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人均本地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指数等相关指标对湖南省近10年来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湖南省区域承载能力及生态环境压力状况,确定该地区生态系统压力的主要矛盾。
【关键词】生态压力 本地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面积
自从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式确立以来,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评价方法和战略的研究成为目前生态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加拿大经学家Ree教授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一种强可持续性测量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考察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但该模型主要是针对国家级区域进行研究分析,而在对省、市区域研究时存在各因子如何选取及数据精确性等问题。本文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对该模型参数进行适当修正和补充,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区域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状况。
一、本地生态足迹模型
(一)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
本地生态足迹主要反映某个特定区域所承受的压力,某区域的生态足迹反映了在一特定时期内提供该区域人口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其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占用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一般来说主要包括耕地、林地、牧草地、化石燃料地、建筑用地和水域六类土地的占用。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地区总人口数;ef 为人均生态足迹;为均衡因子;为第i项实际占有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和分别表示第 i项人均年消费量和世界年平均生产力。
(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国内大多数学者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产量因子,很少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应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对产量因子进行适当调整,计算本地生态承载力,即:
(2)
均衡因子同上式;表示某类土地的产量系数,等于此类土地在研究区域的平均生产力除以同类土地的全球平均生产力。
(三)生态压力指数
生态压力指数是指单位生态承载力的土地面积需承受的本地足迹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3)
二、湖南省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
依据上述模型和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出湖南省1999-2008年的本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本地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
(一)本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平的提高,近10年来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呈不断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人均生态足迹从1999年的1.535468hm2 增加到2008年的2.098231hm2 ,增加了0.562763hm2 。其中,2003—2005年增长幅度最大,三年增加了0.352908hm2,年均増幅8.3%。人均生态足迹的增加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需要耗费的各种资源也在逐步增加,该地区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逐年加剧。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在这10年中变化波动不大,维持在0.7hm2左右,2008年同1999年相比略微下降了0.010821hm2。从表中数据反映出,湖南省人均生态赤字量与人均生态足迹几乎同步增长,且其增长速度较快。1999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814188hm2,2008年增长为1.406924hm2,增幅0.592736hm2,且08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035倍,这表明该地区生态供给量远小于其生态需求量,区域生态环境处于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若要满足当前消费需求,需从外部进口大量资源以实现供需平衡。
(二)生态压力指数动态分析
生态赤字说明该地区拥有的生态资源不能满足其生产和消费对生态资源的占用需求,其值只反映了超载的大小,难以体现其严重程度,不能直观反映该区域环境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需要计算生态压力指数作进一步分析。如表所示,该地区这十年来的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 2, 2007年开始超过3.0,2008年达到达到3.0351。3.0351的生态足迹强度指数意味着该地区每公顷土地提供了3.0351公顷土地才能提供的资源和生态服务,该值越大表明研究区域的生态超载程度越严重。不断增长的生态压力指数说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生态脆弱性增强。同时也反与映了湖南省对于消耗型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资源浪费, 长此以往,该地区将会出现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不断下降。
表1 湖南省1999—2008年本地生态足迹汇总表
年份 人均本地足迹
/hm2 人均生态承载力/hm2 人均生态赤字/hm2 生态压力指数
1999年 1.535468 0.702128 0.814188 2.1839
2000年 1.586248 0.742129 0.844119 2.1374
2001年 1.620777 0.736919 0.883858 2.1994
2002年 1.639833 0.715547 0.924286 2.2917
2003年 1.726829 0.710983 1.015846 2.4285
2004年 1.827223 0.699915 1.127308 2.6106
2005年 2.079737 0.700110 1.379627 2.9706
2006年 2.082024 0.715351 1.366673 2.9105
2007年 2.090526 0.689660 1.400866 3.0312
2008年 2.098231 0.691307 1.406924 3.0351
三、结语
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分析了湖南省近10年来区域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生态压力不断增大,生态脆弱性较强,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该地区这些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必将破坏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其资源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加剧生态赤字,造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如何减少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减轻生态系统的压力,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这将是湖南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核心任务和面临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 et al . 1999.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Ecol .Econ.1999,29 (3):375~390.
[2] Simon Dietz,Eric Neumayer. Weak and strong sustainability in the SEEA: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617~626.
[3] Monfreda, C., Wackernagel, M., Deumling, D. Establishing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s based on detailed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biological capacity
assessments. Land Use Policy,2004,21:231~246.
[4]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甘肃省1998 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5):607~616.
