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的叙事性判定

来源 :东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叙事转向”思潮影响,展览叙事日渐成为博物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如何判定展览的叙事性”这一关键问题仍然有待厘清.这既需要避免“泛叙事观”对叙事概念的消解,又需要考虑展览传播特性对叙事表征的限定.由整合叙事学、广义叙述学、电影理论三者的观点可知,人物、事件、因果、冲突、价值五要素可在内容层面成为判定文本叙事性(属性与程度层面)的重要依据;而信息以实物和空间为媒介载体,以陈列语言为主要传播方式则应成为展览形式层面叙事性的判定标准.由此,可在学理上为澄清三组含混概念——叙事与非叙事、强叙事与弱叙事、整体叙事与局部叙事——提供一条新的思考路径.
其他文献
如今,在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之一加以要求和提倡,它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相对个体学习而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笔者在二期课改的初探中有了如下的认识,殷切地盼望能得到专家及课改实践中的同仁们的指点。  一、想合作——激发兴趣  语文合作学习“它讲究的
期刊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的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要素中的一切内容都需要合理的小组分配这一
期刊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是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那么,怎样正确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三结合”。  一、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