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一代苗绣传人龙秀洁
2008年4月27日,阴,时有小雨。清晨,细雨如丝,呼吸着有些甘甜的清新气息,心神怡然。远处铅灰色的山峦裹挟着淡淡的白雾,依山而建的吊脚楼仿佛悬在山中,此时的苗寨犹如朦胧缥缈的人间仙境。微风吹来,不时带来了新鲜的或是陈年的猪粪、牛粪的味儿,此刻才觉得我们在山寨农家。9时许,我们随着苗语翻译沿着陡峭的青石小路缓缓而行,路边伴有幽深的沟壑,行进的队列里有人发出尖厉的叫声。约摸一刻钟便来到了要访谈的刺绣人家,这可是被镇上评定为“一级家庭博物馆”龙秀洁的家。
跨过门坎,我们向苗绣老人问好。老人端坐在堂屋里,脸色白净,少有皱纹。老人今年虚岁九十,汉语名为龙秀洁。访谈前苗语翻译习惯性地将许多奖状、证书拿给我们看,看来老人接待过无数次采访。2007年6月,龙秀洁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称号。这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民艺家协会授予的最高荣誉,到目前为止,贵州苗绣艺人获取殊荣的只此一人。面对荣誉,老人十分淡然。
在我们围着绣衣观看和拍照时,老人也不参与进来,自个儿手上不停地编织着白色的小帽,看得出来是一款时兴的样式,老人也在与时俱进、不断追赶着时尚的步伐。我们与龙秀洁交谈了1个半小时,谈话间老人时常流露出对手艺无人接续的忧虑。看着她绣制得如此精美的苗装,我们内心里有了一种感动。
Q:您90岁还在绣花?
A:年岁确实大了,眼也不太好使,做活的时候要对着光做。现在要是心情好,空闲时就拿起针线做一点绣工,就是不想让手艺失传。
Q:那您为什么不戴老花镜呢?这样不是可以更方便一点?
A:不习惯。几十年了,只要拿起针就知道怎么绣。(此刻老人枯涩的眼里开始有些光亮。)
Q:现在寨子已经开发成旅游村,您绣得这么好,不做点刺绣拿出去卖?
A:我做的刺绣不拿出去卖。据说拿出去卖的绣片还要听商家的摆布,这个我就做不来了。我主要为家里人绣,逢年或节庆作为礼物送给他们。家里人所穿的盛装都是我做的,现在做得少了,可惜了手艺。
Q:您可以带一些徒弟让手艺流传下来?
A:本来想传给女儿,可女儿因故去世了,我家媳妇也做得很好。我也没有专门收徒弟,附近人家有来学的人我就教她们做一些。现在的苗家女子都忙着到山外去,对刺绣也不像以前那样热心了。(说完,老人眼里透出一缕哀伤,不知是哀伤女儿还是哀伤无人传承她的手艺,也许两者都有。)
Q: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刺绣的,能不能谈一谈学习刺绣的经历?
A: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背腰篓,上山采些花花草草,其实当时家里还算是有钱人家,也无需为生计而劳累,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劝我学习刺绣。她说:“你不会刺绣,将来就找不到好人家。”我大概在12岁时就开始学习绣花,开始随我母亲学做背带,渐渐有些不满足,趁赶集的时候看见别人绣得好的刺绣就记在心里,回来就绣在衣服上。久而久之我就有了一个想法,我一定会比集市上看到的那些刺绣还要绣得好,从此我越来越喜欢上绣花。以前我们苗家女子的后裙都是三截,既不方便也不好看,我把它改成五截,直到现在所有的村寨都照我的样式做。
Q:衣服上的花样是您自己画的吗?
A:我不画花样,我家妹妹画得很好,我经常想一些好的花样让她帮我画。有些外面来的花样我也做些改进,我常常把平常所想的花花草草搭配在一起,也很好看。老衣服上的花样也会用一些,但也不是全部用。要用就用那些有说头的,像蝴蝶这类有故事内容的。
Q:您这件衣服上有好几种绣法,颜色也非常鲜艳,是不是每件都是这样的?
