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个曲艺爱好者,到一个小文化站站长,再到上饶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时至今日,陆泽浦已与曲艺有着40年的未了情缘。2018年10月7日,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评揭晓,由他和李小英、周叔琛共同创作的鄱阳大鼓《晒秋》荣获牡丹奖文学奖,填补了江西省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的空白,这一荣誉与团队的精心打造和陆泽浦的业余创作历程密不可分。
197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上饶举行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文艺大汇演,活动连办七天。在200多个节目中,由22岁的陆泽浦自编自导并主演的独幕话剧《鞭下的伤痕》突出重围,一举夺得第一名,引起了上饶艺术界的关注,而陆泽浦当时仅仅是一家五金电器厂的模具工。1981年,上饶市东市街道办事处成立文化站,选招工作人员时,他们第一个就想到了这个还在电器厂的青年工人。从此,他从一名工人的身份转换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这一干,就是大半辈子。中途有几次上级党政部门要调他去工作,都被他婉言拒绝,他说自己离不开文化这条战线,要一直干到退休。
做了36年的文化“勤杂工”,当了34年的文化站站长,陆泽浦就像一块“膏药”,紧紧粘贴在群众文化事业上。东市是个大集体,最多时下辖50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有文化室,陆泽浦做管理,搞组织,弄策划,一会儿是大指挥,一会儿是小杂工,乐在其中。每年文化站都要举办整台的文艺晚会,他自己创作辅导的相声、小品、快板、说唱、三句半等配合政府中心工作的曲艺节目接地气,深得群众的喜爱。
1999年,中断多年的全市文艺大调演活动,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机,又大张旗鼓地启动了。一直忙于杂务的陆泽浦编导了小品《麻辣串》,一举夺得优秀节目和编导两个一等奖,从此以后,他的创作脚步再没有停止过。舞台剧创作“多面手”“快枪手”的他创作了100余个较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包括相声、小品、舞蹈、快板舞、曲艺说唱、故事、戏剧、微电影、电视系列连续剧等,形式多样,题材多元化。
2007年,陆泽浦被推选为上饶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工作刚刚理顺,市委宣传部就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为庆祝上饶解放60周年,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烹调”一台全市曲艺晚会。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陆泽浦勇挑重担,主动出击,借此挖掘、宣传12县(市、区)曲艺精品,这台上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曲艺晚会云集了鄱阳大鼓、鄱阳渔鼓、弋阳腔说唱(比弋阳腔还早的曲艺形式)、万年丝弦、万年串堂、余干莲花落、横峰莲花落、信河道情等一批有上饶地方特色的曲艺节目,晚会盛况引起了江西曲艺界的热烈反响。
与曲艺结缘之后,陆泽浦就把它当作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潜心创作。他与团队在鄱阳县采风时,听老艺人讲述“渔民以船为家,晚上聚集停泊避风港,以听鄱阳大鼓为乐,也是渔民们唯一的文化生活”时,大为感动,暗下决心要恢复鄱阳大鼓这一古老的曲艺曲种,让它重焕光彩。他先后创作的鄱阳大鼓的《校园安全小卫士》《我给妈妈打电话》《没完成的特殊作业》分别荣获第四、五、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作品奖;以鄱阳县荣膺“中国好人榜”金赛英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鄱阳大鼓《情中情》荣获首届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金奖;他主创的鄱阳大鼓《孝的音频》《江西名山秀奇峰》等作品四次获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一等奖,并被选中参加中国曲艺牡丹奖分赛区比赛。仅鄱阳大鼓《晒秋》曲目,他的创作团队反复斟酌,几易其稿,多地锤炼,打造精品,深入社区、部队、乡村等地进行预演,多方征求曲艺专家的意见,曲目先后作为优秀节目被中国曲协推选参加第八届中部六省曲艺展演,文本入选第九届全国曲艺创作高研班。
作为上饶市曲协主席,陆泽浦认为活动是曲协的生命,在主管部门没有固定经费下拨的情况下,他仍然想办法连续组织举办了十届全市少儿曲艺大赛。搞活动拉赞助不是他的强项,可他仍然东奔西跑去找赞助商支持活动,实在拉不到赞助,就自己掏腰包,将有偿创作的费用用在曲协的工作上。为了节省活动经费,陆泽浦还把他原来模具钳工的本领、木匠的基础运用到道具设计制作上,他用真心真情热爱着曲艺事业。上饶市老曲协主席王良松這样评价他:“陆泽浦痴迷于曲艺事业,学习刻苦、勤于思索、坚持创作、成效突出、勇于创新。”
