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存在心理学主要通过在场,激惹现实,激活和面对抵抗,与意义创生这四个阶段,使患者认清存在的意义,以全新的态度应对生活。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讲述的是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然而在主线下隐藏的却是一条心理治疗之路,患者露西在治疗师艾默森的治疗下,正视自己的问题,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关键词:在场;激惹现实;抵抗;意义创生
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情节简单明了,讲述的是露西在旅行中遇到了自己真正爱的人,却不能肯定,一再逃避,最终经过各种曲折在一起的故事。然而透过这条故事主线,却是一段心理治疗历程。小说中,露西像是一个面临困境的患者,艾默森则是她的治疗师,帮助她逐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认清自己。
治疗的第一阶段是在场。布根塔尔指出:“在场是个体倾向于在一种深层次上尽可能充分参与的情景或关系中的一种存在的性质”。在场不仅是指患者与治疗者存在于那里,也包括患者对于治疗师的认可,理解与信任。露西与艾默森的第一次见面是在贝尔托利尼公寓,艾默森父子欲将房间让给露西及巴特利特小姐,这样的行为虽然使露西感觉到惶恐,但也让她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这其实说明在露西的潜意识里已经开始对艾默森有了一定的认同感,所以在之后的餐桌交谈中甚至希望艾默森父子也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在饭后起身离开时,也转身向他们鞠了一躬。第二次是在圣克罗彻教堂。幼童在一块墓石上绊了一跤,露西与艾默森都冲上前去,却还是晚了一步,幼童跌痛了,吓坏了,在一位女士的劝慰下才恢复正常。艾默森对这位女士表示了感谢,“您的贡献比世界上所有的文物古迹都大。我和您信仰不一样,不过我真心信赖那些使别人快乐的人。”露西对这次事件的感受是,“感到心灵净化,不再蔑视艾默森父子,决心对他们谦和,落落大方而不是过分拘泥。”这两次事件都加深了露西对艾默森的认同感与信任感。
治疗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激惹现实。激惹现实就是鼓励来访者投入那种明显的关联之中。露西想要谢绝一同参观教堂的邀请,却被艾默森一眼看破,说出其心中的真实想法:“你听从年纪大的人的建议,装作很容易生气的样子,但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这些话很无礼,但露西并没有生气发作,这说明露西内心对这样的评价是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她知道自己确实是这样,一直听从于别人的建议生活,受到各种各样的拘束。在后来与艾默森的单独相处中,艾默森指出了她真正存在的问题,“你的思想容易被搞得混乱,放开你自己吧,把你的那些搞不清楚的想法兜底翻出来,在阳光里摊开来,弄清楚他们的含义。”艾默森建议她学会理解自己,领会自己真正的想法。到此时,露西对艾默森已经彻底没有防范了,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好心肠的人。露西在这一阶段初步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精神与现实困境。精神上,缺乏交流,认不清自己真正的需求;现实中,没有过多的自主选择权,一味听从社会与家庭要求。
治疗的第三阶段是激活抵抗,面对现实,这是让来访者有力量改变的一种方法,让来访者意识到改变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治疗师手中。这一阶段开始于夏街,阴差阳错,艾默森父子住进了本该是两位艾伦小姐居住的房子。在这件事上,艾默森看似做了一个总结性的回答,“无论我们站在什么地方,总会在某一样物体上投下阴影,为了保护物体而变换地方是没有用的,因为阴影总会跟随而来。因此,还是选择一块不会损害别人的地方----是的,选择一块不会损害别人太多的地方,然后尽最大的努力站在那里,面对阳光。”但其实这段话是对露西的一个刺激,是希望其能真正面对现实,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段话使露西有了一定的变化。这点可以在之后露西对乔治态度的改变中看出。第二次是在毕比先生的书房中,艾默森再一次指出了露西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思想混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会运用自己的各种功能,特别是爱的功能。露西感到震惊,并努力表现出厌恶的样子,然而艾默森却步步逼近,“你已经走得很远,不可能再走回头路。”露西感到很愤怒,但这样的愤怒仅持续了一会儿,接着而来的最本质的思考,她终于看到了灵魂的最深处,了解到自身真正想要的,即使是在种种事件中纠结,挣扎,艾默森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勇气与信心,让她意识到这一切真理都是掌握在她自己的手中,她必须为自己做出选择。
到这里一切都已明了,进入治疗的最后一个阶段---意义创生。显而易见,这一阶段就是来访者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恍然大悟的感受,从而清楚地了解到自身的困境,超越这些限制,形成一个新的概念,新的自己。小说的结尾,露西与乔治回到了初次遇见的地方,露西不再思想混乱,不再受多方面的约束,敢于追求自身存在的意义。而艾默森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治疗任务,退居幕后。
参考文献:
[1] Bugental J,The art of the psychotherapist,New York:Norton,1987.
