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阴,古称暨阳,北枕长江,南近太湖,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阴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蝉联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十二连冠”;在中国工业百强县中位列第一名……江阴的档案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连续五年被江苏省档案局评为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保持了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称号,至2019年末先后荣获20多项全国、江苏省、无锡市和江阴市授予的集体荣誉称号。
一、夯实基础,丰富馆藏资源
档案资源丰富是江阴市档案史志馆的显著优势,也是该馆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广大群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该馆是国家一级档案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馆人员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为己任,更好地利用1.2万余平方米馆库的优越条件,加大征集接收力度,不断丰富馆藏资源。馆藏档案从2014年底的72万卷增加到95万卷。接收政府信息公开文件2.5万余件。抢救修复新中国建立前历史档案2300余卷。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档案征集网络,先后征集到家谱202部、各类照片6万余张和一批珍贵档案,新增名人档案83卷。
该馆集合社会力量,每年编纂出版3—5本编研成果,《异军突起——江阴乡镇企业发展纪实》《江阴乡镇企业发展历史回忆录》《江阴事变》《暨阳钩沉》《江阴才子叶鼎洛》《国民江阴小学教育档案选编》等书籍相继出版发行。完成350万字《江阴市志》的编写任务,该书被评为“国家精品志书”(全国仅4部志书入选)。每年编纂出版100余万字的《江阴年鉴》,2019年出版发行的《江阴年鉴》获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特等奖和江苏省优秀年鉴一等奖。还编辑完成烈士传丛书中的《蒋云传》和《朱杏南传》,其中《蒋云传》获江苏省优秀党史著作二等奖。该馆工作人员撰写的文章《乡村档案记变迁,见证改革成经典》获国家档案局2019年“新中国记忆”全国征文优秀奖。近两年又征集編辑了100多个专题的江阴党史资料,准备在建党 100周年的2021年前结集出版。扎实推进“百村万户”口述历史记录整理工作,完成了青阳镇悟空村、南闸街道观西村等村口述历史的采集。2019年,牢牢抓住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契机,开展渡江战役亲历者口述资料的征集工作,收集了《唐氏五兄弟》等一批珍贵的文书、实物、影像资料,进一步丰富了馆藏内容。2018年抓住改革开放40周年的契机,开展“我家这40年”家庭档案征集工作。收集整理50余个典型的家庭档案,精选记录历史变迁的照片800余张,2019年新增17部199册家谱,从普通市民家庭的变化,见证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史,使档案馆成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库、思想库。为宣传档案征集成果,2019年与江阴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江阴档案——我的家庭档案》系列专题节目,播出后受到广大群众的密切关注和一致好评。
该馆还根据基层档案人员调动频繁的状况,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提高基层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近两年举办新上岗档案人员培训班5期,参训450人次,参加省、市档案部门组织的培训达170多人次。以进馆单位为重点,做到监督与指导并重。以星级测评为抓手,按系统分条线加强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辖内337家单位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的要求,顺利通过了星级测评。切实加强了重点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管,28家单位通过了省级验收。按照省、市档案管理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该馆加强了宗教活动场所和土地确权档案的业务指导,22座寺庙的档案管理通过了三星级测评,13个乡镇119个村的土地确权档案得到了有效监管。注重加强对现代农业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卫生医疗等涉及经济与民生领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促进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针对江阴是“中国制造第一市”的特征,加强对上市企业、重点企业档案工作的监管、指导,使全市47家上市公司的档案工作均达到规范化要求。积极组织有条件的单位进行档案管理星级测评,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有268家单位通过省星级测评,12家单位达到五星级标准。基层档案工作逐步完善,全市档案资源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档案建设新格局,为利用档案、实现优质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标准,强化档案管理
为更好地保护征集到的各类档案资料,江阴市档案史志馆进一步加强资料库房规范化建设管理。江阴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每年拨发10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档案馆的硬件设施进行改造。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对库房内的图书资料重新进行了清点、整理、分类、编目、上架。进一步完善资料库房管理、资料利用等规章制度,规范各类台账,并且新增档案检索工具19册,使查询利用档案更加便捷和安全。
