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0日,大型传统国画《中国梦·西藏行——大美西藏》在西藏拉萨市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免费展出。据了解,该画高3米,长123米,总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篮球场,由中国书画院院长陈鼎坤率领20余位国内原创型画家历时四年创作而成。
据介绍,该巨幅画作从象雄文明下笔,系统展现了藏族传统文化的渊源脉络;同时,拉萨新城等地风貌的展现,体现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反映了西藏的壮美河山、人文历史和自治区成立50年来各项事业的发展巨变。
据悉,《大美西藏》在拉萨完成首展后,还将择机在北京、上海等地展出,以期更好地宣传西藏,吸引更多的人关心支持西藏的建设发展,促进西藏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来源:新华社)
贵州佛顶山保护区发现国内最大青钱柳群落
11月23日,美丽中国·生态科考专家在贵州省石阡县甘溪乡晒溪村四方堰发现国内最大的青钱柳群落。
据甘溪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群落有青钱柳百株以上,其中直径30厘米以上的有30来株。贵州省林科院研究员杨成华对最大一棵青钱柳测量,直径65厘米,目测树高约29米,枝下高约3米,冠幅约15米。杨成华说,这样大的青钱柳较少见。
据杨成华介绍,青钱柳别名摇钱树,其果实像一串串的铜钱,为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是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仅存于中国。青钱柳在我国南方多省均有发现,但多以零星分布。在佛顶山发现的这处青钱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群落。青钱柳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树叶泡水喝可降低血糖。(来源:贵州日报)
寻根祭祖问道 甘肃打造华夏祖脉旅游圈
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甘肃,今后将深入挖掘、整合陇东南天水、庆阳、平凉、陇南、定西5市的始祖文化、先秦文化、道教文化、农耕文化,打造华夏祖脉旅游圈。
近日成立的陇东南五市旅游联盟,把发展祖脉旅游作为重要行动。据了解,甘肃计划以“甘肃——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为主题口号,在海内外主要客源市场进行宣传推广。同时,打造祖脉旅游文化节会平台,将天水公祭伏羲大典培育成一流品牌节会,将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中国崆峒文化旅游节、陇西李氏文化旅游节、陇南乞巧女儿节等作为重要平台培育。(来源:新华社)
内蒙古实施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抢救性记录工程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抢救性记录工程,优先记录年满70周岁以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传承人。
近两个月,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对蒙古族长调民歌、四胡、马头琴音乐、蒙古族服饰、好来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8名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采录,每位传承人口述采访时长在5小时以上。抢救性记录的内容包括传承实践经历与人生经历、项目背景、技艺流程与特色等,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与精湛技艺,永久保留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据了解,抢救性记录工作形成的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影音及图书资料,进行必要的素材加工或数字化加工后,纳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
据介绍,该巨幅画作从象雄文明下笔,系统展现了藏族传统文化的渊源脉络;同时,拉萨新城等地风貌的展现,体现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反映了西藏的壮美河山、人文历史和自治区成立50年来各项事业的发展巨变。
据悉,《大美西藏》在拉萨完成首展后,还将择机在北京、上海等地展出,以期更好地宣传西藏,吸引更多的人关心支持西藏的建设发展,促进西藏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来源:新华社)
贵州佛顶山保护区发现国内最大青钱柳群落
11月23日,美丽中国·生态科考专家在贵州省石阡县甘溪乡晒溪村四方堰发现国内最大的青钱柳群落。
据甘溪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群落有青钱柳百株以上,其中直径30厘米以上的有30来株。贵州省林科院研究员杨成华对最大一棵青钱柳测量,直径65厘米,目测树高约29米,枝下高约3米,冠幅约15米。杨成华说,这样大的青钱柳较少见。
据杨成华介绍,青钱柳别名摇钱树,其果实像一串串的铜钱,为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是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仅存于中国。青钱柳在我国南方多省均有发现,但多以零星分布。在佛顶山发现的这处青钱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群落。青钱柳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树叶泡水喝可降低血糖。(来源:贵州日报)
寻根祭祖问道 甘肃打造华夏祖脉旅游圈
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甘肃,今后将深入挖掘、整合陇东南天水、庆阳、平凉、陇南、定西5市的始祖文化、先秦文化、道教文化、农耕文化,打造华夏祖脉旅游圈。
近日成立的陇东南五市旅游联盟,把发展祖脉旅游作为重要行动。据了解,甘肃计划以“甘肃——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为主题口号,在海内外主要客源市场进行宣传推广。同时,打造祖脉旅游文化节会平台,将天水公祭伏羲大典培育成一流品牌节会,将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中国崆峒文化旅游节、陇西李氏文化旅游节、陇南乞巧女儿节等作为重要平台培育。(来源:新华社)
内蒙古实施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抢救性记录工程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抢救性记录工程,优先记录年满70周岁以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传承人。
近两个月,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对蒙古族长调民歌、四胡、马头琴音乐、蒙古族服饰、好来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8名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采录,每位传承人口述采访时长在5小时以上。抢救性记录的内容包括传承实践经历与人生经历、项目背景、技艺流程与特色等,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与精湛技艺,永久保留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据了解,抢救性记录工作形成的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影音及图书资料,进行必要的素材加工或数字化加工后,纳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