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境内的民间音乐葫芦丝,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音乐类(民间音乐类),是植根于丰富的傣族民间音乐,是具有民族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域文化。本文论述了葫芦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简要介绍了当代葫芦丝文化的发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角度分析了葫芦丝文化的现状,提出了文化产业开发利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理、有机的契合,以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葫芦丝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 产业化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识码:A
葫芦丝,傣语为“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是直吹的意思,“叨”就是葫芦,从傣语直接翻译成汉语就是“带葫芦直吹的筚”,汉语以前称葫芦丝为“葫芦箫”或“葫芦笙”,从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误传成“葫芦丝”,之后便以“葫芦丝”著称,葫芦丝属吹管舌簧乐器。
一 葫芦丝流布的区域
葫芦丝主要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境内的傣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是植根于民间的乐器,并在民间得到传承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民间音乐。
有“葫芦丝之乡”之称的梁河县地处云南省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北部,历史悠久,古名南宋、南甸,傣名勐底,是中国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在梁河县境内,葫芦丝流传最广泛的是芒东镇的章毕村和勐养镇的帮界村。章毕村,在傣语中意为“擅长制作和吹奏葫芦丝的村子”。傣语帮界,是“山鸡鸣叫的地方”之意,道出了这里以前很闭塞。在很早以前,这里的村民来自不同的地方,全村50多户人家,就有冯、邵、雷、徐、李、管、尹、哏、莫、金等10多个姓氏,人员结构呈现多样化,也造就了这里的傣族文化的多样性。帮界村与滇西名城腾冲邻近,受汉文化影响也较深。
葫芦丝除了在梁河县流布外,在临沧地区的佤族、布朗族等民族中也有流传。
二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丝
葫芦丝的演奏技艺,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音乐类(民间音乐类)。2006年,由梁河县文化局申报,被列入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Ⅺ-22。
1、葫芦丝文化,是不脱离民族文化的环境,积淀了民族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域文化,具有该地域少数民族广泛、突出的代表性。葫芦丝来自云南民间,具有该地域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特质,虽历经千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浪淘沙,但最终还在傣族等民族中被完整的保留并发展、传承到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在今天的梁河县,依然还有一批优秀的葫芦丝文化传承人,他们利用现代的工具,挖掘、整理当地的民歌民调、民间传说,积淀深厚民族历史文化的底蕴,创作、整理了一大批具有浓厚民族韵味的葫芦丝音乐。
2、葫芦丝文化脱离不了傣族等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葫芦丝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被传承并发展,它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密不可分的,而生活习惯与生产方式又是相辅相成、相伴发展的,葫芦丝文化高度体现了当地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及生产方式。民风民俗来源于该地域内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方式,而体现民风民俗的则是在本地域内得到传承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可以说,该地域内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表现形式。生活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的傣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一年中有很多节日。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都聚集在一起,打起象脚鼓,敲起 锣,弹起木叮琴,吹起葫芦丝,载歌载舞,欢乐嬉戏。在这个一同欢聚的过程中,往往也是傣家小仆少(少女)、小仆冒(少男)相互了解、寻找理想恋人的好日子,而葫芦丝、木叮琴就是小仆冒“串姑娘”(小仆冒向小仆少表达爱慕之情)必不可少的道具。因此,葫芦丝在傣族民间被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经过一代代地发展,不仅丰富了这种乐器的表现力,同时还保留下来不少优秀的演奏作品,有些作品现在已经在葫芦丝爱好者中流传开来了。
3、葫芦丝文化,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傣族虽有自己的文字,但由于社会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葫芦丝这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乐器演奏,基本靠的是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得以延续下来的。同时,葫芦丝也成为交流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葫芦丝承载了深厚的傣族文化。
