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三本院校的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学风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难点,其复杂性也日益显着。三本院校创办是高等教育新模式的实践,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学风问题层出不穷,本文就“学风问题”成因及对策做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以解决学风问题从而带动良好的校园学风文化建设。
一、学生自律性差
自律,顾名思义就是遵守法纪,自我约束。自律意识差或自律意识缺失的学生,不仅影响到高校的学风文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整体教育管理水平。最近几年,涉及到大学生自律性差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新闻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三本院校,情况不容乐观、家庭教育的偏差、高考失利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甚至排斥学习。“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成为目前高校部分大学生真实的现实写照。上课低头族正悄然上升,智能手机控生产出一大批躲在后排的低头族,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自律意识淡漠,久而久之,学风问题上暴露病态也层出不穷,迟到、早退、上课睡觉、玩手机、考试作弊问题严重,考研积极性差等等。
二、“学风问题”的成因
(一)缺乏专业的认同感
通过对大一年级新生的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了解一知半解,尤其是调剂进来的学生,对自己所在专业认同感较低更谈不上兴趣,一个学期下来,部分学生仍然不能融入到本专业中去,对专业仍然不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同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是人类行为的情感动力,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学习行为。没有专业的认同感自然也就失去专业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不高、自律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学风问题。
(二)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
三本院校学费普遍偏高的特点决定了就读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家庭背景比较好。当然也有少数家境不好的学生是因为高考失利而上三本,但大部分学生的家境还算不错,养尊处优惯了,脱离轨道的家庭教育让部分学生养成自以为是的公主病和少爷脾气,家庭教育脱离正常的轨道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将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如果不够,子女会感到痛苦,但过分的溺爱,虽然也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也就是说,过度关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子女个人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的选择。懒散、自以为是、自暴自弃等诸多的心理问题跟缺失的家庭教庭教育密切相关,久而久之也会产生诸多的学习问题,迟到、上课睡觉、玩手机、作弊就不可避免。
(三)授课方式要具有针对性
三本院校多是依托一本大学建立,与母体学校享有同等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基础和能力水平差异,固定的教育授课模式无法让三本学生和一本的学生在同一水平上接受并消化,高频率的挂科率,尤其是工科方向的课程比如概率论、工程力学等挂科率较高的课程,让历届的学生想想而后怕,这些课程内容的确较难,学生在课堂上也只能听出点一知半解,积压的学习问题越积越多,厌学、抵触情绪滋生,长此以往,问题会越挤越严重,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从而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针对性的授课教学,在教学内容上适合三本学生的能力和接受水平,再循序渐进加以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性,那学风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三、应对“学风问题”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首先,引導学生深入了解自己专业,摆脱理解误区。曾做了一项三本院校工科学生的问卷调查,尤其是调剂进来的工科专业女生,她们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感兴趣,调查中男生似乎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但对专业认知上理解不够深入或一知半解。曾与车辆工程专业和能源与动力专业的的学生聊天,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谈自己专业的今后的就业就是汽车修理工,能源与动力专业的学生谈自己专业的就是锅炉工。无论是玩笑话还是他们的真心话,多少也暴露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无知、陌生甚至排斥,仅凭字面的意思或专业方向简单对号入座。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辅导员在专业认同感引导教育上要多思考、多引导,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少,挂科率也会减少。
其次,引导无专业认同感的学生转专业。通过转专业的动力来激励他们对新专业的热情,提高他们对新专业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以促学风建设。
最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通过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建立帮助学生找到长期学习目标
鼓励并引导学生直接参与自己人生目标的设计,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改变了学生的自由散漫、自暴自弃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学风问题也就不是问题,反而带来学校良好学风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驱动。
(三)积极与家长交流,共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需要辅以必要的家校沟通渠道,三本院校中不重视学习的学生比较多,认为不好好学习即使毕业了家人也会为他安排好一切。尤其是平时自由散漫惯了的学生,经常会抱怨学校管得太严,自己就是来混个学历,不担心今后的工作,家长已经找好了就差一个学历等负能量的想法,作为辅导员,不仅要引导学生的思想也要与学生家长做好思想沟通,要明确告诉家长,给孩子传递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要引导孩子毕业后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就业。同时,辅导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时与家长沟通,家校齐抓共管,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共建良好的学风建设。
(四)教师授课方式多元化
三本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弱、接受和消化新知识能力比较慢,在教学方式上就需要教师能发挥智慧,有针对性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能力和程度不同的学生,通过多变的教学模式加以引导和教育,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手机控的学生从低头族变成课堂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三本院校的学生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策略,设计出适合三本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结合专业课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更好解决三本院校学生的学风问题,使学风问题不是问题的问题,而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石美玲.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2(2).
