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养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保有和提升的综合素质,是文明社会的道德基石。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事实正是这样,如果说太阳给了人生命,那么教养就是赋予人灵魂的“第二个太阳”,随时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光明、带来温暖。
一个人有没有教养,是不一样的;教养不是天生的,是教育和培养出来的;怎样才能让一个人有教养,关键要从小抓起。
“有教养”和“没教养”,有啥不一样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文明礼貌,说话得体,谈吐没有粗话;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起路来规规矩矩;不随地吐痰,尊重老人和妇女;在公共场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不破坏公物,人前不低俗不下流等等,人们就说这个人“有教养”。
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一个人说话骂骂咧咧,张嘴就是脏话;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走路横冲直撞;隨地吐痰,不尊重老人、妇女;在公共场所破坏公物,不讲公共卫生,低俗下流等等,人们就说这个人“没教养”。
是的,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往往就是根据这个人的行为细节来判断和评价的。而事实上正是如此,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就是从一个个细节中体现出来的。
譬如,有教养的人,参加会议或集体活动从不迟到。他懂得,即使是无意识的迟到,对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尊重。如果万一由于某种原因迟到了,那么他就会尽可能悄悄地进场,力求不因为自己的迟到而影响别人。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总喜欢迟到,而且总觉得自己迟到理所当然,迟到了还大摇大摆进场,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忙似的。
譬如,有教养的人,从不打断别人的讲话。他首先要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根据需要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意见。他知道,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了解了最完整的信息,才能提出最完美的问题解决方案,并能很容易地跟对方达成一致。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在与人交流交往时,总喜欢打断对方的讲话,要么自以为是,要么强加于人。
譬如,有教养的人,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看着对方的眼睛,而不是翻阅文件,或来回挪动什么东西,或摆弄铅笔、钢笔等。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不与对方真诚互动,而是三心二意,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你说你的我玩我的。
譬如,有教养的人,都十分尊重别人的观点,即使他不同意,也不用粗俗的语言斥责别人,而是陈述、说明不同意的理由。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一听到别人与自己意见不同,就破口大骂“瞎说”“废话”“胡说八道”。
譬如,有教养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在与人交往时,从不强调自己的职位,从不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在与人交往时,哪怕有那么一点点财富或权位优势,也要显现出来,甚或还有意放大,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是谁似的。
譬如,有教养的人,总是遵守诺言,即使遇到困难也从不食言。对他来说,自己说出来的话,就是应当遵守的法规。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总是不把自己的诺言当回事,信口开河、随口许诺,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就失信于人了。
譬如,有教养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老、弱、病、残、孕等弱势人群,总要以最大的能力与最好的方式给予照顾。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对弱势人群总是很麻木,甚至在公交车上为他们让个座都不情愿。
譬如,有教养的人,从不忘记向亲人、朋友、同事祝贺生日和节日,特别是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亲身参加庆祝某一特殊纪念日现场活动的时候。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甚至最亲近的人的喜怒哀乐都不放在心上,更别说主动给亲朋好友的生日或节日致以祝福与问候了。
譬如,有教养的人,不会当众指责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也从不表现出否定的态度。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没有宽容与尊重之心,一遇到与自己的价值观及兴趣爱好不相符的人,都表现出不屑一顾甚至轻蔑鄙视的态度。
譬如,有教养的人,在别人痛苦或遇到不幸的时候,绝不袖手旁观,而是尽自己的力量和可能给予同情、施以援手、奉献爱心。如果是很亲近的人,他就会全力以赴做出需要做的一切;如果是一般的朋友、同事或邻居,他也会表示同情,打电话问候,或者抽时间前去看望。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在遇到别人痛苦或不幸的时候,他就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时还冷嘲热讽甚至落井下石。
总而言之,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细节,你也许不经意,但就是这些细节,可以折射出你的教养,影响你的人缘,决定你的发展和未来。因此,无论何时何地,请在你的言行中,尊重每一处细节。因为,尊重细节,就是尊重你自己;而忽视细节,受害的,也是你自己。
教养教养,有“教”才有“养”
