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年宫是校外教育的主阵地,是孩子们兴趣培养的开心乐园,也是青少年综合社会实践体验基地。本文结合笔者13年来在少年宫从事美术教学及培训管理工作的经验、体会,对“美术课程开发”的实践体验作一个分享。
【关键词】美术课程;校外教育;教学实践
在课改中,青少年宫遵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决策、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广州市黄埔区青少年宫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各校的有效经验,各专业的老师齐心协力研究开发行之有效的宫本特色课程。
一、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依据中小学新课程标准,设计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体现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作力、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遵循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导精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二、课程开发目标设计
依据本宫所制定的少年宫整体教育目标来建构专业课程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一体来制定。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等,从中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并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课程开发的设计思路
1.完善课程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创造性
我们深知: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性的能力,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与提高就尤为重要。在学习中不断进取,认真领会课改的精神,积极探索、研究、设计出一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方法、好模式。
2.开发学生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力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为指导,以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为积淀,努力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在开发学生的基础性学力的过程中,首先应以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爱好为前提,通过我们教师的悉心培养与引导,使他们的兴趣得到实践体验与理论知识的支持,对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让学生在不断地认识和提高过程中逐步具备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积淀,从而使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中得以质的飞跃。
3.学生健康思想的教育
在我们的课程开发过程中,时刻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如: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积極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情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技能技法的传授,更注重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品德培养。如一堂美术欣赏课,除了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感受作品的美,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画家的优良品质,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孩子们在智力、情感方面得到很好的启迪与开发,他们的知识素养和情感态度会有一定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其创造能力也将更加凸现。
四、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1.合理设置课程结构
课程改革最主要的价值取向是一切为了孩子,我们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问题上围绕着服务好孩子来构建知识,积极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大胆创新和尝试,力求真正贯彻和落实我们党的教育思想,切实可行地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以本宫课程为例,目前的模式是以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相结合,着力发展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造成集艺术培训、公益活动、科技体验、文化展示、户外农耕体验、民间工艺体验等具有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特色的青少年综合社会实践体验基地。本宫推行诗意教育,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凸显的课堂:
①生态课堂(如:户外美术写手课堂,本宫的“欢乐田园”已成为美术班学员的写生园地,满园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既是孩子们的写生对象,又是孩子们了解、认识、探究植物的对象)
②体验课堂(如:户外3D绘画体验课、马赛克艺术拼贴体验课等)
③开放课堂(如:本宫首创的“梦想码头”课堂直播系列活动,每周末都有不同专业的特色公开课如期在“梦想码头”向家长开放,从2012年开办到现在已进行了197期)
④活动课堂、服务课堂(艺术文化沙龙活动、欢乐田园农耕公益活动、田园开耕和收获节活动体验、“强师论坛”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各种主题活动等等)