4、葫芦丝音乐植根于丰富的傣族民间音乐,具有包含地域特征、民族风情、风俗习惯、民族语言等在内的民族特征,概括地体现了傣族等民族音乐语言的发音、语气等特点,和本地域内民族民间音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傣族人民为了在葫芦丝音乐中能很形象地表达自然界的某种现象、规律等,研创了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例如,吹奏时采用第一至第六孔全开,并在第三孔上均匀颤动手指的表现手法,以此来表现鹭鸶等鸟类在天空飞翔等和谐的高原坝区风景;又如,采用舌头动作,口腔大小的变化,手指关节的细微变化,配合轻重适当的气息,模仿傣族人讲话唱歌的发音等。
葫芦丝音乐也包括了本地域内民族现代创作音乐和古典音乐,涵盖了古代流传的创作及吸收外来音乐的部分。现代创作音乐典型的有《竹林深处》、《欢乐的泼水节》、《春满傣乡》等独奏音乐,也有根据歌曲移植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反映地方风土人情的音乐。古典音乐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而创作的《古调》,后哏德全在《古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周边有密切渊源的其他民族的音乐元素,创作了《古歌》;还有根据傣族宫廷音乐加工创作的《版纳之夜》(又名《勐巴娜西之恋》)等音乐。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又不断批判性的吸收外来音乐元素融合进葫芦丝音乐的创作中去,这种有机地结合、促进、衍生,不断发展,是葫芦丝传承和发展的保证,而创作的作品除了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还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三 当代葫芦丝发展概况
葫芦丝作为一种民间乐器,从民间跌跌撞撞地走来,经历了被发现、搬上舞台、在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传播等阶段。
在傣族民间被称为“筚郎叨”的古老乐器,解放后,先被梁河县文工团搬上了舞台,后进入德宏州歌舞团作为特色乐器展示,主要演奏一些民间小调及传统的古调,同时,也赋予了它一个“葫芦笙”(也有称“葫芦萧”)的汉语名字。1953年,中央慰问团来到德宏州,在听了这种乐器的演奏后,被这种乐器独特的音色所吸引。当有人问起乐器的名称时,时任团长的孙坚回答是“葫芦笙”,被记者误听为“葫芦丝”而出现在报纸上,后大家一致认为“葫芦丝”这个名字更贴近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从而被沿用至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初,大型傣族歌剧《葫芦信》、舞剧《泼水节》等的排演,使葫芦丝音乐在更高层次的专业团队中被接受和认可,也使一定范围内的群众认识了这种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地方乐器。有关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葫芦丝音乐也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同时,一批优秀的作品如《古歌》、《芒市坝子调》、《梁河山歌调》等,分别被《滇西民族民间器乐曲选》、《云南民族器乐荟萃》、《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等书籍收录;这些作品的录音、录像分别被《颠·云南原生态音乐纪实》(云南民族文化音像社出版)、《云之南·云南民族器乐》(新西兰奥克兰诗颂音乐出版社出版)等收录。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乐理事会的《音乐宇宙·一部音乐史》中国卷录像资料中收录了由哏德全演奏的《古歌》。
葫芦丝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但也主要局限于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和一些特定的群体。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崛起,作为代表云南地方文化特色的载体之一,葫芦丝演奏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婚誓》等影响了至少三代人脍炙人口的音乐,再次走进了千家万户,走遍了全中国,走向了世界。同时,一批葫芦丝音乐的磁带、光碟,葫芦丝教学书籍也随之出现,加速了这种文化地传播。
在当代葫芦丝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当中,有一批老艺术家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如龚全国、李仲培、冯绍兴等。当一代葫芦丝王哏德全从民间走来,将葫芦丝文化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不仅使葫芦丝登上了音乐的大雅之堂,而且还漂洋过海,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
四 葫芦丝文化之现状
进入本世纪,媒体、专业文艺团体等的强力介入,很多人纷纷转行投身葫芦丝教学,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设了许多葫芦丝教学班,很多地方成立了葫芦丝的协会和学会,以及此起彼伏的葫芦丝大赛等,葫芦丝迅速在全国普及并向海外传播,葫芦丝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葫芦丝逐渐被产业化。
伴随而来的是,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忽视葫芦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及民间音乐要素的非理性发展,使得本来在音乐领域就比较边沿化的葫芦丝,朝更加边沿化的方向疾驰而去,呈现出令人担忧的乱象,这种乱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葫芦丝演奏技艺上,省略了学习葫芦丝独有的演奏技法过程,简单借鉴或照搬其它吹奏乐器的技法技巧,直接移植到葫芦丝的演奏上,忽略了葫芦丝真正应该具备的音色和语言特点,千篇一律地用简单、机械的方式演奏和传播演奏技艺。没有掌握葫芦丝正在的演奏技艺,葫芦丝就成了一种玩具,吹奏不出原汁原味的民族风味。
