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经历多年的数字出版尝试和积累后,已经从以“皮书数据库”为核心主打产品的数字出版转型探索阶段,进入到多产品建设、平台建设的发力阶段。6月9日,一款定位于“国别国际问题研究资讯平台”的全新产品——“列国志数据库”(www.lieguozhi.com)发布;6月13日,新版“皮书数据库”(www.pishu.com.cn)正式推出:今年年底前,“集刊数据库”“联民村数据库”等产品也将完成建设或改版,其他的数字产品也在策划中。在内部,内容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即将通过验收投入使用,产品运营发布平台已经开始进行调研和设计。
关于数字出版、互联网等的论述已经宣传得火热,然而无论是思维、理念还是模式,其实都很难直接复制,如何把这些思想真正本土化到本社的数字出版工作中取得实效才是关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专业数字出版领域很早就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笔者主要以“列国志数据库”为例,从专业数字出版产品建设的实际操作层面出发谈一些思考。
产品建设的方式变得更快、更专业
多个数字产品的建设根本不是单一产品建设的简单相加或复制,因为各个产品的形态、内容、用户、功能等都有巨大差异,但又需要从出版社整体战略和布局来考虑,所以数字产品的建设就有其区别于传统出版物生产的特别的管理方式。
1.顶层设计,但不是全盘细节设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业务发展的品牌定位、产品战略、发展规划是统一、明确的。在这个前提下,再来明确每一个产品的定位、目标用户等,结合内容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划,产品的建设不是盲目的。然而这样的产品规划设计并不是要深入到每一个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不是要一次做出一个大而全的设计,产品细枝末节的需求是边做边梳理,统筹安排,实际上受建设经验、用户分析、策划创意等因素影响,产品建设需求在客观上存在不断升华的过程。“列国志数据库”虽有“皮书数据库”建设的成功经验可借鉴,但实际上产品完全不能照搬,所以其从论证到设计开发的过程也是几经周折的,在开发期间也根据实际情况对最初的设计做了很多调整和完善。
2.快速迭代,缩短产品建设周期
我们在产品建设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和把握核心目标,有效控制各种边缘因素的干扰,实现有限目标,尽可能缩短产品的建设周期。之后,会适当调整产品分期建设的方式,采用版本升级的方式。一个产品版本发布后,根据用户反馈和运营分析结果,整理建设中的新想法和未实现的目标,制定计划开发下一版本的产品,从而不断完善产品内容和功能,适应市场和用户,小步快跑,做到产品建设的快速迭代,改变以往产品策划大而全、建设工期动辄1-2年的建设方式。
3.项目制管理,要遵循项目本身的特性
在当前数字出版业务开展和部门职能设置仍在继续探索的阶段,坚持项目制管理是推动数字出版产品建设的有效方式。项目管理是有其科学、成熟的理论体系的,项目制管理就应该去遵循项目这一活动本身的特性,包括特定目标、有限目标、阶段性、有限资源等在内的一些显见的关键点,在操作中其实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划清项目边界,避免项目范围模糊、无意义的扩大;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及时跟踪项目进度和质量,对于部分复杂度高、效益未知的需求,常需要有魄力在进度和需求之间做权衡和取舍;项目也不是人多力量就大,重要的是明确项目成员的责任和分工,既要群策群力,又要主辅结合,“列国志数据库”项目的干系人有近二十人,但核心的项目成员只有五人,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还是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产品策划的理念更回归内容本质、注重用户
当下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可以说热得发烫,数字出版本身就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其特征就注定必须借鉴互联网思维,除了前面说到的快速迭代,这里再列举一二。
1.专注于内容的核心优势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人们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渴求是不变的,知识是具有传承性的,这与其他工业产品有着鲜明的差异。在互联网信息爆炸也同时带来信息泛滥的环境下,出版社要发挥内容优势,就必须始终坚持对优质内容资源的专注,这是出版社的核心优势,也是其在互联网大潮下得以立足的根本。我们策划“列国志数据库”,就是在深入梳理和分析内容资源的基础上,发挥传统品牌优势,构建内容体系,从而有效盘活了优质存量资源,并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出版社只有不断引导和满足用户的深层次阅读需求,策划的产品才会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2.专业产品同样要注重用户体验
相对于大众出版,专业出版产品的用户体验往往会被当做形式化的东西,其实专业出版的用户同时也是大众出版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他们对数字产品使用与其他用户有着相似的感受,实际上专业的用户需要满足更具有专业性、更高层面的用户体验,只是这些需求只有产品策划和设计人员深入的理解用户才能够发掘出来。经过与一线学者用户的沟通和前期调研,我们在“列国志数据库”中为用户提供了保存个性化检索、分类、关注、收藏等的空间,从而避免用户很多无谓的简单重复操作,未来我们还将为用户提供基于学科的知识管理辅助工具。所以用户体验不是形式化,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体验。
3.定制化是必然
