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课堂的达成,一要把所教内容尽量结合师生们的周边地理案例来筹划,若师生们缺少与所学内容的案例知识,则要通过节假日深入乡村及其田间地头、厂矿属地、城乡社区、保护区、移民地等获取客观体验知识,为课堂的师生、生生联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鲜活的知识储备。二要不断通过研读教材教参、深入了解学生、同行间的教法交流、远程学习等方式,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掌控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激发兴趣 生生联动 高效课堂
中学各年级地理授课时数的限制,课堂上留给师生们交流的时间不多,这就迫使教师们想方设法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拓展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并结合自身实际以最佳策略在较短的一节课内完成师生、生生互动,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本文就近几年来自己有效课堂的实践,谈谈中学地理高效课堂一般模式的建立。
一、改变定式教法,寻求学生喜欢的切入点
1.转变“教”与“学”的践行方式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常识性课,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选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开启学生把身边事与地理知识相联系的智慧,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与兴趣,发展学生既能掌握书本上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又能通过身边地理事件或地理教学仪器的实际模拟操控地理技能。这就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贯彻完成教学任务,强调如何使学生“会学”;侧重学生“探究”式学习,加深学生的实践体验教育,巩固其所学地理知识;追求的目标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为了能体现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我努力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究,课本让学生自主阅读,问题让同学们充分酝酿思考后解答,答案结论让学生们概括,并将各自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实现师生、生生交流,营造共享学习成果的喜悦。力求实现一种由“问题质疑、探求解答、总结成果、练习应用”等层层推进且比较实用可控的“教”与“学”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养成好习惯、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师生思维火花、学习技能、才艺展示的交融之地。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启发式谈话、学生自学提问、师生互动讨论等形式进行。要求学生思考,究其因果,图文并用,例如:识记课本插图、配图、教学挂图、简笔绘图等;巡视探解课堂作业,个别指导、探究、解惑等多种形式,保证“教”与“学”、“惑”与“解”信息畅通。
2.激发学生“学”与“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与“究”的兴趣是提高地理成绩的关键。好的新课“导入法”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促进教学探究互动的先声,从而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围绕课堂“探究”“解惑”要点,处于“求惑”的亢奋状态,以饱满的激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探究、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探讨并解决新问题,取得最理想的“教”与“学”效果。例如:大街小巷、报纸杂志、电视、网上,随处可见知识内涵丰富、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各种广告,结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把广告巧妙地引入地理课堂进行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诗词、儿歌、谜语、歇后语、幽默漫画、案例简介、复旧联新、节假日内涵等导入法。当然,这些“导入法”是否能灵活运用,除需要根据所教知识内容的特点设定,还与教者掌控此法的技巧能力有关。若能使课堂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身边事或实际生活需要,那就更能紧紧地抓住他们的“心”,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若能把所讲内容灵活地联系到学生的生活需要,并能用周边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授课,就能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例如:在讲“降水”一节时,可提问“我们学校周边河里的水,在冬天和夏天的水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是学生既看得到又能感受得到的简易问题,于是抢着回答,这样课堂气氛好,教得真实生动,学得积极主动。从而很容易引出我国降水的一般规律为:夏秋季降水多于冬春季的特点。学生兴趣浓,气氛好,容易理解识记,遂成高效课堂。
3.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与技巧,根据学校现有条件恰如其分地使用教具、挂图等。例如:地球仪、三球仪、地形地貌模型、地形剖面模型、配套教学挂图等。在运用所有的教具中,特别要提升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打造出学生喜闻乐见的PPT课件与动画课件,使学生对“获知”与“解惑”的方式充满兴趣。这当中的多媒体、电子白板的应用更能把课堂容量增大,从而使抽象的知识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更能让同学们直观地感知、理解地理知识。总之,在课堂上,教师把制作合理、活趣实用、易于操作的多媒体课件,适时引用,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强劲优势,寓教于乐,促成高效课堂,此法甚佳。如我在教《世界的气候》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将各种不同气候类型分布区域,制作成不同颜色的闪烁模块,能直观看出各气候分布区域的位置,声、色、光等画面并现。既给同学们留下了视听效果,又给同学们留下了生动直观的认知印象,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鼓动、探究、解惑
(1)一节课是否成功,首先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鼓动”下,是否创建了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否调动了学生具有一定时效的求知欲。整堂课学生的思维若总是处于兴奋状态,并积极地探求知识,还想将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技能,那就成功了。若要达此目标,教师必须明确本堂课的“引导、鼓动、探究、解惑”目标,才能找准“引导、鼓动”学生学习本堂课内容的切入点,从而轻易达到“探究、解惑”之目的。
