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促进镇康县山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形势下,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山区经济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但当前镇康仍然面临着可用土地少、产出率低、种养殖产业形不成规模化、社会吸纳力低和劳动者素质不高等问题。为此,只有将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实现劳动力和资源的有效结合;将商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商品价值和货币实现形式的有机统一,搞活商品流通,才能逐步走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山区经济 健康发展 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22-02
  “农业不丰,农村难富”,这是中国的国情,也是镇康的基本县情。镇康属滇西南的集“边、山、少、穷、新”地区,交通不便、离省会城市较远、信息闭塞、人流、物流不畅,山地多、坝地少,山区土地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劳动者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难度较大。只有改善生产条件,充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念活“山字经”,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才能不断实现镇康山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镇康农村经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45元,而5年前仅1523元,经济增长速度跃上了新的台阶,但农民增收困难问题仍普遍存在,镇康的农村经济发展难度仍然很大,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一、镇康山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1.土地资源有限,山地多、坝区少
  镇康区域面积2642平方公里 ,其中:山区面积约2501.97平方公里,坝区面积约140.03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5.59% 。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人均土地面积约21.66亩(含森林面积)。可耕作面积1479.52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59%。
  2.种植业产出率相对较低
  2012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136013亩,产量42.16万吨,平均亩产量约3.1吨;核桃种植面积121137亩,产量757900公斤;茶园种植面积82412亩,产量1843700公斤,平均亩产22.4公斤;坚果种植面积14530亩,产量10000公斤;橡胶种植面积49706亩,产生胶2055吨,平均亩产量41公斤;紫胶产量95000公斤;果园种植面积18942亩,产量3712000公斤,平均亩产量约196公斤。
  3.养殖业结构不合理,形不成规模
  全县总体上以生猪养殖为主,但形不成规模,其他种类也只是以零星养殖的方式存在,对壮大家庭经济,起不到主导作用。全县肉类消费中:大牲畜占肉类总量的8.3%;羊肉占肉类总量的2.4%;猪肉占肉类总量的80.1%;禽蛋及其它类约占9.2%。这种单一的生产结构,很容易导致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也会因市场带来的各种风险而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4.农业产业化推广难度较大
  镇康全县境内多为山地,且立体气候明显,温差大,降雨量不平衡,山地坡度大,“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镇康气候环境特点的真实写照。因此,同一种农作物、新兴种植业无法实现大面积连片种植,种植面积形不成规模,就不具备引进商家投资办厂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的条件,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外运,可机械化耕作的地块极其有限,造成生产成本过高,要将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将其做大做强还需要一个慢长的过程。
  5.劳动者墨守陈规,固步自封
  由于历史原因,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制约着农民思想观念的解放,使很多人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固步自封,不敢接受新观念,尝试新技术。这是阻碍农民发家致富的瓶颈。一方面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通过近30年的家庭联产承包实践,大部分农民渴望掌握新技术、渴望提高产量、渴望选择新项目发家致富。但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偏低,使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理解和接受农村适用技术方面障碍重重。另一方面科技本领不强,在市场竞争中能力薄弱。就目前农民的整体现状来说,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很不适应 。农民在自己的田地里各自为战,在市场竞争中本领很弱。加之生活居住和生产经营分散,长期以来都习惯于单打独斗,连敲碎打,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给农业科技推广带来了很大难度。农村分散的小生产、小经营由于信息闭塞,势单力薄,没有形成规模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
  6.收入低,社会的吸收能力弱
  2012年底,全县总人口约170500人,其中:农业人口156195 人,占总人口的91.6%,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75842人。全县人均年消费量只有约54.62公斤,人均月消费量仅4.6公斤。
  农村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城镇人口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增长来拉动。镇康全县城市人口约14305人,仅占总人口的8.4%,由于作为食物商品需求者的城市人口比重低,人均食物消费能力弱小,故较小的市民群体食物需求难以拉动庞大的农村生产群体收入的增长。从某种程度上说,农村有限的资源不能商品化,或商品化率极低,这都会给农村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镇康山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工程、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结合云南建设桥头堡战略和建设高原特色产业的契机,给边疆农村经济发展机遇越来越好,我们的劣势也将会逐步演变为发展优势,我们只有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优势资源,依靠科技,围绕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需求,不断整合县内资源来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科学合理利用优势资源
  节约土地资源是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2.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兴农
  2.1努力扩展科技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鼓励科技人员开发和推广适用型农业生产技术,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体系,改进科技服务方式,主动送技术下乡,努力扩展科技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做广大人民群众的致富“贴心人”。积极扶持农业科技产业发展,增加农业发展后劲。依靠广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同时靠广大农村的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技术员、科技户、专业户,充分发挥科技系统的整体功能,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作贡献。
