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习是一种受到学生和教师集中关注的教学环节,要求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有效引导。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开展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就预习单设计对加强学生学习印象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预学单达到这一目的进行探讨。
关键词:预学单;学习印象;教学研究
预习很重要,但是只有有效的预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般来说,有效的预习是教师在综合把握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下开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在对即将开展的数学教学有一定认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预学单对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的意义
只有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才是最深刻的,预习是一个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知识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方法解决问题,产生内在的想学的心理,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印象。而预学单是教师在综合把握学生、教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整理出的预习指南,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因此预学单对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有着重要意义。
二、如何充分利用预学单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一)科学合理进行数学预学单设计
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也很容易走神,在学习上表现出明显的健忘,通过预学单的设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能更好地检查学生是否开展了预习。在进行预学单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进行设计,保持预学单难度适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可以适当添加拓展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在预学单中要明确新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尽可能包含所有知识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种类的预学单设计。对于小学五年级数学来说,主要涉及代数、图形、统计、实践运用四个板块的内容,每一个板块学生在预习中需要掌握的东西都不一样,教师需要灵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选用适合的预习方法。
(二)确保预学单保质保量地完成
预学单能否完成是发挥其作用的关键因素,在开展相关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此前有没有接受过预学单形式的预习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完整,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初期可以考虑将预学单安排在数学课堂上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预学单进行预习,在教室学习氛围的影响下触动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当学生开始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后,可以将预习放到课后,同时为了确保预学单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师可以通过班主任与家长进行联系,邀请家长加入到孩子的数学预习中去,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使预学单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对预学单的实用性与效果及时进行检查
检查预学单分为两项,一是当预学单的设计与制作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视角,尊重现阶段学生所具有的认知结构,准确定位教学的出发点,这是为了确保预学单适合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的印象。比如,针对五年级学生展开小数的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教学之前,需要确保学生对小数有一定的理解,否则在预学单中有再多的引导都是对牛彈琴。
二是当预学单发放给学生后,教师需要追踪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学生的反馈与进行的相关检查发现孩子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使预学单发挥应有的作用,引导学生全面有效地认识课程知识,后续的教学将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利用预学单进行总结性学习
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总结,在总结自我的经验的过程中借鉴学习他们好的学习方法。预学单不仅仅是在课前发挥作用,课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在课后开展总结性学习。每一次课程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将学生的预学单收上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档保存,在阶段性学习结束之后,比如期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将预学单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回过头翻阅过去的学习过程的同时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归纳这一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做个人总结并在班级进行分享,学习他人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身的数学学习方式进行不断完善。同时,教师还可以尝试让部分数学学习情况好的学生摆脱预学单,自主进行预习。 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学习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比如,在完成苏教版小学五年级《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内容教学后,可以将前期开展的《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教学中完成的预学单发给学生,让学生回过头去看自己最开始是怎样认识分数的,对比现阶段对分数的概念,更深地去理解分数的相关数学知识。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只有新奇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即将开展的教学兴趣感兴趣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通过进行预学单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提前预知,但又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浅层的知识讲解中,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引导将学生引入一种凭借其目前的知识水平无法解决的状况,但是有迫切地想要去解决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脑中对学习的印象,更好地投入到预习之后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郁海燕.让“预习单”领着学生走进学讲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6(9).
[2]吴文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单编写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文房四宝,2013.
编辑 薄跃华
关键词:预学单;学习印象;教学研究
预习很重要,但是只有有效的预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般来说,有效的预习是教师在综合把握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下开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在对即将开展的数学教学有一定认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预学单对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的意义
只有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才是最深刻的,预习是一个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知识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方法解决问题,产生内在的想学的心理,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印象。而预学单是教师在综合把握学生、教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整理出的预习指南,能有效引导学生开展预习,因此预学单对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有着重要意义。
二、如何充分利用预学单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一)科学合理进行数学预学单设计
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也很容易走神,在学习上表现出明显的健忘,通过预学单的设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能更好地检查学生是否开展了预习。在进行预学单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进行设计,保持预学单难度适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可以适当添加拓展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在预学单中要明确新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尽可能包含所有知识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种类的预学单设计。对于小学五年级数学来说,主要涉及代数、图形、统计、实践运用四个板块的内容,每一个板块学生在预习中需要掌握的东西都不一样,教师需要灵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选用适合的预习方法。
(二)确保预学单保质保量地完成
预学单能否完成是发挥其作用的关键因素,在开展相关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此前有没有接受过预学单形式的预习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完整,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初期可以考虑将预学单安排在数学课堂上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预学单进行预习,在教室学习氛围的影响下触动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当学生开始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后,可以将预习放到课后,同时为了确保预学单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师可以通过班主任与家长进行联系,邀请家长加入到孩子的数学预习中去,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使预学单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对预学单的实用性与效果及时进行检查
检查预学单分为两项,一是当预学单的设计与制作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视角,尊重现阶段学生所具有的认知结构,准确定位教学的出发点,这是为了确保预学单适合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的印象。比如,针对五年级学生展开小数的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教学之前,需要确保学生对小数有一定的理解,否则在预学单中有再多的引导都是对牛彈琴。
二是当预学单发放给学生后,教师需要追踪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学生的反馈与进行的相关检查发现孩子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使预学单发挥应有的作用,引导学生全面有效地认识课程知识,后续的教学将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利用预学单进行总结性学习
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总结,在总结自我的经验的过程中借鉴学习他们好的学习方法。预学单不仅仅是在课前发挥作用,课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在课后开展总结性学习。每一次课程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将学生的预学单收上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档保存,在阶段性学习结束之后,比如期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将预学单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回过头翻阅过去的学习过程的同时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归纳这一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做个人总结并在班级进行分享,学习他人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身的数学学习方式进行不断完善。同时,教师还可以尝试让部分数学学习情况好的学生摆脱预学单,自主进行预习。 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学习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比如,在完成苏教版小学五年级《分数加法和减法》的内容教学后,可以将前期开展的《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教学中完成的预学单发给学生,让学生回过头去看自己最开始是怎样认识分数的,对比现阶段对分数的概念,更深地去理解分数的相关数学知识。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只有新奇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即将开展的教学兴趣感兴趣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通过进行预学单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提前预知,但又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浅层的知识讲解中,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引导将学生引入一种凭借其目前的知识水平无法解决的状况,但是有迫切地想要去解决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脑中对学习的印象,更好地投入到预习之后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郁海燕.让“预习单”领着学生走进学讲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6(9).
[2]吴文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单编写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文房四宝,2013.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