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10月,终于完成了筹划一年的“转山”大计,期间的辛苦与幸福,远超过所有的日常经验。
去年9月,曾与先生同赴云南丽江和香格里拉旅游,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地处被称为“香格里拉深处”的梅里雪山。
藏族传说中,多有神山、圣湖,外人眼中的瑰丽雄奇,在藏传佛教特有的氛围中,被赋予了神圣和神秘的光环。而梅里雪山则被称为“八大神山之首”,在藏族民众心中具有特别崇高的地位。我虽然不是教徒,但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仰,却始终像一面在风中猎猎飘摆的“风马旗”,向我昭示着一个神性世界存在的可能。于是,当我第一次面对梅里雪山时,似乎也感受到了它作为“神山”的魅力和召唤。那时就和先生约定,“明年我们也来转一次神山!”
发一个愿并不算难,还这个愿却远比预想的还难。所谓“转山”或“转湖”,是藏传佛教中特有的一种修行方法,指徒步绕神山、圣湖而行,以表达对佛的虔诚和超脱轮回的祈望,虽然还不到“磕长头”那样苦修的程度,但对一般信众而言,也是非同一般的修为。何况在诸多神山的转山线路中,梅里雪山的线路虽然不算最险,却是最长;何况我们选择的是费时最长、路途更险的“外转”;何况除了一腔决心和信心之外,我们几乎没有任何户外运动的锻炼和经验。
然而不管经历了多少波折和踌躇,我们终于还是上路了。12天的艰难徒步,12天的风餐露宿,12天里的几番动摇与沮丧、坚持与坚定、感动与感悟之后,我们终于走过近300公里的崎岖山路、翻过四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垭口、阅尽无数如诗如幻的美景,完成了这次于我们而言殊为珍贵也难以重复的经历。
10月下旬,正是梅里转山的最佳季节。此时当地农区的农忙季节刚刚过去,藏族农民忙完一年的收成,有暇整理心情,踏上朝拜神山、完成夙愿的路程。此时的气候也恰遂人愿,雨季已过而严冬未至,只要运气不是太坏,一路基本不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干扰。于是从上路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断遇到搭帮而行的藏族信众。每遇到一批,我们基本都前去搭话,询问何来何往,最终发现一路上几乎遇到了来自中国所有藏区的藏民——西藏、青海、甘南、川西、云南。然而一路上除了我们自己,却再没有遇到第二个汉人。或许是对于汉人而言,旅游季节已过,抑或许汉人转山,本来就是一件极“小众”的事件。
我们不会藏语,与藏民的所有交流,只能还是汉语。好在每一队转山的队伍中,基本总有一两人会一两句汉语,可以做简单的交流。实在不能交流,或相互匆匆擦肩而过时,一句“扎西德勒”就成了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沟通。每当我们带着笑容向对方道一句“扎西德勒”,对方必报以更加灿烂和真诚的笑容,并回应一句“扎西德勒”。一路上遇到一次善意的回应并不难,难的是几十次的相遇、几十次的问候,都能得到同样热情的回应。经过几十次的重复和叠加,这种温暖就凝聚成一种深刻的记忆,一种对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记忆。我想,那么多内地汉人像我们一样地热衷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千里迢迢地跑去向一种我们并不笃信,甚至并不了解的图腾表达敬意,除了对这种图腾背后的宗教充满想象和向往,更因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于我们寻常所见的生活,一种因为内心向往神性而变得更坚韧、更乐观、更超然的生活态度。
回京至今已经月余,生活重新回到看似丰富实则重复的既有轨道。每当回答别人对那段时间行踪的询问,总少不了以故作轻松的语气,渲染一番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也照例收到一片惊呼和赞佩。得意之余,耳畔却总是恍若再次听到那句带着温暖祝福的“扎西德勒”,眼前也会浮现一张张灿烂而真诚的笑脸。
没有了崎岖而泥泞的山路,没有了高原缺氧的不适和体力不支的痛苦,也没有了动辄海拔4000多米的垭口需要翻越。每天借助出租车行走的距离,都超过在大山里艰难步行一天的行程;每天的生活,都比在大山里舒适和丰富;和每一位同事、朋友的每一句交流,都比那句“扎西德勒”更加复杂和深入。生活就在一种温软和惬意中向前滑行。可是,我已经开始向往下一次的“转山”,向往再次听到那再简单不过的“扎西德勒”,甚至已经迫不及待。
去年9月,曾与先生同赴云南丽江和香格里拉旅游,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地处被称为“香格里拉深处”的梅里雪山。
藏族传说中,多有神山、圣湖,外人眼中的瑰丽雄奇,在藏传佛教特有的氛围中,被赋予了神圣和神秘的光环。而梅里雪山则被称为“八大神山之首”,在藏族民众心中具有特别崇高的地位。我虽然不是教徒,但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仰,却始终像一面在风中猎猎飘摆的“风马旗”,向我昭示着一个神性世界存在的可能。于是,当我第一次面对梅里雪山时,似乎也感受到了它作为“神山”的魅力和召唤。那时就和先生约定,“明年我们也来转一次神山!”
