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分析能力,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背景下,其教学质量更是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九年级数学教材为例,首先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分析当前数学教学工作中常见的问题,然后探讨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更加侧重于对学生数学综合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期望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进行创新与创造,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由于课程改革的力度和广度还有待增强,很多教育者对于新的改革理念和要求并不明确,再加上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影响,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时所用方法依旧缺少实效性,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相应发展。
一、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学生课堂地位的忽视。新课改要求教育者的一切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教材内容、整体教学进度、教师自身的理念和思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仍旧习惯于采用单纯讲解的方式为学生传授知识,使得初中生在数学老师的压制之下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拉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教学改革过于注重形式。为了践行新课改的要求,很多数学老师都会主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引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也没有认真了解新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没有将学生、教材、课堂活动等放到一起进行综合考评,在课堂中堆砌各种教学模式,使得正常的课堂教学节奏被打乱,学生们不仅不知道学习的重点是哪些内容,自身原有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也受到了消极影响。
第三,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将关注点放在教学过程和结果上,而忽略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很多老师在课堂结束之前,要么用几句话概括学生一节课的学习状况,要么干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与收获只字不提,致使学生长期处于对自己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认知不清晰的状态中,无法及时认清个人在学习中的优缺点,也就不能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技能的发展。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相关措施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相关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新型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第一,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数学课堂的主导权交给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初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围绕同一个学习目标进行讨论与思考,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现有问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人的综合思考能力也在不断完善。
第二,开展数学动手操作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可以抓住教材内容的突破点,选择合适的活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还原数学理论、公式的形成过程,有效省略了教学中死记概念的环节,并让学生感受到了参与知识探究的成就感,加深了他们对于知识的印象。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第一,设置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指导学生学习《旋转》一章中的“图案设计”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常见的数学作图工具、数学教材、花朵、茶杯等,以此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学习的情境,然后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自主设计一个图形,并在班内展示成果,评选出最有设计感、艺术性最强的作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思维。
第二,通过思维导图模式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为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学习任务,设置层次清晰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讲解《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先用函数“y=ax2”的图像作为教学切入点,用箭头指示的方式分析其概念、式子内各个项的名称及其具体的性质等,然后再通过箭头指示来引进二次函数的变式“y=a(x-h)2 k”和“y=ax2 bx c”,并分别展示其图形与性质,由此一步步完善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理解和认知。在有条理的思维导图指导下,初中学生形成了清晰的学习思路,并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二次函数知识框架,符合自身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第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主要涉及的是几何与代数的教学内容,十分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采用数学结合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难题。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传授学生一些基本作图方法,遇到需要画图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在黑板上作图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绘制图形,以此来不断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体系
数学课堂结束之前,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然后让学生在同桌之间进行互评,分享各自在学习中的收获,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老师要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再对学生的个体学习效果进行评判,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整体、全面的把握。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其推广和应用都是为了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先进教学方式,立足现实设计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迈进。当然,教师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时,应当时刻秉承“以生为本”的核心要求,通过教学活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促使初中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形成综合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王应芬.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科研,2016(16):00079—00079.
[2]张林杰.新课程下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J].教育(文摘版),2016(20):00135—00135.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更加侧重于对学生数学综合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期望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获得更多有效的信息,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进行创新与创造,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由于课程改革的力度和广度还有待增强,很多教育者对于新的改革理念和要求并不明确,再加上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影响,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时所用方法依旧缺少实效性,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相应发展。
一、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学生课堂地位的忽视。新课改要求教育者的一切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教材内容、整体教学进度、教师自身的理念和思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仍旧习惯于采用单纯讲解的方式为学生传授知识,使得初中生在数学老师的压制之下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拉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教学改革过于注重形式。为了践行新课改的要求,很多数学老师都会主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引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也没有认真了解新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没有将学生、教材、课堂活动等放到一起进行综合考评,在课堂中堆砌各种教学模式,使得正常的课堂教学节奏被打乱,学生们不仅不知道学习的重点是哪些内容,自身原有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也受到了消极影响。
第三,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将关注点放在教学过程和结果上,而忽略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很多老师在课堂结束之前,要么用几句话概括学生一节课的学习状况,要么干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与收获只字不提,致使学生长期处于对自己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认知不清晰的状态中,无法及时认清个人在学习中的优缺点,也就不能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技能的发展。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相关措施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相关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新型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第一,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数学课堂的主导权交给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初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围绕同一个学习目标进行讨论与思考,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现有问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人的综合思考能力也在不断完善。
第二,开展数学动手操作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可以抓住教材内容的突破点,选择合适的活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还原数学理论、公式的形成过程,有效省略了教学中死记概念的环节,并让学生感受到了参与知识探究的成就感,加深了他们对于知识的印象。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第一,设置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指导学生学习《旋转》一章中的“图案设计”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常见的数学作图工具、数学教材、花朵、茶杯等,以此引导学生走进课堂学习的情境,然后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自主设计一个图形,并在班内展示成果,评选出最有设计感、艺术性最强的作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思维。
第二,通过思维导图模式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为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学习任务,设置层次清晰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讲解《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先用函数“y=ax2”的图像作为教学切入点,用箭头指示的方式分析其概念、式子内各个项的名称及其具体的性质等,然后再通过箭头指示来引进二次函数的变式“y=a(x-h)2 k”和“y=ax2 bx c”,并分别展示其图形与性质,由此一步步完善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理解和认知。在有条理的思维导图指导下,初中学生形成了清晰的学习思路,并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二次函数知识框架,符合自身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第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主要涉及的是几何与代数的教学内容,十分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采用数学结合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难题。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传授学生一些基本作图方法,遇到需要画图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在黑板上作图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绘制图形,以此来不断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体系
数学课堂结束之前,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然后让学生在同桌之间进行互评,分享各自在学习中的收获,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老师要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再对学生的个体学习效果进行评判,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整体、全面的把握。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其推广和应用都是为了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先进教学方式,立足现实设计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迈进。当然,教师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时,应当时刻秉承“以生为本”的核心要求,通过教学活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促使初中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形成综合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王应芬.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科研,2016(16):00079—00079.
[2]张林杰.新课程下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J].教育(文摘版),2016(20):00135—0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