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宣教为主要目的的佛教人体艺术具有阐释义理、提倡禁欲的宗教性特征,并延续了古代希腊“神人合一”造像的理念,在外来样式与中国本土艺术的结合的基础上下,形成了新的造像语言体系,是人体艺术的新发展、佛像艺术的灿烂成就。在神化人体,宗教崇拜的意识作用下,它以高度的审美性和宗教性特征,展现了人体艺术崭新的面貌,成为我国古代人体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人体艺术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佛教艺术;人体;教育;宗教性;审美性
佛教传播中土以来,为了使它的思想主张能为人们接受,不得不采取现实社会中所共同认同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为了避免空洞的说教,不仅以大量生动的举譬吸引观众,并采用神话、寓言、故事等饶有情趣的形式阐释枯燥的宗教理论,宗教艺术随即成为阐释教义,解说故事的主要方式,成为佛教的宣教方式之一。古代佛教洞窟中的壁画和雕塑在宗教昌盛时代,成为教徒顶礼膜拜、修法坐禅的对象,在佛教衰落时期则成为具有高度审美的艺术品为人们欣赏。而其中的人体艺术更是精华,为我国罕见的裸体造像历史补上了重要一笔。人体艺术作为佛教艺术的一项内容,它在本质上不同于现代人体艺术。现代人体艺术以审美需要为第一要旨,而宗教人体艺术则首先表现在它的宗教性。由于它隶属于宗教范畴,为宗教服务,它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离不开宗教。它源于宗教经典论述,终结于吸引信徒,坚定信仰。笔者就宗教人体艺术的主要教育功用阐述如下。
1.宣扬佛教义理,提倡禁欲主义
与古代春宫画之作用截然相反,宗教洞窟中人体艺术,并不是为了表现裸体本身,引人欲望,激发性欲,而是为了宣扬佛教义理,教育世人遵守仪礼和戒律,最终达到禁欲、节欲的目的。中国佛教教派众多,戒律森严。各宗派奉行的戒律种类繁多,并不相同,有男女、在家等区别,但是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是五戒。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从根本上讲,佛教戒律宣扬的是一种禁欲主义道德,以无思无欲为根本特征。克制爱欲为佛经中常论的方法,《四十二章经》中就有:“人怀爱欲,不见道”,“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畏”,“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人应该做到“视诸侯之位如过客。视金玉之宝如砾石。视氎素之好如弊帛”[1],人们必须省欲去奢等等。在佛家看来,色欲甚与洪水猛兽,被立为出家沙门第一戒律。著名的画家,佛门大师史国良说:“和尚,生活在禁区里,佛门,为了要回避一切女色和漂亮的东西,把他们说成是脏的。”[3]为达到节欲,自动受戒,往往采用禅定的方法,帮助信徒达到排除杂念,专注修身。而佛教洞窟的壁画最初就是为了禅定修习时帮助信徒尽快“入定”而作的佛画。正如丁刚教授所言,壁画“其功效有二:一是庄严寺院的装饰,二是代塑像而拜之。”[2]
除了佛教人物像外,佛教故事画、佛教经变画、佛教史迹画等都是阐释佛经义理和宣扬佛法的示意图,但是佛教艺术不仅限于示意图的层次,它已经远远高出“图”的范畴,而达到“画”的高度。当僧徒观看佛像或者佛教故事壁画时,会得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取得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以佛之行为关照自身,更利于进入禅定的境界。因此,壁画、雕塑等佛教艺术在寺院和洞窟中布置某种程度上起到教育佛徒的形象化的“教具”作用,这种环境教育的影响有时候胜似千言万语。自然,佛教艺术中的人体艺术也遵循这一目的,并非为宣扬人体美存在,也非为了引发人欲而存在,而是为了更通俗直观的解释教义,宣传教义,根据佛教故事需要和遵循佛像造像标准而作。