(2)指明“探究、解惑”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学习能力,完成一两个知识点的学习任务。例如:课后有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采用自己信手拈来的周边地理知识解答其结果;平时可通过诸如社会实践调查,研读教材、识读课本插图与配图;运用信息技术,在电脑网络搜寻,生生组合探讨,等等。让学生择取自己喜好的方式方法,获得最佳答案。这样做既可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 (3)创设社会实践探究平台,提升师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延与外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充分做好安全预案的情况下,征得学校、家长的同意,利用节假日,带领同学们深入村镇、社区、矿山、工厂、开发区、保护区等,结合课本需要探讨问题。诸如环境卫生、环境污染、扬尘雾霾、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国土整治、矿产资源保护、村镇聚落的分布、城镇规范化及其建设等问题。把各自的所见所闻所思,并结合所学书本知识与课后作业探究活动的需要,选取各自喜好的课题,撰写出社会实践探究报告,完成相关科目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实践探究平台对师生们的后续课堂知识贮备能起到作用,也对课堂联动、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师生个体的整体素质提高等大有益处,为以后课堂涉及内容的师生、生生联动埋下了伏笔,为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课前精心筹划,课中自信洒脱,多才多艺的偶像作用等都将感染学生,足够维持学生一堂课的求知动力,激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整堂课的教育教学任务也能高效完成。“激情”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情绪表情、声音、才艺等。这些因素将直接给学生以视听刺激,使其心仪且对课堂上的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瞬时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足使学生整堂课保持旺盛的精力。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随机的能力培养,同时也是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情绪感染与合作的平台,更是借此氛围达成高效课堂之目的捷径。
(5)根据实际需要搭建符合激励先进、鞭笞后进,且操控性较强的综合性素质评估体系,恰当地运用到班级管理与学习管理中。借此体系搭起班风学风的评比平台,建立起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作为师生们不断进取的持久原动力。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机制的正确发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其潜能,增强其信心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等效能作用;是对学生赢得更好成绩或更佳成就的促进,是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自我提高的需要。能有效沟通师生、生生情感交流,增强学习信心,促进学习的意义,从而使自己向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迈进。
总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精心筹划课内外学习活动。这样才能使课堂改革、创新教法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应是渊博知识的载体,扮演着传授知识的重要角色,学生则为吸收知识的中心主体。角色定位正确,任务目标明确,才能构建出高效、优质的校内外课堂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地理》,七至八年级义务教育课本.
[2]人教版《地理教学参考》,七至八年级,义务教育参考书.
[3]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人教版《地理》(必修),高一至高二(一至三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5]人教版《地理教学参考》(必修),高一至高二(一至三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参书.
[6]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光电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青云镇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关键词:激发兴趣 生生联动 高效课堂
中学各年级地理授课时数的限制,课堂上留给师生们交流的时间不多,这就迫使教师们想方设法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拓展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并结合自身实际以最佳策略在较短的一节课内完成师生、生生互动,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本文就近几年来自己有效课堂的实践,谈谈中学地理高效课堂一般模式的建立。
一、改变定式教法,寻求学生喜欢的切入点
1.转变“教”与“学”的践行方式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常识性课,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选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开启学生把身边事与地理知识相联系的智慧,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与兴趣,发展学生既能掌握书本上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又能通过身边地理事件或地理教学仪器的实际模拟操控地理技能。这就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贯彻完成教学任务,强调如何使学生“会学”;侧重学生“探究”式学习,加深学生的实践体验教育,巩固其所学地理知识;追求的目标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为了能体现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我努力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究,课本让学生自主阅读,问题让同学们充分酝酿思考后解答,答案结论让学生们概括,并将各自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实现师生、生生交流,营造共享学习成果的喜悦。力求实现一种由“问题质疑、探求解答、总结成果、练习应用”等层层推进且比较实用可控的“教”与“学”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养成好习惯、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师生思维火花、学习技能、才艺展示的交融之地。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启发式谈话、学生自学提问、师生互动讨论等形式进行。要求学生思考,究其因果,图文并用,例如:识记课本插图、配图、教学挂图、简笔绘图等;巡视探解课堂作业,个别指导、探究、解惑等多种形式,保证“教”与“学”、“惑”与“解”信息畅通。