2、在音乐表现上,作为葫芦丝文化的传播者,应该具备并积淀深厚民族历史文化的底蕴,能代表一种文化的延续。现实是,很多从事葫芦丝产业的人,特别是在传播葫芦丝演奏技艺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葫芦丝这种文化载体所包含的民族人文、历史,也并没有把它体现在自己的演奏中。结果是,除了乐曲本身所具备的一些民族文化特征外,演奏中体现不出应该具备的民族韵味。
3、在创作上,除了传统的作品外,合理的移植和改编能增强作品的表现力。现实是,由于很多传播者本身民族历史文化底蕴、音乐知识的欠缺,抛弃了很多优秀的传统作品,追求标新立异,盲目移植,盲目改编,把不适合葫芦丝这种乐器的音色和音域表现的地方小品、影视音乐、流行音乐等用葫芦丝来表现,其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是可想而知的。
一方面,产业化的商业运作使得葫芦丝迅速传播,另一方面,葫芦丝产业化必要的理论、技术准备相对缺失。葫芦丝到今天都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理论支持。虽然市面上也有一些现代教程,但这些教程,对葫芦丝演奏技法的描述,几乎都是借用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的技法来进行描述,就连教程标准也没有得到统一。没有关于这种民间乐器特点独有的技法描述,更没有有关葫芦丝文化内涵的内容,教程不具备权威性。加上葫芦丝乐器本身音域和表现力的局限性,到现在,葫芦丝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专业,至今仍然游走在民间。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丝音乐,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传播,部分体现了葫芦丝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葫芦丝文化的产业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但要实现葫芦丝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让这种文化得到全方位被认同,就不应该忽略它的人文、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等。只有做到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开发利用与保护合理地、有机地契合,才能全面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才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地位更加牢固,也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各种价值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蔷、国强:《葫芦丝王——葫芦丝制作演奏大师哏德全的音乐人生》,德宏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2] 杨翰全:《关于梁河葫芦丝文化艺术的调查研究》,《德宏文化》,2005年第3期。
[3] 杨春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释疑》,葫芦丝之乡网。
[EB/OL].http://www.hlszxw.com/Item/442.aspx,2011.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EB/OL].http://www.guoxue.com/ws/html/zuixinfabu/20060424/72.html,2006.
作者简介:李生军,男,1969—,四川遂宁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公共艺术、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单位:攀枝花学院。
关键词:葫芦丝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 产业化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识码:A
葫芦丝,傣语为“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是直吹的意思,“叨”就是葫芦,从傣语直接翻译成汉语就是“带葫芦直吹的筚”,汉语以前称葫芦丝为“葫芦箫”或“葫芦笙”,从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误传成“葫芦丝”,之后便以“葫芦丝”著称,葫芦丝属吹管舌簧乐器。
一 葫芦丝流布的区域
葫芦丝主要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境内的傣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是植根于民间的乐器,并在民间得到传承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民间音乐。
有“葫芦丝之乡”之称的梁河县地处云南省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北部,历史悠久,古名南宋、南甸,傣名勐底,是中国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在梁河县境内,葫芦丝流传最广泛的是芒东镇的章毕村和勐养镇的帮界村。章毕村,在傣语中意为“擅长制作和吹奏葫芦丝的村子”。傣语帮界,是“山鸡鸣叫的地方”之意,道出了这里以前很闭塞。在很早以前,这里的村民来自不同的地方,全村50多户人家,就有冯、邵、雷、徐、李、管、尹、哏、莫、金等10多个姓氏,人员结构呈现多样化,也造就了这里的傣族文化的多样性。帮界村与滇西名城腾冲邻近,受汉文化影响也较深。
葫芦丝除了在梁河县流布外,在临沧地区的佤族、布朗族等民族中也有流传。
二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丝
葫芦丝的演奏技艺,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音乐类(民间音乐类)。2006年,由梁河县文化局申报,被列入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Ⅺ-22。
1、葫芦丝文化,是不脱离民族文化的环境,积淀了民族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域文化,具有该地域少数民族广泛、突出的代表性。葫芦丝来自云南民间,具有该地域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特质,虽历经千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浪淘沙,但最终还在傣族等民族中被完整的保留并发展、传承到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在今天的梁河县,依然还有一批优秀的葫芦丝文化传承人,他们利用现代的工具,挖掘、整理当地的民歌民调、民间传说,积淀深厚民族历史文化的底蕴,创作、整理了一大批具有浓厚民族韵味的葫芦丝音乐。