本宫为专业老师提供许多发展平台及创造空间,促进热爱专业的老师积极摸索出集艺术、文化、科技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实践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和制定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通过教研交流,把单一的知识点与其它学科知识相结合,并深入拓展、延伸,力求把课堂内容设计得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启发、引导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美术课学习画“荷花”为例,在设置教学内容时,把原本单一的美术知识与各学科的知识点相链接,除了准备必须的美术专业知识外,挖掘出与“荷花”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如:语文学科知识中描写荷花的古诗词、相关文章等;自然学科里有关荷花的生长规律、结构特征等等,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编排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
只有创新与时俱进的教学才会有发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只有充满活力、充满情趣的课堂,才会令学生们学得有趣,学得开心,身心得以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3.美术课程开发与设置
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的园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进行科学安排。
①课程设置依据。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将儿童的绘画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1.5岁~3岁);象征期或表象符号期(3岁~5岁);主观感觉表现期(5岁~9岁);视觉写实期(9岁~13岁)。
“涂鸦期”的儿童虽不能画出具体形象,但已有明显表达的意图,表现儿童希望凭借绘画与别人交流思想。
“象征期”的儿童最主要的特点是简化、缺乏对画面细节的描绘。他们用一些象征符号表现对象的特征,随着儿童认识的提高,画中的细节也逐渐增多、形象也逐渐复杂。
“主观感觉表现期”的儿童思维中的形象性仍占主要地位,但他们在知觉现实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及主观感受。在想象的同时,按照自己熟悉的那样画,凭记忆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表现出来。
“视觉写实期”的儿童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同时,随着思维逻辑性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要求绘画形象的逼真性、对形象的大小比例等有了有意识的注意,在绘画空间表现上有了变化。
②班级分类及学习内容。根据专家们的经验,再结合本宫自身特点,我们把美术课程班级划分为:启蒙班、初级班、中级班、提高班、创作班、素描班、骨干班。在众多班级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美术的认知程度、学习目的等情况去选定学习班级。
启蒙班 (4—6岁):针对零基础的孩子。主要学习内容:线条画、油画棒绘画、手工制作。启蒙期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很单纯,天真烂漫,对线条和形状的认识只是一个很基本的概念,他们能通过简单的线条、象征符号去表达自己对美的认识,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的图形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课堂中,我们常用游戏互动方式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初级班(6—8岁):针对有点美术基础的孩子。这一阶段需用两个学期来完成学习内容,所以分A、B班:初级A班、(6—7),主要学习内容:线条画、油画棒绘画、手工制作;初级B班 (7—8岁),主要学习内容:油画棒绘画、手工制作。
这一时期的儿童作画自由,不喜欢被束缚,在想象的同时,按照自己熟悉的模式去画,凭记忆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表现出来,他们喜欢在画面加入自己的想象及主观感受。在教学上一定要把握好方法,不能禁锢孩子的思维,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及对艺术美好未来的憧憬。
中级班(7--9):针对有一些美术基础的孩子。分两个阶段:中级A班(7--8岁),主要学习内容:卡通漫画、手工制作、水粉、水彩入门;中级B班(8—9岁),主要学习内容:水粉、水彩画知识、趣味版画(以纸版画、综合材料拓印版画为主)、卡通漫画。
这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有了很大的进步,造型能力也开始有明显的提高,对卡通动漫有浓厚的兴趣,并对色彩有自己的判断和基本认识,因此,该阶段的课程以卡通动漫、水粉、水彩知识入门为主,在手工制作方面开始接触纸版画等有趣的课程。
提高班(9—11岁):要求具备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分两个阶段:提高A班、(9—10岁),主要学习内容:国画、剪纸、卡通漫画、版画;提高B班 (1—11岁),主要学习内容:国画、木刻版画、素描基础知识。
9-10岁为“写实阶段”,这阶段的学生造型能力有很大进步,能对部分简单易懂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色彩开始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色彩的爱好往往是情绪化的,他们依托自己的爱好,根据心情来使用颜色,不遵循生活中物体的真实色彩。他们敢于大胆用色,思想单纯,鲜艳色彩的画面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对于画面中与真实色彩不符的表述要有给予尊重、鼓励,了解他们的想法,时刻注意倾听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诠释,引导表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创作班(12—15),要求具备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分两个阶段:创作A班、(12—13)、创作B班 (14—15岁)。主要学习内容:以命题创作为主,表现技法可根据学生的喜好来选择,如木刻版畫、剪纸、国画、水粉等。这个阶段的学生造型能力、色彩感知已非常好。想象力丰富、创作出来的作品包含感情,思想性强。命题创作课堂自由度高,命题内容可以是:学生生活题材(如校运会、我的老师、同学、有趣的夏令营等);地方特色题材(如喝早茶、看粤剧演出等);爱国题材(如美丽的家乡、庆国庆等);节气题材(如新年好、庆中秋等);动物题材(如海底世界、逛动物园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用审美的眼光去感受和欣赏祖辈留下的艺术瑰宝,唤醒学生们的自豪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素描班(9—18岁):要求具备有较强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掌握的美术知识情况来分班:素描入门班(9岁以上),以趣味素描为主,学习素描基础知识;素描初级班(11—12岁)、素描中级班(13—15岁)、素描提高班(16—18岁)
从9岁开始设置素描课,是因为9岁~13岁年龄是属于“视觉写实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同时,随着思维逻辑性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要求绘画形象的逼真性、对形象的大小比例等有了有意识的注意,并在绘画空间理解上有了很大提高。