  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者所占比例极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城,受教育程度稍高的农村青年大部分离开农业生产部门,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与现代集约化农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必须针对广大农民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农村科技知识教育和普及。通过大力加强农村教育,不断地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农业技术生产培养人才,以适应现代集约化农业对人才的要求。
  2.2加强必要的政策和科技扶持
  2.2.1要改变农村养殖业结构单一的状况。政府要给予相应的补贴,提供相应的投入,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实行增收多元化,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牲畜圈养业,向农民提供并指导饲养及饲料栽培等技术;坚持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加快优质生猪和草食性牲畜基地建设;努力发展家禽养殖产业等。使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同时帮助农民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2.2鼓励农民进行原始创业,从小做起,由小到大。民营企业发展已有基础的地方,应重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技术更新,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产品质量升级和市场扩张。有条件的地方尤其应重视吸引战略投资进入,做到产品细分化、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形成相关产业的区域集中和集群。
  2.2.3引导部分农户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一些种植、养殖产品的专门生产。冲破传统的“小而全”,并且使家庭生产的商品批量化,最终构建起围绕一种或几种主导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的产业集群和产业格局。
  3.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规模效益,实施“粗变精”目标
  3.1确保蔗糖的种植规模和效益,加大科技投入,提单产,提高土地的产出率。2012年底镇康县提出甘蔗产业“二次”创业实施意见,要求到“十二五”末镇康县将实现种植面积翻倍、产量翻倍、单产翻倍、工业入榨量翻倍、产值翻翻的总体要求。
  3.2做强做大以泡核桃为主的刚果产业,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农业科技部门应加强对种植及田间管理方面技术指导,继续给予科技扶持,并形成长效机制,努力缩短其实现经济效益的时间。
  3.3加大以茶叶为主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镇康县茶园面积8万多亩,大多茶园以低产茶园为主,由于近几年茶叶市场的不稳定,导致茶农管理茶园的积极性不高,产量、产值逐年下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根据目前云南大叶种茶叶所制出的普洱茶越来越被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要以此为契机,加大对茶园管理的扶持力度和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是加强低产茶园的改造,不断的改善品质和增加产量,同时企业要加强品牌的打造,利用品牌的影响力做大做强茶叶茶叶,为加快镇康的茶叶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茶农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4.1注重劳务输出的同时要支持劳务输出人员返乡创业
  在劳务输出和输入集中的东部地区,设立有关办事机构,加强对劳务人员的联系,做好援助和保护劳务人员的工作。同时,建立外出打工人员档案,重点掌握拥有一定创业技能和资金的人员,动员他们返乡或在家乡城镇兴办公司,发展实业。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返乡创业者给予积极支持和政策上适当倾斜。
  4.2着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择业多元化
  择业多元化,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多途径加强劳务培训,提高输出劳动者素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想方设法,实施劳动力培训等“阳光工程”。转移农民,加大劳动力输出力度。注重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增强他们转岗就业本领。
  5.加强培植新兴产业,充分挖掘空闲土地
  近几年镇康县积极引进企业,开发种植烤烟、蚕桑、木薯、咖啡等产业,现已有成效,由于各产业的种植海拔地段不一样,就能充分的利用镇康县的立体气候,发挥好现有的土地利用率。
其他文献
提出降低精煤灰分、水分和硫分的技术措施。
1、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引起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虽然不同年龄段的猪对这种病毒均敏感,但5周龄
本文介绍一种智能型数据采集系统,此种采集系统适合应用在智能仪器或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中,它利用单片机控制放大电路的增益,使放大电路具有从2^0~2^1516个可选增益值,单片机系统根据采集信号
沈乾是浙江省嘉兴市政协第四、五届副主席。民革嘉兴市三、四届主委。他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抓住嘉兴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题.持之以恒坚持做,与政府职能部门联合做
芸豆作为主要杂粮和经济作物,在旱田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芸豆品种,特在黑龙江省850农场进行了芸豆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六个
针对直流传动系统的特点,提出利用负载观测器来提高常规模类控制方法的性能,并通过同时调整量化因子与输出比例因子,来进一步改善其稳态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黄瓜属葫芦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而黄瓜的霜霉病则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重病地块甚至全株枯死,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认识及掌握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条件与防治,已成为黄瓜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下面就其发生防治特点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症状  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幼苗期至结瓜期均可发病,特别是黄瓜进入收瓜期发病较重。一般由下部叶片
湘潭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时尚阳光集团董事长、民革党员谭甯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10年时间,白手起家,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开创出幼教和老龄事业的一片天空。
本文从烟煤类别特点出发,从生产技术与炼焦煤资源观点,来讨论炼焦用煤的比价调整.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呈地方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两季发病最多。防治此病要采取综合措施。1、临床症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的潜伏期很短,一般为8~15h,有的长达2~3d。感染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