时光荏苒,陆泽浦如今虽已退休,但这位31年党龄的老党员依然奋战在创作一线。2018年9月,他创作的鄱阳大鼓《女书记钓鱼》参加江西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脱贫攻坚小戏小品曲艺大赛,荣获一等奖;10月,创作的鄱阳大鼓《红烛拒染》作为优秀节目被选中参加第一届“嘉定法宝杯”曲艺展演。他说:“获奖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心在曲艺、情系曲艺,生命不息、创作不止,这就是陆泽浦,一位与曲艺结缘40年、对曲艺之爱“高烧不退”的曲艺人。
197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上饶举行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文艺大汇演,活动连办七天。在200多个节目中,由22岁的陆泽浦自编自导并主演的独幕话剧《鞭下的伤痕》突出重围,一举夺得第一名,引起了上饶艺术界的关注,而陆泽浦当时仅仅是一家五金电器厂的模具工。1981年,上饶市东市街道办事处成立文化站,选招工作人员时,他们第一个就想到了这个还在电器厂的青年工人。从此,他从一名工人的身份转换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这一干,就是大半辈子。中途有几次上级党政部门要调他去工作,都被他婉言拒绝,他说自己离不开文化这条战线,要一直干到退休。
做了36年的文化“勤杂工”,当了34年的文化站站长,陆泽浦就像一块“膏药”,紧紧粘贴在群众文化事业上。东市是个大集体,最多时下辖50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有文化室,陆泽浦做管理,搞组织,弄策划,一会儿是大指挥,一会儿是小杂工,乐在其中。每年文化站都要举办整台的文艺晚会,他自己创作辅导的相声、小品、快板、说唱、三句半等配合政府中心工作的曲艺节目接地气,深得群众的喜爱。
1999年,中断多年的全市文艺大调演活动,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机,又大张旗鼓地启动了。一直忙于杂务的陆泽浦编导了小品《麻辣串》,一举夺得优秀节目和编导两个一等奖,从此以后,他的创作脚步再没有停止过。舞台剧创作“多面手”“快枪手”的他创作了100余个较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包括相声、小品、舞蹈、快板舞、曲艺说唱、故事、戏剧、微电影、电视系列连续剧等,形式多样,题材多元化。
2007年,陆泽浦被推选为上饶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工作刚刚理顺,市委宣传部就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为庆祝上饶解放60周年,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烹调”一台全市曲艺晚会。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陆泽浦勇挑重担,主动出击,借此挖掘、宣传12县(市、区)曲艺精品,这台上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曲艺晚会云集了鄱阳大鼓、鄱阳渔鼓、弋阳腔说唱(比弋阳腔还早的曲艺形式)、万年丝弦、万年串堂、余干莲花落、横峰莲花落、信河道情等一批有上饶地方特色的曲艺节目,晚会盛况引起了江西曲艺界的热烈反响。
与曲艺结缘之后,陆泽浦就把它当作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潜心创作。他与团队在鄱阳县采风时,听老艺人讲述“渔民以船为家,晚上聚集停泊避风港,以听鄱阳大鼓为乐,也是渔民们唯一的文化生活”时,大为感动,暗下决心要恢复鄱阳大鼓这一古老的曲艺曲种,让它重焕光彩。他先后创作的鄱阳大鼓的《校园安全小卫士》《我给妈妈打电话》《没完成的特殊作业》分别荣获第四、五、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作品奖;以鄱阳县荣膺“中国好人榜”金赛英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鄱阳大鼓《情中情》荣获首届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金奖;他主创的鄱阳大鼓《孝的音频》《江西名山秀奇峰》等作品四次获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一等奖,并被选中参加中国曲艺牡丹奖分赛区比赛。仅鄱阳大鼓《晒秋》曲目,他的创作团队反复斟酌,几易其稿,多地锤炼,打造精品,深入社区、部队、乡村等地进行预演,多方征求曲艺专家的意见,曲目先后作为优秀节目被中国曲协推选参加第八届中部六省曲艺展演,文本入选第九届全国曲艺创作高研班。
作为上饶市曲协主席,陆泽浦认为活动是曲协的生命,在主管部门没有固定经费下拨的情况下,他仍然想办法连续组织举办了十届全市少儿曲艺大赛。搞活动拉赞助不是他的强项,可他仍然东奔西跑去找赞助商支持活动,实在拉不到赞助,就自己掏腰包,将有偿创作的费用用在曲协的工作上。为了节省活动经费,陆泽浦还把他原来模具钳工的本领、木匠的基础运用到道具设计制作上,他用真心真情热爱着曲艺事业。上饶市老曲协主席王良松這样评价他:“陆泽浦痴迷于曲艺事业,学习刻苦、勤于思索、坚持创作、成效突出、勇于创新。”
时光荏苒,陆泽浦如今虽已退休,但这位31年党龄的老党员依然奋战在创作一线。2018年9月,他创作的鄱阳大鼓《女书记钓鱼》参加江西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脱贫攻坚小戏小品曲艺大赛,荣获一等奖;10月,创作的鄱阳大鼓《红烛拒染》作为优秀节目被选中参加第一届“嘉定法宝杯”曲艺展演。他说:“获奖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心在曲艺、情系曲艺,生命不息、创作不止,这就是陆泽浦,一位与曲艺结缘40年、对曲艺之爱“高烧不退”的曲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