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便对柳树怀有一种很为特殊的情感。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便是现在,我还是说不大好,也许有喜欢,也许有崇敬,也或许还有某种精神的向往吧。不过,那时候,我并没有想太多。我只知道整天跟着小伙伴们在柳树下尽情地玩耍。有时,我们比赛谁能爬上最高最细的树尖;有时,我们抓住柳枝看谁荡得最高最远;有时,我们又在树下垂钓看谁钓到的鱼最多最大。每当柳絮飘飞的日子,我们还喜欢把带有柳絮的枝条摘下来,折成美丽的花环戴在头上。总之,我们在柳树下,快乐、幸福地生活着,尽管在大人们的眼里,那时的乡村生活是那样的苦涩艰难。
再后来,我慢慢儿长大了,虽然不再如儿时那般地在柳树下玩耍,却还是很喜欢柳树,特别是在听说了“柳堡”的来历后。据老人们说,我的家乡原本不叫“柳堡”,而叫“刘坝头”。有一年来了新四军,一位村姑爱上一个兵哥哥,编辑胡石言先生以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二妹子”与“李进”的军旅情感剧本。不过,在给这部剧本起名字时犯了难,总不能叫“刘坝头的故事”吧。老人们说,大概是编剧觉得柳树自古能眉目传情,再加上我的家乡到处都有柳树,便把“刘”字改为谐音“柳”字;而这又是一个关于兵哥哥的故事,于是,又把“坝”字改为带有兵味的“堡”字。从此,家乡便改名为“柳堡”,剧本也随之定名为《柳堡的故事》。而更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家乡柳堡——一个贫穷的乡村,竟然,因着这部电影,因着“二妹子”与“李进”美丽的爱情故事而声名远播。
从那以后,我便深深地爱上了柳树,每当柳絮飘飞的日子,更是情难自禁。
一
按说,就这么生活着也是一件极为美好的事情: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弯弯的柳树,平静的小河,还有河面上那偶尔划过的驶向远方的船。然而,美好的事情似乎总是不会太为长久,我的童年仿佛注定了要多一份不常有的责任与沉重。
我已经记不大清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只记得那时我很小。有一天,父母围坐在蚊帐里教我数数字。他们一遍遍地教我,我也一遍遍用心地学着,可我就是不能从一数到十,每次数到三就再也过不去了。为此,我不知道挨了多少巴掌。后来,我是怎么过的关,父母还对我说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但父亲那一声声沉重的叹息,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也许,从那时起,心中便有了一个与那个年龄极不相称的想法:我要努力,不能让父亲再叹气,虽然我并不知道努力的内涵,也不知道要努力什么。再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对我说起了我名字的含义——他们希望我能考上清华大学。我这才知道,当年,父亲的叹息声中,包含了多少无奈与失望。从那以后,每当别人再叫到我名字时,心中便总觉得有一份生命的责任等着我去完成。虽然责任的内涵,随着生命的成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责任本身却一直伴随着我走到了今天。
也许正是因为心中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沉重,再和小伙伴们在柳树下玩耍时,尽管也能忘情地欢乐,可一旦安静下来,却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记得那时候,为了实现理想,我很是努力地学习着。为了提高语文成绩,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很早就开始写日记了——至今我还存有一本三十多年前的日记本。那时候,我特想把作文写好,因此,写作之余,常想着能不能多读点书。然而,那个时代,不仅是我,几乎所有的乡村学生除课本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课外读物了。我也只是幸运地在父亲的帮助下,阅读了几本从别人手里借来的《作文通讯》而已。如此的“阅读史”,即便是再努力,我的语文水平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尽管如此,最终我还是凭借着理科的优势,以高于分数线11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江苏省高邮师范学校。
