否会选择跟我们倾诉,都会感到父母非常在意她,在真心爱着她。
面对这样的改变,习惯了被桐桐依赖和粘磨的我,真是感到莫大的失落,痛定思痛,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毫无疑问,冷处理作为一种帮助淡化某种负面行为的教育方式,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当我选择这种处理方式的时候,附加了太多烦躁的情绪表达(我个人认为,这是冷处理时应该尽量回避的问题,理想的冷处理应该是对事不对人的,要让孩子感觉到,即使你不能满足她当前的要求,你对她本人仍然是充满爱),这样就很容易给宝贝一种印象,妈妈已经不那么爱她宽容她了。越是这样,她越要通过不断的折腾来考验、确认我对她的爱,我日益频繁的冷处理,就这样与她的闹腾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当然,桐桐爸在我冷处理之际对她的百般疼爱(我个人认为,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即使一方处理方式适当,两个人最好也要保持暂时的一致,保留意见可以在事情过后沟通,否则,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也是宝贝疏离我的原因之一,但我想这不是必然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没有从心底里做好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准备,心里总是隐约盘旋着那么一种“乖宝宝”情结,希望自家的宝贝任何时候都是乖巧可人的,这是多么不现实啊!
就像我们成人都有七情六欲一样,孩子,尤其是两岁以后情绪已经有了复杂分化的孩子,同样会有这样那样的喜怒哀乐,而且,负面情绪表达对于他们来说还尤其重要,因为幼小的他们还没有学会理性地自我疏导,在这种情况下,哭闹、发脾气甚至撒泼对他们来说就是表达需求和发泄不满的主要渠道。
如果我们一心想让他们做个乖宝宝,看到孩子的良性情绪就喜不自禁,看到负面情绪就心烦意乱,久而久之,很可能会带来至少三个方面的结果:
孩子会认为,妈妈喜欢的是乖巧快乐的我,不喜欢焦躁哭闹的我。在这种感受之下,孩子就可能渐渐学会了隐藏负面情绪,同时形成这样一种印象,父母是不可信赖的,不能无条件地分享内心感受,这对于亲子关系的维系来说可谓比较恶劣的信息。
孩子可能会认为,类似哭闹等负面的情绪,连至亲至爱的父母都难以接受,别人肯定更不喜欢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可能学会压抑负面情绪,变得抑郁,甚至带来健康隐患。
有压抑就有宣泄需要,负面情绪压抑的久了,孩子很可能会选择对着其他人或物宣泄积郁,比如,摔玩具或布娃娃、打碎别人的玻璃、与小伙伴暴力相向等等。
所以,孩子需要自然地袒露他们的各种情绪(自控力的确是一项比较好的调节力量,但在孩子学会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行为之前,不能要求他们过早地具备这个素质),尤其是负面情绪。这是正常的心理发展需要,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表达权利,并最大限度地予以宽容,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养育身心健康孩子的需要。
那么,遇到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看看孩子“作”的有没有道理,如果责任在我们自己,则最好立马实施补救,以免影响了亲子关系。比如,如果我们本来答应下班后给孩子买一辆玩具火车的,但回家时匆忙中给忘记了,热切盼望的孩子便可能借题发挥,用哭闹来发泄自己的失望情绪,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么我们就应该立马带孩子去买(如果当时出去不方便,就要跟孩子解释清楚),这是一种坚守承诺的示范,也是缓解孩子负面情绪的药方。
即使不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也要先共鸣孩子的感受,然后通过沟通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如果孩子很配合地告诉我们,则我们可以和她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孩子突然变得闷闷不乐,我们就可以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或者拥住她,问问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如果孩子有意跟我们沟通,就可能把背后的原因跟我们倾诉,这时我们便可以考虑提供孩子所需的帮助。
如果孩子拒绝沟通,则我们就要做到“倾听”,默默地陪着孩子发泄,或者说些“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我们都会在你身边”之类的话语,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支撑和爱。如果孩子生气正好是因为我们的原因,此时可能会表现得特别激动,甚至变本加厉地跟我们闹,即使不是因为我们的原因,我们的倾听也可能引发更大的委屈,这个时候我们最好保持冷静,坚持陪孩子在哭闹中完成心理的康复。
如果我们因为无法接受孩子情绪带来的“暴风雨”而难以做到倾听,就不要硬撑着,可以让其他家人帮着留心哭闹孩子的安全,自己到另一个房间冷静一下,离开之前可以跟孩子解释一下,比如“妈妈感到自己的脑袋都快爆炸了,看来妈妈需要冷静一下”之类的,但千万不要说些“再哭就不喜欢你了”“哭够了再来找我”之类的话,我们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耐性的极限,但不能否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的痛苦雪上加霜。
如果我们没有选择陪孩子经历情绪的暴风雨,则可以过后择机跟孩子沟通哭闹一事的前因后果,这样,不管孩子是否会选择跟我们倾诉,都会感到父母非常在意她,在真心爱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