这在很多宗教壁画中都能看到。由佛本生故事而做的绘画中,描绘了佛成道前还作太子时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借以教化人们坚定从教的决心。例如克孜尔现存的壁画中118窟《娱乐太子图》就是因情节需要,而表现裸体画面。该图是根据佛经而创。《佛本行集经》记述其情况:“……复教宫内,严加约救。诸采女等,昼夜莫停,奏诸音乐,显现一切娱乐之事,所有女人幻惑之能,悉皆显现。”故事讲述的是:当佛还是太子的时候,因看到现实生活中种种苦恼而决心出家,其父净饭王为留他继承王位,便有意在其周围造成一个享乐的环境,使他忘掉一切。但是太子还是看破红尘,决意出家。图画了9个宫女,皆穿着紧身胸衣、袒臂,做出吹箫、击掌、逗鸟等妖媚姿态,营造出热烈的娱乐气氛。为表现宫女诱惑太子,画面画出一个全裸宫女,用手托着乳房,上身前倾通近太子,引诱太子。而太子头转向左侧,托腮沉思,摆出一幅不屑一顾、漠然的样子。整个画面以宫女们的热闹气氛和太子的冷静神态做对比,表现了王子不受诱惑,坚定出走的信念。还如在吐峪沟石窟中第42禅窟中东壁北端小禅室,内绘制禅观图,就起到如此作用。两个比丘分坐在树下相对观望站立中间的一个裸体女子,表现的是禅学中的“不净观”。这些专供僧人静坐观想的禅窟,起到打坐入定的教育作用,其目的就是教育僧人要净心寡欲。
2.神化宗教人物,产生宗教崇拜
佛教人物造像或者庄严肃穆、或者形象怪异,且有很多造像有半裸和全裸出现,这种观念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观念截然不同,似乎又与佛教禁欲思想有冲突,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与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关,也与神人合一的造像传统有关。中国佛教艺术造像沿袭外国样式,尼泊尔样式、印度样式等有大量的裸体形象,因而早期佛像有很多裸体形象。印度佛像又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希腊罗马艺术中崇尚人物造像的观念传播给印度佛教,使印度佛教艺术开始了造像之风。希腊文化中人神结合的造像传统给予印度佛教艺术以启发,他们甚至聘请希腊画师和雕工为印度佛教前来传授造像技术。写实性的造像技术也就传到了印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印度佛教艺术又与本土印度教艺术相结合,逐渐发展为成熟的印度佛教艺术。早在犍陀罗艺术时期,佛教就传至我国。因此,希腊文化样式的造像风格便在我国西域地区广为流传。希腊风格古典、庄严,以裸体来表现佛教人物蔚为成风。“人神合一”的造像理念是希腊文化的传统,他们似乎认为“神”不必讲究、遵循世俗社会中“人”的规范,衣服本是人遮体蔽羞的物体,神自当不必苛求这种规范。希腊哲学中有句名言“人为万物之准绳”,这同样适合于神,为了达到对于典型形象的刻画和描绘,在符合理想的审美标准,希腊人创造了人神合一的裸体形象,以标准的理想化的人体作为神像的形象,以便使人产生敬仰和崇拜之情。佛教人物同样遵循了神人合一这一观念。但是,全裸形象对于佛教发源地印度还是一种挑战,因此,既符合理想化的,又符合佛教道德礼仪规范的佛像就成为印度、尼泊尔佛像的造像原则。他们虽然采取半裸或全裸的形象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但是却为他们的偶像添加了许多饰物。例如藏传佛教中有很多半裸人物像,采用极为繁复而精美的头冠、飘带和璎珞等饰物用来装点裸露的人体,与希腊艺术不同的是很少一丝不挂或者直接暴露生殖器。人物造型往往取庄严、肃穆、神圣、美丽、奇异、妖娆、性感等等达到规范的形象标准,以满足人们对于理想化形象的追求。为了使人物形象得到认同和普及,对于人物的形象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因此,以佛经的形式“昭示天下”,制定出固定的规范和样式,不准私自随意创造,以免失去佛教的庄严和神圣。
为了创造佛陀的法身塑像,印度西北部的一些信徒便以传说中的想象帝王“转轮圣王”的身体特征为依据,再加上眉间的白毫,金光闪耀的身躯等超与凡人的特征塑造了佛像。中国佛像也即在印度佛像基础上结合本土审美习惯,不断发展变化,创造出数以千计的佛教人物形象。佛像艺术首先服从于佛教经典、仪轨和固定的程式,如佛像造型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作为造像的重要依据,佛像艺术是人们对超自然能力和环境的存在的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根据佛像造像中关于“相”、“好”的规定,佛像的造型须符合以下理想化的审美标准:佛的脸形丰满宽圆;眉毛猶如新月,端庄而修长;鼻高而挺拔,不现鼻孔;唇如频婆果(又名吉祥果,色泽鲜红),上下唇相称;脖子下面有三道丰硕而圆润的弧线,象征佛像体态丰满,俗称“三道”等。[4]以这样说,佛陀的造像是在吸收现实人体上的许多优美点的基础上,再加上根据佛教教义创造出来的一些特异相而形成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佛成为一个符合佛教徒心理想象的超人的、神化的、具有宗教魔力的圣像,才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达到感召芸芸众生的目的。