[2]“三本院校因学风建设机制探索.[J].教育管理.2011(7).
一、学生自律性差
自律,顾名思义就是遵守法纪,自我约束。自律意识差或自律意识缺失的学生,不仅影响到高校的学风文化建设水平,也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整体教育管理水平。最近几年,涉及到大学生自律性差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新闻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三本院校,情况不容乐观、家庭教育的偏差、高考失利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甚至排斥学习。“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成为目前高校部分大学生真实的现实写照。上课低头族正悄然上升,智能手机控生产出一大批躲在后排的低头族,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自律意识淡漠,久而久之,学风问题上暴露病态也层出不穷,迟到、早退、上课睡觉、玩手机、考试作弊问题严重,考研积极性差等等。
二、“学风问题”的成因
(一)缺乏专业的认同感
通过对大一年级新生的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了解一知半解,尤其是调剂进来的学生,对自己所在专业认同感较低更谈不上兴趣,一个学期下来,部分学生仍然不能融入到本专业中去,对专业仍然不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同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是人类行为的情感动力,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学习行为。没有专业的认同感自然也就失去专业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不高、自律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学风问题。
(二)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
三本院校学费普遍偏高的特点决定了就读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家庭背景比较好。当然也有少数家境不好的学生是因为高考失利而上三本,但大部分学生的家境还算不错,养尊处优惯了,脱离轨道的家庭教育让部分学生养成自以为是的公主病和少爷脾气,家庭教育脱离正常的轨道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将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如果不够,子女会感到痛苦,但过分的溺爱,虽然也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也就是说,过度关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子女个人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的选择。懒散、自以为是、自暴自弃等诸多的心理问题跟缺失的家庭教庭教育密切相关,久而久之也会产生诸多的学习问题,迟到、上课睡觉、玩手机、作弊就不可避免。
(三)授课方式要具有针对性
三本院校多是依托一本大学建立,与母体学校享有同等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基础和能力水平差异,固定的教育授课模式无法让三本学生和一本的学生在同一水平上接受并消化,高频率的挂科率,尤其是工科方向的课程比如概率论、工程力学等挂科率较高的课程,让历届的学生想想而后怕,这些课程内容的确较难,学生在课堂上也只能听出点一知半解,积压的学习问题越积越多,厌学、抵触情绪滋生,长此以往,问题会越挤越严重,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从而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针对性的授课教学,在教学内容上适合三本学生的能力和接受水平,再循序渐进加以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性,那学风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三、应对“学风问题”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首先,引導学生深入了解自己专业,摆脱理解误区。曾做了一项三本院校工科学生的问卷调查,尤其是调剂进来的工科专业女生,她们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感兴趣,调查中男生似乎对自己的专业很感兴趣,但对专业认知上理解不够深入或一知半解。曾与车辆工程专业和能源与动力专业的的学生聊天,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谈自己专业的今后的就业就是汽车修理工,能源与动力专业的学生谈自己专业的就是锅炉工。无论是玩笑话还是他们的真心话,多少也暴露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无知、陌生甚至排斥,仅凭字面的意思或专业方向简单对号入座。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辅导员在专业认同感引导教育上要多思考、多引导,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少,挂科率也会减少。
其次,引导无专业认同感的学生转专业。通过转专业的动力来激励他们对新专业的热情,提高他们对新专业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以促学风建设。
最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通过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建立帮助学生找到长期学习目标
鼓励并引导学生直接参与自己人生目标的设计,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改变了学生的自由散漫、自暴自弃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学风问题也就不是问题,反而带来学校良好学风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驱动。
(三)积极与家长交流,共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需要辅以必要的家校沟通渠道,三本院校中不重视学习的学生比较多,认为不好好学习即使毕业了家人也会为他安排好一切。尤其是平时自由散漫惯了的学生,经常会抱怨学校管得太严,自己就是来混个学历,不担心今后的工作,家长已经找好了就差一个学历等负能量的想法,作为辅导员,不仅要引导学生的思想也要与学生家长做好思想沟通,要明确告诉家长,给孩子传递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要引导孩子毕业后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就业。同时,辅导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时与家长沟通,家校齐抓共管,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共建良好的学风建设。
(四)教师授课方式多元化
三本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弱、接受和消化新知识能力比较慢,在教学方式上就需要教师能发挥智慧,有针对性进行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能力和程度不同的学生,通过多变的教学模式加以引导和教育,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手机控的学生从低头族变成课堂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三本院校的学生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策略,设计出适合三本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结合专业课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更好解决三本院校学生的学风问题,使学风问题不是问题的问题,而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石美玲.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2(2).
[2]“三本院校因学风建设机制探索.[J].教育管理.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