2、葫芦丝文化脱离不了傣族等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葫芦丝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被传承并发展,它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密不可分的,而生活习惯与生产方式又是相辅相成、相伴发展的,葫芦丝文化高度体现了当地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及生产方式。民风民俗来源于该地域内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方式,而体现民风民俗的则是在本地域内得到传承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可以说,该地域内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表现形式。生活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的傣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一年中有很多节日。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都聚集在一起,打起象脚鼓,敲起 锣,弹起木叮琴,吹起葫芦丝,载歌载舞,欢乐嬉戏。在这个一同欢聚的过程中,往往也是傣家小仆少(少女)、小仆冒(少男)相互了解、寻找理想恋人的好日子,而葫芦丝、木叮琴就是小仆冒“串姑娘”(小仆冒向小仆少表达爱慕之情)必不可少的道具。因此,葫芦丝在傣族民间被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经过一代代地发展,不仅丰富了这种乐器的表现力,同时还保留下来不少优秀的演奏作品,有些作品现在已经在葫芦丝爱好者中流传开来了。
3、葫芦丝文化,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傣族虽有自己的文字,但由于社会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葫芦丝这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乐器演奏,基本靠的是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得以延续下来的。同时,葫芦丝也成为交流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葫芦丝承载了深厚的傣族文化。
4、葫芦丝音乐植根于丰富的傣族民间音乐,具有包含地域特征、民族风情、风俗习惯、民族语言等在内的民族特征,概括地体现了傣族等民族音乐语言的发音、语气等特点,和本地域内民族民间音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傣族人民为了在葫芦丝音乐中能很形象地表达自然界的某种现象、规律等,研创了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例如,吹奏时采用第一至第六孔全开,并在第三孔上均匀颤动手指的表现手法,以此来表现鹭鸶等鸟类在天空飞翔等和谐的高原坝区风景;又如,采用舌头动作,口腔大小的变化,手指关节的细微变化,配合轻重适当的气息,模仿傣族人讲话唱歌的发音等。
葫芦丝音乐也包括了本地域内民族现代创作音乐和古典音乐,涵盖了古代流传的创作及吸收外来音乐的部分。现代创作音乐典型的有《竹林深处》、《欢乐的泼水节》、《春满傣乡》等独奏音乐,也有根据歌曲移植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反映地方风土人情的音乐。古典音乐有根据傣族民间传说而创作的《古调》,后哏德全在《古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周边有密切渊源的其他民族的音乐元素,创作了《古歌》;还有根据傣族宫廷音乐加工创作的《版纳之夜》(又名《勐巴娜西之恋》)等音乐。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又不断批判性的吸收外来音乐元素融合进葫芦丝音乐的创作中去,这种有机地结合、促进、衍生,不断发展,是葫芦丝传承和发展的保证,而创作的作品除了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还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三 当代葫芦丝发展概况
葫芦丝作为一种民间乐器,从民间跌跌撞撞地走来,经历了被发现、搬上舞台、在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传播等阶段。
在傣族民间被称为“筚郎叨”的古老乐器,解放后,先被梁河县文工团搬上了舞台,后进入德宏州歌舞团作为特色乐器展示,主要演奏一些民间小调及传统的古调,同时,也赋予了它一个“葫芦笙”(也有称“葫芦萧”)的汉语名字。1953年,中央慰问团来到德宏州,在听了这种乐器的演奏后,被这种乐器独特的音色所吸引。当有人问起乐器的名称时,时任团长的孙坚回答是“葫芦笙”,被记者误听为“葫芦丝”而出现在报纸上,后大家一致认为“葫芦丝”这个名字更贴近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从而被沿用至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初,大型傣族歌剧《葫芦信》、舞剧《泼水节》等的排演,使葫芦丝音乐在更高层次的专业团队中被接受和认可,也使一定范围内的群众认识了这种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地方乐器。有关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葫芦丝音乐也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同时,一批优秀的作品如《古歌》、《芒市坝子调》、《梁河山歌调》等,分别被《滇西民族民间器乐曲选》、《云南民族器乐荟萃》、《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等书籍收录;这些作品的录音、录像分别被《颠·云南原生态音乐纪实》(云南民族文化音像社出版)、《云之南·云南民族器乐》(新西兰奥克兰诗颂音乐出版社出版)等收录。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乐理事会的《音乐宇宙·一部音乐史》中国卷录像资料中收录了由哏德全演奏的《古歌》。