2.激发学生“学”与“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与“究”的兴趣是提高地理成绩的关键。好的新课“导入法”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促进教学探究互动的先声,从而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围绕课堂“探究”“解惑”要点,处于“求惑”的亢奋状态,以饱满的激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探究、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探讨并解决新问题,取得最理想的“教”与“学”效果。例如:大街小巷、报纸杂志、电视、网上,随处可见知识内涵丰富、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各种广告,结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把广告巧妙地引入地理课堂进行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诗词、儿歌、谜语、歇后语、幽默漫画、案例简介、复旧联新、节假日内涵等导入法。当然,这些“导入法”是否能灵活运用,除需要根据所教知识内容的特点设定,还与教者掌控此法的技巧能力有关。若能使课堂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身边事或实际生活需要,那就更能紧紧地抓住他们的“心”,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若能把所讲内容灵活地联系到学生的生活需要,并能用周边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授课,就能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例如:在讲“降水”一节时,可提问“我们学校周边河里的水,在冬天和夏天的水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是学生既看得到又能感受得到的简易问题,于是抢着回答,这样课堂气氛好,教得真实生动,学得积极主动。从而很容易引出我国降水的一般规律为:夏秋季降水多于冬春季的特点。学生兴趣浓,气氛好,容易理解识记,遂成高效课堂。
3.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与技巧,根据学校现有条件恰如其分地使用教具、挂图等。例如:地球仪、三球仪、地形地貌模型、地形剖面模型、配套教学挂图等。在运用所有的教具中,特别要提升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打造出学生喜闻乐见的PPT课件与动画课件,使学生对“获知”与“解惑”的方式充满兴趣。这当中的多媒体、电子白板的应用更能把课堂容量增大,从而使抽象的知识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更能让同学们直观地感知、理解地理知识。总之,在课堂上,教师把制作合理、活趣实用、易于操作的多媒体课件,适时引用,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强劲优势,寓教于乐,促成高效课堂,此法甚佳。如我在教《世界的气候》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将各种不同气候类型分布区域,制作成不同颜色的闪烁模块,能直观看出各气候分布区域的位置,声、色、光等画面并现。既给同学们留下了视听效果,又给同学们留下了生动直观的认知印象,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鼓动、探究、解惑
(1)一节课是否成功,首先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鼓动”下,是否创建了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否调动了学生具有一定时效的求知欲。整堂课学生的思维若总是处于兴奋状态,并积极地探求知识,还想将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技能,那就成功了。若要达此目标,教师必须明确本堂课的“引导、鼓动、探究、解惑”目标,才能找准“引导、鼓动”学生学习本堂课内容的切入点,从而轻易达到“探究、解惑”之目的。
(2)指明“探究、解惑”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学习能力,完成一两个知识点的学习任务。例如:课后有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采用自己信手拈来的周边地理知识解答其结果;平时可通过诸如社会实践调查,研读教材、识读课本插图与配图;运用信息技术,在电脑网络搜寻,生生组合探讨,等等。让学生择取自己喜好的方式方法,获得最佳答案。这样做既可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 (3)创设社会实践探究平台,提升师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延与外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充分做好安全预案的情况下,征得学校、家长的同意,利用节假日,带领同学们深入村镇、社区、矿山、工厂、开发区、保护区等,结合课本需要探讨问题。诸如环境卫生、环境污染、扬尘雾霾、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国土整治、矿产资源保护、村镇聚落的分布、城镇规范化及其建设等问题。把各自的所见所闻所思,并结合所学书本知识与课后作业探究活动的需要,选取各自喜好的课题,撰写出社会实践探究报告,完成相关科目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实践探究平台对师生们的后续课堂知识贮备能起到作用,也对课堂联动、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师生个体的整体素质提高等大有益处,为以后课堂涉及内容的师生、生生联动埋下了伏笔,为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课前精心筹划,课中自信洒脱,多才多艺的偶像作用等都将感染学生,足够维持学生一堂课的求知动力,激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整堂课的教育教学任务也能高效完成。“激情”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情绪表情、声音、才艺等。这些因素将直接给学生以视听刺激,使其心仪且对课堂上的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瞬时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足使学生整堂课保持旺盛的精力。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授,随机的能力培养,同时也是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情绪感染与合作的平台,更是借此氛围达成高效课堂之目的捷径。
(5)根据实际需要搭建符合激励先进、鞭笞后进,且操控性较强的综合性素质评估体系,恰当地运用到班级管理与学习管理中。借此体系搭起班风学风的评比平台,建立起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作为师生们不断进取的持久原动力。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机制的正确发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其潜能,增强其信心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等效能作用;是对学生赢得更好成绩或更佳成就的促进,是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自我提高的需要。能有效沟通师生、生生情感交流,增强学习信心,促进学习的意义,从而使自己向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迈进。
总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精心筹划课内外学习活动。这样才能使课堂改革、创新教法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应是渊博知识的载体,扮演着传授知识的重要角色,学生则为吸收知识的中心主体。角色定位正确,任务目标明确,才能构建出高效、优质的校内外课堂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地理》,七至八年级义务教育课本.
[2]人教版《地理教学参考》,七至八年级,义务教育参考书.
[3]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人教版《地理》(必修),高一至高二(一至三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5]人教版《地理教学参考》(必修),高一至高二(一至三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参书.
[6]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光电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青云镇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