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负压吸引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近两年收治的甲状腺乳腺术后患者为病例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人。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负压吸引的护理方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疼痛率没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效果好,住院时间段,术后积血、感染等引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负压吸引在临床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本研究针对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实施负压吸引专业护理,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切口内负压吸引专业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负压;吸引;护理
甲状腺手术的后,其切口血肿,在切口的下位置积液以及带来切口感染切口,这些都为主要的并发症。在手术中,不仅要给予有效止血,在术后还需要引流,促使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在本文中,将收治的 86 例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甲状腺乳腺手术后患者应用切口内负压吸引专业护理的效果及要点。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甲状腺乳腺手术的患者 86 例,根据患者床号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男性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 28 例,女性患者 58 例。最小年龄 34 周岁,最大年龄 84 周岁,中位年齡(63.42±13.06)周岁。对照组:男性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 28 例,女性患者 57 例。最小年龄 35 周岁,最大年龄 85 周岁,中位年龄(63.43±13.07)周岁。纳入标准:(1)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应用的药物过敏;(2)病案资料不全。2 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并对其生命体征、引流情况予以监测,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负压引流专业护理模式,具体包括:其一,针对患者引流液量、颜色、性质予以观察和记录,一旦发现患者引流液发生异常变化,需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主治医师予以处理 [1]。其二,患者实施负压吸引期间需针对其管道予以保护,避免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在调整体位、下床活动期间造成引流管扭曲、牵拉、折叠、变形等情况,从而降低引流管道非计划性拔管问题发生比例 [2]。其三,加强对患者切口区域的观察,如患者切口区域敷料发生污染,或切口渗液等问题,需立即清洁、消毒后更换敷料,保持患者切口区域无菌与干爽。另外对于部分愈合不良的患者,采用银离子敷料提高其愈合效果,能够防止患者切口发生感染问题 [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引流中的各个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其中,主要观察患者的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程度。同时,还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比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 86 例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引相关数据应用 SPSS 19.0软件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长、疼痛评分数据行 t 检验方式,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积血、感染等引流并发症发生情况行 χ2 检验,采用(n%)表示。差异性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引流相关指标比较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甲状腺乳腺手术引流相关指标数据(见表 1),2 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引流量较少,两者差异明显(P<0.05)。
2.2 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引流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积血 1 例,占比 2.33%;无感染并发症,观察组引流总并发症 1 例,占比 2.33%。对照组积血4例,占比9.30%;感染3例,占比6.98%,对照组引流总并发症7例,占比16.28%。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甲状腺乳腺手术引流并发症情况(χ2=4.0634,P=0.0438),实验组甲状腺乳腺手术后积血、感染等引流并发症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参照组(16.28%),两者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负压吸引是多种手术后治疗措施之一,在负压吸引治疗之中患者极易发生引流管阻塞、引流管脱落、切口血肿、感染等不良事件 [4]。对此,本研究实施负压引流专业化护理模式,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化护理,保障负压引流的通畅性,从而有效避免发生负压吸引不良事件,并提高患者切口愈合效果,患者引流时长得以显著缩短。另外,在实际护理中还需加强负压装置的冲洗和清理工作,因部分患者引流物粘稠度较高,可加大滴入生理盐水的速度和量,以稀释引流液浓度,避免发生引流液黏附现象。对于部分引流液中脓性物质、坏死组织比例较大的患者,极易发生堵管问题,此时需加强护理人员负压吸引护理技术水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其压力水平,引流压力过小会发生堵管,过大又会造成患者异常出血问题。因此,医院需加大护理人员工作技能培养及教育,提高其护理能力及水平,重点加强护理人员负压吸引专业护理理论知识及工作实践培养,以期提高护理人员整体工作能力。经过上文分析,发现观察组的各个指标由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负压吸引在临床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本研究针对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实施负压吸引专业护理,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切口内负压吸引专业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丽丽 . 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负压吸引的护理分析 [J]. 人人健康,2017(16)沿,2016,6(14):63-64.
[2]章琛 .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J]. 医学信息,2016,29(30):186-186.
[3]刘伟锋 . 抗菌药物应用对乳腺甲状腺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研究 [J]. 北方药学,2016,13(5):64-65.