为用户提供精准的知识服务是专业数字出版未来的发展目标,也是专业数据库产品区别于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价值所在,因此定制化是必然的趋势和要求。借助日臻成熟的信息技术,功能层面的定制化已经不成问题,关键是内容的定制化,而内容定制化的前提则是内容的标准化、专业化、知识化的组织和提取,需要对专业学科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对内容资源有深入的分析和梳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每个数据库产品背后,都有一大批由相关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等组成的编辑队伍在进行专业化的加工编辑,而出版社数字产品建设在这些方面的巨大投入,往往是用户层面看不到的隐形成本。 产品运营模式向平台化转变
1.数据库从产品模式转向平台模式
出版社从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商甚至是知识服务商转变,专业数据库产品必然要逐步摆脱打包内容卖产品的模式,朝平台模式发展。在用户层面,未来数据库产品给用户提供的不只是一个检索、阅读的工具,而是一个知识管理、服务、交流的平台,运营忠实的用户群体将成为专业出版社的又一核心资源。在内容层面,各家出版社都可以发挥自身在不同领域的特长,构建自成体系而非同质化的数据库产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数据库产品一直在与各专业研究机构进行深入的合作,未来,我们会在横向上寻求与出版单位、其他单位间的合作机会,打破行业间的隔阂,达到互利共赢。
2.力求盈利方式多元化
以往数据库产品销售通常是钱物交易的传统方式,能够延续收益的基本上只有内容的更新费用,而现在我们将力求获得一批忠实的用户群体,并用心经营用户,形成阅读、研究、发布、分享、互动的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将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实现盈利方式的多元化。
出版社的内外部角色都已经在转换
在数字出版产品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内容专业优势,提高了自身在数字产品策划建设、内容整合、产品运营、用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形成了数字出版的创新发展机制,出版社的角色也自然的从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商转换。在产业链中,出版社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眼光与技术提供商等充分、紧密的合作,各方明确分工,除了发挥自身的内容策划、整合等能力外,强化的是项目管理的能力,对系统架构的规划能力,从而能更专注于做擅长的事情,而不是在专业技术开发等不擅长的方面投入过多,收效甚微。出版社边实践边调整,已经实现了角色的转换乃至自身的转型。
透过产品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和投入运行的表象,背后其实是产品和平台建设的机制、产品理念、运营模式、服务模式、营销策略、内部管理、队伍建设甚至出版社自身角色等一系列的转变,这些转变是在不断的探讨、尝试、总结经验、再尝试的基础上实现的。相对于新产品发布来说,这些并不易被外界所关注,而实际上,这些转变的难度更大,个中甘苦也只有出版社自己体会得到,也正是这些转变才会成为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和长远发展的内在持久动力。
(作者单位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关于数字出版、互联网等的论述已经宣传得火热,然而无论是思维、理念还是模式,其实都很难直接复制,如何把这些思想真正本土化到本社的数字出版工作中取得实效才是关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专业数字出版领域很早就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笔者主要以“列国志数据库”为例,从专业数字出版产品建设的实际操作层面出发谈一些思考。
产品建设的方式变得更快、更专业
多个数字产品的建设根本不是单一产品建设的简单相加或复制,因为各个产品的形态、内容、用户、功能等都有巨大差异,但又需要从出版社整体战略和布局来考虑,所以数字产品的建设就有其区别于传统出版物生产的特别的管理方式。
1.顶层设计,但不是全盘细节设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业务发展的品牌定位、产品战略、发展规划是统一、明确的。在这个前提下,再来明确每一个产品的定位、目标用户等,结合内容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策划,产品的建设不是盲目的。然而这样的产品规划设计并不是要深入到每一个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不是要一次做出一个大而全的设计,产品细枝末节的需求是边做边梳理,统筹安排,实际上受建设经验、用户分析、策划创意等因素影响,产品建设需求在客观上存在不断升华的过程。“列国志数据库”虽有“皮书数据库”建设的成功经验可借鉴,但实际上产品完全不能照搬,所以其从论证到设计开发的过程也是几经周折的,在开发期间也根据实际情况对最初的设计做了很多调整和完善。
2.快速迭代,缩短产品建设周期
我们在产品建设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和把握核心目标,有效控制各种边缘因素的干扰,实现有限目标,尽可能缩短产品的建设周期。之后,会适当调整产品分期建设的方式,采用版本升级的方式。一个产品版本发布后,根据用户反馈和运营分析结果,整理建设中的新想法和未实现的目标,制定计划开发下一版本的产品,从而不断完善产品内容和功能,适应市场和用户,小步快跑,做到产品建设的快速迭代,改变以往产品策划大而全、建设工期动辄1-2年的建设方式。
3.项目制管理,要遵循项目本身的特性