不过,考上师范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喜悦,因为上师范实在不是我的人生所愿。只因父亲希望我早日走出乡村,也因着那个年代的特殊政策,我才不得不上师范。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情绪低落,感觉迷茫。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才慢慢从沮丧中走了出来,并重新定义了人生目标:做一个音乐家。然而,命运再一次跟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我努力了近三年之后,我突然间发现自己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声带也因练声过度出了状况。尽管那时我的钢琴已经弹得很好,歌也是唱得有模有样,我还是不得不放弃我的钢琴梦和歌唱梦。
于是,带着深深地遗憾与痛惜,我再次回到了柳絮飘飞的家乡。尽管家乡的柳树还在,尽管树下还有许多快乐的玩童,可是我的心却不再快乐,我被命运深深地挫伤了……
二
1987年9月,我走上了讲台,那年,我刚满18岁。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我实在没有多少心思教学,整天抑郁寡欢。那段时间,我常常望着门前的柳树发呆。说实话,家乡的柳树,算不上很美。它没有杉树的挺拔,没有榆树的材质,也不似同门兄弟——垂柳那般婀娜多姿,甚至,仔细看,还有点儿丑陋。但它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随遇而安。不管是身处溪边,还是植根垄旁,也不管是新近培植的,还是垂垂老矣,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它定然会抽出新的绿芽,美丽迷人的柳絮定然会随风而飘。受其启发,我暗下决心:一如柳树般随遇而安地做一个优秀的乡村语文教师。
愿景虽然美好,但要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在师范学校读书时,我也算是比较勤奋的,不但文化科学得好,《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材教法》等基础理论也学得不错。不过,理论学习是一回事,教育教学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再加上我是一个乡村教师,没有多少机会外出学习,也没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帮带,我所能做的,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摸的第一块“石头”是学生,我拜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
可惜,时间过去这么久,我已记不大清楚他们的名字了。然而,他们曾经给予我的帮助和“教导”,我是不敢忘记的。记得有一次,我精心“设计”好教案,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可當我讲完课询问学生是不是听懂时,竟然发现全班学生都直摇头,我一下子愣住了。
正在我不知所措时,班长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有很多字不认识,还不会读课文呢。我们以前的语文老师每讲一篇新课文,都是先教生字词,再带领大家读熟课文,最后才讲课文的。”她看我似乎还不大明白,径直地走上讲台,自己做起了小老师,带领大家学起了生字词。于是,我就有了第一任“老师”,发展到后来,几乎全班学生都成了我的“老师”。只要教学上遇到什么困难,我便请教他们。 我摸的第二块“石头”还是学生,我拜的第二任“老师”还是学生。
从教30多年来,虽然也做了21年的班主任,但要认真说起来,我并不擅长这份工作。于是,我又想到了我的学生们。我常常虚心地向他们请教,什么黑板报如何出,野炊如何搞,如何做学生的朋友,等等,学生给我出了许多好主意。到了中学后,我更是认认真真地拜学生为师。在学生的帮助下,我成功地解决了早恋、抽烟等许多棘手问题。现在想来,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真不知道我会把班级带成什么样子。
在我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闲来无事时便记了下来。起初,只是觉得这些事有意思罢了,并没想太多,后来,当我意识到这些随笔其实便是教育反思,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是很有好处时,我便更加自觉地记录了,而这一记录便写了数十万字。
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教育之路。
三
1992年2月26日,于我而言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日子。
那一天,我被抽调到宝应县柳堡小学,参与创建江苏省首届模范学校。说起来,领导能看中我,是因为我年轻充满活力,是因为那几年,我对教育的不懈追求且已小有成绩。然而,真要让我从乡镇中心小学调到村小任教,再怎么说,情感上还是很难接受的。只是,那个年代,尤其,我又是那么的年轻,心里即便是再怎么不情愿又能如何?