为提高全民档案意识,促进档案征集和管理,该馆工作人员紧紧抓住“6·9国际档案日”的大好时机,每年5月份就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研究确定宣传主题,积极开展“档案法规宣传周”活动,深入镇村、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宣传档案法规知识,走上街头开展档案普法宣传咨询。通过举办展览、发放《档案法宣传手册》《家庭建档指南》《企业建档知识问答》等宣传材料,组织群众参加档案法规知识竞赛等方式,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档案法规意识和参与热情,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多次受到省档案局的表彰,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江阴市澄江街道虹桥四村80多岁的老市民赵本金在宣传周活动的感召下,将其精心收集的家庭档案交给档案馆管理,并在馆工作人员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了整理和完善。该馆每年开展全市进馆单位档案工作年度评估,建立了提前通知、实施检查、提出书面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和复查验收等一整套行政执法程序,每年组织开展基层单位年度归档专项检查,以保证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近两年已累计评估358家次。江阴市委、市政府还将档案工作纳入市、镇机关绩效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体系,使档案工作与市、镇机关个人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有效地增强了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档案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进一步推动了全市档案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江阴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各项功能得到充分应用,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得到进一步完善,建立了馆藏全部档案的目录数据库。新增原文数据181万页、目录数据5万余条,馆内累计原文数据1900多万页。文书档案中永久、长期保管的涉及民生的婚姻、退伍军人、知识青年等档案全部实现了数字化,79万卷馆藏档案完成了数字化加工,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超85%。智慧档案馆项目建设已列入江阴市“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启动建设,2019年二期工程已通过验收,并上线试运行。
2017年建成的江阴市民生档案一站式服务平台于2019年完成了升级改造,117万多条档案信息实现远程共享,普通百姓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的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查询与己有关的档案。加强档案数据日常维护及安全防护工作,严格执行档案业务网络和因特网的物理隔离,并且及时做好与市备份中心同城异地备份,定期增量备份。将网站和村级档案管理系统加入云防护系统,确保网站和外网应用系统不被篡改和入侵;在内网电脑上安装管理软件,绑定MAC地址,设置内网定期杀毒等措施,确保内部网络安全运行。还完成了浙江柯桥、乐清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双保险”。江阴档案史志信息网站成功改版,实现了网上查询、业务咨询、学习交流等远程功能。
三、创新创优,打响服务品牌
新时代怎样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江阴市档案史志馆的同志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创新创优服务,打响服务品牌!”大家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为宗旨,广泛收集档案,精心管理档案,积极编研开发,夯实服务基础,创造服务条件,全心全意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江阴市档案史志馆围绕服务宗旨、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服务品牌的一系列举措,在江阴市委每年举行的“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中,受到了广泛好评,得到了充分肯定。
“江阴在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中名列第一,档案工作功不可没!”一个大型企业的总经理在公司上市后深有感触地说。这个企业在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评审,而企业内相关资料不齐全,無法上市,只好到档案馆求助。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连续加班加点,及时为该公司找齐了所需的档案资料,帮助企业成功上市。江阴的法尔胜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钢丝绳生产的龙头企业,可是美国钢丝绳协会为抵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丝绳提出“反倾销”调查,法尔胜面临一场“国际官司”。由于档案馆鼎力协助,法尔胜沉着应诉。在为期五天的“反倾销”现场检查中,档案馆和公司档案室的工作人员紧密合作,准确、及时地提供了对美国出口钢丝绳的数量、批次、金额和财务报表等几十种档案材料,打胜了这次“反倾销案”的攻坚战,不但为以法尔胜为代表的中国钢丝绳企业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地位,守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为创新服务于广大群众,该馆建立了民生档案共享服务平台,并且不断进行升级改造,努力为民服务解难题。仅2019年,就接待群众查档1.2万人次,调阅案卷1.5万余卷,提供证明材料3.5万余张。江阴居民刘天生1947年5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立功,当过排长。新中国成立之后复员回乡当农民,一直没有向组织上要过生活补助,直到年老患病干不动活了,才向村干部提起自己当过解放军排长的事。可是现任村干部都不知道他解放前当兵立功的事,于是到档案馆求助,果然在民政局全宗中查到了刘天生的名字,证实了他口述的经历,给他落实了退伍军人的待遇,使他的晚年生活得到了应有的保障。上海市一所中学的何老师,20世纪80年代曾在江阴工作,并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后来到上海工作。多年后学校进行教师职称评定,但他自己在江阴工作的证件和相关材料早已丢失,当他急匆匆赶到江阴查找时,以前工作过的学校已不存在了。情急之下找到江阴市档案馆,虽然快到中午吃饭时间了,但档案人员热情接待了他。考虑到何老师是从外地赶来的,档案人员为争取时间,连午饭都没吃就帮他查找证明材料,可是忙了一阵一无所获。何老师急得额上渗出了汗水,经验丰富的档案人员关切地问他是否有曾用名,一语点醒急性人,何老师果真有曾用名,根据这条线索,该馆终于查到了何老师在江阴工作的材料。这种为民办实事的例子不胜枚举。该馆工作人员常年不辞辛苦、尽心尽责地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接待查档6万余人次,调阅档案12万余卷次。他们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群众的赞扬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奖赏!”