在当前数字出版业务开展和部门职能设置仍在继续探索的阶段,坚持项目制管理是推动数字出版产品建设的有效方式。项目管理是有其科学、成熟的理论体系的,项目制管理就应该去遵循项目这一活动本身的特性,包括特定目标、有限目标、阶段性、有限资源等在内的一些显见的关键点,在操作中其实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划清项目边界,避免项目范围模糊、无意义的扩大;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及时跟踪项目进度和质量,对于部分复杂度高、效益未知的需求,常需要有魄力在进度和需求之间做权衡和取舍;项目也不是人多力量就大,重要的是明确项目成员的责任和分工,既要群策群力,又要主辅结合,“列国志数据库”项目的干系人有近二十人,但核心的项目成员只有五人,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还是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产品策划的理念更回归内容本质、注重用户
当下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可以说热得发烫,数字出版本身就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其特征就注定必须借鉴互联网思维,除了前面说到的快速迭代,这里再列举一二。
1.专注于内容的核心优势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人们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渴求是不变的,知识是具有传承性的,这与其他工业产品有着鲜明的差异。在互联网信息爆炸也同时带来信息泛滥的环境下,出版社要发挥内容优势,就必须始终坚持对优质内容资源的专注,这是出版社的核心优势,也是其在互联网大潮下得以立足的根本。我们策划“列国志数据库”,就是在深入梳理和分析内容资源的基础上,发挥传统品牌优势,构建内容体系,从而有效盘活了优质存量资源,并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出版社只有不断引导和满足用户的深层次阅读需求,策划的产品才会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2.专业产品同样要注重用户体验
相对于大众出版,专业出版产品的用户体验往往会被当做形式化的东西,其实专业出版的用户同时也是大众出版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他们对数字产品使用与其他用户有着相似的感受,实际上专业的用户需要满足更具有专业性、更高层面的用户体验,只是这些需求只有产品策划和设计人员深入的理解用户才能够发掘出来。经过与一线学者用户的沟通和前期调研,我们在“列国志数据库”中为用户提供了保存个性化检索、分类、关注、收藏等的空间,从而避免用户很多无谓的简单重复操作,未来我们还将为用户提供基于学科的知识管理辅助工具。所以用户体验不是形式化,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体验。
3.定制化是必然
为用户提供精准的知识服务是专业数字出版未来的发展目标,也是专业数据库产品区别于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价值所在,因此定制化是必然的趋势和要求。借助日臻成熟的信息技术,功能层面的定制化已经不成问题,关键是内容的定制化,而内容定制化的前提则是内容的标准化、专业化、知识化的组织和提取,需要对专业学科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对内容资源有深入的分析和梳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每个数据库产品背后,都有一大批由相关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等组成的编辑队伍在进行专业化的加工编辑,而出版社数字产品建设在这些方面的巨大投入,往往是用户层面看不到的隐形成本。 产品运营模式向平台化转变
1.数据库从产品模式转向平台模式
出版社从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商甚至是知识服务商转变,专业数据库产品必然要逐步摆脱打包内容卖产品的模式,朝平台模式发展。在用户层面,未来数据库产品给用户提供的不只是一个检索、阅读的工具,而是一个知识管理、服务、交流的平台,运营忠实的用户群体将成为专业出版社的又一核心资源。在内容层面,各家出版社都可以发挥自身在不同领域的特长,构建自成体系而非同质化的数据库产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数据库产品一直在与各专业研究机构进行深入的合作,未来,我们会在横向上寻求与出版单位、其他单位间的合作机会,打破行业间的隔阂,达到互利共赢。
2.力求盈利方式多元化
以往数据库产品销售通常是钱物交易的传统方式,能够延续收益的基本上只有内容的更新费用,而现在我们将力求获得一批忠实的用户群体,并用心经营用户,形成阅读、研究、发布、分享、互动的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将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从而实现盈利方式的多元化。
出版社的内外部角色都已经在转换
在数字出版产品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内容专业优势,提高了自身在数字产品策划建设、内容整合、产品运营、用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形成了数字出版的创新发展机制,出版社的角色也自然的从内容提供商向内容服务商转换。在产业链中,出版社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眼光与技术提供商等充分、紧密的合作,各方明确分工,除了发挥自身的内容策划、整合等能力外,强化的是项目管理的能力,对系统架构的规划能力,从而能更专注于做擅长的事情,而不是在专业技术开发等不擅长的方面投入过多,收效甚微。出版社边实践边调整,已经实现了角色的转换乃至自身的转型。
透过产品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和投入运行的表象,背后其实是产品和平台建设的机制、产品理念、运营模式、服务模式、营销策略、内部管理、队伍建设甚至出版社自身角色等一系列的转变,这些转变是在不断的探讨、尝试、总结经验、再尝试的基础上实现的。相对于新产品发布来说,这些并不易被外界所关注,而实际上,这些转变的难度更大,个中甘苦也只有出版社自己体会得到,也正是这些转变才会成为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和长远发展的内在持久动力。
(作者单位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