陈道明在谈到教养时说:“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教养是带有某种天生的素质和一点一滴的积累。”陈道明说得没错,但说得不够辩证与全面,因为教养并不完全是天生的,也不是与文化没有关系。
那么,“教养”究竟是什么呢?大多数词典上都是这样说的: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诚然,这个说法也没错,但似乎又太简单了点、抽象了点。详尽点、具体点说,“教”指的是教育、教学、教导、教范、教改、教管、教化、教诲等;“养”指的是通过“教”使“被教者”在培养、养成、生养、训练或修炼等过程中,逐步接受符合道德的、文明的、一定社会规范的思想和言行。并使之成为自身的生活方式或者习惯。因此,“教养”就是指个人在教育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相应道德水准的、文明的、合乎社会规范的言行和心灵的总和,它是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教育的结果。
教养来自家庭教育。古人有云:“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的教育第一责任人是家长。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以及给孩子做出什么样的表率,往往对孩子内在品格、日常习惯的养成具有极为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古人不乏家长教子的成功典范,“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而如今,屡屡出现“坑爹”和“熊孩子”闯祸事件,很大程度上就是家长对孩子纵容、娇惯甚至“言传身教”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搞好家庭教育、培育良好家风,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努力给他们做出正确导向。 教养来自学校教育。教养在学生的成长中非常重要,好的教养能成就一个人的未来。譬如,有好的阅读教养,或许能成就一个作家;有好的礼仪教养,或许能塑造一个外交家;有好的锻炼教养,或许能训练出一个奥运冠军等等。但在学校的整个教育中,应该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而德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教养。但是,从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看,从小学到大学,德育情况不容乐观。不仅不懂“规矩”、不守“规矩”的学生大有人在,而且曾经安宁的校园如今却不时发生学生刑案,有些案犯还是学习成绩“饺佼者”,有些还是懵懂少年,这确实太让人痛心与忧心!让学生有教养,教学生做好人,不仅是学校、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学校教育永不能失守的底线!
教养来自社会教育。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他就会生成什么样的教养。国民素养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可以说,没有过硬的软实力,也就没有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培养有教养的个人,是提升国民素养,让社会向好向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国人教养缺失,有权威调查显示六成左右的人坦承自己“教养一般”,这与当今社会风气特别是政风不正有很大关系。教养是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一个人灵魂的样子。一个人的教养是做不了假的,是举手投足,纤毫毕现的。因此,重视国民的教养,实际上也就是在塑造民族之魂、国家之魂。
教养来自自我教育。教养不仅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结果,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结果。我们常常看到,在有些人那里,人前有教养,人后没教养;有些场合有教养,有些场合没教养;针对一些人或事有教养,针对另一些人或事无教养;对待地位尊贵的人有教养,对待地位低下的人无教养等等。这就是他们对教养不能时刻保持谦卑和敬畏心态,不能自觉自主地加强自我学习、自我约束,不能敢于和善于从他人的监督中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等造成的结果。因此,能否自省自律、从善如流,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养水平,而且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勃客也曾意味深长地说:“教养比法律还重要,它们依着自己的性能,或推动道德,或促成道德,或完全毁灭道德。”因此,全社会都重视起来,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家庭做起,从学校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微小的细节做起,人人都努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于自己、于社会、于国家、于民族都大有裨益。
“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当“穷养儿子富养女”像流行歌曲一样,在许多父母口中传唱的时候,恐怕它也会像流行感冒一样,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引向歧途。尽管“穷养富养”不是指“穷”与“富”的教育,也不仅仅是指“男子汉”和“淑女”的培养,但这种观念对孩子的教养,还是有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有一些明显的误导。
如前所述,一个人的教养来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但对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和关键。也就是说,好的教养是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养成的,特别应该“从娃娃抓起”。童年往往会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童年的教养自然就是一个人一生的教养基石。因此,不管哪样的家庭,“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教养孩子呢?教养来自细节,父母教养孩子,也应该持之以恒地注重细节。
