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0日,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于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将整个诺奖周活动推向最高潮。中国作家莫言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上接过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证书及金质奖章。随后,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诺贝尔晚宴上,与大约1300名客人一起共同庆祝这一荣耀并发表5分钟左右的获奖感言。
11点25分,颁奖仪式在瑞典王室乐曲《国王之歌》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随后,交响乐团演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进行曲。11点34分,国王一家盛装出场,在领奖台右侧落座。稍后,本届诺奖获奖者在乐曲声中入场,国王一家起立,欢迎获奖者入场,获奖者于领奖台左侧落座。颁奖典礼名流云集,包括上届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及夫人莫妮卡在内的各界精英受邀出席。
每个诺贝尔奖项评选委员会的代表分别介绍了获奖者的成就并依次邀请获奖者上台从国王手中领奖。为莫言介绍的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提名小组主席佩尔·瓦斯特伯格,授奖词中写道:莫言是个诗人,他……让茫茫人海中的个体得以升华。他以俏皮而难以掩饰的轻快口吻,揭示人类存在的极端阴暗面,几乎无意识地就找到了极具象征意义的形象。高密东北乡收藏着许多中国民间故事与历史往昔,但只有极少真正意义上的旅程得以超越这些,描述出一个爱善与邪恶皆有超乎寻常之能量的地方。莫言的想象力翔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他对大自然有了不起的描绘……他描写英雄、恋人、拷打者和强盗——他尤其擅长描写坚强不屈的母亲形象。莫言的故事里带有神话与寓言的伪装,但到头来他却颠覆掉这一切。莫言采用了源自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夸张、模仿与派生手法。何时曾有如此史诗式的春潮席卷过中国与世界?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与一个声音对话,这个声音足以淹没大部分的同行者。
莫言是第四位领奖者,在领奖之后,现场奏起了丹麦剧作家卡尔·尼尔森的《阿拉丁组曲》的第四曲《中国舞曲》。
莫言夫妇获准邻坐领奖词简短
由于莫言夫妇都只会讲中文,因此诺奖主办方在颁奖后的宴会上将莫言夫妇安排紧邻而坐,而一般情况下,诺贝尔奖得主在宴会上与自己的家人是分开就座的。
瑞典媒体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开始之前就已经获得内部消息,莫言夫妇由于语言沟通问题,被主办方破例安排坐在一起,“颁奖典礼上的坐席安排是有规定的,不过我们也会根据语言能力来做特殊改变。莫言和他的妻子都只会讲中文,因此需要将他们安排在一起就座。”诺贝尔基金会发言人安妮卡·庞蒂吉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根据主办方安排,在颁奖典礼后的宴会上,莫言身边就座的将分别是他的妻子杜勤兰和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俊的妻子。
莫言的领奖词很简短:“尊敬的国王、王后和王室成员,女士们先生们:我的讲稿忘在旅馆了,但是我记在脑子里了。我获奖以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由此也可以见证到,诺贝尔奖确实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奖项,它在全世界的地位无法动摇。我是一个来自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在这样一个殿堂中领取这样一个巨大的奖项,很像一个童话,但它毫无疑问是一个事实。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诺奖基金会,向支持了诺贝尔奖的瑞典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要向瑞典皇家学院坚守自己信念的院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我还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了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没有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为世界的文学。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友谊,他们的智慧,都在我的作品里闪耀光芒。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谢谢大家!”
莫言妻子杜勤兰与女儿管笑笑,现场见证了他的这一光荣时刻。在莫言领奖的时候,镜头多次定格在两位女士身上。杜勤兰还能保持一贯的镇定,而管笑笑则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泪洒当场。莫言领奖后,位于二楼的乐队开始演奏卡尔·尼尔森的阿拉丁组曲第四曲《中国舞曲》。
“还是那个写小说换饭吃的人”
在莫言的老家高密东北乡平安庄村,10日晚与平时的夜晚一样漆黑安静。莫言二哥管谟欣一家晚饭依然是馒头、炒白菜,饭后仍然是看电视。唯一不同的是,因为来了记者,莫言91岁的父亲没有像往常晚7点就寝,而是安静地在炕头拥被而坐。
仅仅从表面上,看不出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与万里之外瑞典那场盛宴有什么关系。这个家庭的淡定,以及莫言的淡定,都让人印象深刻:莫言父亲说莫言“得奖前是农民的儿子,得奖之后仍然是农民的儿子”,莫言说,“心如巨石,风吹不动”。
“就应该这样。”莫言的大哥管谟贤说,从小祖父、父亲就教育他们:人,得意时别忘形,失意时别丧志。活得要有骨气。别让人看笑话。
莫言在瑞典的演讲提道,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他的喜悦,只有一个人无法分享,就是在他成长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母亲。这位勤劳、慈祥、善良、一辈子受苦受累的老人过早去世成了奠言一生的痛楚。获奖后,奠言回到平安庄,给母亲上了坟,告慰母亲在天之灵。
管谟贤记得,自己高中时,两个要饭的到家里乞讨,年轻气盛的他质问人家。“你们这是给社会主义大好形势抹黑,你们有公社介绍信吗?”被母亲一把拽到一旁。母亲拿了干粮给了乞讨者。回过来对儿子说“不要这样,人家也不容易。”