A:要根据不同的花样采用相配的绣法,像各种花草、蝴蝶、飞鸟就不能用一种绣法。你看,我这件衣服上的花样就用了平绣和打籽绣。大朵的花,中间的花芯配上打籽绣才好看,绣法千万不能固定。配色也相当重要,花样稿子一般都没有颜色,这就要靠自己想。有了深色的底布,色线在上面就很好搭配,各种颜色的丝线搭配不能平均,主要的、次要的要分清,这要根据花样动脑筋。我常常把山里秋天好看的景色记在心里,如果需要配色,我自然会想起来。
新一代苗绣传人宋美芬
我们走出龙秀洁家门,外面依旧细雨绵绵,顺着青石小路向下而行来到了山脚下,眼前平坝上难得有这么大块平整的水田,葱茏的秧田映衬着天光水色。47岁的宋美芬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屋内的墙上是她参加展览和民间竞赛的证书和奖状,中国民族博物馆聘她为“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师”,这是需要实力且令人羡慕的称谓。一番客气谈话之后,她知道我们刚从龙秀洁家下来,她用有些骄傲的语气说,“龙秀洁是她的伯妈”,她曾到伯妈那里学习过刺绣。
Q: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刺绣的?现在是不是专门在做刺绣买卖?
A:我15岁就开始学刺绣,主要是母亲教我。今年我47岁,绣花时要戴上老花眼镜了。通常到我这样的年龄,手就有些抖,但我的手很稳。(其实她还年轻,不过乡间的劳作让她看上去有些苍老。)最近几年,县里还有镇上都开办刺绣培训班,他们聘我为刺绣老师。贵阳的一些中、小学邀请我去教刺绣。但通常也不是每天教,一般都是星期六、星期天上课。寨子里的苗家女子好多都外出务工了,学刺绣的不多,来学的大半是30来岁的妇女,主要教她们各种绣法和配色。现在学的人也渐渐少了,我也不教了。所以我就在家里绣,然后拿出去卖。做刺绣活很累,也不怎么赚钱,一块绣片才值四、五百元线,得一二十天才能完成。如果有人来定货,绣片价钱按图样和大小来算,千元的绣片大概要花1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Q:现在您主要靠做刺绣赚钱养家,那是否参与一些展览和竞赛?
A:参加过。有时州里、县里组织我们带绣片去北京参加展览,我去过好几次北京了。现在经常参加一些民族工艺大赛,得过不少奖,有了这些奖项,刺绣的价格也要高一些。
Q:部分繡片是新的花样,与过去苗绣的纹饰不一样,是您自己选的花样,还是别人提供给您的? A:新花样都是由定货的老扳提供的,还必须照她们的想法样子绣。我不会画花样,我自己绣的花样是从集上买的或者从老衣服上描下来的,有时也请会画的人帮我画一些。
Q:我看您的篮子里有这么多好看的彩色丝线,是不是自己纺的?
A:这些线都是赶集买的,大部分是丝线,也有点棉线。绣花的棉布是自己织的,绸布就要到镇上去买。(说到此时,宋美芬拿出她母亲为她做的苗族盛装和自己做的绣片,看着这些新近做的绣片内心不由得提出个问题,这是苗绣吗?)
Q:您当过刺绣老师,是不是会很多种绣法?
答:平绣、辫绣、打籽绣、皱绣、绞绣、贴花绣这些我都比较熟悉。(在我们的要求下宋美芬热情地演示了各种绣法步骤,从工艺的角度看,尽管宋美芬不问花样的文脉来自何方,但她的绣法与针法多少保持着苗绣的固有传统。)
两代人的同与不同
两代刺绣传人在访谈中表达出不同的刺绣情结,但有一点是需要共同面对的,苗绣在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内在的困惑,苗绣艺人普遍不具有绘制花样的创作能力,这就很难参与花样的创作与绘制。1957年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指出了“绣花的纹样形式,无形中被剪纸的人所控制,她们掌握了纹样的形式及其变化。有的确实抄袭了外来成套的东西,这就或多或少地冲淡了原有民族风格”。
所以,有必要重新唤起这样的担心,我们在考察中也印证了这种担心。在黔东南的集鎮上一般都有专门从事花样买卖的人,他们不从事苗绣手工,因此很少以刺绣技艺的角度考虑花样,他们以剪纸的形式剪出大量相同的花样在市场上买卖。为了增加花样的品种,花样中外来的时尚风气,特别是都市流行文化的介入,逐渐削弱了苗绣的民族特性。
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促使民俗表演渐渐褪去它本真的纯朴,变成了旅游过程中的精彩看点,苗绣也扮演着民俗表演中服饰装饰的重要角色。