下午出发时,不知道老天爷是故意想让我记住那个特别的日子,还是为了暗示什么,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那天,整个天空塌下来似的,除了茫茫白雪,似乎所有的一切都突然间消失了。风夹着冰凌,狠狠地击打着我的衣衫,一块一块、一点一点地剜割着我的鼻子、眼睛,和那早已麻木的面颊。我唯一能做的便是裹紧衣衫,埋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泥泞不堪的乡村小路上,连开口抱怨一下,都不能实现——只要一张口,口鼻就立即被风雪封住了。傍晚时分,当我终于来到柳堡小学时,我早已是大汗淋漓。心中的那份委屈,真是无以言表。
好在春天很快便来临了。
春暖花开,校园里一片阳光灿烂。尤其让我欢喜的是,校园周围竟然有一片柳林,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看着柳树长出嫩芽,看着柳树抽出柳枝,又看着柳絮随风而飘,我被深深的陶醉了。渐渐地,刚来时的不快与委屈便释然了。不但如此,这里的老师对教育的那份真情投入,这里的领导对教育事业那份少有的执着与虔诚,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很庆幸,我来到了柳堡小学。在这里,我找到了我的生命之所。于是,我也同他们一样,深情地投入到创建省级模范学校的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之中,投入到我的教育事业之中。
1993年初,在江苏省教委的倡议下,全省兴起了大练教学基本功的热潮。历经乡镇级、片级选拔赛后,我有幸代表南片参加了县级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之后,经过县教育局强化培训后,我又参加了扬州市基本功大赛,获得了一等奖。接着,扬州市教育局又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预选队员进行了甚为严格的封闭训练,时间长达四十多天。经过数轮选拔,市教育局决定由我和另外十一名教师组成扬州市代表队,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经过理论笔试、才艺展示、限时说课和借班上课几个回合的比赛,我最终获得了二等奖。之后,我更是沉浸在语文教育研究之中,不久便在《青海教育》《小学德育》等杂志上发表了数篇文章。同年,柳堡小学成功创建为“江苏省模范学校”。我也因此于1995年被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同年入党,并被任命为副校长。
柳堡小学能有今天,当然不仅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作为学校的副校长,我做了我该做的一切,本是十分平常,但是上级还是给予了我很高的荣誉。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十分认可我的工作,把我的事迹拍成《九九艳阳的事业》《柳堡的太阳》《师魂》等电视专题片在省市县电视台多次公开播放。这期间,我还获得过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数次获得县“先进个人”、县“优秀工作者”和县“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再后来,我调到中学任教,并在几年后,做了一件今天看来很为平常,而在当年却不亚于石破天惊的“大事”:2001年5月,我走进了民办学校。那几年,我南下广州,北上山东,先后任小学部教务处主任、初中部教务处主任。
那是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日子,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然而,四年来,我的灵魂仿佛被洗礼了一般。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我看到了太多之前都不曾看到过的人和事。那时候,我仿佛是刚刚诞生的婴儿,常常惊讶地发现,原来《论语》还可以这么读,课还可以这么上,原来教育之爱是那样的充满魔力,“课程标准”还可以这样解读。虽然,那一段时间里,因着工作太为忙碌,我并没有读太多的书,也没有写太多的文章,然而,那种仿佛是来自异域文化的强大的教育冲击力,让我由里到外地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要不是后来父亲突发癌症,我是轻易不会离开民办学校的。
四
再次回到公办学校后,我被调到一所乡村中学任教语文。
虽然,从领导岗位上走了下来,不再有往日的光环,破旧的校舍似乎也很难跟现代教育联系起来,然而,这又有什么要紧呢?对于深爱着语文教育的我来说,理想的教育在心中,美丽的教育生活完全可以自己建设。唯一让我稍感遗憾的是,一所乡村校园里竟然没有一棵柳树。
不过,好在,在我回家的路上,我依然能够看到许多沿河而立的柳树,这让我一颗漂泊的心,终于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于是,我便在这所僻远的乡村中学,再次沉静了下来。
在别人闲暇的时候,我读四大名著,读《论语》《诗经》,读《史记》唐詩,读朱自清、季羡林、毕淑敏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在教育理论方面,我阅读了《语文:表现与存在》《语文本体论》《语文解释学》《语文教育心理学》等著作。此外,我还长年订阅了《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建设》等刊物。
多年的学习和写作,让我终于有了一些收获,我不但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月刊》《教书育人》《教师月刊》等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还于2007年10月出版了第一本教育专著《那夜的烛光》。 那段日子里,除了进行理论提升,写好论文外,我做得最多的便是进行课堂教学的自我磨炼。说起来,很是惭愧,我是在一所最底层的联办初中任教,实在是没有机会外出听课、参加课堂教学比赛。为了等一次市级课堂教学比赛的机会,我前后等了十年之久。但这十年来,我从来没有放弃自我磨炼,我告诉自己,不能让机会等我,我要时刻准备着机会的到来。那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选择两到三篇文章进行自我磨课。记得为了上好艾青的现代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我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在我看来,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我前后读了差不多有两百多遍,终于把那首诗读到了学生的心里。那节课,我最终取得了成功,尽管除了学生没有一个听众。就这样,十年的精心准备,十年的自我磨炼,我终于抓住机会获得市赛课一等奖,接着又获得省赛课一等奖。