“自己不舍得吃,给别人吃。自己不舍得穿,给别人穿,母亲这种品德塑造了莫言,影响了莫言,让他永远站在大地上,以悲悯的情怀写作。”
除了写作、阅读,奠言平时喜欢听京剧、茂腔,喜欢每天散步,但是现在不敢在高密走了,经常会被人认出来。莫言获奖后,老家很多人以为他影响力大了,可以影响到当地官方。管谟贤说:“其实莫言就是个普通的人,是个普通的作家。获了奖以后,还是个普通的作家,还是那个写小说换饭吃的人。”
11点25分,颁奖仪式在瑞典王室乐曲《国王之歌》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随后,交响乐团演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进行曲。11点34分,国王一家盛装出场,在领奖台右侧落座。稍后,本届诺奖获奖者在乐曲声中入场,国王一家起立,欢迎获奖者入场,获奖者于领奖台左侧落座。颁奖典礼名流云集,包括上届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及夫人莫妮卡在内的各界精英受邀出席。
每个诺贝尔奖项评选委员会的代表分别介绍了获奖者的成就并依次邀请获奖者上台从国王手中领奖。为莫言介绍的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提名小组主席佩尔·瓦斯特伯格,授奖词中写道:莫言是个诗人,他……让茫茫人海中的个体得以升华。他以俏皮而难以掩饰的轻快口吻,揭示人类存在的极端阴暗面,几乎无意识地就找到了极具象征意义的形象。高密东北乡收藏着许多中国民间故事与历史往昔,但只有极少真正意义上的旅程得以超越这些,描述出一个爱善与邪恶皆有超乎寻常之能量的地方。莫言的想象力翔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他对大自然有了不起的描绘……他描写英雄、恋人、拷打者和强盗——他尤其擅长描写坚强不屈的母亲形象。莫言的故事里带有神话与寓言的伪装,但到头来他却颠覆掉这一切。莫言采用了源自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夸张、模仿与派生手法。何时曾有如此史诗式的春潮席卷过中国与世界?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与一个声音对话,这个声音足以淹没大部分的同行者。
莫言是第四位领奖者,在领奖之后,现场奏起了丹麦剧作家卡尔·尼尔森的《阿拉丁组曲》的第四曲《中国舞曲》。
莫言夫妇获准邻坐领奖词简短
由于莫言夫妇都只会讲中文,因此诺奖主办方在颁奖后的宴会上将莫言夫妇安排紧邻而坐,而一般情况下,诺贝尔奖得主在宴会上与自己的家人是分开就座的。
瑞典媒体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开始之前就已经获得内部消息,莫言夫妇由于语言沟通问题,被主办方破例安排坐在一起,“颁奖典礼上的坐席安排是有规定的,不过我们也会根据语言能力来做特殊改变。莫言和他的妻子都只会讲中文,因此需要将他们安排在一起就座。”诺贝尔基金会发言人安妮卡·庞蒂吉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根据主办方安排,在颁奖典礼后的宴会上,莫言身边就座的将分别是他的妻子杜勤兰和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俊的妻子。
莫言的领奖词很简短:“尊敬的国王、王后和王室成员,女士们先生们:我的讲稿忘在旅馆了,但是我记在脑子里了。我获奖以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由此也可以见证到,诺贝尔奖确实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奖项,它在全世界的地位无法动摇。我是一个来自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在这样一个殿堂中领取这样一个巨大的奖项,很像一个童话,但它毫无疑问是一个事实。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诺奖基金会,向支持了诺贝尔奖的瑞典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要向瑞典皇家学院坚守自己信念的院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我还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了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没有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为世界的文学。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友谊,他们的智慧,都在我的作品里闪耀光芒。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谢谢大家!”
莫言妻子杜勤兰与女儿管笑笑,现场见证了他的这一光荣时刻。在莫言领奖的时候,镜头多次定格在两位女士身上。杜勤兰还能保持一贯的镇定,而管笑笑则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泪洒当场。莫言领奖后,位于二楼的乐队开始演奏卡尔·尼尔森的阿拉丁组曲第四曲《中国舞曲》。
“还是那个写小说换饭吃的人”
在莫言的老家高密东北乡平安庄村,10日晚与平时的夜晚一样漆黑安静。莫言二哥管谟欣一家晚饭依然是馒头、炒白菜,饭后仍然是看电视。唯一不同的是,因为来了记者,莫言91岁的父亲没有像往常晚7点就寝,而是安静地在炕头拥被而坐。
仅仅从表面上,看不出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与万里之外瑞典那场盛宴有什么关系。这个家庭的淡定,以及莫言的淡定,都让人印象深刻:莫言父亲说莫言“得奖前是农民的儿子,得奖之后仍然是农民的儿子”,莫言说,“心如巨石,风吹不动”。
“就应该这样。”莫言的大哥管谟贤说,从小祖父、父亲就教育他们:人,得意时别忘形,失意时别丧志。活得要有骨气。别让人看笑话。
莫言在瑞典的演讲提道,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他的喜悦,只有一个人无法分享,就是在他成长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母亲。这位勤劳、慈祥、善良、一辈子受苦受累的老人过早去世成了奠言一生的痛楚。获奖后,奠言回到平安庄,给母亲上了坟,告慰母亲在天之灵。
管谟贤记得,自己高中时,两个要饭的到家里乞讨,年轻气盛的他质问人家。“你们这是给社会主义大好形势抹黑,你们有公社介绍信吗?”被母亲一把拽到一旁。母亲拿了干粮给了乞讨者。回过来对儿子说“不要这样,人家也不容易。”
“自己不舍得吃,给别人吃。自己不舍得穿,给别人穿,母亲这种品德塑造了莫言,影响了莫言,让他永远站在大地上,以悲悯的情怀写作。”
除了写作、阅读,奠言平时喜欢听京剧、茂腔,喜欢每天散步,但是现在不敢在高密走了,经常会被人认出来。莫言获奖后,老家很多人以为他影响力大了,可以影响到当地官方。管谟贤说:“其实莫言就是个普通的人,是个普通的作家。获了奖以后,还是个普通的作家,还是那个写小说换饭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