由于受制于花样的固有要求和市场定位,更由于追求效率,在宋美芬的绣片里,绣法有些单一,技艺相对简单,绣片全部采用平绣来塑造物品,而清一色的平绣塑造失去了苗绣固有的民族特色。让我们再来看龙秀洁的苗绣,绣衣虽然是20世纪50年代所绣,其绣法的丰富、技艺的精湛,诸如根据对象而设定的打籽绣、辫绣等明显为观者带来更多的视觉愉悦。由所有图案而组成的历史传说的叙事性叙述着流行于民间的普遍愿望,苗绣犹如史书一样用物质化的图像记录了民族传统的文化。两相比较,不是宋美芬本人技艺在退化,作为传统民间工艺师的宋美芬完全具备苗绣的技艺,然而商业利益的价值取向使她采用最便捷的绣法完成花样。这是我们从两位绣者价值认知的角度看各自绣品的呈现。
在两位绣者追求价值的角度上,新老两代传人不尽相同,一个以刺绣作为谋生手段,刺绣再也不是愉悦身心、寄托心愿的载体,宋美芬说:“做刺绣活很累。”她已把刺绣手工当作简单的机械操作,唯一的希望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苗绣传统的信念不会在手工劳作中反复念想。
显然,刺绣手工的过程成为付出体力的难受营生,绣者自然会感受到身心俱疲。龙秀洁对此有她自己的看法,首先她不进入市场并多次强调她的绣品不卖,她一直坚守苗绣的传统做法为“自用”。这样,她能够自由自在地享受刺绣过程中的快乐,龙秀洁老人说过只要拿起针线就没有感到累过,以没有利益的心态完成千百次同一动作,累已消解在自我肯定、自己欣赏之中。
通过两代刺绣传人的访谈与考察,我们了解到以前苗族人人都会的苗绣技艺,现今只能从老一代刺绣传人那里找回历史的记忆。在经济转型时期,苗绣从“自用”走向商品化而进入市场流通,将业余的刺绣技能转变为专业的谋生手段,民间苗绣已不“民间”,这是山寨苗人经济振兴的途径之一。苗绣在有组织的流通中呈现民族文化魅力,至少能够把传统技艺延续下来,这是对苗绣前景乐观的看法。一个不乐观的问题是:样稿作者、职业绣手两相分离,苗绣样稿作者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逐渐放弃了本民族文化的特性,借助于传统手工的外壳,将时下所流行的时尚元素拼接在纹样里以求得到视觉感官上的刺激。职业绣手面对样稿往往面临两种压力,一是商家的硬性规定,一是在样稿上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实际上她们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因此,苗绣在商业化的进程中,苗女所绣的并非就是苗绣原本的样貌,而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样稿是否真正体现了苗绣特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2008年4月27日,阴,时有小雨。清晨,细雨如丝,呼吸着有些甘甜的清新气息,心神怡然。远处铅灰色的山峦裹挟着淡淡的白雾,依山而建的吊脚楼仿佛悬在山中,此时的苗寨犹如朦胧缥缈的人间仙境。微风吹来,不时带来了新鲜的或是陈年的猪粪、牛粪的味儿,此刻才觉得我们在山寨农家。9时许,我们随着苗语翻译沿着陡峭的青石小路缓缓而行,路边伴有幽深的沟壑,行进的队列里有人发出尖厉的叫声。约摸一刻钟便来到了要访谈的刺绣人家,这可是被镇上评定为“一级家庭博物馆”龙秀洁的家。
跨过门坎,我们向苗绣老人问好。老人端坐在堂屋里,脸色白净,少有皱纹。老人今年虚岁九十,汉语名为龙秀洁。访谈前苗语翻译习惯性地将许多奖状、证书拿给我们看,看来老人接待过无数次采访。2007年6月,龙秀洁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称号。这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民艺家协会授予的最高荣誉,到目前为止,贵州苗绣艺人获取殊荣的只此一人。面对荣誉,老人十分淡然。
在我们围着绣衣观看和拍照时,老人也不参与进来,自个儿手上不停地编织着白色的小帽,看得出来是一款时兴的样式,老人也在与时俱进、不断追赶着时尚的步伐。我们与龙秀洁交谈了1个半小时,谈话间老人时常流露出对手艺无人接续的忧虑。看着她绣制得如此精美的苗装,我们内心里有了一种感动。
Q:您90岁还在绣花?
A:年岁确实大了,眼也不太好使,做活的时候要对着光做。现在要是心情好,空闲时就拿起针线做一点绣工,就是不想让手艺失传。
Q:那您为什么不戴老花镜呢?这样不是可以更方便一点?
A:不习惯。几十年了,只要拿起针就知道怎么绣。(此刻老人枯涩的眼里开始有些光亮。)
Q:现在寨子已经开发成旅游村,您绣得这么好,不做点刺绣拿出去卖?
A:我做的刺绣不拿出去卖。据说拿出去卖的绣片还要听商家的摆布,这个我就做不来了。我主要为家里人绣,逢年或节庆作为礼物送给他们。家里人所穿的盛装都是我做的,现在做得少了,可惜了手艺。
Q:您可以带一些徒弟让手艺流传下来?