八年前,我调到了另一所乡村中学任教。同是乡村中学,差不多的工作环境,差不多的办公条件,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学校离家近了许多,虽说每天来回骑车七十多里路,也不轻松。不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有许多的柳树。每天一边骑车,一边欣赏柳树的风姿,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而且对于我来说,这每天骑车的一个多小时,更是我“反刍”我的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最好机会。也正是从那时起,多少都有点儿在被动的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才正式转向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
我开始全面接触“非构思”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我先后在“非构思”写作教学、“非构思”阅读教学、“非构思”文本解读和“非构思”读写一体化上进行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有数十篇论文在《初中语文教与学》《语文建设》刊物上发表,如《从认知性兴趣走向操作性兴趣》刊发于2016年第1期的《初中语文教与学》。
与此同时,我努运用“非构思”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并先后在南京、无锡等地展示“非构思”课堂教学。如2018年6月,在第一届全国“语用”教学论坛上,我上了一节《在突转中精彩——让故事更有故事味》的“非构思”研讨课。在那节课中,我把“突转”式“非构思”文章图式,一种关于结构、形式与内容方面的静态的描述性写作知识,通过经验融合、阅读体悟、试错迁移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心灵化的建构内化,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专业的追寻是无止境的,即便是评上特级教师的今天,在“非构思”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又到了柳絮飘飞的日子,每日清晨与傍晚,当我行走在乡村小路上,当柳枝不时地从身边轻轻划过时,当柳絮一次次温柔地抚过脸庞时,我的心里便满含着生命的惬意。我喜欢柳絮飘飞的日子,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那千千万万的柳絮中的一缕,随风而飘,随遇而安,随意而栖……
【作者简介】
王清,1969年3月出生于江苏宝应。1987年6毕业于江苏省高邮师范学校,后去南京师范大学进修,获中文本科文凭。1987年8月在宝应县柳堡乡中心小学任小学语文教师,1992年调任宝应县柳堡小学教务主任、副校长,参与并成功创建江苏省首届“模范学校”。1993年获江苏省首届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1995年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1996年8月调中学任教,始终围绕一个大的方向进行课题研究,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外出讲座和公开课数十场次,终于2016年被评为省特级教师,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扬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2018年被评为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现任宝应县山阳镇中心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再后来,我慢慢儿长大了,虽然不再如儿时那般地在柳树下玩耍,却还是很喜欢柳树,特别是在听说了“柳堡”的来历后。据老人们说,我的家乡原本不叫“柳堡”,而叫“刘坝头”。有一年来了新四军,一位村姑爱上一个兵哥哥,编辑胡石言先生以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二妹子”与“李进”的军旅情感剧本。不过,在给这部剧本起名字时犯了难,总不能叫“刘坝头的故事”吧。老人们说,大概是编剧觉得柳树自古能眉目传情,再加上我的家乡到处都有柳树,便把“刘”字改为谐音“柳”字;而这又是一个关于兵哥哥的故事,于是,又把“坝”字改为带有兵味的“堡”字。从此,家乡便改名为“柳堡”,剧本也随之定名为《柳堡的故事》。而更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家乡柳堡——一个贫穷的乡村,竟然,因着这部电影,因着“二妹子”与“李进”美丽的爱情故事而声名远播。
从那以后,我便深深地爱上了柳树,每当柳絮飘飞的日子,更是情难自禁。
一
按说,就这么生活着也是一件极为美好的事情: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弯弯的柳树,平静的小河,还有河面上那偶尔划过的驶向远方的船。然而,美好的事情似乎总是不会太为长久,我的童年仿佛注定了要多一份不常有的责任与沉重。
我已经记不大清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只记得那时我很小。有一天,父母围坐在蚊帐里教我数数字。他们一遍遍地教我,我也一遍遍用心地学着,可我就是不能从一数到十,每次数到三就再也过不去了。为此,我不知道挨了多少巴掌。后来,我是怎么过的关,父母还对我说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但父亲那一声声沉重的叹息,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也许,从那时起,心中便有了一个与那个年龄极不相称的想法:我要努力,不能让父亲再叹气,虽然我并不知道努力的内涵,也不知道要努力什么。再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对我说起了我名字的含义——他们希望我能考上清华大学。我这才知道,当年,父亲的叹息声中,包含了多少无奈与失望。从那以后,每当别人再叫到我名字时,心中便总觉得有一份生命的责任等着我去完成。虽然责任的内涵,随着生命的成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责任本身却一直伴随着我走到了今天。