[4]麦智艺,李小艺 . 腹股沟疝修补术与甲状腺疾病手术和乳腺疾病手术 3种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1).
关键词: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负压;吸引;护理
甲状腺手术的后,其切口血肿,在切口的下位置积液以及带来切口感染切口,这些都为主要的并发症。在手术中,不仅要给予有效止血,在术后还需要引流,促使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在本文中,将收治的 86 例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甲状腺乳腺手术后患者应用切口内负压吸引专业护理的效果及要点。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甲状腺乳腺手术的患者 86 例,根据患者床号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男性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 28 例,女性患者 58 例。最小年龄 34 周岁,最大年龄 84 周岁,中位年齡(63.42±13.06)周岁。对照组:男性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 28 例,女性患者 57 例。最小年龄 35 周岁,最大年龄 85 周岁,中位年龄(63.43±13.07)周岁。纳入标准:(1)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应用的药物过敏;(2)病案资料不全。2 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并对其生命体征、引流情况予以监测,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负压引流专业护理模式,具体包括:其一,针对患者引流液量、颜色、性质予以观察和记录,一旦发现患者引流液发生异常变化,需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主治医师予以处理 [1]。其二,患者实施负压吸引期间需针对其管道予以保护,避免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在调整体位、下床活动期间造成引流管扭曲、牵拉、折叠、变形等情况,从而降低引流管道非计划性拔管问题发生比例 [2]。其三,加强对患者切口区域的观察,如患者切口区域敷料发生污染,或切口渗液等问题,需立即清洁、消毒后更换敷料,保持患者切口区域无菌与干爽。另外对于部分愈合不良的患者,采用银离子敷料提高其愈合效果,能够防止患者切口发生感染问题 [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引流中的各个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其中,主要观察患者的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程度。同时,还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比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 86 例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引相关数据应用 SPSS 19.0软件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长、疼痛评分数据行 t 检验方式,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积血、感染等引流并发症发生情况行 χ2 检验,采用(n%)表示。差异性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引流相关指标比较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甲状腺乳腺手术引流相关指标数据(见表 1),2 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引流量较少,两者差异明显(P<0.05)。
2.2 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引流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积血 1 例,占比 2.33%;无感染并发症,观察组引流总并发症 1 例,占比 2.33%。对照组积血4例,占比9.30%;感染3例,占比6.98%,对照组引流总并发症7例,占比16.28%。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甲状腺乳腺手术引流并发症情况(χ2=4.0634,P=0.0438),实验组甲状腺乳腺手术后积血、感染等引流并发症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参照组(16.28%),两者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负压吸引是多种手术后治疗措施之一,在负压吸引治疗之中患者极易发生引流管阻塞、引流管脱落、切口血肿、感染等不良事件 [4]。对此,本研究实施负压引流专业化护理模式,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化护理,保障负压引流的通畅性,从而有效避免发生负压吸引不良事件,并提高患者切口愈合效果,患者引流时长得以显著缩短。另外,在实际护理中还需加强负压装置的冲洗和清理工作,因部分患者引流物粘稠度较高,可加大滴入生理盐水的速度和量,以稀释引流液浓度,避免发生引流液黏附现象。对于部分引流液中脓性物质、坏死组织比例较大的患者,极易发生堵管问题,此时需加强护理人员负压吸引护理技术水平,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其压力水平,引流压力过小会发生堵管,过大又会造成患者异常出血问题。因此,医院需加大护理人员工作技能培养及教育,提高其护理能力及水平,重点加强护理人员负压吸引专业护理理论知识及工作实践培养,以期提高护理人员整体工作能力。经过上文分析,发现观察组的各个指标由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负压吸引在临床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本研究针对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实施负压吸引专业护理,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切口内负压吸引专业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丽丽 . 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负压吸引的护理分析 [J]. 人人健康,2017(16)沿,2016,6(14):63-64.
[2]章琛 .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J]. 医学信息,2016,29(30):186-186.
[3]刘伟锋 . 抗菌药物应用对乳腺甲状腺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研究 [J]. 北方药学,2016,13(5):64-65.
[4]麦智艺,李小艺 . 腹股沟疝修补术与甲状腺疾病手术和乳腺疾病手术 3种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