骨干班(14—18岁):要求具备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创作能力,对美术十分热爱,能积极参加宫里组织的艺术活动(如参加美术比赛、参观学习、参与宫文化建设与环境布置以及涉外交流等)。
五、美术课程内容设计与案例
少年宫的教材与学校教材的统一性有所不同,我们的灵活性强,即使是同一班级、同一年龄段也可以有相应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画种可供学生选择。不同任课老师也有不同的教法,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宫独特的地缘文化,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合理设计课程内容,特色内容案例如下:
案例1:描绘本土文化特色的内容:龙舟赛、逛庙会、参观军校、繁忙的码头景象、家乡的美景、美食等等。学生们对于表现自己身边所见所闻的事物,绘画起来得心应手,作品效果也非常好。通过引导学生描绘家乡的景色、美食、描绘祖国的美好山河,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图1,本宫学员参加广州市2018年邮票设计大赛时正是通过描绘地方特色而夺得该项比赛的特等奖。
案例2:低龄段美术班课程内容融造型与游戏为一体,课堂中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凭感觉、联想、记忆、想象来进行造型,描绘自己喜爱的活动或印象深刻的经历,让学生在玩玩、画画当中获得快乐,表达自己的感受。童趣味十足的学员作品 :图2、3。
案例3:以“爱”为主题,表达亲情、友情、师生情、爱国情等题材(下转第31版)(上接第30版 )的课程内容,这一内容普遍安排在提高班、创作班命题创作课当中。学员们创作出来的作品造型夸张、构思独特、真情流露,如图4、5。
案例4: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程内容。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第(十七)节指出: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 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把民族传统艺术融入到课堂,特别是剪纸艺术教学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优秀作品如图6、7。
以上这些主题鲜明、意义深刻的绘画内容,更能提高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情感的培养,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五、美术课程评价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美术课程不断提升的重要环节。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我们认真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对教师从业技能提高的评价体系:
1.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有:学生自我评价、美术活动表现评价、美术作业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
2.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写心得体会,互相听课、评课、意见交流等。
“心有孩子,孩子有梦,梦有未来”作为我们的办宫理念,由始至终贯穿于本宫课程改革中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就是一切为了孩子。希望广大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能发挥自身的特长优势,让更多的孩子爱上美术,使孩子们从创造美的过程中感悟与提高道德情操。
【关键词】美术课程;校外教育;教学实践
在课改中,青少年宫遵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决策、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广州市黄埔区青少年宫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各校的有效经验,各专业的老师齐心协力研究开发行之有效的宫本特色课程。
一、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依据中小学新课程标准,设计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体现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作力、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遵循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导精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二、课程开发目标设计
依据本宫所制定的少年宫整体教育目标来建构专业课程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一体来制定。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等,从中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并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课程开发的设计思路
1.完善课程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创造性
我们深知: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性的能力,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与提高就尤为重要。在学习中不断进取,认真领会课改的精神,积极探索、研究、设计出一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方法、好模式。
2.开发学生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力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为指导,以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为积淀,努力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在开发学生的基础性学力的过程中,首先应以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爱好为前提,通过我们教师的悉心培养与引导,使他们的兴趣得到实践体验与理论知识的支持,对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让学生在不断地认识和提高过程中逐步具备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积淀,从而使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中得以质的飞跃。
3.学生健康思想的教育