也许正是因为心中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沉重,再和小伙伴们在柳树下玩耍时,尽管也能忘情地欢乐,可一旦安静下来,却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记得那时候,为了实现理想,我很是努力地学习着。为了提高语文成绩,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很早就开始写日记了——至今我还存有一本三十多年前的日记本。那时候,我特想把作文写好,因此,写作之余,常想着能不能多读点书。然而,那个时代,不仅是我,几乎所有的乡村学生除课本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课外读物了。我也只是幸运地在父亲的帮助下,阅读了几本从别人手里借来的《作文通讯》而已。如此的“阅读史”,即便是再努力,我的语文水平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尽管如此,最终我还是凭借着理科的优势,以高于分数线11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江苏省高邮师范学校。
不过,考上师范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喜悦,因为上师范实在不是我的人生所愿。只因父亲希望我早日走出乡村,也因着那个年代的特殊政策,我才不得不上师范。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情绪低落,感觉迷茫。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才慢慢从沮丧中走了出来,并重新定义了人生目标:做一个音乐家。然而,命运再一次跟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我努力了近三年之后,我突然间发现自己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声带也因练声过度出了状况。尽管那时我的钢琴已经弹得很好,歌也是唱得有模有样,我还是不得不放弃我的钢琴梦和歌唱梦。
于是,带着深深地遗憾与痛惜,我再次回到了柳絮飘飞的家乡。尽管家乡的柳树还在,尽管树下还有许多快乐的玩童,可是我的心却不再快乐,我被命运深深地挫伤了……
二
1987年9月,我走上了讲台,那年,我刚满18岁。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我实在没有多少心思教学,整天抑郁寡欢。那段时间,我常常望着门前的柳树发呆。说实话,家乡的柳树,算不上很美。它没有杉树的挺拔,没有榆树的材质,也不似同门兄弟——垂柳那般婀娜多姿,甚至,仔细看,还有点儿丑陋。但它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随遇而安。不管是身处溪边,还是植根垄旁,也不管是新近培植的,还是垂垂老矣,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它定然会抽出新的绿芽,美丽迷人的柳絮定然会随风而飘。受其启发,我暗下决心:一如柳树般随遇而安地做一个优秀的乡村语文教师。
愿景虽然美好,但要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在师范学校读书时,我也算是比较勤奋的,不但文化科学得好,《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材教法》等基础理论也学得不错。不过,理论学习是一回事,教育教学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再加上我是一个乡村教师,没有多少机会外出学习,也没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帮带,我所能做的,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摸的第一块“石头”是学生,我拜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
可惜,时间过去这么久,我已记不大清楚他们的名字了。然而,他们曾经给予我的帮助和“教导”,我是不敢忘记的。记得有一次,我精心“设计”好教案,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可當我讲完课询问学生是不是听懂时,竟然发现全班学生都直摇头,我一下子愣住了。
正在我不知所措时,班长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有很多字不认识,还不会读课文呢。我们以前的语文老师每讲一篇新课文,都是先教生字词,再带领大家读熟课文,最后才讲课文的。”她看我似乎还不大明白,径直地走上讲台,自己做起了小老师,带领大家学起了生字词。于是,我就有了第一任“老师”,发展到后来,几乎全班学生都成了我的“老师”。只要教学上遇到什么困难,我便请教他们。 我摸的第二块“石头”还是学生,我拜的第二任“老师”还是学生。
从教30多年来,虽然也做了21年的班主任,但要认真说起来,我并不擅长这份工作。于是,我又想到了我的学生们。我常常虚心地向他们请教,什么黑板报如何出,野炊如何搞,如何做学生的朋友,等等,学生给我出了许多好主意。到了中学后,我更是认认真真地拜学生为师。在学生的帮助下,我成功地解决了早恋、抽烟等许多棘手问题。现在想来,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真不知道我会把班级带成什么样子。
在我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闲来无事时便记了下来。起初,只是觉得这些事有意思罢了,并没想太多,后来,当我意识到这些随笔其实便是教育反思,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是很有好处时,我便更加自觉地记录了,而这一记录便写了数十万字。
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教育之路。
三
1992年2月26日,于我而言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日子。
那一天,我被抽调到宝应县柳堡小学,参与创建江苏省首届模范学校。说起来,领导能看中我,是因为我年轻充满活力,是因为那几年,我对教育的不懈追求且已小有成绩。然而,真要让我从乡镇中心小学调到村小任教,再怎么说,情感上还是很难接受的。只是,那个年代,尤其,我又是那么的年轻,心里即便是再怎么不情愿又能如何?
