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以读促写的应用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lytl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一门语言。很多人从小就接触到英语,英语写作和我们平时的语文写作类似,只是换了一种语言。“以读促写”是学好一门语言学科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阅读和写作看似两种独立的学习活动,但它们是密切相关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素养,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意识,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基础。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说,通过“以读促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读写的互补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以读促写;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窦淑丽,甘肃省兰州市第八中学。

引言


  新目标英语课程以单元话题为语言目标,进行相应的听、说、读、写训练。在教学中,听说是主要课程,阅读是补充,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如阅读,以促进写作。因此,老师在分配课时时时,写作课的比例相对较小,写作一直是学生的难点。

一、“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优势


  1.加强学生的篇章阅读能力。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优秀,主要是学生平时阅读多不多,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句型运用,对阅读材料中表达的一些方式有更清晰的理解。 “以读促写”要求老师更加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这是许多老师容易忽视的。一般大部分老师更注重对词、短语和句型的解释,而忽视了“句子与文本不可分割”的原则。只有把这些零碎的知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文本,让学生阅读,他们的语言能力才会得到加强。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课本所涉及的文章,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机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阅读材料。这样,不仅可以积累单词和句子的知识,还可以掌握各种文章的特点,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例如,在讲解“青少年问题”的内容时,老师在解释了这部分内容之后,我们还可以收集一些有关青少年问题的英文文章和时事新闻,以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阅读过程中对青少年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将使他们在面对相似的话题时能写得更清楚、更合理。
  2.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遇见过很多学生对英语偏科特别严重,就是谈不上兴趣的那种学习,这种无用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更加偏科,这使得他们的英语基础差,写作困难,严重影响他们的英语成绩。事实上,从初中生的特点来看,老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不难。初中生有很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他们将对新事物充满兴趣。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上添加一些有趣的因素,如音乐、游戏等,并采取各种教学活动,如戏剧表演、写作比赛等。所有这些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会更积极地阅读,有意识地学习英语词汇、句型等。例如,在讲解“色彩”单元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进行相应的“色彩”单元的使用活动。如允许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自由表达,结合实际情况,不限制表达范围。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的表达空间,他们的参与热情自然会更高。

二、“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1.提炼有价值的写作主题。“以读促写”可以提炼许多有价值的写作主题,并建立许多优秀的写作内容。许多老师对如何建立有效的写作主题感到困惑。老师们仍在积极探索如何建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欲望的写作主题。老师可以把阅读教学作为一个有效的起点,通过阅读中的一些好的科目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过程的训练。有趣的写作主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成为写作教学的积极动力。例如,在8年级英语第5单元学习“野生動物”的内容时,有许多关于动物的有趣事情。学生们对动物很感兴趣。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好奇的基础上完成写作训练,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上,写一个关于这个主题的英语练习。主题与文章相互关联,阅读促进写作是写作教学特别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种很好的培养模式。老师应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2.激发学生语言表达欲望。老师也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这也是阅读教学形式促进写作的一个很好体现。在学习许多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或课文时,学生通常会有一些他们想表达的观点,并对这个主题有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借助阅读促进写作模式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阅读主题,在阅读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撰写该主题的课文。他们可以让学生谈论他们对这个话题的理解和感受。这种写作教学不仅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能使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更好地表达,是提高学生写作素养的有效教学过程。

三、结论


  英语写作必定离不开阅读,“以读促写”正好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增强相关词汇和句型的运用,可以给写作奠定好良好的基础。所以,只要能够合适的运用“以读促写的方法”。使读写相融,这就很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范玉明.以读促写优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以《新目标英语》(Goforit!)读写课为例[J].中学生英语,2012(29):58-59.
  [2]张彩红.浅析以读促写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16,38(12):183-183.
  [3]谢秀珠.以读促写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以《新目标英语》读写课为例[J].考试周刊,2014(67):103-104.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在刚刚接触英语学习时往往是充满好奇心的,他们希望能迅速学会怎样“说”,往往忽视了对“听”的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强调“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关键词】听力习惯;凝聚注意力;标准发音;听力训练  【作者简介】杨静,江苏省丹阳市窦庄中心小学。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方法,而在“听、说、读、写”中“听”居于首位,也就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将抽象的思想和形象的思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思维导图已经被多个国家和多个学科领域所接受和运用。在我国,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被广泛的应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姜维,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实验小学。  引言  思维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搞好英语教学,而且还要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立德树人。现结合教学实践,简要总结自己寓德育于中学英语教学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德育;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金建宏,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夜村中学。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学德育大纲》指出,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和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高三作为高考前的重要教学和学习阶段,在对高三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应当从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所以,为了提高高三英语教学水平,促使高三学生英语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并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本文就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三英语教学进行研究,首先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和相关内容进行说明,然后对高三英语具体的教学工作进行分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成果。针对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英语提出的一些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中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教师在运用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教学理念,还应该考虑到实际情况,只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才能够保证教学有针对性,而教学的针对性是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保证。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再加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教学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只是单纯传授学生知识,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小学教学中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导学生英语知识,还要教导学生学习和认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以核心素养为一大中心要素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学有着重大作用。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进行介绍
伴随着世界贸易的迅猛发展,英语应用越来越广泛,提升学生英语素养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重点。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主要以写作、阅读理解、语法词汇等为教学重点,大多数的高中生能够较好的发挥,但在英语听力部分却容易出错,由于语速、播放清晰度、训练次数少等因素,使得听力部分成为学生英语成绩高低的关键点。本篇文章首先对当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现状进行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分析,期望对提升高中英语教学高质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而分层教学法就能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真正让整个教学实践活动满足每位学生需求,所以本文也就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张晓泉,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引言  分层教学法主要指的是在一定教学理論指导下,按照因材施教原则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提倡在教学
【摘要】高中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逐渐趋向成熟,不只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其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想象力相对而言有较大提升。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加强了情感教育,并取得一定进步,有效提高看课堂教学效率。而怎样通过情感教育来增强学生的英语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前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并提出了粗浅观点,希望可以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摘要】本文探查了国内外对河北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英译的研究现状,基于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运用文献法和定性分析法,以长篇红色经典小说《敌后武工队》英译版为例,从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方面对其英译版进行对比分析,希望为河北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英译开辟新路径、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河北红色经典文学;《敌后武工队》英译版;翻译转换理论  【作者简介】王立欣(1971- ) 女,汉族,博士,教授,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