譬如,在对孩子的了解上,要舍得花功夫。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经常听听孩子的声音;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要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心中的偶像;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既要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又不要总是揭孩子的伤疤,让孩子保持一颗自尊的心等等。
譬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学会宽容、相互尊重、鼓励进取。要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要让孩子做想做的事,包括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当成自己的朋友,和他平等相处;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等等。
譬如,在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上,要学会“放养”。不要太关心溺爱孩子,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学习如何‘创造”自己的生活;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并鼓励孩子与各个年龄段的人自由交往;可以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慢慢学会理财;鼓励孩子参加学校、街道、社区等集体活动,让他逐渐接触和融入社会等等。
譬如,在帮助孩子学习方面,要重习惯轻成绩。要和孩子一起读书,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要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架,并经常为孩子添置新书;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业成绩而责骂孩子。特别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分数不理想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同时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别人相比;要經常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给他点赞,给他鼓励等等。
譬如,在对待孩子的娱乐问题上,要坚持寓教于乐。要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要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一年四季,要和孩子一起去郊游,有条件的还可以去旅游;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的道理,同时下输了要承认,不过时不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几盘,让他尝到胜利的喜悦;当然,孩子娱乐要健康、要有度,娱乐项目要“审查”好、时间要控制好等等。
父母教养孩子,最重要还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的教养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父母的教养。父母像模子,孩子似泥巴,父母是什么样,塑造出来的孩子往往就是什么样。这是耳濡目染熏陶出来的,这种熏陶的力量之大,常常超出人们的想象,父母教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青年,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父母。孩子与父母的教养,就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和内在品质。
从这个维度上看,培育有教养的孩子,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意义何其重大!因为,有了教养,孩子即便不能成为国之栋梁,至少也能心地善良;有了教养,无论成功与否,国民都会有“谦虚而不自卑,自信而不傲慢”的气度;有了教养,国家自能保持一分优雅从容,成为一个被人欢迎、受人尊敬的国度!
事实正是这样,如果说太阳给了人生命,那么教养就是赋予人灵魂的“第二个太阳”,随时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光明、带来温暖。
一个人有没有教养,是不一样的;教养不是天生的,是教育和培养出来的;怎样才能让一个人有教养,关键要从小抓起。
“有教养”和“没教养”,有啥不一样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文明礼貌,说话得体,谈吐没有粗话;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起路来规规矩矩;不随地吐痰,尊重老人和妇女;在公共场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不破坏公物,人前不低俗不下流等等,人们就说这个人“有教养”。
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一个人说话骂骂咧咧,张嘴就是脏话;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走路横冲直撞;隨地吐痰,不尊重老人、妇女;在公共场所破坏公物,不讲公共卫生,低俗下流等等,人们就说这个人“没教养”。
是的,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往往就是根据这个人的行为细节来判断和评价的。而事实上正是如此,一个人有没有教养,就是从一个个细节中体现出来的。
譬如,有教养的人,参加会议或集体活动从不迟到。他懂得,即使是无意识的迟到,对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尊重。如果万一由于某种原因迟到了,那么他就会尽可能悄悄地进场,力求不因为自己的迟到而影响别人。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总喜欢迟到,而且总觉得自己迟到理所当然,迟到了还大摇大摆进场,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忙似的。
譬如,有教养的人,从不打断别人的讲话。他首先要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根据需要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意见。他知道,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了解了最完整的信息,才能提出最完美的问题解决方案,并能很容易地跟对方达成一致。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在与人交流交往时,总喜欢打断对方的讲话,要么自以为是,要么强加于人。