发一个愿并不算难,还这个愿却远比预想的还难。所谓“转山”或“转湖”,是藏传佛教中特有的一种修行方法,指徒步绕神山、圣湖而行,以表达对佛的虔诚和超脱轮回的祈望,虽然还不到“磕长头”那样苦修的程度,但对一般信众而言,也是非同一般的修为。何况在诸多神山的转山线路中,梅里雪山的线路虽然不算最险,却是最长;何况我们选择的是费时最长、路途更险的“外转”;何况除了一腔决心和信心之外,我们几乎没有任何户外运动的锻炼和经验。
然而不管经历了多少波折和踌躇,我们终于还是上路了。12天的艰难徒步,12天的风餐露宿,12天里的几番动摇与沮丧、坚持与坚定、感动与感悟之后,我们终于走过近300公里的崎岖山路、翻过四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垭口、阅尽无数如诗如幻的美景,完成了这次于我们而言殊为珍贵也难以重复的经历。
10月下旬,正是梅里转山的最佳季节。此时当地农区的农忙季节刚刚过去,藏族农民忙完一年的收成,有暇整理心情,踏上朝拜神山、完成夙愿的路程。此时的气候也恰遂人愿,雨季已过而严冬未至,只要运气不是太坏,一路基本不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干扰。于是从上路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断遇到搭帮而行的藏族信众。每遇到一批,我们基本都前去搭话,询问何来何往,最终发现一路上几乎遇到了来自中国所有藏区的藏民——西藏、青海、甘南、川西、云南。然而一路上除了我们自己,却再没有遇到第二个汉人。或许是对于汉人而言,旅游季节已过,抑或许汉人转山,本来就是一件极“小众”的事件。
我们不会藏语,与藏民的所有交流,只能还是汉语。好在每一队转山的队伍中,基本总有一两人会一两句汉语,可以做简单的交流。实在不能交流,或相互匆匆擦肩而过时,一句“扎西德勒”就成了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沟通。每当我们带着笑容向对方道一句“扎西德勒”,对方必报以更加灿烂和真诚的笑容,并回应一句“扎西德勒”。一路上遇到一次善意的回应并不难,难的是几十次的相遇、几十次的问候,都能得到同样热情的回应。经过几十次的重复和叠加,这种温暖就凝聚成一种深刻的记忆,一种对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记忆。我想,那么多内地汉人像我们一样地热衷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千里迢迢地跑去向一种我们并不笃信,甚至并不了解的图腾表达敬意,除了对这种图腾背后的宗教充满想象和向往,更因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于我们寻常所见的生活,一种因为内心向往神性而变得更坚韧、更乐观、更超然的生活态度。
回京至今已经月余,生活重新回到看似丰富实则重复的既有轨道。每当回答别人对那段时间行踪的询问,总少不了以故作轻松的语气,渲染一番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也照例收到一片惊呼和赞佩。得意之余,耳畔却总是恍若再次听到那句带着温暖祝福的“扎西德勒”,眼前也会浮现一张张灿烂而真诚的笑脸。
没有了崎岖而泥泞的山路,没有了高原缺氧的不适和体力不支的痛苦,也没有了动辄海拔4000多米的垭口需要翻越。每天借助出租车行走的距离,都超过在大山里艰难步行一天的行程;每天的生活,都比在大山里舒适和丰富;和每一位同事、朋友的每一句交流,都比那句“扎西德勒”更加复杂和深入。生活就在一种温软和惬意中向前滑行。可是,我已经开始向往下一次的“转山”,向往再次听到那再简单不过的“扎西德勒”,甚至已经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