除了佛陀之外,在佛陀的周围还有无数菩萨、弟子、罗汉、天神等协助佛维护佛法,教化众生。于是,各种佛像、菩萨像、罗汉像、天神像产生。这些神像在早起造像和藏传佛教艺术中有很多全裸、半裸的形象出现。当然众多裸体佛像的产生与大乘佛教的影响分不开。由于隋唐时期,教派林立,八大宗派形成,促进了造像艺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密宗的佛像人物造像更是纷繁复杂,奇形怪状,且裸像纷呈,为中国人体艺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该造像体系按照教义,根据不同的人体比例创造了不同身份等级的佛像身高和形态。因此可以说,佛教人体造像是参考了现实人体的形象并将其按照佛教义理加以标准化、理想化、神化的结果。佛像是人化的神,神化了的人,是希腊“人神合一”造像观念的新发展,是在传承印度佛像艺术的基础上和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3.以欲制欲
在佛教人体艺术中,常以“以欲制欲”的手段,达到禁欲或者节欲的目的。在印度佛教密宗的影响下,藏传佛教裸体形象大为泛滥。司空见惯的裸像,经常陈列于眼前,僧徒便不再沉迷幻象,产生蠢蠢欲动的欲望,达到以欲制欲的目的。在大量的壁画中,宗教人体艺术的教义阐释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和传达。金科拉康壁画不仅以描绘血腥的尸林修持,还以描绘裸艳的供养天女为主要特色。《供养天女》一图体现了密教教义中的色艳情欲的一面。该画描绘了肤色各异、舞姿多变,四臂持有法器,几乎全裸的供养天女。这正是密宗“以毒攻毒”和“以欲克欲”的义理。表面看来似乎走向了佛教持戒和禁欲的反面,这正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在更高级的宗教修行中的体现[5]。她们仅有宝冠缨络作为修饰,采用丰乳细腰来夸张女性的特征,女阴外显,色艳而华美,是宗教人体艺术中少见的大胆之作。
4.审美教育
佛教艺术的审美意义毋庸置疑。抛弃了宗教性的佛教艺术就不成为宗教艺术,同样抛弃了审美功能,也贬低了宗教艺术的层次。佛教艺术是以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宣传宗教、感动信徒的,失去了艺术性就失去了感染力。造型、色彩、形式、内涵等一起组成了精美的艺术作品,起到活跃文化生活的作用,是佛徒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正因为它的高度的审美功能和艺术性,在当初发现西域洞窟艺术宝库的时候,才使整个世界为之震惊。而藏傳佛教艺术更是精湛无比,唐卡、壁画、雕塑至今仍然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佛教艺术不仅形成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和地域风格,而且对于中国绘画的发展和演变也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体艺术的审美意义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图案衬托、图式构成、人物组合结构、人体造型、色彩渲染、线条技法、画面构成、艺术特色、艺术风格等多方面展现。
尽管宗教人体艺术为了展现宗教教义中禁欲的目的,实际上,历代工匠也在尊重宗教造像规范的基础上,大胆发挥,表现了世俗眼中的人体艺术生命力,很多壁画和雕塑体现出不同朝代的人体审美观念,体现出一定的世俗性特征,堪与西方艺术的人体艺术形象相媲美,展示了中国式的宗教审美意味,为近现代人体艺术审美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刚.中国佛教教育——佛道佛教与比较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23.
[2]丁刚.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38-239.
[3]王作勤.人体模特儿十年悲歌[J].中国社会导刊,1999(06).
