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管理和服务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难点,由于生源广泛,特殊学生情况各有不同。因此,如何创新我国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管理与服务模式,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格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校特殊群体 管理和服务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13-02
如今,高校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和独生子女等情况日益增多,他们的就业、情感等问题也逐年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校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包括:贫困生、心理问题学生、沉溺游戏、少数民族学生和艺体生。这类学生的日常管理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因此,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是摆在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特殊群体构成以及问题
1.贫困生
“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普通高校学生上学必须承担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因交费上学而加重生活困难的贫困生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他们的生活资料、学习资料等都相对缺乏,在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弱于强势学生群体。他们处于贫困环境,过早的承受了生活的磨砺,绝大多数都懂得自立自强,积极向上,但是这些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1] 这些学生有由于经济问题,很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状况。因此,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开导工作是需要高校高度重视的,不仅仅是高校,社会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2.心理问题学生
“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已经超过20%,部分小学对8~12岁学生进行心理筛查的结果显示,15%的学生有心理问题。高校中的心理检测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高达15%,其中有35%的学生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明显,心理素质较差,不能承受正常的生活压力。”[2] 近几年,高校大学生自杀率逐年增多,高校暴力事件也屡有发生。面对这种严重的现实问题,心理问题学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重点。
3.学习困难学生
“学业有困难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失败感、无能感、自卑、乏味感),从而萌发逃避心态。究其原因,部分学生是因学习方式、方法不当,学习成绩始终不见进展,于是便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但一个班班风的形成是跟班里每个人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的。”[3] 对于厌学的学生来说,主要问题是其学习心理发生了改变,对学生产生厌学抵触心理,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这类学生,要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能一味的放弃。
4.沉溺游戏学生
心理医学专家对“网络成瘾症”患者的描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空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医学专家介绍,“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甚至可导致死亡……这些是“网络成瘾症”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4] 由于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巨大,因此,应引起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5.少数民族学生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内地差异很大,再加上许多人汉语还未过关,因语言障碍在理解、表达方面都存在困难,遇到的学习压力自然要高于汉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基础差,而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短时间还无法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更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5] 少数民族在高校的第一大问题就是语言引起的沟通障碍,其次就是风俗习惯,最后就业压力的激化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容易情绪化、保障和激动。
6.艺体生
当前,高校艺术专业作为学校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起到了活跃校园、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的作用,但在认识艺术类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共性特征的同时,还应当看到艺术类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还趋于不成熟阶段, 价值观、人生观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求新求异意识较强,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较为敏感与偏激,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个性张扬是艺术类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因此,如何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正确引导、教育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1.针对性教育引导
“由于各种特殊因素的存在,贫困大学生要比一般大学生的心理复杂得多。因此,首先要全面准确掌握贫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学生进校后,应尽快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在此基础上,对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同学进行个别交流,予以特别关注。”[6]其次要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面对贫困,缓解心理紧张和心理冲突,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保持健康心理;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心理相容”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构建一个理想健康的人格,积极地适应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地越过心灵沼泽。
2.打开特殊群体学生心门
经常性地开展主题活动是帮助贫困生打开心扉的好办法。如在贫困生中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组织他们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资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同时学校还应注意选拔贫困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设立贫困学生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7] 3.树立特殊群体学生自信心
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学校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可以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群体,找到一种归属感。在这个群体里大家是站在相同的起点,相互之间不会有歧视和被歧视的嫌疑,还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学校对这类学生社团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一方面,社团将贫困生组织在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社团也给贫困生提供了舞台,为他们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使原本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在这些社团活动中锻炼自己,重新找回自信。
4.建立特殊群体学生管理系统
第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全的人格十分重要。“特殊群体”学生往往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通过新生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讲座等方式,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帮贫扶困工作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心灵深处切实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怀。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以全班学生为对象,以学生情况和需要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针对学生共性问题开展辅导。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定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围绕如生活、学习、恋爱、就业等共同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充分打开内心世界,以讨论、调查、访问、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相互勉励、相互教育,进而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4]
第二,坚持动态跟踪管理服务。了解、摸清“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建立档案,是做好“特殊群体”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大学生“特殊群体”档案,可以防止因学生工作人员换岗而造成原有工作基础丢失的尴尬局面。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在学生中了解情况、新生入学体检、心理健康测查等方式掌握学生基本信息,并按照以学院或者专业为单位建立“特殊群体”学生信息库。同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坚持动态跟踪管理服务,如根据“特殊群体”学生的类别或归属班级,给他们安排导师,明确导师对“特殊群体”的工作内容等。
第三,加强“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最重要的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目标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时代要求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在方式方法上,面对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和学生群体组织形态的变化,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纵向方面,着力把本科生、研究生的党组织建到班级和年级、实验室和课题组;横向方面,着力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生活园区、网络生活、学生社团、勤工助学以及各类学生团队之中,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覆盖。
第四,强化特殊学生群体人文素养培养机制。人文素养是所有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底色。高校应从四个方面加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一是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尊重生命,追求生命价值;二是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他们把自身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三是增强学生自身成才的紧迫感,让他们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四是充分发挥文化熏陶育人功能,净化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涵育学生气质。
需要指出的是,要让学生特殊群体得到有效改进,还应注意强化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强化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变“小我”为“大我”,变“依附型”为“自立型”。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了、自治能力提高了、集体凝聚力增强了,大家彼此关心,互助互爱,团结一致。
参考文献:
[1]许素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
[2]肖艳红.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中国教育报,2013-6-3.
[3]霍爱玲.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观察,2014,(35).
[4]陶玉芳.当前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研究与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15.
