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省油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独特的发明创造,是朴素的节约节能意识体现。晋城博物馆馆藏有两种形制的省油瓷灯,文章从其造型特征以及省油原理进行赏析,为省油灯的研究提供资料。
关键词:晋城博物馆;省油灯;赏析
灯作为照明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而又必不可少的用具。在电灯出现之前,油灯一直陪伴着人们度过漫漫长夜。灯具的发展也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
油灯起源于人类火的使用和照明的需求。早期的灯,可能没有专门器物,只是盛用油脂的盘形物,加上灯芯和油脂即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镫)”揭示了灯的形制从豆演变而来的这一历史事实。晋代郭璞注《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云:“即膏登也。”在郭璞看來,早期人们就是借用盛有油脂的陶豆一类的器物来点燃照明的。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青铜质地的灯进入人们视野,灯的造型也开始多样化。
随着烧瓷技术的成熟,瓷油灯开始取代了此前的青铜灯。由于瓷灯造价低廉易于普及,具有一定造型和装饰的瓷油灯开始为民间广为使用。在造型多样的瓷油灯中,省油灯独树一帜,受到人们的欢迎。关于省油灯,陆游在《陆放翁集·斋居纪事》中言“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并在《老学庵笔记》卷十中更加详细地解释了节能灯:“宋文安公(宋白)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四川芦山)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邵公济牧汉嘉时,数以遗中朝士大夫。按文安亦尝为玉津令,则汉嘉出此物几三百年矣。”查相关资料发现,考古发掘出土或相关文献提到的有节能省油功能的瓷油灯有以下几例。1984年,四川省考古队联合邛崃文管所发掘清理了邛崃十方堂窑址,在唐代文化层中出土有一件深褐色胎,敞口,鼓腹,实足,腹侧开小孔通夹层,灯内壁有小拱形钮,青绿色釉的省油灯盏一件。1999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三峡考古队在三峡库区的涪陵石沱墓地发掘出土一盏宋代省油灯,仅在2000年第4期《山西文史资料》中简单介绍,未见其详。姚军在2001年第3期《四川文物》发表《关于邛窑省油灯问题的探讨》中提到三款5件唐宋时期的省油灯。张春静在2019年11月(下)《文物鉴定与鉴赏》发表的《文化遗产视角下的馆藏灯具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馆藏灯具为例》一文中也提到一款省油灯,为仿宋酱釉陶省油灯,可惜的是没有标注年代。在已公开资料中查看作为博物馆藏品的省油灯有故宫博物院藏唐邛窑绿釉灯盏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唐邛窑绿釉省油灯。
晋城博物馆也收藏有两款具有节能省油功能的瓷油灯。一款明褐釉上下双层瓷油灯(图1、图2),一款清褐釉母抱子瓷油灯(图3、图4)。明褐釉上下双层瓷油灯高5厘米,口径6.4厘米,通长9厘米。口微敛,口沿灯头一侧有类似于流的放置灯芯的嘴,嘴两侧有钉状突起(图1)。口沿另一侧即灯尾有若干波浪样的装饰,手持时可防止滑落。鼓腹,侧面明显可见分上、下两层,下层尾部有流状小口(图2)。底圈足,灯盏下部和底部不施釉,灯内外均施褐釉。该款节油灯使用时,在上盏中放入灯油,在下盏的窍中注入清水,在灯嘴放置灯芯,点燃后灯油和灯盏因火烤而温度升高,此时,下盏中的清水可以蒸发而带走热量冷却灯盏和灯油,减少灯油的挥发而达到节油的目的。
不同于上款,清褐釉母抱子瓷油灯则采用大圈套小圈的形制,即大小两个瓷盏组成,较小的内盏有放置灯芯的灯嘴,灯嘴最外处正好搭在外盏口沿上。另一端有一竖立的管状物将内外盏连接,该管状物呈喇叭口,中空,可向大盏中加液体而不至于流入到小盏中。外盏口径7.5厘米,内盏口径4.7厘米,底径5厘米,通高6.5厘米,盏高4厘米。灯盏内外均施褐釉,下部和底部不施釉。该款节油灯从形制看为内盏盛油外盏盛水的节油灯。用时可在内盏内倒入灯油,再从内外盏连接处的喇叭状小管中倒入清水,水沿小管流入外盏中。在内盏灯嘴处放置灯芯,点燃灯芯,油温随着灯的燃烧逐渐升高,盛油的内盏也逐渐发烫,此时外盏的清水就发挥作用了,水冷却了内盏从而降低油温,减少了灯油的挥发,从而达到省油的效果。
母抱子形式的油灯并非个例,在晋城当地明清墓葬出土的陶质明器上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晋城博物馆目前收藏有较为完整的3件这一类型的陶质明器(图5、图6),都是在一个盘状物上再放置一个杯状物,杯状的油盏高高凸起,与下部的盘状的盏施以不同的釉色,以区分不同的用途。陶质明器油灯是母抱子款节油灯的简化,还是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油灯,不得而知,只能期待更多的考古发现来证实了。
参考文献
[1]姚军.关于邛窑省油灯问题的探讨[J].四川文物,2001(3).
[2]马永红.试说省油灯的分类[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5).
[3]陈履生.中国油灯简史[J].美与时代,2008(11).
