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参数MRI影像组学评估直肠癌肿瘤间质比的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cas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多参数MRI建立直肠癌术前肿瘤间质比(TSR)评估模型并验证其诊断效能。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49例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以4∶1的比例将患者分配至训练集及验证集,分别为119、30例。根据病理切片中肿瘤间质含量,分为高间质组(TSR>50%)和低间质组(TSR≤50%)。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MRI,包括T2WI、对比增强T1WI及DWI。在训练集中,于T2WI、对比增强T1WI、DWI及ADC图像上对病灶进行勾画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回归模型进行特征筛选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获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组学评分与TSR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获得组学评分评估TSR界值,并计算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结果

由LASSO回归筛选出13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并计算出组学评分。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模型的组学评分与TSR均呈正相关(训练集:r=0.72,P<0.001;验证集:r=0.46,P=0.011),该模型在训练集中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40、100%、87.3%、92.4%,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796、83.3%、67.7%、73.3%。

结论

基于多参数MRI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评估直肠癌TSR具有潜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相关疾病(MYH9-RD)家系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变异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断的MYH9-RD 6个家系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基因变异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t检验比较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的结果。结果6例先证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4.0(0.5~7.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低6例,鼻衄3例,皮肤淤点淤斑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新辅助治疗(NAT)作为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像组学作为目前研究的前沿领域,可以评估乳腺肿瘤的异质性,具有极大的临床研究价值。本文基于多模态影像组学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评估及应用进展进行介绍。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8 ~ 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在新疆全区范围内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个县(市、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 ~ 10岁非寄宿儿童40人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体表面积;采集儿童24 h混合尿样和家庭食用盐盐样,检测尿
本文报道腰髓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1例。患者,男15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1个月余就诊。MR检查示T11~12水平腰髓内异常信号影,呈均匀稍长T1稍长T2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未见明显强化,软脊膜增厚强化。首次术后病理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IDH1/2野生型。4个月后肿瘤复发行二次手术,术后病理为胶质母细胞瘤H3K27M突变型弥漫中线胶质瘤,二次手术后3个月复查MR
近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长,发病群体日益年轻化,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是近年来新兴的乳腺成像方法,其将乳腺X线摄影与对比增强成像相结合,既可以显示乳腺钙化、腺体结构等情况,又能通过增强扫描反映病变血供情况,在乳腺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究猪带绦虫(Ts)14-3-3.3蛋白作为囊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潜力。方法选取60只昆明小鼠,体重为18 ~ 22 g,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Ts14-3-3.3重组蛋白疫苗组(疫苗组)、Ts14-3-3.3重组蛋白疫苗 +佐剂组(疫苗 +佐剂组),每组20只。采用多点皮下注射法,在0周首次免疫后进行2次加强免疫,共免疫3次,每次接种间隔2周。3组在首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病因,是我国第二位肿瘤致死病因。影像学在肝癌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人工智能和影像组学渐渐应用于肝癌的研究中。通过提取影像图像中人眼无法识别的特征,影像组学能够高效地利用影像检查结果,为术前诊断、评估病理分级、预测治疗反应及预后等方面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辅助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改善患者预后。
目的观察慢性氟中毒大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和突触素(synaptophsin)表达水平,探索三复合体突触在慢性氟中毒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硫酸软骨素(CS)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月龄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48只,按体重(90 ~ 1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采用含有不同浓度氟化钠(Na
MRI是直肠癌术前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明确肿瘤的位置、TNM分期、直肠系膜筋膜状态、肠壁外血管侵犯等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结构式报告使用标准语汇,以标准组织结构生成报告,对报告内容有清晰的规定,这些信息将提供给包括临床医师、病理医师等多学科医疗团队的成员,能够更准确地指导制定治疗方案。目前,国内有关直肠癌MR扫描和结构式报告缺少统一规范,影响直肠癌的MRI精准诊断。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
目的分析中国6~15岁儿童的超重和肥胖2009至2019年的变化。方法回顾2009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年至2010年)、2017年“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年至2019年)两个全国多中心儿童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选取两次流调中地域、性别、年龄均匹配的北京和天津(北部地区)、浙江(东部地区)、广西(南部地区)4省、市、自治区共14 597对6~1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