下午出发时,不知道老天爷是故意想让我记住那个特别的日子,还是为了暗示什么,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那天,整个天空塌下来似的,除了茫茫白雪,似乎所有的一切都突然间消失了。风夹着冰凌,狠狠地击打着我的衣衫,一块一块、一点一点地剜割着我的鼻子、眼睛,和那早已麻木的面颊。我唯一能做的便是裹紧衣衫,埋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泥泞不堪的乡村小路上,连开口抱怨一下,都不能实现——只要一张口,口鼻就立即被风雪封住了。傍晚时分,当我终于来到柳堡小学时,我早已是大汗淋漓。心中的那份委屈,真是无以言表。
好在春天很快便来临了。
春暖花开,校园里一片阳光灿烂。尤其让我欢喜的是,校园周围竟然有一片柳林,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看着柳树长出嫩芽,看着柳树抽出柳枝,又看着柳絮随风而飘,我被深深的陶醉了。渐渐地,刚来时的不快与委屈便释然了。不但如此,这里的老师对教育的那份真情投入,这里的领导对教育事业那份少有的执着与虔诚,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很庆幸,我来到了柳堡小学。在这里,我找到了我的生命之所。于是,我也同他们一样,深情地投入到创建省级模范学校的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之中,投入到我的教育事业之中。
1993年初,在江苏省教委的倡议下,全省兴起了大练教学基本功的热潮。历经乡镇级、片级选拔赛后,我有幸代表南片参加了县级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之后,经过县教育局强化培训后,我又参加了扬州市基本功大赛,获得了一等奖。接着,扬州市教育局又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预选队员进行了甚为严格的封闭训练,时间长达四十多天。经过数轮选拔,市教育局决定由我和另外十一名教师组成扬州市代表队,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经过理论笔试、才艺展示、限时说课和借班上课几个回合的比赛,我最终获得了二等奖。之后,我更是沉浸在语文教育研究之中,不久便在《青海教育》《小学德育》等杂志上发表了数篇文章。同年,柳堡小学成功创建为“江苏省模范学校”。我也因此于1995年被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同年入党,并被任命为副校长。
柳堡小学能有今天,当然不仅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作为学校的副校长,我做了我该做的一切,本是十分平常,但是上级还是给予了我很高的荣誉。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十分认可我的工作,把我的事迹拍成《九九艳阳的事业》《柳堡的太阳》《师魂》等电视专题片在省市县电视台多次公开播放。这期间,我还获得过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数次获得县“先进个人”、县“优秀工作者”和县“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再后来,我调到中学任教,并在几年后,做了一件今天看来很为平常,而在当年却不亚于石破天惊的“大事”:2001年5月,我走进了民办学校。那几年,我南下广州,北上山东,先后任小学部教务处主任、初中部教务处主任。
那是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日子,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然而,四年来,我的灵魂仿佛被洗礼了一般。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我看到了太多之前都不曾看到过的人和事。那时候,我仿佛是刚刚诞生的婴儿,常常惊讶地发现,原来《论语》还可以这么读,课还可以这么上,原来教育之爱是那样的充满魔力,“课程标准”还可以这样解读。虽然,那一段时间里,因着工作太为忙碌,我并没有读太多的书,也没有写太多的文章,然而,那种仿佛是来自异域文化的强大的教育冲击力,让我由里到外地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要不是后来父亲突发癌症,我是轻易不会离开民办学校的。
四
再次回到公办学校后,我被调到一所乡村中学任教语文。
虽然,从领导岗位上走了下来,不再有往日的光环,破旧的校舍似乎也很难跟现代教育联系起来,然而,这又有什么要紧呢?对于深爱着语文教育的我来说,理想的教育在心中,美丽的教育生活完全可以自己建设。唯一让我稍感遗憾的是,一所乡村校园里竟然没有一棵柳树。
不过,好在,在我回家的路上,我依然能够看到许多沿河而立的柳树,这让我一颗漂泊的心,终于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于是,我便在这所僻远的乡村中学,再次沉静了下来。
在别人闲暇的时候,我读四大名著,读《论语》《诗经》,读《史记》唐詩,读朱自清、季羡林、毕淑敏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在教育理论方面,我阅读了《语文:表现与存在》《语文本体论》《语文解释学》《语文教育心理学》等著作。此外,我还长年订阅了《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建设》等刊物。