[5]何江.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6]张辉,彭立学.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1).
[7]马旭东.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2(6).
【关键词】高校特殊群体 管理和服务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13-02
如今,高校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和独生子女等情况日益增多,他们的就业、情感等问题也逐年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校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包括:贫困生、心理问题学生、沉溺游戏、少数民族学生和艺体生。这类学生的日常管理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因此,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是摆在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特殊群体构成以及问题
1.贫困生
“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普通高校学生上学必须承担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因交费上学而加重生活困难的贫困生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他们的生活资料、学习资料等都相对缺乏,在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弱于强势学生群体。他们处于贫困环境,过早的承受了生活的磨砺,绝大多数都懂得自立自强,积极向上,但是这些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1] 这些学生有由于经济问题,很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状况。因此,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开导工作是需要高校高度重视的,不仅仅是高校,社会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2.心理问题学生
“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已经超过20%,部分小学对8~12岁学生进行心理筛查的结果显示,15%的学生有心理问题。高校中的心理检测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高达15%,其中有35%的学生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明显,心理素质较差,不能承受正常的生活压力。”[2] 近几年,高校大学生自杀率逐年增多,高校暴力事件也屡有发生。面对这种严重的现实问题,心理问题学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重点。
3.学习困难学生
“学业有困难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失败感、无能感、自卑、乏味感),从而萌发逃避心态。究其原因,部分学生是因学习方式、方法不当,学习成绩始终不见进展,于是便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但一个班班风的形成是跟班里每个人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的。”[3] 对于厌学的学生来说,主要问题是其学习心理发生了改变,对学生产生厌学抵触心理,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这类学生,要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能一味的放弃。
4.沉溺游戏学生
心理医学专家对“网络成瘾症”患者的描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空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医学专家介绍,“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甚至可导致死亡……这些是“网络成瘾症”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4] 由于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巨大,因此,应引起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5.少数民族学生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内地差异很大,再加上许多人汉语还未过关,因语言障碍在理解、表达方面都存在困难,遇到的学习压力自然要高于汉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基础差,而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短时间还无法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更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5] 少数民族在高校的第一大问题就是语言引起的沟通障碍,其次就是风俗习惯,最后就业压力的激化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容易情绪化、保障和激动。
6.艺体生
当前,高校艺术专业作为学校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起到了活跃校园、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的作用,但在认识艺术类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共性特征的同时,还应当看到艺术类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还趋于不成熟阶段, 价值观、人生观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求新求异意识较强,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较为敏感与偏激,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个性张扬是艺术类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因此,如何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正确引导、教育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1.针对性教育引导
“由于各种特殊因素的存在,贫困大学生要比一般大学生的心理复杂得多。因此,首先要全面准确掌握贫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学生进校后,应尽快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在此基础上,对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同学进行个别交流,予以特别关注。”[6]其次要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面对贫困,缓解心理紧张和心理冲突,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保持健康心理;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心理相容”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构建一个理想健康的人格,积极地适应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地越过心灵沼泽。
2.打开特殊群体学生心门
经常性地开展主题活动是帮助贫困生打开心扉的好办法。如在贫困生中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组织他们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资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同时学校还应注意选拔贫困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设立贫困学生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7] 3.树立特殊群体学生自信心
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学校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可以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群体,找到一种归属感。在这个群体里大家是站在相同的起点,相互之间不会有歧视和被歧视的嫌疑,还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学校对这类学生社团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一方面,社团将贫困生组织在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社团也给贫困生提供了舞台,为他们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使原本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在这些社团活动中锻炼自己,重新找回自信。
4.建立特殊群体学生管理系统
第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全的人格十分重要。“特殊群体”学生往往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通过新生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讲座等方式,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帮贫扶困工作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心灵深处切实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怀。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以全班学生为对象,以学生情况和需要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针对学生共性问题开展辅导。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定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围绕如生活、学习、恋爱、就业等共同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充分打开内心世界,以讨论、调查、访问、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相互勉励、相互教育,进而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4]
第二,坚持动态跟踪管理服务。了解、摸清“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建立档案,是做好“特殊群体”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大学生“特殊群体”档案,可以防止因学生工作人员换岗而造成原有工作基础丢失的尴尬局面。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在学生中了解情况、新生入学体检、心理健康测查等方式掌握学生基本信息,并按照以学院或者专业为单位建立“特殊群体”学生信息库。同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坚持动态跟踪管理服务,如根据“特殊群体”学生的类别或归属班级,给他们安排导师,明确导师对“特殊群体”的工作内容等。
第三,加强“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最重要的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目标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时代要求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在方式方法上,面对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和学生群体组织形态的变化,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纵向方面,着力把本科生、研究生的党组织建到班级和年级、实验室和课题组;横向方面,着力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生活园区、网络生活、学生社团、勤工助学以及各类学生团队之中,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覆盖。
第四,强化特殊学生群体人文素养培养机制。人文素养是所有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底色。高校应从四个方面加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一是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尊重生命,追求生命价值;二是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他们把自身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三是增强学生自身成才的紧迫感,让他们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四是充分发挥文化熏陶育人功能,净化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涵育学生气质。
需要指出的是,要让学生特殊群体得到有效改进,还应注意强化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强化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变“小我”为“大我”,变“依附型”为“自立型”。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了、自治能力提高了、集体凝聚力增强了,大家彼此关心,互助互爱,团结一致。
参考文献:
[1]许素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
[2]肖艳红.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中国教育报,2013-6-3.
[3]霍爱玲.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观察,2014,(35).
[4]陶玉芳.当前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研究与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15.
[5]何江.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6]张辉,彭立学.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1).
[7]马旭东.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