[2] E.M.福斯特.巫漪云.看得见风景的房间[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3]杨绍刚,程世英.刘春琼,译.科克.J.施耐德,罗洛梅.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在场;激惹现实;抵抗;意义创生
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情节简单明了,讲述的是露西在旅行中遇到了自己真正爱的人,却不能肯定,一再逃避,最终经过各种曲折在一起的故事。然而透过这条故事主线,却是一段心理治疗历程。小说中,露西像是一个面临困境的患者,艾默森则是她的治疗师,帮助她逐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认清自己。
治疗的第一阶段是在场。布根塔尔指出:“在场是个体倾向于在一种深层次上尽可能充分参与的情景或关系中的一种存在的性质”。在场不仅是指患者与治疗者存在于那里,也包括患者对于治疗师的认可,理解与信任。露西与艾默森的第一次见面是在贝尔托利尼公寓,艾默森父子欲将房间让给露西及巴特利特小姐,这样的行为虽然使露西感觉到惶恐,但也让她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这其实说明在露西的潜意识里已经开始对艾默森有了一定的认同感,所以在之后的餐桌交谈中甚至希望艾默森父子也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在饭后起身离开时,也转身向他们鞠了一躬。第二次是在圣克罗彻教堂。幼童在一块墓石上绊了一跤,露西与艾默森都冲上前去,却还是晚了一步,幼童跌痛了,吓坏了,在一位女士的劝慰下才恢复正常。艾默森对这位女士表示了感谢,“您的贡献比世界上所有的文物古迹都大。我和您信仰不一样,不过我真心信赖那些使别人快乐的人。”露西对这次事件的感受是,“感到心灵净化,不再蔑视艾默森父子,决心对他们谦和,落落大方而不是过分拘泥。”这两次事件都加深了露西对艾默森的认同感与信任感。
治疗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激惹现实。激惹现实就是鼓励来访者投入那种明显的关联之中。露西想要谢绝一同参观教堂的邀请,却被艾默森一眼看破,说出其心中的真实想法:“你听从年纪大的人的建议,装作很容易生气的样子,但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这些话很无礼,但露西并没有生气发作,这说明露西内心对这样的评价是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她知道自己确实是这样,一直听从于别人的建议生活,受到各种各样的拘束。在后来与艾默森的单独相处中,艾默森指出了她真正存在的问题,“你的思想容易被搞得混乱,放开你自己吧,把你的那些搞不清楚的想法兜底翻出来,在阳光里摊开来,弄清楚他们的含义。”艾默森建议她学会理解自己,领会自己真正的想法。到此时,露西对艾默森已经彻底没有防范了,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好心肠的人。露西在这一阶段初步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精神与现实困境。精神上,缺乏交流,认不清自己真正的需求;现实中,没有过多的自主选择权,一味听从社会与家庭要求。
治疗的第三阶段是激活抵抗,面对现实,这是让来访者有力量改变的一种方法,让来访者意识到改变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治疗师手中。这一阶段开始于夏街,阴差阳错,艾默森父子住进了本该是两位艾伦小姐居住的房子。在这件事上,艾默森看似做了一个总结性的回答,“无论我们站在什么地方,总会在某一样物体上投下阴影,为了保护物体而变换地方是没有用的,因为阴影总会跟随而来。因此,还是选择一块不会损害别人的地方----是的,选择一块不会损害别人太多的地方,然后尽最大的努力站在那里,面对阳光。”但其实这段话是对露西的一个刺激,是希望其能真正面对现实,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段话使露西有了一定的变化。这点可以在之后露西对乔治态度的改变中看出。第二次是在毕比先生的书房中,艾默森再一次指出了露西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思想混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会运用自己的各种功能,特别是爱的功能。露西感到震惊,并努力表现出厌恶的样子,然而艾默森却步步逼近,“你已经走得很远,不可能再走回头路。”露西感到很愤怒,但这样的愤怒仅持续了一会儿,接着而来的最本质的思考,她终于看到了灵魂的最深处,了解到自身真正想要的,即使是在种种事件中纠结,挣扎,艾默森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勇气与信心,让她意识到这一切真理都是掌握在她自己的手中,她必须为自己做出选择。
到这里一切都已明了,进入治疗的最后一个阶段---意义创生。显而易见,这一阶段就是来访者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恍然大悟的感受,从而清楚地了解到自身的困境,超越这些限制,形成一个新的概念,新的自己。小说的结尾,露西与乔治回到了初次遇见的地方,露西不再思想混乱,不再受多方面的约束,敢于追求自身存在的意义。而艾默森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治疗任务,退居幕后。
参考文献:
[1] Bugental J,The art of the psychotherapist,New York:Norton,1987.
[2] E.M.福斯特.巫漪云.看得见风景的房间[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3]杨绍刚,程世英.刘春琼,译.科克.J.施耐德,罗洛梅.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