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予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基础教育改革以新的使命,这对已经进入注重均衡发展与内涵发展为特征的改革发展新阶段的上海基础教育而言,新课程教材改革的启动,正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环节。改革的核心,在于使教育成为帮助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成功,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教学的目标与课程改革的方向。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改革,亦应遵循这一目标与方向。
一、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目标的设定与教学现实的矛盾
1、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体人格、人性与品格的完善、提高与升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个性、人格的完善,潜能的开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各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基于这一认识,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改革,必须围绕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对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精心筛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未来工作与生活有价值的基础知识,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2、分析和综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因此,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必然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自然科学学科与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分科课程教学中;而综合能力的培养,曾企望通过课程的整合以形成综合课程,使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得以具体落实,但学科长期割裂的现实难以突破,因之,这一矛盾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教育。为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体系与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得通过分科学习而能在学生身上形成知识的综合,并进而发展为综合能力。
二、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
1、“学生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为了实现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启示,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的载体,选择为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与设置探究性课程相关连的,从而在一些中学教师中引起困惑与不解,有的把探究性学习等同于课题研究,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尚不具备,难于开展课题研究;有的认为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单独排课,难免与原有设置课程形成隔裂,未必能收到预期成效;……这些,都是对探究学习含义理解的偏差。笔者以为,探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而不是研究;探究性学习应该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而不必拘泥于是否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和单独排课;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式的探究性学习,更适合于当前学校教学的实际。
2、提出探究性学习的背景,就在于力求突破应试教育中所形成的“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的本质,是对原有事物及现有状态所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改变;而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在于其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围绕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培养。
三、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
1、教学模式的设计
综观已有的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较多倾向于设置探究性课题或“课题——辩论赛”相结合等形式,笔者的探索实践,更着重于“渗透”,即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比设置独立的探究性课题或辩论题更需要精心设计与筹划的。基于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冲破“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此,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把课堂教学、课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考核等各个环节构成课程教学整体,把探究性学习的要素渗透于各个环节中。
(1)课前的预习;(2)课堂教学;(3)课后的作业;(4)阶段考核。
2、探索实践案例
“创新是在激情驱动下的直觉思维”,要特别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从而产生追求其奥秘的强烈愿望与激情。由于历史是一门副课,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及家长对历史课程的忽视,以致在历史课教学中,学生既没有好奇心,甚至几乎没有了提问与思考,这一症结正是历史教学与应试教育导致的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历史只需要死记硬背,这是很悲哀的。笔者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广阔背景,在课堂教学导入中有意识增加故事情节,以本人在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授第五章“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战争”课文为例,先以朗诵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项羽兵败被围时唱的哀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引入到战火纷飞的古战场,使学生聚精会神地期盼着故事的铺展;教师则欲擒故纵,在这里稍作停顿,让同学们回答教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理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成语、典故”;待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了:“穷奢极欲”、“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斩本为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教师又提出以讲述小故事形式对这些成语予以诠释,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秦亡的必然,分析与归纳农民起义失败的主、客观因素。
3、推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学会对“学习”进行“研究”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需要具备研究学习素质的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造就经验型教师,而要适应探究性学习,需要研究型教师,即具备研究学习的素养和能力,不仅要自己会学习,而且要善于研究学习,同时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实践。这里,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把教师从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的角色地位切实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新时期教师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素质的重任,深刻认识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乃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唯此,才能从关注“教什么”升华为既关注“教什么”更关注“怎么教”,而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光靠教师已有的知识显然难以胜任,需要教师刻苦学习与钻研新知识,包括系统而深入地掌握所任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构建有利于学生进引探究性学习的新知识体系,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方面的新理念、新观点,还包括教育技术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才能得心应手,推进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相结合。
一、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目标的设定与教学现实的矛盾
1、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体人格、人性与品格的完善、提高与升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个性、人格的完善,潜能的开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各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基于这一认识,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改革,必须围绕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对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精心筛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未来工作与生活有价值的基础知识,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2、分析和综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因此,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必然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自然科学学科与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分科课程教学中;而综合能力的培养,曾企望通过课程的整合以形成综合课程,使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得以具体落实,但学科长期割裂的现实难以突破,因之,这一矛盾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教育。为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体系与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得通过分科学习而能在学生身上形成知识的综合,并进而发展为综合能力。
二、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
1、“学生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为了实现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启示,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的载体,选择为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与设置探究性课程相关连的,从而在一些中学教师中引起困惑与不解,有的把探究性学习等同于课题研究,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尚不具备,难于开展课题研究;有的认为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单独排课,难免与原有设置课程形成隔裂,未必能收到预期成效;……这些,都是对探究学习含义理解的偏差。笔者以为,探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而不是研究;探究性学习应该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而不必拘泥于是否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和单独排课;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式的探究性学习,更适合于当前学校教学的实际。
2、提出探究性学习的背景,就在于力求突破应试教育中所形成的“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的本质,是对原有事物及现有状态所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改变;而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在于其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围绕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培养。
三、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
1、教学模式的设计
综观已有的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较多倾向于设置探究性课题或“课题——辩论赛”相结合等形式,笔者的探索实践,更着重于“渗透”,即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比设置独立的探究性课题或辩论题更需要精心设计与筹划的。基于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冲破“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此,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把课堂教学、课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考核等各个环节构成课程教学整体,把探究性学习的要素渗透于各个环节中。
(1)课前的预习;(2)课堂教学;(3)课后的作业;(4)阶段考核。
2、探索实践案例
“创新是在激情驱动下的直觉思维”,要特别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从而产生追求其奥秘的强烈愿望与激情。由于历史是一门副课,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及家长对历史课程的忽视,以致在历史课教学中,学生既没有好奇心,甚至几乎没有了提问与思考,这一症结正是历史教学与应试教育导致的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历史只需要死记硬背,这是很悲哀的。笔者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广阔背景,在课堂教学导入中有意识增加故事情节,以本人在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授第五章“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战争”课文为例,先以朗诵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项羽兵败被围时唱的哀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引入到战火纷飞的古战场,使学生聚精会神地期盼着故事的铺展;教师则欲擒故纵,在这里稍作停顿,让同学们回答教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理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成语、典故”;待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了:“穷奢极欲”、“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斩本为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教师又提出以讲述小故事形式对这些成语予以诠释,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秦亡的必然,分析与归纳农民起义失败的主、客观因素。
3、推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学会对“学习”进行“研究”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需要具备研究学习素质的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造就经验型教师,而要适应探究性学习,需要研究型教师,即具备研究学习的素养和能力,不仅要自己会学习,而且要善于研究学习,同时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实践。这里,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把教师从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的角色地位切实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新时期教师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素质的重任,深刻认识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乃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必然,唯此,才能从关注“教什么”升华为既关注“教什么”更关注“怎么教”,而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光靠教师已有的知识显然难以胜任,需要教师刻苦学习与钻研新知识,包括系统而深入地掌握所任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构建有利于学生进引探究性学习的新知识体系,也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方面的新理念、新观点,还包括教育技术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才能得心应手,推进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