[4]吕凤涛,冷艳燕.中国佛像收藏与鉴赏全书上卷[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60.
[5]于小冬.藏传佛教绘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203.
作者简介:毛文青(1971—),女,河南原阳人,硕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教学。
【关键词】佛教艺术;人体;教育;宗教性;审美性
佛教传播中土以来,为了使它的思想主张能为人们接受,不得不采取现实社会中所共同认同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为了避免空洞的说教,不仅以大量生动的举譬吸引观众,并采用神话、寓言、故事等饶有情趣的形式阐释枯燥的宗教理论,宗教艺术随即成为阐释教义,解说故事的主要方式,成为佛教的宣教方式之一。古代佛教洞窟中的壁画和雕塑在宗教昌盛时代,成为教徒顶礼膜拜、修法坐禅的对象,在佛教衰落时期则成为具有高度审美的艺术品为人们欣赏。而其中的人体艺术更是精华,为我国罕见的裸体造像历史补上了重要一笔。人体艺术作为佛教艺术的一项内容,它在本质上不同于现代人体艺术。现代人体艺术以审美需要为第一要旨,而宗教人体艺术则首先表现在它的宗教性。由于它隶属于宗教范畴,为宗教服务,它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离不开宗教。它源于宗教经典论述,终结于吸引信徒,坚定信仰。笔者就宗教人体艺术的主要教育功用阐述如下。
1.宣扬佛教义理,提倡禁欲主义
与古代春宫画之作用截然相反,宗教洞窟中人体艺术,并不是为了表现裸体本身,引人欲望,激发性欲,而是为了宣扬佛教义理,教育世人遵守仪礼和戒律,最终达到禁欲、节欲的目的。中国佛教教派众多,戒律森严。各宗派奉行的戒律种类繁多,并不相同,有男女、在家等区别,但是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是五戒。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从根本上讲,佛教戒律宣扬的是一种禁欲主义道德,以无思无欲为根本特征。克制爱欲为佛经中常论的方法,《四十二章经》中就有:“人怀爱欲,不见道”,“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畏”,“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人应该做到“视诸侯之位如过客。视金玉之宝如砾石。视氎素之好如弊帛”[1],人们必须省欲去奢等等。在佛家看来,色欲甚与洪水猛兽,被立为出家沙门第一戒律。著名的画家,佛门大师史国良说:“和尚,生活在禁区里,佛门,为了要回避一切女色和漂亮的东西,把他们说成是脏的。”[3]为达到节欲,自动受戒,往往采用禅定的方法,帮助信徒达到排除杂念,专注修身。而佛教洞窟的壁画最初就是为了禅定修习时帮助信徒尽快“入定”而作的佛画。正如丁刚教授所言,壁画“其功效有二:一是庄严寺院的装饰,二是代塑像而拜之。”[2]
除了佛教人物像外,佛教故事画、佛教经变画、佛教史迹画等都是阐释佛经义理和宣扬佛法的示意图,但是佛教艺术不仅限于示意图的层次,它已经远远高出“图”的范畴,而达到“画”的高度。当僧徒观看佛像或者佛教故事壁画时,会得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取得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以佛之行为关照自身,更利于进入禅定的境界。因此,壁画、雕塑等佛教艺术在寺院和洞窟中布置某种程度上起到教育佛徒的形象化的“教具”作用,这种环境教育的影响有时候胜似千言万语。自然,佛教艺术中的人体艺术也遵循这一目的,并非为宣扬人体美存在,也非为了引发人欲而存在,而是为了更通俗直观的解释教义,宣传教义,根据佛教故事需要和遵循佛像造像标准而作。
这在很多宗教壁画中都能看到。由佛本生故事而做的绘画中,描绘了佛成道前还作太子时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借以教化人们坚定从教的决心。例如克孜尔现存的壁画中118窟《娱乐太子图》就是因情节需要,而表现裸体画面。该图是根据佛经而创。《佛本行集经》记述其情况:“……复教宫内,严加约救。诸采女等,昼夜莫停,奏诸音乐,显现一切娱乐之事,所有女人幻惑之能,悉皆显现。”故事讲述的是:当佛还是太子的时候,因看到现实生活中种种苦恼而决心出家,其父净饭王为留他继承王位,便有意在其周围造成一个享乐的环境,使他忘掉一切。但是太子还是看破红尘,决意出家。图画了9个宫女,皆穿着紧身胸衣、袒臂,做出吹箫、击掌、逗鸟等妖媚姿态,营造出热烈的娱乐气氛。为表现宫女诱惑太子,画面画出一个全裸宫女,用手托着乳房,上身前倾通近太子,引诱太子。而太子头转向左侧,托腮沉思,摆出一幅不屑一顾、漠然的样子。整个画面以宫女们的热闹气氛和太子的冷静神态做对比,表现了王子不受诱惑,坚定出走的信念。还如在吐峪沟石窟中第42禅窟中东壁北端小禅室,内绘制禅观图,就起到如此作用。两个比丘分坐在树下相对观望站立中间的一个裸体女子,表现的是禅学中的“不净观”。这些专供僧人静坐观想的禅窟,起到打坐入定的教育作用,其目的就是教育僧人要净心寡欲。