该馆为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在馆内设立“精彩江阴展”“江阴市档案史料陈列”以及专题展厅等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3个主题展厅,免费向社会开放,并作为江阴市周末夜晚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先后举办“暨阳纪事”“家庭档案图片展”“我的名字叫江阴——二十四节气摄影图片展”“撤县建市成就展”“劳模风采展”等数十期专题展览,组织送展巡展活动100余次,参观展览人数超15万人次。还与机关部门、乡镇、街道、社区、学校联合开展以“走进档案馆,了解江阴史”“追寻江阴历史,学习时代先锋,建设高质量发展新江阴”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19年,积极开展庆祝渡江战役暨江阴解放70周年宣传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宣教展,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举行了10次党史宣讲活动。还制作了“纪念江阴解放70周年”和“长江大保护”两种系列明信片各1000套,每套12张,内容以图片为主,分别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江阴建设、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长江江阴段的保护成果,向社会免费发放。
针对江阴城乡百姓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新形势,该馆将编研成果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定期推送,每周推送2—3期“江阴纪事”。在内容设置上,坚持按照权威与可读、严肃与活泼、现代与历史、时尚与传统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图文和视频等形式,着力讲清事件、事物、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历史价值,以及引申的现实拷问、社会价值,让读者在阅读涉猎中感知江阴磅礴厚重的历史底蕴,在踏寻印迹中感受江阴浓郁芬芳的文化气息,在浏览时感悟江阴卓然傲立的时代风采。2019年,“江阴纪事”累计推送各类图文信息80余次、100余篇,点击阅读量超30万人次。当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莫高窟进行实地考察,该馆工作人员看到消息后,连夜赶制《敦煌莫高窟与四位江阴人的故事》图文,于20日在“江阴纪事”上发布,当天点击量就有近万人。
一、夯实基础,丰富馆藏资源
档案资源丰富是江阴市档案史志馆的显著优势,也是该馆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广大群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该馆是国家一级档案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馆人员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为己任,更好地利用1.2万余平方米馆库的优越条件,加大征集接收力度,不断丰富馆藏资源。馆藏档案从2014年底的72万卷增加到95万卷。接收政府信息公开文件2.5万余件。抢救修复新中国建立前历史档案2300余卷。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档案征集网络,先后征集到家谱202部、各类照片6万余张和一批珍贵档案,新增名人档案83卷。
该馆集合社会力量,每年编纂出版3—5本编研成果,《异军突起——江阴乡镇企业发展纪实》《江阴乡镇企业发展历史回忆录》《江阴事变》《暨阳钩沉》《江阴才子叶鼎洛》《国民江阴小学教育档案选编》等书籍相继出版发行。完成350万字《江阴市志》的编写任务,该书被评为“国家精品志书”(全国仅4部志书入选)。每年编纂出版100余万字的《江阴年鉴》,2019年出版发行的《江阴年鉴》获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特等奖和江苏省优秀年鉴一等奖。还编辑完成烈士传丛书中的《蒋云传》和《朱杏南传》,其中《蒋云传》获江苏省优秀党史著作二等奖。该馆工作人员撰写的文章《乡村档案记变迁,见证改革成经典》获国家档案局2019年“新中国记忆”全国征文优秀奖。近两年又征集編辑了100多个专题的江阴党史资料,准备在建党 100周年的2021年前结集出版。扎实推进“百村万户”口述历史记录整理工作,完成了青阳镇悟空村、南闸街道观西村等村口述历史的采集。2019年,牢牢抓住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契机,开展渡江战役亲历者口述资料的征集工作,收集了《唐氏五兄弟》等一批珍贵的文书、实物、影像资料,进一步丰富了馆藏内容。2018年抓住改革开放40周年的契机,开展“我家这40年”家庭档案征集工作。收集整理50余个典型的家庭档案,精选记录历史变迁的照片800余张,2019年新增17部199册家谱,从普通市民家庭的变化,见证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史,使档案馆成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库、思想库。为宣传档案征集成果,2019年与江阴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制作《江阴档案——我的家庭档案》系列专题节目,播出后受到广大群众的密切关注和一致好评。