葫芦丝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但也主要局限于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和一些特定的群体。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崛起,作为代表云南地方文化特色的载体之一,葫芦丝演奏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婚誓》等影响了至少三代人脍炙人口的音乐,再次走进了千家万户,走遍了全中国,走向了世界。同时,一批葫芦丝音乐的磁带、光碟,葫芦丝教学书籍也随之出现,加速了这种文化地传播。
在当代葫芦丝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当中,有一批老艺术家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如龚全国、李仲培、冯绍兴等。当一代葫芦丝王哏德全从民间走来,将葫芦丝文化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不仅使葫芦丝登上了音乐的大雅之堂,而且还漂洋过海,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
四 葫芦丝文化之现状
进入本世纪,媒体、专业文艺团体等的强力介入,很多人纷纷转行投身葫芦丝教学,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设了许多葫芦丝教学班,很多地方成立了葫芦丝的协会和学会,以及此起彼伏的葫芦丝大赛等,葫芦丝迅速在全国普及并向海外传播,葫芦丝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葫芦丝逐渐被产业化。
伴随而来的是,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忽视葫芦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及民间音乐要素的非理性发展,使得本来在音乐领域就比较边沿化的葫芦丝,朝更加边沿化的方向疾驰而去,呈现出令人担忧的乱象,这种乱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葫芦丝演奏技艺上,省略了学习葫芦丝独有的演奏技法过程,简单借鉴或照搬其它吹奏乐器的技法技巧,直接移植到葫芦丝的演奏上,忽略了葫芦丝真正应该具备的音色和语言特点,千篇一律地用简单、机械的方式演奏和传播演奏技艺。没有掌握葫芦丝正在的演奏技艺,葫芦丝就成了一种玩具,吹奏不出原汁原味的民族风味。
2、在音乐表现上,作为葫芦丝文化的传播者,应该具备并积淀深厚民族历史文化的底蕴,能代表一种文化的延续。现实是,很多从事葫芦丝产业的人,特别是在传播葫芦丝演奏技艺的人,并没有真正理解葫芦丝这种文化载体所包含的民族人文、历史,也并没有把它体现在自己的演奏中。结果是,除了乐曲本身所具备的一些民族文化特征外,演奏中体现不出应该具备的民族韵味。
3、在创作上,除了传统的作品外,合理的移植和改编能增强作品的表现力。现实是,由于很多传播者本身民族历史文化底蕴、音乐知识的欠缺,抛弃了很多优秀的传统作品,追求标新立异,盲目移植,盲目改编,把不适合葫芦丝这种乐器的音色和音域表现的地方小品、影视音乐、流行音乐等用葫芦丝来表现,其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是可想而知的。
一方面,产业化的商业运作使得葫芦丝迅速传播,另一方面,葫芦丝产业化必要的理论、技术准备相对缺失。葫芦丝到今天都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理论支持。虽然市面上也有一些现代教程,但这些教程,对葫芦丝演奏技法的描述,几乎都是借用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的技法来进行描述,就连教程标准也没有得到统一。没有关于这种民间乐器特点独有的技法描述,更没有有关葫芦丝文化内涵的内容,教程不具备权威性。加上葫芦丝乐器本身音域和表现力的局限性,到现在,葫芦丝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专业,至今仍然游走在民间。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丝音乐,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传播,部分体现了葫芦丝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葫芦丝文化的产业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但要实现葫芦丝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让这种文化得到全方位被认同,就不应该忽略它的人文、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等。只有做到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开发利用与保护合理地、有机地契合,才能全面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才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地位更加牢固,也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各种价值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蔷、国强:《葫芦丝王——葫芦丝制作演奏大师哏德全的音乐人生》,德宏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2] 杨翰全:《关于梁河葫芦丝文化艺术的调查研究》,《德宏文化》,2005年第3期。
[3] 杨春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释疑》,葫芦丝之乡网。
[EB/OL].http://www.hlszxw.com/Item/442.aspx,2011.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EB/OL].http://www.guoxue.com/ws/html/zuixinfabu/20060424/72.html,2006.
作者简介:李生军,男,1969—,四川遂宁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公共艺术、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单位:攀枝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