2.神化宗教人物,产生宗教崇拜
佛教人物造像或者庄严肃穆、或者形象怪异,且有很多造像有半裸和全裸出现,这种观念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观念截然不同,似乎又与佛教禁欲思想有冲突,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与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关,也与神人合一的造像传统有关。中国佛教艺术造像沿袭外国样式,尼泊尔样式、印度样式等有大量的裸体形象,因而早期佛像有很多裸体形象。印度佛像又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希腊罗马艺术中崇尚人物造像的观念传播给印度佛教,使印度佛教艺术开始了造像之风。希腊文化中人神结合的造像传统给予印度佛教艺术以启发,他们甚至聘请希腊画师和雕工为印度佛教前来传授造像技术。写实性的造像技术也就传到了印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印度佛教艺术又与本土印度教艺术相结合,逐渐发展为成熟的印度佛教艺术。早在犍陀罗艺术时期,佛教就传至我国。因此,希腊文化样式的造像风格便在我国西域地区广为流传。希腊风格古典、庄严,以裸体来表现佛教人物蔚为成风。“人神合一”的造像理念是希腊文化的传统,他们似乎认为“神”不必讲究、遵循世俗社会中“人”的规范,衣服本是人遮体蔽羞的物体,神自当不必苛求这种规范。希腊哲学中有句名言“人为万物之准绳”,这同样适合于神,为了达到对于典型形象的刻画和描绘,在符合理想的审美标准,希腊人创造了人神合一的裸体形象,以标准的理想化的人体作为神像的形象,以便使人产生敬仰和崇拜之情。佛教人物同样遵循了神人合一这一观念。但是,全裸形象对于佛教发源地印度还是一种挑战,因此,既符合理想化的,又符合佛教道德礼仪规范的佛像就成为印度、尼泊尔佛像的造像原则。他们虽然采取半裸或全裸的形象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但是却为他们的偶像添加了许多饰物。例如藏传佛教中有很多半裸人物像,采用极为繁复而精美的头冠、飘带和璎珞等饰物用来装点裸露的人体,与希腊艺术不同的是很少一丝不挂或者直接暴露生殖器。人物造型往往取庄严、肃穆、神圣、美丽、奇异、妖娆、性感等等达到规范的形象标准,以满足人们对于理想化形象的追求。为了使人物形象得到认同和普及,对于人物的形象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因此,以佛经的形式“昭示天下”,制定出固定的规范和样式,不准私自随意创造,以免失去佛教的庄严和神圣。
为了创造佛陀的法身塑像,印度西北部的一些信徒便以传说中的想象帝王“转轮圣王”的身体特征为依据,再加上眉间的白毫,金光闪耀的身躯等超与凡人的特征塑造了佛像。中国佛像也即在印度佛像基础上结合本土审美习惯,不断发展变化,创造出数以千计的佛教人物形象。佛像艺术首先服从于佛教经典、仪轨和固定的程式,如佛像造型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作为造像的重要依据,佛像艺术是人们对超自然能力和环境的存在的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根据佛像造像中关于“相”、“好”的规定,佛像的造型须符合以下理想化的审美标准:佛的脸形丰满宽圆;眉毛猶如新月,端庄而修长;鼻高而挺拔,不现鼻孔;唇如频婆果(又名吉祥果,色泽鲜红),上下唇相称;脖子下面有三道丰硕而圆润的弧线,象征佛像体态丰满,俗称“三道”等。[4]以这样说,佛陀的造像是在吸收现实人体上的许多优美点的基础上,再加上根据佛教教义创造出来的一些特异相而形成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佛成为一个符合佛教徒心理想象的超人的、神化的、具有宗教魔力的圣像,才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达到感召芸芸众生的目的。