该馆还根据基层档案人员调动频繁的状况,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提高基层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近两年举办新上岗档案人员培训班5期,参训450人次,参加省、市档案部门组织的培训达170多人次。以进馆单位为重点,做到监督与指导并重。以星级测评为抓手,按系统分条线加强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辖内337家单位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的要求,顺利通过了星级测评。切实加强了重点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管,28家单位通过了省级验收。按照省、市档案管理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该馆加强了宗教活动场所和土地确权档案的业务指导,22座寺庙的档案管理通过了三星级测评,13个乡镇119个村的土地确权档案得到了有效监管。注重加强对现代农业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卫生医疗等涉及经济与民生领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促进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针对江阴是“中国制造第一市”的特征,加强对上市企业、重点企业档案工作的监管、指导,使全市47家上市公司的档案工作均达到规范化要求。积极组织有条件的单位进行档案管理星级测评,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有268家单位通过省星级测评,12家单位达到五星级标准。基层档案工作逐步完善,全市档案资源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档案建设新格局,为利用档案、实现优质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标准,强化档案管理
为更好地保护征集到的各类档案资料,江阴市档案史志馆进一步加强资料库房规范化建设管理。江阴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每年拨发10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档案馆的硬件设施进行改造。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对库房内的图书资料重新进行了清点、整理、分类、编目、上架。进一步完善资料库房管理、资料利用等规章制度,规范各类台账,并且新增档案检索工具19册,使查询利用档案更加便捷和安全。
为提高全民档案意识,促进档案征集和管理,该馆工作人员紧紧抓住“6·9国际档案日”的大好时机,每年5月份就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研究确定宣传主题,积极开展“档案法规宣传周”活动,深入镇村、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宣传档案法规知识,走上街头开展档案普法宣传咨询。通过举办展览、发放《档案法宣传手册》《家庭建档指南》《企业建档知识问答》等宣传材料,组织群众参加档案法规知识竞赛等方式,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档案法规意识和参与热情,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多次受到省档案局的表彰,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江阴市澄江街道虹桥四村80多岁的老市民赵本金在宣传周活动的感召下,将其精心收集的家庭档案交给档案馆管理,并在馆工作人员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了整理和完善。该馆每年开展全市进馆单位档案工作年度评估,建立了提前通知、实施检查、提出书面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和复查验收等一整套行政执法程序,每年组织开展基层单位年度归档专项检查,以保证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近两年已累计评估358家次。江阴市委、市政府还将档案工作纳入市、镇机关绩效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体系,使档案工作与市、镇机关个人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有效地增强了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档案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进一步推动了全市档案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江阴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各项功能得到充分应用,档案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得到进一步完善,建立了馆藏全部档案的目录数据库。新增原文数据181万页、目录数据5万余条,馆内累计原文数据1900多万页。文书档案中永久、长期保管的涉及民生的婚姻、退伍军人、知识青年等档案全部实现了数字化,79万卷馆藏档案完成了数字化加工,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超85%。智慧档案馆项目建设已列入江阴市“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启动建设,2019年二期工程已通过验收,并上线试运行。
2017年建成的江阴市民生档案一站式服务平台于2019年完成了升级改造,117万多条档案信息实现远程共享,普通百姓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在户籍所在地的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查询与己有关的档案。加强档案数据日常维护及安全防护工作,严格执行档案业务网络和因特网的物理隔离,并且及时做好与市备份中心同城异地备份,定期增量备份。将网站和村级档案管理系统加入云防护系统,确保网站和外网应用系统不被篡改和入侵;在内网电脑上安装管理软件,绑定MAC地址,设置内网定期杀毒等措施,确保内部网络安全运行。还完成了浙江柯桥、乐清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双保险”。江阴档案史志信息网站成功改版,实现了网上查询、业务咨询、学习交流等远程功能。
三、创新创优,打响服务品牌
新时代怎样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江阴市档案史志馆的同志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创新创优服务,打响服务品牌!”大家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为宗旨,广泛收集档案,精心管理档案,积极编研开发,夯实服务基础,创造服务条件,全心全意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江阴市档案史志馆围绕服务宗旨、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服务品牌的一系列举措,在江阴市委每年举行的“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中,受到了广泛好评,得到了充分肯定。
