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高尚志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shan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趣是行动意志的趋向,指志向和兴趣。它作为人的一种个性品质,一方面指一个人关于将来要做什么人、什么事的意图和决心(即志向);另一方面是与志向紧密相关,对相关方面的事物、事理及活动,有稳定爱好,执著追求的倾向(主要包括兴趣)。志趣是通过实践形成和发展的。培养学生高尚志趣,不仅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祖国繁荣发展的需要。北宋教育家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强调了高尚志趣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历代著名人物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们高尚的志趣。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志趣,是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具体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包括智育、德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爱国精神等)和美育(培养髙尚的审美观),这三者不可避免地要着力解决做什么人干什么事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感悟时代需要,养成兴趣盎然,情趣横生的人生追求。因此,培养学生高尚志趣是语文教学进行“三育”的着眼点和目的之一。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高尚志趣呢?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教材进行渗透,以身作则进行感染。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并及时总结,使所形成的高尚志趣日趋成熟,逐步完善。
  一、通过教材内容,进行志趣渗透。
  语文是基础学科,具有人文性。其教材内容包含文学、历史、哲学、科技等方面知识,反映自然、社会、人生、褒扬真善美、针贬伪恶丑,综合性强。教学中,可利用教材所描绘的美好大自然激发学生立志美化大自然,利用作品中展现的美好幸福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利用完美人物形象为学生树立做人做事的好榜样。如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春》时,可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感受春的气息、欣赏春花、春草、春雨和春风,从而激发学生善于发现自然界之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再如《最后一次讲演》中,除了领会闻一多先生为争取民主和平,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的献身精神外,还要引导学生领会生命的真谛,领会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学生高尚志趣。
  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培养价值的成份,创设一个特定教学情境,使学生高尚志趣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培养、升华和强化。笔者在教学教研实践中注意到:很多教师对大多数教材不能挖掘教育材料,或挖掘出来后,没能创设特定情境,生硬说教。这些势必导致文道不统或思想教育牵强,不能真正培养学生高尚志趣。事实上,从教材中挖掘“有用之材”不用贪多,不怕太少,哪怕一点点,只要能在特定情境下提出,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的。语文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按教学目的要求要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怎样挖掘教育材料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高尚志趣呢?可抓住人民解放军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精神,进行教育培养。
  为此,可设置这样一个对话情境:一问:读了本文后,你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感情如何呢?学生答:无限崇敬(敬爱、尊重、佩服等)。二问:为什么会对他们产生这种崇敬之情呢?答:他们为了中国革命胜利,人民幸福不惜生命地英勇奋斗。三问:我们要不要让人崇敬呢?齐答:要!四问:我们要怎样做人,才会人人崇敬呢?学生各抒己见,围绕无私奉献、英勇奋斗,争先发言。
  通过这场对话,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一场革命传统教育,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培养高尚志趣的目的。
  二、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榜样教学。
  如果说,通过教材内容渗透培养尚属教条式教育,那么,以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感染,则属于榜样式教学了。
  以教师自身为教材,以身作则作感染,使学生能从教师身上看到人生、社会的积极面;看到无私的精神、奋斗的意志;看到正义看到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世界观,进而学习、效仿,培养髙尚志趣。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本身应有高尚志趣,有正确人生观,敢于奋斗,敢于进取。在学生取得成绩时,以自己的经历或看法告诫学生不能骄傲;在学生失败气馁时,以自己的经历及做法鼓励学生不要泄气,吸取教训,争取胜利;平时多接近学生、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告诉他们你现在的思想状况和现在的做法。学生看到教师勤恳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自然就会养成无私奉献的髙尚志趣;看到教师这样“博学”(多数学生会这样看老师),还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自然会养成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的高尚志趣;看到教师安贫乐道,自然不会养成奢侈铺张的生活作风;看到教师工作认真负责,自然不会养成马虎应付的工作态度。教师的“行为感染力”在培养学生高尚志趣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教材的教育作用。一个教师本身没有高尚志趣,不管思想教育进行得如何天花乱坠,也只是毫无意义的说教。比如,教师因得不到一点小利益就满腹牢骚、满脸怨气、满口怨言,却要教育学生养成豁达开朗,不计私利的高尚志趣,这怎么可能呢?
  三、大胆参与实践,发展高尚志趣。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志趣,最终是为了让学生用以指导生活,离开实践,高尚志趣得不到体现;另一方面,从教材中体悟到的道理,无论内涵上还是外延上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充实提高,使高尚志趣得以向前向上发展。例如,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俭以养德》就要培养学生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并让学生付诸实际。当学生参与社会、深入生活,看到父母的辛劳,人民的艰苦创业、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时,对勤俭朴素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会发展到珍惜成果,珍惜幸福生活的思想高度。所以说,培养高尚志趣是为了指导人生实践,人生实践又使高尚志趣巩固、发展、提高。只有培养“志趣——实践——巩固——发展一再实践”,不尽循环,才能真正培养出高尚志趣。
  此外,培养学生高尚志趣,还要指导学生及时总结,逐步完善,通过自身的作品体现出来。文章没有志趣,就如同人没有流动的血液,只能是僵尸一具。通过教材培养了高尚志趣,在实践中巩固提高,紧接着就是把自己完善了的高尚志趣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让别人能得到教育、熏陶。这可算是较高境界了。
  文以载道,文道统一。语文教学应能培养学生高尚志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只有将语文在生活的土壤中深深的根植,才能够使其枝繁叶茂。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对大语文环境加以营造,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不断的促使语文教学向“生活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深入的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 学生  1.前言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不应当始终在课堂中拘泥,应当密切的与广博的社会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就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目的不够明确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
期刊
摘要:写作就是用笔说话,就是让学生写最想说的话,放飞童心,放飞思绪,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学生写作指导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我认为语文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立足生活,积累素材。二、创作情境,激发兴趣。三、课外“视”读,读写结合。  四、丰富修改,驾驭成功。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会点燃学生写作灵感的火花,给学生一片畅写精彩的新天地。  关键词:积累素材 创作情境
语文教学的“本”到底是什么?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得了解语文课程目标,看看语文教育到底承担着怎样的任务。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里阐述了十条,要是对其重要内容加以简略地概括,可以提炼成下面几句话:  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二、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交
期刊
【摘要】: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一千个人里没有两个人的思想能够完全一致。但是管窥当今小学作文教学,学生无法通过作文将自己的个性特点展现出来。统一的“脸谱化”“公式化”作文,刻意追求的格式的标新立异,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制约了个性发展。本文就该问题浅析作文教学,探讨如何抓好个性化发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个性化 作文教学 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课题。然而,大多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仍是教师讲解为主,以讲代读,把一篇篇情文并茂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显得盲目、被动。如何上好语文课,还语文课以真本色,一直是我们深深思索,努力探究的问题。我认为,要让语文课充满语文的滋味,“读”至关重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无论是理解内容
期刊
摘要 : 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各个学科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是培养学生们认知自我、认知社会、与人沟通并能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正确的规划。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句俗话
提高语文高考复习质量,应当根据“考试说明”的精神,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安排。只要切实着眼于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巩固与强化,那么应试水平和基本素质就将同步得到提高。在这里,我想谈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复习的系统  语文高考复习应从四个方面来抓,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四者要统筹兼顾,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前两个方面却很容易产生盲目性,于是一味加重负担、堕入“题海”。所以明
期刊
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有许多方法。增加学生阅读总量,在拓宽学生阅读渠道中促进学生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提出过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的重要论断,他指出:“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又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既然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大有必要在语文教材以外,有选择地适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