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单元整组教学的概念进行解说,对实施单元整组教学的单元导读课、单元识字课、语言体验课、领悟表达课、单元积累课、单元习作课及单元总结课等七种基本课型进行有详略的介绍,还对单元整组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一一阐述。有取得的成效,也有实践中的困惑。作者在一步步的探索中不断前进,在一点点困惑逐中逐渐成长。
【关键词】单元整组;课型研究;策略;成效
“单元教学”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美新教育运动:学习内容和活动应该是完整的,把教材分割成一课课教,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合作精神培养。20世纪初,“单元教学”传入我国。著名的梁启超“分组比较”教学法——须选文令学生多看,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地讲。20世纪30年代,单元编排教科書《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要旨”中提出,本书每数课成一单元,数单元相互照顾,适合儿童学习心理。
一、何为“单元整组教学”
所谓“单元整组教学”就是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可链接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单元整体设计与教学。“单元整组教学”是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与意识,是基于文本的一种教学方式,“单元整组教学”不等同于“主题式教学”。
二、“单元整组教学”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是以一组教材为基本教学单位,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取舍、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需要有相应的教学策略。
各教研组实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研究探讨制定各个课型的教学实施策略,上完课后集体交流,评议得失,改进教学,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最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视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一)从学期教学目标出发,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之前,从全册书的教学总目标出发,通览教材,明确各单元的训练重点和每一单元在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类课文的特点,设计好教学结构。
(二)以“单元”为单位,理清单元脉络,突出单元重点,细读整组教材,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加强课文整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2.探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这一理念,我采取具体措施如下:
(一)巧妙分组,调动热情。为了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我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把全班53名学生分成13个小组,给组内每个人委以“重任”,组织协调能力最强的为组长,其次为副组长。组员在组长的领导下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分工合作。
(二)明确责任,各负其责。组内每个同学签订责任书,让组内每个同学明确自己的责任。组长肩负领导责任,带领大家学习,协调组员关系,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副组长作好总结,及时汇报。两名助理思想要和小组保持一致,保证自己不掉队。
(三)帮扶有序,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最好的帮最弱的,较强的帮稍弱的,组内互助合作,共同进步。
(四)小组评价,团结向上。我以小组成绩来衡量个人成绩,组内成绩代表个人成绩,个人成绩再好,小组内有一人掉队也得不到表扬。这就要求组员要在真正意义上合作,使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五)确立对手,展开竞争。我让每个组确定自己的对手组,两个小组展开竞争,比认字,比阅读,比感悟,所有能比较的均在对手间展开竞争。
3.抓好课前预习
只要预习落到实处,课堂上就一定能掌握。只要教会了方法,孩子们学得会更好。预习的步骤有:
①标出自然段,读熟课文,至少三遍,前两遍朗读,第三遍可以默读。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作出高水平的批注。(中年级最少3处,高年级5处)
③圈出带有一、二类字的词语。自学一类字,每个一类字一般组三个词,不理解的词查词典
④查阅相关资料,可以了解作者,也可以是文章中所涉及的人、事件、动植物等的有关知识。
4.取得的成效
一是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单元整组教学法,压缩了课本的授课时间,就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学完教材后,学生利用阅读课的时间,读完了《学语文之友》,课余按照教师推荐的书目,另选择一些阅读材料。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我教学生学会了学习语文的方法。
二是学生习作水平得到提高。由于學生课外阅读量大,积累的语言越来越多,受到的感情熏陶越来越深厚,因此,学生思想情感越来越丰富,语言表达越来越流畅,习作水平越来越高,有多名同学的作文获得了各种层次的表彰,还被发表在各级报刊上。从家长满意度来看,在问卷调查中,家长满意度高,很多家长欣喜地写到:自从实行单元整组教学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回家后不再迷恋电视和网络,而是喜欢阅读名著,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关键词】单元整组;课型研究;策略;成效
“单元教学”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美新教育运动:学习内容和活动应该是完整的,把教材分割成一课课教,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合作精神培养。20世纪初,“单元教学”传入我国。著名的梁启超“分组比较”教学法——须选文令学生多看,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地讲。20世纪30年代,单元编排教科書《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要旨”中提出,本书每数课成一单元,数单元相互照顾,适合儿童学习心理。
一、何为“单元整组教学”
所谓“单元整组教学”就是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可链接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单元整体设计与教学。“单元整组教学”是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与意识,是基于文本的一种教学方式,“单元整组教学”不等同于“主题式教学”。
二、“单元整组教学”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是以一组教材为基本教学单位,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取舍、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需要有相应的教学策略。
各教研组实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研究探讨制定各个课型的教学实施策略,上完课后集体交流,评议得失,改进教学,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最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视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一)从学期教学目标出发,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之前,从全册书的教学总目标出发,通览教材,明确各单元的训练重点和每一单元在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类课文的特点,设计好教学结构。
(二)以“单元”为单位,理清单元脉络,突出单元重点,细读整组教材,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加强课文整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2.探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这一理念,我采取具体措施如下:
(一)巧妙分组,调动热情。为了让全班同学都动起来,我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把全班53名学生分成13个小组,给组内每个人委以“重任”,组织协调能力最强的为组长,其次为副组长。组员在组长的领导下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分工合作。
(二)明确责任,各负其责。组内每个同学签订责任书,让组内每个同学明确自己的责任。组长肩负领导责任,带领大家学习,协调组员关系,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副组长作好总结,及时汇报。两名助理思想要和小组保持一致,保证自己不掉队。
(三)帮扶有序,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最好的帮最弱的,较强的帮稍弱的,组内互助合作,共同进步。
(四)小组评价,团结向上。我以小组成绩来衡量个人成绩,组内成绩代表个人成绩,个人成绩再好,小组内有一人掉队也得不到表扬。这就要求组员要在真正意义上合作,使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五)确立对手,展开竞争。我让每个组确定自己的对手组,两个小组展开竞争,比认字,比阅读,比感悟,所有能比较的均在对手间展开竞争。
3.抓好课前预习
只要预习落到实处,课堂上就一定能掌握。只要教会了方法,孩子们学得会更好。预习的步骤有:
①标出自然段,读熟课文,至少三遍,前两遍朗读,第三遍可以默读。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作出高水平的批注。(中年级最少3处,高年级5处)
③圈出带有一、二类字的词语。自学一类字,每个一类字一般组三个词,不理解的词查词典
④查阅相关资料,可以了解作者,也可以是文章中所涉及的人、事件、动植物等的有关知识。
4.取得的成效
一是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单元整组教学法,压缩了课本的授课时间,就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学完教材后,学生利用阅读课的时间,读完了《学语文之友》,课余按照教师推荐的书目,另选择一些阅读材料。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我教学生学会了学习语文的方法。
二是学生习作水平得到提高。由于學生课外阅读量大,积累的语言越来越多,受到的感情熏陶越来越深厚,因此,学生思想情感越来越丰富,语言表达越来越流畅,习作水平越来越高,有多名同学的作文获得了各种层次的表彰,还被发表在各级报刊上。从家长满意度来看,在问卷调查中,家长满意度高,很多家长欣喜地写到:自从实行单元整组教学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回家后不再迷恋电视和网络,而是喜欢阅读名著,感谢学校、感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