“江阴在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中名列第一,档案工作功不可没!”一个大型企业的总经理在公司上市后深有感触地说。这个企业在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评审,而企业内相关资料不齐全,無法上市,只好到档案馆求助。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连续加班加点,及时为该公司找齐了所需的档案资料,帮助企业成功上市。江阴的法尔胜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钢丝绳生产的龙头企业,可是美国钢丝绳协会为抵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丝绳提出“反倾销”调查,法尔胜面临一场“国际官司”。由于档案馆鼎力协助,法尔胜沉着应诉。在为期五天的“反倾销”现场检查中,档案馆和公司档案室的工作人员紧密合作,准确、及时地提供了对美国出口钢丝绳的数量、批次、金额和财务报表等几十种档案材料,打胜了这次“反倾销案”的攻坚战,不但为以法尔胜为代表的中国钢丝绳企业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地位,守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为创新服务于广大群众,该馆建立了民生档案共享服务平台,并且不断进行升级改造,努力为民服务解难题。仅2019年,就接待群众查档1.2万人次,调阅案卷1.5万余卷,提供证明材料3.5万余张。江阴居民刘天生1947年5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立功,当过排长。新中国成立之后复员回乡当农民,一直没有向组织上要过生活补助,直到年老患病干不动活了,才向村干部提起自己当过解放军排长的事。可是现任村干部都不知道他解放前当兵立功的事,于是到档案馆求助,果然在民政局全宗中查到了刘天生的名字,证实了他口述的经历,给他落实了退伍军人的待遇,使他的晚年生活得到了应有的保障。上海市一所中学的何老师,20世纪80年代曾在江阴工作,并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后来到上海工作。多年后学校进行教师职称评定,但他自己在江阴工作的证件和相关材料早已丢失,当他急匆匆赶到江阴查找时,以前工作过的学校已不存在了。情急之下找到江阴市档案馆,虽然快到中午吃饭时间了,但档案人员热情接待了他。考虑到何老师是从外地赶来的,档案人员为争取时间,连午饭都没吃就帮他查找证明材料,可是忙了一阵一无所获。何老师急得额上渗出了汗水,经验丰富的档案人员关切地问他是否有曾用名,一语点醒急性人,何老师果真有曾用名,根据这条线索,该馆终于查到了何老师在江阴工作的材料。这种为民办实事的例子不胜枚举。该馆工作人员常年不辞辛苦、尽心尽责地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接待查档6万余人次,调阅档案12万余卷次。他们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群众的赞扬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奖赏!”
该馆为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在馆内设立“精彩江阴展”“江阴市档案史料陈列”以及专题展厅等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3个主题展厅,免费向社会开放,并作为江阴市周末夜晚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先后举办“暨阳纪事”“家庭档案图片展”“我的名字叫江阴——二十四节气摄影图片展”“撤县建市成就展”“劳模风采展”等数十期专题展览,组织送展巡展活动100余次,参观展览人数超15万人次。还与机关部门、乡镇、街道、社区、学校联合开展以“走进档案馆,了解江阴史”“追寻江阴历史,学习时代先锋,建设高质量发展新江阴”等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19年,积极开展庆祝渡江战役暨江阴解放70周年宣传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宣教展,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优势,举行了10次党史宣讲活动。还制作了“纪念江阴解放70周年”和“长江大保护”两种系列明信片各1000套,每套12张,内容以图片为主,分别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江阴建设、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长江江阴段的保护成果,向社会免费发放。
针对江阴城乡百姓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新形势,该馆将编研成果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定期推送,每周推送2—3期“江阴纪事”。在内容设置上,坚持按照权威与可读、严肃与活泼、现代与历史、时尚与传统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图文和视频等形式,着力讲清事件、事物、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历史价值,以及引申的现实拷问、社会价值,让读者在阅读涉猎中感知江阴磅礴厚重的历史底蕴,在踏寻印迹中感受江阴浓郁芬芳的文化气息,在浏览时感悟江阴卓然傲立的时代风采。2019年,“江阴纪事”累计推送各类图文信息80余次、100余篇,点击阅读量超30万人次。当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莫高窟进行实地考察,该馆工作人员看到消息后,连夜赶制《敦煌莫高窟与四位江阴人的故事》图文,于20日在“江阴纪事”上发布,当天点击量就有近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