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吹风和塑料瓶演示共振现象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is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教师教学用书》,在“机械振动”1章的“教学资源库”中,介绍了古代“鱼洗”的共振现象.用电吹风和塑料瓶演示此现象,实验效果也非常明显.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物理的基础,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环节,初中物理新教材中已编入了大量的实验,涵盖各种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课后小实验和小制作等.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材料和方案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些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需要对一些实验适当改进或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助于进一
1原题呈现  2013年的江苏物理卷14题是基于“惯性演示实验”知识情境下动力学问题.  题如图1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案中,教师应该将学
光学实验的演示对学生理解光学规律和光的本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由于环境和实验本身精度的要求,对光学实验的调节和展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校通常配用激光演示仪,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一是价格方面,激光演示仪价格昂贵,大部分学校只能购置一二台,不易普及;二是演示效果方面,激光演示虽然射出来的强度大,但是光只能从一个方向入射,很难演示光路可逆;三是操作方面,激光演示仪比较笨重,不容易携带和操作.    针
期刊
高中物理教学不可缺失了问题情景,那么如何进行问题情景的创设呢?笔者认为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符合新课程生本教学理念.实验是物理规律形成和系统化发展的基础,演示实验更加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而且操作上具有简便性,借助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信息,或启发点拨,或制造认知冲突,都能有效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心理机能,将学生带入规律探究的情境之中.本文就该话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的主力军是我们的学生,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根据自身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充分运用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的學生,对物理比较感兴趣,同时如果器材自己能在生活中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就能得到,
期刊
物理中的“物”是指形象具体的物体,“理”是指抽象的理论,只有把形象的物体与抽象的理论有机结合才能体现物理的完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做好实验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实验在教学中是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的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讲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不高,厌学现象严重,对所学理论知识没有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抓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