A:本来想传给女儿,可女儿因故去世了,我家媳妇也做得很好。我也没有专门收徒弟,附近人家有来学的人我就教她们做一些。现在的苗家女子都忙着到山外去,对刺绣也不像以前那样热心了。(说完,老人眼里透出一缕哀伤,不知是哀伤女儿还是哀伤无人传承她的手艺,也许两者都有。)
Q: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刺绣的,能不能谈一谈学习刺绣的经历?
A: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背腰篓,上山采些花花草草,其实当时家里还算是有钱人家,也无需为生计而劳累,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劝我学习刺绣。她说:“你不会刺绣,将来就找不到好人家。”我大概在12岁时就开始学习绣花,开始随我母亲学做背带,渐渐有些不满足,趁赶集的时候看见别人绣得好的刺绣就记在心里,回来就绣在衣服上。久而久之我就有了一个想法,我一定会比集市上看到的那些刺绣还要绣得好,从此我越来越喜欢上绣花。以前我们苗家女子的后裙都是三截,既不方便也不好看,我把它改成五截,直到现在所有的村寨都照我的样式做。
Q:衣服上的花样是您自己画的吗?
A:我不画花样,我家妹妹画得很好,我经常想一些好的花样让她帮我画。有些外面来的花样我也做些改进,我常常把平常所想的花花草草搭配在一起,也很好看。老衣服上的花样也会用一些,但也不是全部用。要用就用那些有说头的,像蝴蝶这类有故事内容的。
Q:您这件衣服上有好几种绣法,颜色也非常鲜艳,是不是每件都是这样的?
A:要根据不同的花样采用相配的绣法,像各种花草、蝴蝶、飞鸟就不能用一种绣法。你看,我这件衣服上的花样就用了平绣和打籽绣。大朵的花,中间的花芯配上打籽绣才好看,绣法千万不能固定。配色也相当重要,花样稿子一般都没有颜色,这就要靠自己想。有了深色的底布,色线在上面就很好搭配,各种颜色的丝线搭配不能平均,主要的、次要的要分清,这要根据花样动脑筋。我常常把山里秋天好看的景色记在心里,如果需要配色,我自然会想起来。
新一代苗绣传人宋美芬
我们走出龙秀洁家门,外面依旧细雨绵绵,顺着青石小路向下而行来到了山脚下,眼前平坝上难得有这么大块平整的水田,葱茏的秧田映衬着天光水色。47岁的宋美芬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屋内的墙上是她参加展览和民间竞赛的证书和奖状,中国民族博物馆聘她为“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师”,这是需要实力且令人羡慕的称谓。一番客气谈话之后,她知道我们刚从龙秀洁家下来,她用有些骄傲的语气说,“龙秀洁是她的伯妈”,她曾到伯妈那里学习过刺绣。
Q: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刺绣的?现在是不是专门在做刺绣买卖?
A:我15岁就开始学刺绣,主要是母亲教我。今年我47岁,绣花时要戴上老花眼镜了。通常到我这样的年龄,手就有些抖,但我的手很稳。(其实她还年轻,不过乡间的劳作让她看上去有些苍老。)最近几年,县里还有镇上都开办刺绣培训班,他们聘我为刺绣老师。贵阳的一些中、小学邀请我去教刺绣。但通常也不是每天教,一般都是星期六、星期天上课。寨子里的苗家女子好多都外出务工了,学刺绣的不多,来学的大半是30来岁的妇女,主要教她们各种绣法和配色。现在学的人也渐渐少了,我也不教了。所以我就在家里绣,然后拿出去卖。做刺绣活很累,也不怎么赚钱,一块绣片才值四、五百元线,得一二十天才能完成。如果有人来定货,绣片价钱按图样和大小来算,千元的绣片大概要花1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Q:现在您主要靠做刺绣赚钱养家,那是否参与一些展览和竞赛?
A:参加过。有时州里、县里组织我们带绣片去北京参加展览,我去过好几次北京了。现在经常参加一些民族工艺大赛,得过不少奖,有了这些奖项,刺绣的价格也要高一些。
Q:部分繡片是新的花样,与过去苗绣的纹饰不一样,是您自己选的花样,还是别人提供给您的? A:新花样都是由定货的老扳提供的,还必须照她们的想法样子绣。我不会画花样,我自己绣的花样是从集上买的或者从老衣服上描下来的,有时也请会画的人帮我画一些。
Q:我看您的篮子里有这么多好看的彩色丝线,是不是自己纺的?
