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法官”细审“学生案件”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iiq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公诉人、辩护人入庭,全体起立!”江苏省常州大学附属小学小法庭开庭,审议的“案件”是:小王因为作业拖拉、学习态度散漫被家长勒令在家反省。“小法官”先请“陪审团”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位“陪审员”认为:小王不来上学让人羡慕,有时上学真的很辛苦;也有“陪审员”表示:小小年纪不上学,在家什么也做不了;还有“陪审员”认为小王自作自受。这时,“小法官”向法治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出示相关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请当庭再作判断。
  为了让“小法官”和“陪审员”依法、依情审案,教师建议模拟情境,请“陪审员”劝导小王和家长,同时提醒学生做到:使用确切的法律条文,语气委婉恰当。最后,特聘法律专家再次给师生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一位参加“庭审”的家长说:“这场模拟法庭给我敲响了警钟,改变了父辈沿袭下来的家长权威理念。遵纪守法是底线,我要时刻提醒家人和朋友!”
  “小法官”课程注重仪式感,除小法庭外,学生也会采取其他形式处理“案件”,比如写信。为了保留体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师生共同拟短信回复家长:孩子身体不太舒服时,有休息的权利,但老师和家长都不能剥夺孩子上体育课的受教育权,可以让其在身体情况许可的前提下选择在一旁观看或适度运动。
  小法庭审理的“案件”来自专用信箱,学生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写成信件,投递到信箱。通常情况下,教师收到学生来信后会按不同情况分类安排活动,比如邀请校园顾问律师解答疑惑,安排法治教师一对一疏导,或者开展“模拟小法庭”活动。
  庭審是常用的问题解决方式,在没有案件审理时,师生也会策划普法活动,比如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了扩大活动影响力,我们设置了参观“防欺凌”展板、观看“防欺凌”视频、阅读“防欺凌”教育读本、交流活动感受等环节,高年级学生担任讲解员,结合展板和影视作品为学生分析校园欺凌的起因、危害,让学生直观了解校园欺凌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恶果。学校法律顾问选用“法律+实例”的讲解方式,指导学生正确面对校园欺凌。
  普法不仅针对校园事件,也不只利用课上时间开展,它是一项持续全年、贯通校内外的行动。学生还走进社区,每周六与社区协管员一起指挥交通,引导社区的停车与行车。
其他文献
近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现实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未踏足社会却热衷关系学,世故圆滑;有的青年年纪轻轻却“打官腔”,以“官”自居,以级别为荣,以头衔为耀,精于谋官,长于算计。暴露出的皆是少数青年身上的“官本位”思想误区。(《人民日报》8月14日)  年轻人立志当官,并非羞耻之事。自古以来,修齐治平就是儒家文人的理想抱负。远到周公、管仲,近到康有为、梁启超,多少仁人志士心怀天下,立德立功立言,成
期刊
近日,邵阳县塘渡口镇香路冲社区“微型第二课堂”内,原邵阳县图书馆馆长、党支部书记、中国音乐协会会员、国家二胡高級教师陈金亮(右二站立者)指导20余名孩子练习二胡基本操作技能。该课堂是陈金亮夫妇20年前创办的,开设二胡、葫芦丝等课程。他俩不惜牺牲双休日及暑假时间,为孩子们提供课外兴趣辅导。  通讯员 黎建成 黎锦玉
期刊
又是一年的暑假来临,但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我准备陪孩子回农村,到乡下去玩泥巴。  还记得几年前,第一次带孩子走在水田旁的泥巴路上,我指著秧苗问孩子是否认识。孩子非常迅速地回答:“那是野草”。我哑口无言,原来孩子犯了和我小时候一样的毛病。30年前我读小学时也曾经说过“外婆家公鸡下的蛋最好吃”,直到如今它还被舅舅当成笑料。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读书人的大忌,古人曾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以前曾在
期刊
一次,笔者阅卷后发现,平时上课听课走神、调皮捣蛋、学习不安分的学生李文嵩,这次考试语文只得了59分。  试卷讲评后,他拿着试卷来到办公室,站在笔者的办公桌前,脸色很红,好像在给自己打气。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说:“老师,您就给我的看图写话再加1分吧,这样我就能考到60分了,回家以后就不会挨板子了。”孩子的脸上露出了伤心的表情,眼睛闪出乞求的目光,直直地看着笔者,又低下了头。笔者的心被孩子的真诚打动了。
期刊
日前,针对留守儿童手机使用状况,扬州大学志愿者团队奔赴贵州、安徽、江苏北部等地展开调研,走访了近400户农村家庭,结果发现,长时间玩手机已经成为乡村少年的“流行病”,“手机带娃”在山区,尤其是留守儿童家庭中愈发普遍,成了许多留守家庭的无奈选择。  (8月2日《中国青年报》)  “手机带娃”成留守儿童新痛点,这一调研结果令人始料未及。传统印象中,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一直是移动网络、智能终端普及的短板
期刊
在我最孤立无助的时候,郎瑜琳夫妇的家成了我的家。他们的一双儿女,也喜欢上了我。当他们的妈妈出差的时候,孩子们就由我来照料;因为郎瑜琳是属于文学的,他无法属于家庭俗务。  郎瑜琳始终沉浸在文学之中,孜孜不倦地写作,一心一意想当作家。有郎瑜琳在家里的夜晚,他必须谈文学,而我和他的妻子必须做他忠实的听众。同时,我个人还是他批评和抱怨的对象。郎瑜琳对我太公钓鱼的写作态度,简直是恨铁不成钢,对于我成名成家的
期刊
我歌颂那些不接地气的人  他们生来就要远行  去别处寻找家园  他们靠星斗来确定方向  他们的根扎在想象的天边  对于他们  生命是曲折的旅程  每一站都是新的开始  他们知道自己就要与死亡同行  就要把一条路走到底  虽然他们并不清楚  自己的足迹  將改变谁的地图
期刊
每次送客人离开时,我总会站在门外,陪他聊一会儿,目送他进入电梯,才关上大门。  客人一踏出门口,主人就关上大门,撇下他一个人在走廊,总有点残忍。  如果大门的位置看不到电梯,那么也该在听到电梯到达后,跟客人说一声“再见”,才进入屋里。  那是主人的温情,客人一走,门就关上,太不近人情。  那天去探望一个朋友,离开的时候,她说了一声“再见”,便顺手关上门,把我留在屋外,那一刻,我无端地失落,原来她没
期刊
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三甲”这个词在媒体上使用频率很高。举凡体育比赛、文艺会演、展览展销、美女评比、成交统计等活动在公布名次时,不少媒体往往把“前三名”冠以“三甲”或“前三甲”,其实都用错了。  至于把“冠军、亚军、季军”称为“三甲”,或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三甲”, 亦为错讹。其实,这是对“三甲”的一种误解。古代科举考试的“三甲”绝非指状元、榜眼、探花。  “三甲”源自
期刊
2018年的高考招生大幕正徐徐展开。对于高考生而言,通过名校自主招生的初审,相当于拿到了“入场券”。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已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公示今年自主招生报名审核通过名单。  清华大学全国共有1172人通过初审,其中湖南考生96人,仅次于北京,位列全国第二;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报名审核通过名单中,湖南共有122名学生入围,总人数居全国第五。湖南教育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