[5]顾晓薇,王青,王军.国家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07,29(1):142~145.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湖南省生态压力与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研究》,项目编号:09C1039;《我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研究》,项目编号:09C1038。
【关键词】生态压力 本地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面积
自从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式确立以来,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评价方法和战略的研究成为目前生态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加拿大经学家Ree教授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一种强可持续性测量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考察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但该模型主要是针对国家级区域进行研究分析,而在对省、市区域研究时存在各因子如何选取及数据精确性等问题。本文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对该模型参数进行适当修正和补充,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区域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状况。
一、本地生态足迹模型
(一)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
本地生态足迹主要反映某个特定区域所承受的压力,某区域的生态足迹反映了在一特定时期内提供该区域人口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其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占用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一般来说主要包括耕地、林地、牧草地、化石燃料地、建筑用地和水域六类土地的占用。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地区总人口数;ef 为人均生态足迹;为均衡因子;为第i项实际占有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和分别表示第 i项人均年消费量和世界年平均生产力。
(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国内大多数学者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产量因子,很少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应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对产量因子进行适当调整,计算本地生态承载力,即:
(2)
均衡因子同上式;表示某类土地的产量系数,等于此类土地在研究区域的平均生产力除以同类土地的全球平均生产力。
(三)生态压力指数
生态压力指数是指单位生态承载力的土地面积需承受的本地足迹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3)
二、湖南省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
依据上述模型和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出湖南省1999-2008年的本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本地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
(一)本地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平的提高,近10年来湖南省人均生态足迹呈不断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人均生态足迹从1999年的1.535468hm2 增加到2008年的2.098231hm2 ,增加了0.562763hm2 。其中,2003—2005年增长幅度最大,三年增加了0.352908hm2,年均増幅8.3%。人均生态足迹的增加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需要耗费的各种资源也在逐步增加,该地区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逐年加剧。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在这10年中变化波动不大,维持在0.7hm2左右,2008年同1999年相比略微下降了0.010821hm2。从表中数据反映出,湖南省人均生态赤字量与人均生态足迹几乎同步增长,且其增长速度较快。1999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814188hm2,2008年增长为1.406924hm2,增幅0.592736hm2,且08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035倍,这表明该地区生态供给量远小于其生态需求量,区域生态环境处于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若要满足当前消费需求,需从外部进口大量资源以实现供需平衡。
(二)生态压力指数动态分析
生态赤字说明该地区拥有的生态资源不能满足其生产和消费对生态资源的占用需求,其值只反映了超载的大小,难以体现其严重程度,不能直观反映该区域环境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需要计算生态压力指数作进一步分析。如表所示,该地区这十年来的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 2, 2007年开始超过3.0,2008年达到达到3.0351。3.0351的生态足迹强度指数意味着该地区每公顷土地提供了3.0351公顷土地才能提供的资源和生态服务,该值越大表明研究区域的生态超载程度越严重。不断增长的生态压力指数说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生态脆弱性增强。同时也反与映了湖南省对于消耗型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资源浪费, 长此以往,该地区将会出现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不断下降。
表1 湖南省1999—2008年本地生态足迹汇总表
年份 人均本地足迹
/hm2 人均生态承载力/hm2 人均生态赤字/hm2 生态压力指数
1999年 1.535468 0.702128 0.814188 2.1839
2000年 1.586248 0.742129 0.844119 2.1374
2001年 1.620777 0.736919 0.883858 2.1994
2002年 1.639833 0.715547 0.924286 2.2917
2003年 1.726829 0.710983 1.015846 2.4285
2004年 1.827223 0.699915 1.127308 2.6106
2005年 2.079737 0.700110 1.379627 2.9706
2006年 2.082024 0.715351 1.366673 2.9105
2007年 2.090526 0.689660 1.400866 3.0312
2008年 2.098231 0.691307 1.406924 3.0351
三、结语
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分析了湖南省近10年来区域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生态压力不断增大,生态脆弱性较强,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该地区这些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必将破坏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其资源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加剧生态赤字,造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如何减少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减轻生态系统的压力,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这将是湖南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核心任务和面临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 et al . 1999.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Ecol .Econ.1999,29 (3):375~390.
[2] Simon Dietz,Eric Neumayer. Weak and strong sustainability in the SEEA: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617~626.
[3] Monfreda, C., Wackernagel, M., Deumling, D. Establishing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s based on detailed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biological capacity
assessments. Land Use Policy,2004,21:231~246.
[4]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甘肃省1998 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5):607~616.
[5]顾晓薇,王青,王军.国家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07,29(1):142~145.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湖南省生态压力与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研究》,项目编号:09C1039;《我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研究》,项目编号:09C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