A:这些线都是赶集买的,大部分是丝线,也有点棉线。绣花的棉布是自己织的,绸布就要到镇上去买。(说到此时,宋美芬拿出她母亲为她做的苗族盛装和自己做的绣片,看着这些新近做的绣片内心不由得提出个问题,这是苗绣吗?)
Q:您当过刺绣老师,是不是会很多种绣法?
答:平绣、辫绣、打籽绣、皱绣、绞绣、贴花绣这些我都比较熟悉。(在我们的要求下宋美芬热情地演示了各种绣法步骤,从工艺的角度看,尽管宋美芬不问花样的文脉来自何方,但她的绣法与针法多少保持着苗绣的固有传统。)
两代人的同与不同
两代刺绣传人在访谈中表达出不同的刺绣情结,但有一点是需要共同面对的,苗绣在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内在的困惑,苗绣艺人普遍不具有绘制花样的创作能力,这就很难参与花样的创作与绘制。1957年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指出了“绣花的纹样形式,无形中被剪纸的人所控制,她们掌握了纹样的形式及其变化。有的确实抄袭了外来成套的东西,这就或多或少地冲淡了原有民族风格”。
所以,有必要重新唤起这样的担心,我们在考察中也印证了这种担心。在黔东南的集鎮上一般都有专门从事花样买卖的人,他们不从事苗绣手工,因此很少以刺绣技艺的角度考虑花样,他们以剪纸的形式剪出大量相同的花样在市场上买卖。为了增加花样的品种,花样中外来的时尚风气,特别是都市流行文化的介入,逐渐削弱了苗绣的民族特性。
千户苗寨的旅游开发,促使民俗表演渐渐褪去它本真的纯朴,变成了旅游过程中的精彩看点,苗绣也扮演着民俗表演中服饰装饰的重要角色。
由于受制于花样的固有要求和市场定位,更由于追求效率,在宋美芬的绣片里,绣法有些单一,技艺相对简单,绣片全部采用平绣来塑造物品,而清一色的平绣塑造失去了苗绣固有的民族特色。让我们再来看龙秀洁的苗绣,绣衣虽然是20世纪50年代所绣,其绣法的丰富、技艺的精湛,诸如根据对象而设定的打籽绣、辫绣等明显为观者带来更多的视觉愉悦。由所有图案而组成的历史传说的叙事性叙述着流行于民间的普遍愿望,苗绣犹如史书一样用物质化的图像记录了民族传统的文化。两相比较,不是宋美芬本人技艺在退化,作为传统民间工艺师的宋美芬完全具备苗绣的技艺,然而商业利益的价值取向使她采用最便捷的绣法完成花样。这是我们从两位绣者价值认知的角度看各自绣品的呈现。
在两位绣者追求价值的角度上,新老两代传人不尽相同,一个以刺绣作为谋生手段,刺绣再也不是愉悦身心、寄托心愿的载体,宋美芬说:“做刺绣活很累。”她已把刺绣手工当作简单的机械操作,唯一的希望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苗绣传统的信念不会在手工劳作中反复念想。
显然,刺绣手工的过程成为付出体力的难受营生,绣者自然会感受到身心俱疲。龙秀洁对此有她自己的看法,首先她不进入市场并多次强调她的绣品不卖,她一直坚守苗绣的传统做法为“自用”。这样,她能够自由自在地享受刺绣过程中的快乐,龙秀洁老人说过只要拿起针线就没有感到累过,以没有利益的心态完成千百次同一动作,累已消解在自我肯定、自己欣赏之中。
通过两代刺绣传人的访谈与考察,我们了解到以前苗族人人都会的苗绣技艺,现今只能从老一代刺绣传人那里找回历史的记忆。在经济转型时期,苗绣从“自用”走向商品化而进入市场流通,将业余的刺绣技能转变为专业的谋生手段,民间苗绣已不“民间”,这是山寨苗人经济振兴的途径之一。苗绣在有组织的流通中呈现民族文化魅力,至少能够把传统技艺延续下来,这是对苗绣前景乐观的看法。一个不乐观的问题是:样稿作者、职业绣手两相分离,苗绣样稿作者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逐渐放弃了本民族文化的特性,借助于传统手工的外壳,将时下所流行的时尚元素拼接在纹样里以求得到视觉感官上的刺激。职业绣手面对样稿往往面临两种压力,一是商家的硬性规定,一是在样稿上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实际上她们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因此,苗绣在商业化的进程中,苗女所绣的并非就是苗绣原本的样貌,而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样稿是否真正体现了苗绣特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