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7月12日晚10时04分,曾成杰的女儿在微博发布消息:“上午我爸爸已经被执行死刑了,注射死亡。我们连他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一句遗言也没有!现在政府都没通知我们!”
这条微博在网上迅速引发热议,而法院方面“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对犯人执行死刑时,犯人必须跟亲人见面”的回应也被指冷血。因法院在程序方面的瑕疵,将曾成杰案的诸多疑点尤其是资产评估鉴定缺失问题再一次展现在公众面前。
曾成杰,曾用名曾维亮,1958年11月出生,湖南新邵县人,湖南三馆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原湘西吉首三馆房地产联合开发有限公司、湖南三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裁。该公司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最大房地产公司之一,也是吉首市重点工程项目“三馆项目”的开发商。
1986年,年仅三十岁的曾成杰带领50多位老乡到湘西吉首,开始从事房地产业。2004年1月8日,曾成杰注册成立湘西吉首三馆房地产联合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更名为“湖南三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法定代表人。4个月之后,该公司正式获准并开始吉首市三馆工程项目拆迁。
2008年12月,曾成杰因涉嫌集资诈骗被逮捕。2012年2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曾成杰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死刑。
纵观曾成杰案的始末,和浙江吴英案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始于非法集资,资金链断裂后引发群体性事件。
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的“非法集资”案,其实始于2003年6月,当时湘西州委常委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把州图书馆、体育馆、群艺馆、电力宾馆、东方红市场等实行整体开发,简称“三馆项目”。州委州政府下文成立“州三馆整体开发拆迁领导小组”,吉首市委市政府也相继下文成立“吉首市三馆项目开发工程指挥部”。州市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并办公,现场处理“三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拆迁中发生的矛盾。
可以说,曾成杰这个项目一开始就具有高度的政府色彩——地方政府现场办公、机关报宣传、项目负责人据传是高官夫人。这些都得益于曾成杰在湘西苦心经营的人脉。他最初是承建吉首市武装部训练基地的工程,武装部没钱只得延付,曾成杰没有任何怨言。最后,资金运转问题的解决是从他邵阳老家贷款过来。此后,曾成杰先后拿到了吉首诸多政府工程,帮助政府处理了很多难题,承接了烂尾楼,为此他成了当地官员的得力帮手,跟很多官员相熟,比如“三馆工程”的政府负责人正是当年武装部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之一。
而当时湘西州政府报告接连提出州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始终是“千方百计启动民间资金”(2002年州政府“计划草案报告”)、“拓宽融资渠道、激活民间投资”(2003年州政府工作报告)、“引导和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拓展民间资本的融资渠道”(2004年州政府工作报告)。
在此鼓励之下,曾成杰控制下的三馆公司陆续接下多个地产项目,并开始介入经营矿产等。2008年,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及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在行经五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湘西民间借贷步入危机期。当年3月份当地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后,官方对民间借贷不再持鼓励态度。
同样广受质疑的是,曾案尚未开庭时,其资产即已被处置,且处置过程至今未有准确信息出现。但从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其所有资产被打包给湘西当地一家州属国有企业,而该企业又将该资产包分割转让出售,其中卖给另一家省级国有企业的房地产项目为3.3亿元,一家当地上市公司买走的一项资产为1.5亿元,另有矿产项目被以7000多万元的起拍价拍出。
一场持续数年、为政府所默许甚至推动的民间借贷热潮,在遭遇多重因素作用下,陡然变为灾难。在此之下,地方政府应有怎样相应的责任担当?参与其中的企业和企业主该如何担责?法律层面该如何严谨进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政商关系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比在哈佛读博士后还要困难。
但是,正如常言所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政商勾结是魔鬼,企业家应该和法律同行,不要和魔鬼同行。
这条微博在网上迅速引发热议,而法院方面“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对犯人执行死刑时,犯人必须跟亲人见面”的回应也被指冷血。因法院在程序方面的瑕疵,将曾成杰案的诸多疑点尤其是资产评估鉴定缺失问题再一次展现在公众面前。
曾成杰,曾用名曾维亮,1958年11月出生,湖南新邵县人,湖南三馆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原湘西吉首三馆房地产联合开发有限公司、湖南三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裁。该公司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最大房地产公司之一,也是吉首市重点工程项目“三馆项目”的开发商。
1986年,年仅三十岁的曾成杰带领50多位老乡到湘西吉首,开始从事房地产业。2004年1月8日,曾成杰注册成立湘西吉首三馆房地产联合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更名为“湖南三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法定代表人。4个月之后,该公司正式获准并开始吉首市三馆工程项目拆迁。
2008年12月,曾成杰因涉嫌集资诈骗被逮捕。2012年2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曾成杰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死刑。
纵观曾成杰案的始末,和浙江吴英案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始于非法集资,资金链断裂后引发群体性事件。
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的“非法集资”案,其实始于2003年6月,当时湘西州委常委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把州图书馆、体育馆、群艺馆、电力宾馆、东方红市场等实行整体开发,简称“三馆项目”。州委州政府下文成立“州三馆整体开发拆迁领导小组”,吉首市委市政府也相继下文成立“吉首市三馆项目开发工程指挥部”。州市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并办公,现场处理“三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拆迁中发生的矛盾。
可以说,曾成杰这个项目一开始就具有高度的政府色彩——地方政府现场办公、机关报宣传、项目负责人据传是高官夫人。这些都得益于曾成杰在湘西苦心经营的人脉。他最初是承建吉首市武装部训练基地的工程,武装部没钱只得延付,曾成杰没有任何怨言。最后,资金运转问题的解决是从他邵阳老家贷款过来。此后,曾成杰先后拿到了吉首诸多政府工程,帮助政府处理了很多难题,承接了烂尾楼,为此他成了当地官员的得力帮手,跟很多官员相熟,比如“三馆工程”的政府负责人正是当年武装部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之一。
而当时湘西州政府报告接连提出州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始终是“千方百计启动民间资金”(2002年州政府“计划草案报告”)、“拓宽融资渠道、激活民间投资”(2003年州政府工作报告)、“引导和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拓展民间资本的融资渠道”(2004年州政府工作报告)。
在此鼓励之下,曾成杰控制下的三馆公司陆续接下多个地产项目,并开始介入经营矿产等。2008年,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及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在行经五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湘西民间借贷步入危机期。当年3月份当地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后,官方对民间借贷不再持鼓励态度。
同样广受质疑的是,曾案尚未开庭时,其资产即已被处置,且处置过程至今未有准确信息出现。但从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其所有资产被打包给湘西当地一家州属国有企业,而该企业又将该资产包分割转让出售,其中卖给另一家省级国有企业的房地产项目为3.3亿元,一家当地上市公司买走的一项资产为1.5亿元,另有矿产项目被以7000多万元的起拍价拍出。
一场持续数年、为政府所默许甚至推动的民间借贷热潮,在遭遇多重因素作用下,陡然变为灾难。在此之下,地方政府应有怎样相应的责任担当?参与其中的企业和企业主该如何担责?法律层面该如何严谨进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政商关系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比在哈佛读博士后还要困难。
但是,正如常言所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政商勾结是魔鬼,企业家应该和法律同行,不要和魔鬼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