多年的学习和写作,让我终于有了一些收获,我不但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月刊》《教书育人》《教师月刊》等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还于2007年10月出版了第一本教育专著《那夜的烛光》。 那段日子里,除了进行理论提升,写好论文外,我做得最多的便是进行课堂教学的自我磨炼。说起来,很是惭愧,我是在一所最底层的联办初中任教,实在是没有机会外出听课、参加课堂教学比赛。为了等一次市级课堂教学比赛的机会,我前后等了十年之久。但这十年来,我从来没有放弃自我磨炼,我告诉自己,不能让机会等我,我要时刻准备着机会的到来。那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选择两到三篇文章进行自我磨课。记得为了上好艾青的现代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我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在我看来,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我前后读了差不多有两百多遍,终于把那首诗读到了学生的心里。那节课,我最终取得了成功,尽管除了学生没有一个听众。就这样,十年的精心准备,十年的自我磨炼,我终于抓住机会获得市赛课一等奖,接着又获得省赛课一等奖。
八年前,我调到了另一所乡村中学任教。同是乡村中学,差不多的工作环境,差不多的办公条件,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学校离家近了许多,虽说每天来回骑车七十多里路,也不轻松。不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有许多的柳树。每天一边骑车,一边欣赏柳树的风姿,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而且对于我来说,这每天骑车的一个多小时,更是我“反刍”我的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最好机会。也正是从那时起,多少都有点儿在被动的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才正式转向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
我开始全面接触“非构思”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我先后在“非构思”写作教学、“非构思”阅读教学、“非构思”文本解读和“非构思”读写一体化上进行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有数十篇论文在《初中语文教与学》《语文建设》刊物上发表,如《从认知性兴趣走向操作性兴趣》刊发于2016年第1期的《初中语文教与学》。
与此同时,我努运用“非构思”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并先后在南京、无锡等地展示“非构思”课堂教学。如2018年6月,在第一届全国“语用”教学论坛上,我上了一节《在突转中精彩——让故事更有故事味》的“非构思”研讨课。在那节课中,我把“突转”式“非构思”文章图式,一种关于结构、形式与内容方面的静态的描述性写作知识,通过经验融合、阅读体悟、试错迁移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心灵化的建构内化,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专业的追寻是无止境的,即便是评上特级教师的今天,在“非构思”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又到了柳絮飘飞的日子,每日清晨与傍晚,当我行走在乡村小路上,当柳枝不时地从身边轻轻划过时,当柳絮一次次温柔地抚过脸庞时,我的心里便满含着生命的惬意。我喜欢柳絮飘飞的日子,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那千千万万的柳絮中的一缕,随风而飘,随遇而安,随意而栖……
【作者简介】
王清,1969年3月出生于江苏宝应。1987年6毕业于江苏省高邮师范学校,后去南京师范大学进修,获中文本科文凭。1987年8月在宝应县柳堡乡中心小学任小学语文教师,1992年调任宝应县柳堡小学教务主任、副校长,参与并成功创建江苏省首届“模范学校”。1993年获江苏省首届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1995年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1996年8月调中学任教,始终围绕一个大的方向进行课题研究,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外出讲座和公开课数十场次,终于2016年被评为省特级教师,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扬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2018年被评为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现任宝应县山阳镇中心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