除了佛陀之外,在佛陀的周围还有无数菩萨、弟子、罗汉、天神等协助佛维护佛法,教化众生。于是,各种佛像、菩萨像、罗汉像、天神像产生。这些神像在早起造像和藏传佛教艺术中有很多全裸、半裸的形象出现。当然众多裸体佛像的产生与大乘佛教的影响分不开。由于隋唐时期,教派林立,八大宗派形成,促进了造像艺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密宗的佛像人物造像更是纷繁复杂,奇形怪状,且裸像纷呈,为中国人体艺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该造像体系按照教义,根据不同的人体比例创造了不同身份等级的佛像身高和形态。因此可以说,佛教人体造像是参考了现实人体的形象并将其按照佛教义理加以标准化、理想化、神化的结果。佛像是人化的神,神化了的人,是希腊“人神合一”造像观念的新发展,是在传承印度佛像艺术的基础上和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3.以欲制欲
在佛教人体艺术中,常以“以欲制欲”的手段,达到禁欲或者节欲的目的。在印度佛教密宗的影响下,藏传佛教裸体形象大为泛滥。司空见惯的裸像,经常陈列于眼前,僧徒便不再沉迷幻象,产生蠢蠢欲动的欲望,达到以欲制欲的目的。在大量的壁画中,宗教人体艺术的教义阐释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和传达。金科拉康壁画不仅以描绘血腥的尸林修持,还以描绘裸艳的供养天女为主要特色。《供养天女》一图体现了密教教义中的色艳情欲的一面。该画描绘了肤色各异、舞姿多变,四臂持有法器,几乎全裸的供养天女。这正是密宗“以毒攻毒”和“以欲克欲”的义理。表面看来似乎走向了佛教持戒和禁欲的反面,这正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在更高级的宗教修行中的体现[5]。她们仅有宝冠缨络作为修饰,采用丰乳细腰来夸张女性的特征,女阴外显,色艳而华美,是宗教人体艺术中少见的大胆之作。
4.审美教育
佛教艺术的审美意义毋庸置疑。抛弃了宗教性的佛教艺术就不成为宗教艺术,同样抛弃了审美功能,也贬低了宗教艺术的层次。佛教艺术是以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宣传宗教、感动信徒的,失去了艺术性就失去了感染力。造型、色彩、形式、内涵等一起组成了精美的艺术作品,起到活跃文化生活的作用,是佛徒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正因为它的高度的审美功能和艺术性,在当初发现西域洞窟艺术宝库的时候,才使整个世界为之震惊。而藏傳佛教艺术更是精湛无比,唐卡、壁画、雕塑至今仍然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佛教艺术不仅形成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和地域风格,而且对于中国绘画的发展和演变也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体艺术的审美意义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图案衬托、图式构成、人物组合结构、人体造型、色彩渲染、线条技法、画面构成、艺术特色、艺术风格等多方面展现。
尽管宗教人体艺术为了展现宗教教义中禁欲的目的,实际上,历代工匠也在尊重宗教造像规范的基础上,大胆发挥,表现了世俗眼中的人体艺术生命力,很多壁画和雕塑体现出不同朝代的人体审美观念,体现出一定的世俗性特征,堪与西方艺术的人体艺术形象相媲美,展示了中国式的宗教审美意味,为近现代人体艺术审美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刚.中国佛教教育——佛道佛教与比较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23.
[2]丁刚.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38-239.
[3]王作勤.人体模特儿十年悲歌[J].中国社会导刊,1999(06).
[4]吕凤涛,冷艳燕.中国佛像收藏与鉴赏全书上卷[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60.
[5]于小冬.藏传佛教绘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203.
作者简介:毛文青(1971—),女,河南原阳人,硕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