在我们的课程开发过程中,时刻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如: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积極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情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技能技法的传授,更注重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品德培养。如一堂美术欣赏课,除了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感受作品的美,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画家的优良品质,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孩子们在智力、情感方面得到很好的启迪与开发,他们的知识素养和情感态度会有一定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其创造能力也将更加凸现。
四、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1.合理设置课程结构
课程改革最主要的价值取向是一切为了孩子,我们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问题上围绕着服务好孩子来构建知识,积极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大胆创新和尝试,力求真正贯彻和落实我们党的教育思想,切实可行地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以本宫课程为例,目前的模式是以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相结合,着力发展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造成集艺术培训、公益活动、科技体验、文化展示、户外农耕体验、民间工艺体验等具有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特色的青少年综合社会实践体验基地。本宫推行诗意教育,打造了一系列特色凸显的课堂:
①生态课堂(如:户外美术写手课堂,本宫的“欢乐田园”已成为美术班学员的写生园地,满园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既是孩子们的写生对象,又是孩子们了解、认识、探究植物的对象)
②体验课堂(如:户外3D绘画体验课、马赛克艺术拼贴体验课等)
③开放课堂(如:本宫首创的“梦想码头”课堂直播系列活动,每周末都有不同专业的特色公开课如期在“梦想码头”向家长开放,从2012年开办到现在已进行了197期)
④活动课堂、服务课堂(艺术文化沙龙活动、欢乐田园农耕公益活动、田园开耕和收获节活动体验、“强师论坛”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各种主题活动等等)
本宫为专业老师提供许多发展平台及创造空间,促进热爱专业的老师积极摸索出集艺术、文化、科技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实践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和制定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通过教研交流,把单一的知识点与其它学科知识相结合,并深入拓展、延伸,力求把课堂内容设计得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启发、引导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美术课学习画“荷花”为例,在设置教学内容时,把原本单一的美术知识与各学科的知识点相链接,除了准备必须的美术专业知识外,挖掘出与“荷花”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如:语文学科知识中描写荷花的古诗词、相关文章等;自然学科里有关荷花的生长规律、结构特征等等,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编排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
只有创新与时俱进的教学才会有发展,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只有充满活力、充满情趣的课堂,才会令学生们学得有趣,学得开心,身心得以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3.美术课程开发与设置
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的园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进行科学安排。
①课程设置依据。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将儿童的绘画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1.5岁~3岁);象征期或表象符号期(3岁~5岁);主观感觉表现期(5岁~9岁);视觉写实期(9岁~13岁)。
“涂鸦期”的儿童虽不能画出具体形象,但已有明显表达的意图,表现儿童希望凭借绘画与别人交流思想。
“象征期”的儿童最主要的特点是简化、缺乏对画面细节的描绘。他们用一些象征符号表现对象的特征,随着儿童认识的提高,画中的细节也逐渐增多、形象也逐渐复杂。
“主观感觉表现期”的儿童思维中的形象性仍占主要地位,但他们在知觉现实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及主观感受。在想象的同时,按照自己熟悉的那样画,凭记忆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表现出来。
“视觉写实期”的儿童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同时,随着思维逻辑性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要求绘画形象的逼真性、对形象的大小比例等有了有意识的注意,在绘画空间表现上有了变化。
②班级分类及学习内容。根据专家们的经验,再结合本宫自身特点,我们把美术课程班级划分为:启蒙班、初级班、中级班、提高班、创作班、素描班、骨干班。在众多班级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美术的认知程度、学习目的等情况去选定学习班级。
启蒙班 (4—6岁):针对零基础的孩子。主要学习内容:线条画、油画棒绘画、手工制作。启蒙期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很单纯,天真烂漫,对线条和形状的认识只是一个很基本的概念,他们能通过简单的线条、象征符号去表达自己对美的认识,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的图形能得到人们的认可。课堂中,我们常用游戏互动方式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初级班(6—8岁):针对有点美术基础的孩子。这一阶段需用两个学期来完成学习内容,所以分A、B班:初级A班、(6—7),主要学习内容:线条画、油画棒绘画、手工制作;初级B班 (7—8岁),主要学习内容:油画棒绘画、手工制作。
这一时期的儿童作画自由,不喜欢被束缚,在想象的同时,按照自己熟悉的模式去画,凭记忆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表现出来,他们喜欢在画面加入自己的想象及主观感受。在教学上一定要把握好方法,不能禁锢孩子的思维,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及对艺术美好未来的憧憬。