[4]张春静.文化遗产视角下的馆藏灯具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馆藏灯具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2).
关键词:晋城博物馆;省油灯;赏析
灯作为照明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而又必不可少的用具。在电灯出现之前,油灯一直陪伴着人们度过漫漫长夜。灯具的发展也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
油灯起源于人类火的使用和照明的需求。早期的灯,可能没有专门器物,只是盛用油脂的盘形物,加上灯芯和油脂即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镫)”揭示了灯的形制从豆演变而来的这一历史事实。晋代郭璞注《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云:“即膏登也。”在郭璞看來,早期人们就是借用盛有油脂的陶豆一类的器物来点燃照明的。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青铜质地的灯进入人们视野,灯的造型也开始多样化。
随着烧瓷技术的成熟,瓷油灯开始取代了此前的青铜灯。由于瓷灯造价低廉易于普及,具有一定造型和装饰的瓷油灯开始为民间广为使用。在造型多样的瓷油灯中,省油灯独树一帜,受到人们的欢迎。关于省油灯,陆游在《陆放翁集·斋居纪事》中言“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并在《老学庵笔记》卷十中更加详细地解释了节能灯:“宋文安公(宋白)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四川芦山)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邵公济牧汉嘉时,数以遗中朝士大夫。按文安亦尝为玉津令,则汉嘉出此物几三百年矣。”查相关资料发现,考古发掘出土或相关文献提到的有节能省油功能的瓷油灯有以下几例。1984年,四川省考古队联合邛崃文管所发掘清理了邛崃十方堂窑址,在唐代文化层中出土有一件深褐色胎,敞口,鼓腹,实足,腹侧开小孔通夹层,灯内壁有小拱形钮,青绿色釉的省油灯盏一件。1999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三峡考古队在三峡库区的涪陵石沱墓地发掘出土一盏宋代省油灯,仅在2000年第4期《山西文史资料》中简单介绍,未见其详。姚军在2001年第3期《四川文物》发表《关于邛窑省油灯问题的探讨》中提到三款5件唐宋时期的省油灯。张春静在2019年11月(下)《文物鉴定与鉴赏》发表的《文化遗产视角下的馆藏灯具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馆藏灯具为例》一文中也提到一款省油灯,为仿宋酱釉陶省油灯,可惜的是没有标注年代。在已公开资料中查看作为博物馆藏品的省油灯有故宫博物院藏唐邛窑绿釉灯盏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唐邛窑绿釉省油灯。
晋城博物馆也收藏有两款具有节能省油功能的瓷油灯。一款明褐釉上下双层瓷油灯(图1、图2),一款清褐釉母抱子瓷油灯(图3、图4)。明褐釉上下双层瓷油灯高5厘米,口径6.4厘米,通长9厘米。口微敛,口沿灯头一侧有类似于流的放置灯芯的嘴,嘴两侧有钉状突起(图1)。口沿另一侧即灯尾有若干波浪样的装饰,手持时可防止滑落。鼓腹,侧面明显可见分上、下两层,下层尾部有流状小口(图2)。底圈足,灯盏下部和底部不施釉,灯内外均施褐釉。该款节油灯使用时,在上盏中放入灯油,在下盏的窍中注入清水,在灯嘴放置灯芯,点燃后灯油和灯盏因火烤而温度升高,此时,下盏中的清水可以蒸发而带走热量冷却灯盏和灯油,减少灯油的挥发而达到节油的目的。
不同于上款,清褐釉母抱子瓷油灯则采用大圈套小圈的形制,即大小两个瓷盏组成,较小的内盏有放置灯芯的灯嘴,灯嘴最外处正好搭在外盏口沿上。另一端有一竖立的管状物将内外盏连接,该管状物呈喇叭口,中空,可向大盏中加液体而不至于流入到小盏中。外盏口径7.5厘米,内盏口径4.7厘米,底径5厘米,通高6.5厘米,盏高4厘米。灯盏内外均施褐釉,下部和底部不施釉。该款节油灯从形制看为内盏盛油外盏盛水的节油灯。用时可在内盏内倒入灯油,再从内外盏连接处的喇叭状小管中倒入清水,水沿小管流入外盏中。在内盏灯嘴处放置灯芯,点燃灯芯,油温随着灯的燃烧逐渐升高,盛油的内盏也逐渐发烫,此时外盏的清水就发挥作用了,水冷却了内盏从而降低油温,减少了灯油的挥发,从而达到省油的效果。
母抱子形式的油灯并非个例,在晋城当地明清墓葬出土的陶质明器上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晋城博物馆目前收藏有较为完整的3件这一类型的陶质明器(图5、图6),都是在一个盘状物上再放置一个杯状物,杯状的油盏高高凸起,与下部的盘状的盏施以不同的釉色,以区分不同的用途。陶质明器油灯是母抱子款节油灯的简化,还是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油灯,不得而知,只能期待更多的考古发现来证实了。
参考文献
[1]姚军.关于邛窑省油灯问题的探讨[J].四川文物,2001(3).
[2]马永红.试说省油灯的分类[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5).
[3]陈履生.中国油灯简史[J].美与时代,2008(11).
[4]张春静.文化遗产视角下的馆藏灯具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馆藏灯具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