譬如,有教养的人,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看着对方的眼睛,而不是翻阅文件,或来回挪动什么东西,或摆弄铅笔、钢笔等。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不与对方真诚互动,而是三心二意,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你说你的我玩我的。
譬如,有教养的人,都十分尊重别人的观点,即使他不同意,也不用粗俗的语言斥责别人,而是陈述、说明不同意的理由。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一听到别人与自己意见不同,就破口大骂“瞎说”“废话”“胡说八道”。
譬如,有教养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在与人交往时,从不强调自己的职位,从不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在与人交往时,哪怕有那么一点点财富或权位优势,也要显现出来,甚或还有意放大,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是谁似的。
譬如,有教养的人,总是遵守诺言,即使遇到困难也从不食言。对他来说,自己说出来的话,就是应当遵守的法规。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总是不把自己的诺言当回事,信口开河、随口许诺,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就失信于人了。
譬如,有教养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老、弱、病、残、孕等弱势人群,总要以最大的能力与最好的方式给予照顾。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对弱势人群总是很麻木,甚至在公交车上为他们让个座都不情愿。
譬如,有教养的人,从不忘记向亲人、朋友、同事祝贺生日和节日,特别是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亲身参加庆祝某一特殊纪念日现场活动的时候。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甚至最亲近的人的喜怒哀乐都不放在心上,更别说主动给亲朋好友的生日或节日致以祝福与问候了。
譬如,有教养的人,不会当众指责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也从不表现出否定的态度。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没有宽容与尊重之心,一遇到与自己的价值观及兴趣爱好不相符的人,都表现出不屑一顾甚至轻蔑鄙视的态度。
譬如,有教养的人,在别人痛苦或遇到不幸的时候,绝不袖手旁观,而是尽自己的力量和可能给予同情、施以援手、奉献爱心。如果是很亲近的人,他就会全力以赴做出需要做的一切;如果是一般的朋友、同事或邻居,他也会表示同情,打电话问候,或者抽时间前去看望。而没教养或教养不够的人,在遇到别人痛苦或不幸的时候,他就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时还冷嘲热讽甚至落井下石。
总而言之,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细节,你也许不经意,但就是这些细节,可以折射出你的教养,影响你的人缘,决定你的发展和未来。因此,无论何时何地,请在你的言行中,尊重每一处细节。因为,尊重细节,就是尊重你自己;而忽视细节,受害的,也是你自己。
教养教养,有“教”才有“养”
陈道明在谈到教养时说:“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教养是带有某种天生的素质和一点一滴的积累。”陈道明说得没错,但说得不够辩证与全面,因为教养并不完全是天生的,也不是与文化没有关系。
那么,“教养”究竟是什么呢?大多数词典上都是这样说的: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诚然,这个说法也没错,但似乎又太简单了点、抽象了点。详尽点、具体点说,“教”指的是教育、教学、教导、教范、教改、教管、教化、教诲等;“养”指的是通过“教”使“被教者”在培养、养成、生养、训练或修炼等过程中,逐步接受符合道德的、文明的、一定社会规范的思想和言行。并使之成为自身的生活方式或者习惯。因此,“教养”就是指个人在教育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相应道德水准的、文明的、合乎社会规范的言行和心灵的总和,它是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教育的结果。
教养来自家庭教育。古人有云:“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的教育第一责任人是家长。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以及给孩子做出什么样的表率,往往对孩子内在品格、日常习惯的养成具有极为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古人不乏家长教子的成功典范,“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而如今,屡屡出现“坑爹”和“熊孩子”闯祸事件,很大程度上就是家长对孩子纵容、娇惯甚至“言传身教”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搞好家庭教育、培育良好家风,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努力给他们做出正确导向。 教养来自学校教育。教养在学生的成长中非常重要,好的教养能成就一个人的未来。譬如,有好的阅读教养,或许能成就一个作家;有好的礼仪教养,或许能塑造一个外交家;有好的锻炼教养,或许能训练出一个奥运冠军等等。但在学校的整个教育中,应该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而德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教养。但是,从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看,从小学到大学,德育情况不容乐观。不仅不懂“规矩”、不守“规矩”的学生大有人在,而且曾经安宁的校园如今却不时发生学生刑案,有些案犯还是学习成绩“饺佼者”,有些还是懵懂少年,这确实太让人痛心与忧心!让学生有教养,教学生做好人,不仅是学校、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学校教育永不能失守的底线!