中级班(7--9):针对有一些美术基础的孩子。分两个阶段:中级A班(7--8岁),主要学习内容:卡通漫画、手工制作、水粉、水彩入门;中级B班(8—9岁),主要学习内容:水粉、水彩画知识、趣味版画(以纸版画、综合材料拓印版画为主)、卡通漫画。
这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有了很大的进步,造型能力也开始有明显的提高,对卡通动漫有浓厚的兴趣,并对色彩有自己的判断和基本认识,因此,该阶段的课程以卡通动漫、水粉、水彩知识入门为主,在手工制作方面开始接触纸版画等有趣的课程。
提高班(9—11岁):要求具备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分两个阶段:提高A班、(9—10岁),主要学习内容:国画、剪纸、卡通漫画、版画;提高B班 (1—11岁),主要学习内容:国画、木刻版画、素描基础知识。
9-10岁为“写实阶段”,这阶段的学生造型能力有很大进步,能对部分简单易懂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色彩开始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色彩的爱好往往是情绪化的,他们依托自己的爱好,根据心情来使用颜色,不遵循生活中物体的真实色彩。他们敢于大胆用色,思想单纯,鲜艳色彩的画面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对于画面中与真实色彩不符的表述要有给予尊重、鼓励,了解他们的想法,时刻注意倾听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诠释,引导表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创作班(12—15),要求具备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分两个阶段:创作A班、(12—13)、创作B班 (14—15岁)。主要学习内容:以命题创作为主,表现技法可根据学生的喜好来选择,如木刻版畫、剪纸、国画、水粉等。这个阶段的学生造型能力、色彩感知已非常好。想象力丰富、创作出来的作品包含感情,思想性强。命题创作课堂自由度高,命题内容可以是:学生生活题材(如校运会、我的老师、同学、有趣的夏令营等);地方特色题材(如喝早茶、看粤剧演出等);爱国题材(如美丽的家乡、庆国庆等);节气题材(如新年好、庆中秋等);动物题材(如海底世界、逛动物园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用审美的眼光去感受和欣赏祖辈留下的艺术瑰宝,唤醒学生们的自豪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素描班(9—18岁):要求具备有较强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掌握的美术知识情况来分班:素描入门班(9岁以上),以趣味素描为主,学习素描基础知识;素描初级班(11—12岁)、素描中级班(13—15岁)、素描提高班(16—18岁)
从9岁开始设置素描课,是因为9岁~13岁年龄是属于“视觉写实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同时,随着思维逻辑性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要求绘画形象的逼真性、对形象的大小比例等有了有意识的注意,并在绘画空间理解上有了很大提高。
骨干班(14—18岁):要求具备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创作能力,对美术十分热爱,能积极参加宫里组织的艺术活动(如参加美术比赛、参观学习、参与宫文化建设与环境布置以及涉外交流等)。
五、美术课程内容设计与案例
少年宫的教材与学校教材的统一性有所不同,我们的灵活性强,即使是同一班级、同一年龄段也可以有相应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画种可供学生选择。不同任课老师也有不同的教法,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宫独特的地缘文化,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合理设计课程内容,特色内容案例如下:
案例1:描绘本土文化特色的内容:龙舟赛、逛庙会、参观军校、繁忙的码头景象、家乡的美景、美食等等。学生们对于表现自己身边所见所闻的事物,绘画起来得心应手,作品效果也非常好。通过引导学生描绘家乡的景色、美食、描绘祖国的美好山河,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图1,本宫学员参加广州市2018年邮票设计大赛时正是通过描绘地方特色而夺得该项比赛的特等奖。
案例2:低龄段美术班课程内容融造型与游戏为一体,课堂中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凭感觉、联想、记忆、想象来进行造型,描绘自己喜爱的活动或印象深刻的经历,让学生在玩玩、画画当中获得快乐,表达自己的感受。童趣味十足的学员作品 :图2、3。
案例3:以“爱”为主题,表达亲情、友情、师生情、爱国情等题材(下转第31版)(上接第30版 )的课程内容,这一内容普遍安排在提高班、创作班命题创作课当中。学员们创作出来的作品造型夸张、构思独特、真情流露,如图4、5。
案例4: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程内容。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第(十七)节指出: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 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把民族传统艺术融入到课堂,特别是剪纸艺术教学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优秀作品如图6、7。
以上这些主题鲜明、意义深刻的绘画内容,更能提高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情感的培养,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五、美术课程评价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美术课程不断提升的重要环节。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我们认真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对教师从业技能提高的评价体系:
1.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有:学生自我评价、美术活动表现评价、美术作业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
2.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写心得体会,互相听课、评课、意见交流等。
“心有孩子,孩子有梦,梦有未来”作为我们的办宫理念,由始至终贯穿于本宫课程改革中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就是一切为了孩子。希望广大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能发挥自身的特长优势,让更多的孩子爱上美术,使孩子们从创造美的过程中感悟与提高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