教养来自社会教育。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他就会生成什么样的教养。国民素养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可以说,没有过硬的软实力,也就没有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培养有教养的个人,是提升国民素养,让社会向好向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国人教养缺失,有权威调查显示六成左右的人坦承自己“教养一般”,这与当今社会风气特别是政风不正有很大关系。教养是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一个人灵魂的样子。一个人的教养是做不了假的,是举手投足,纤毫毕现的。因此,重视国民的教养,实际上也就是在塑造民族之魂、国家之魂。
教养来自自我教育。教养不仅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结果,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结果。我们常常看到,在有些人那里,人前有教养,人后没教养;有些场合有教养,有些场合没教养;针对一些人或事有教养,针对另一些人或事无教养;对待地位尊贵的人有教养,对待地位低下的人无教养等等。这就是他们对教养不能时刻保持谦卑和敬畏心态,不能自觉自主地加强自我学习、自我约束,不能敢于和善于从他人的监督中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等造成的结果。因此,能否自省自律、从善如流,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养水平,而且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勃客也曾意味深长地说:“教养比法律还重要,它们依着自己的性能,或推动道德,或促成道德,或完全毁灭道德。”因此,全社会都重视起来,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家庭做起,从学校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微小的细节做起,人人都努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于自己、于社会、于国家、于民族都大有裨益。
“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当“穷养儿子富养女”像流行歌曲一样,在许多父母口中传唱的时候,恐怕它也会像流行感冒一样,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引向歧途。尽管“穷养富养”不是指“穷”与“富”的教育,也不仅仅是指“男子汉”和“淑女”的培养,但这种观念对孩子的教养,还是有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有一些明显的误导。
如前所述,一个人的教养来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但对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和关键。也就是说,好的教养是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养成的,特别应该“从娃娃抓起”。童年往往会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童年的教养自然就是一个人一生的教养基石。因此,不管哪样的家庭,“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教养孩子呢?教养来自细节,父母教养孩子,也应该持之以恒地注重细节。
譬如,在对孩子的了解上,要舍得花功夫。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经常听听孩子的声音;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要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心中的偶像;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既要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又不要总是揭孩子的伤疤,让孩子保持一颗自尊的心等等。
譬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学会宽容、相互尊重、鼓励进取。要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要让孩子做想做的事,包括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当成自己的朋友,和他平等相处;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等等。
譬如,在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上,要学会“放养”。不要太关心溺爱孩子,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学习如何‘创造”自己的生活;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并鼓励孩子与各个年龄段的人自由交往;可以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慢慢学会理财;鼓励孩子参加学校、街道、社区等集体活动,让他逐渐接触和融入社会等等。
譬如,在帮助孩子学习方面,要重习惯轻成绩。要和孩子一起读书,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要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架,并经常为孩子添置新书;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业成绩而责骂孩子。特别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分数不理想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同时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别人相比;要經常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给他点赞,给他鼓励等等。
譬如,在对待孩子的娱乐问题上,要坚持寓教于乐。要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要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一年四季,要和孩子一起去郊游,有条件的还可以去旅游;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的道理,同时下输了要承认,不过时不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几盘,让他尝到胜利的喜悦;当然,孩子娱乐要健康、要有度,娱乐项目要“审查”好、时间要控制好等等。
父母教养孩子,最重要还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的教养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父母的教养。父母像模子,孩子似泥巴,父母是什么样,塑造出来的孩子往往就是什么样。这是耳濡目染熏陶出来的,这种熏陶的力量之大,常常超出人们的想象,父母教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青年,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父母。孩子与父母的教养,就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和内在品质。
从这个维度上看,培育有教养的孩子,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意义何其重大!因为,有了教养,孩子即便不能成为国之栋梁,至少也能心地善良;有了教养,无论成功与否,国民都会有“谦虚而不自卑,自信而不傲慢”的气度;有了教养,国家自能保持一分优雅从容,成为一个被人欢迎、受人尊敬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