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政——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体嵌入”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a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目标指向是圆融共通的。当前,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存在被教育主体性参与不强、其主观能动性缺失等问题。探讨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主体嵌入的关系,有利于我们了解二者在实践过程中的差距,为我们在具体操作中提供理论依托。
  【关键字】传统文化;思政教育;主体嵌入;思政工作
  一、思政教育主体嵌入的内涵
  当前学界将常规的课堂教育的模式称为“第一课堂”,而将“教学计划规定课程之外自愿参加、有组织进行的各类活动”[1]称为“第二课堂”。例如“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党团组织建设、班级社团活动等”[2]就属于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的范畴。不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中都要涉及主体与客体两大因素,首先我们要分清主次,在思政教育中究竟人是主体还是思政教育的理念是主体?从哲学意义出发,“主体”一词在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而客体当然是被认知的“思政教育内容”了。
  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嵌入就是要体现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介入与参与,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政教育中人是认知主体,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部分学者提出了“双主体”的概念,即“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互为主客体,从施教过程看,教育者是主体,教育对象是客体,从受教育过程来看,教育对象是主体,教育者是客体”或“双方都是有意识、有目的、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故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应该成为主体”[3]双主体说在学界的争论中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思政教育也存在着教育与被教育的过程,在第一课堂中,我们可能更多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即教师“主体”学生“客体”,而在教学计划之外的第二课堂中,更多的是强调受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即学生“主体”,教师扮演着一个积极引导的角色。针对思政教育中学生主体行为的缺失,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把“人”找回来。通过诱发式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隐性的、无意识的思政教育方式贯穿始终,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体嵌入
  与思政教育一样,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的主客体间的关系,其实施原理及目的也是相同的,即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融入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当中,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前的“国学热”对于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要比传统的思政内容大得多,如何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嵌入,要结合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来分析问题。
  主体嵌入中的主体指的是作为参与主体本身的学生,这就将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旨定位到以人为中心。嵌入,指的是学生主动的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主体嵌入是通过自觉的接触、学习、接受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最终使得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信仰者和发扬人。要实现这一目的,绝非通过填鸭式、灌输式、教科书式的教学方式能达到的。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导向,而且要研究式的深入自学才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主体嵌入。
  三、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数千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种“温情的敬意”(钱穆先生语),“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4]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当前实际创找出新的时代精神,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习近平同志大力提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实也是当下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落实党的思政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學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5]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民族自信和道路自信,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识大体,顾大局的观念意识。
  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6]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7]从这个意义上讲,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思政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圆融共通的,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实也是在落实思政教育的初衷。
  四、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要求间的差距
  自上世纪80年代“国学热”产生以来,传统文化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近30年的传统文化推广与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各大学纷纷成立国学院,传统典籍出版销售数量屡创新高,以及满足大众口味的“于丹现象”走红都说明了大众对国学的热情。国学虽然与传统文化的范围并不完全重合,但国学热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当然也因此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国学热”更多表现为虚热,例如:重外在,轻内核;重理论,轻实践;不加以区分的追捧等。有学者认为:“过分疯狂的国学热或将蜕变为一种不合时宜的复古主义,或者将聚变为一种狭隘偏执的民族主义”[8],所以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精神来指导国学的自我批判”。此外,社会上的国学热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很好地结合。陈卫平先生也认为社会层面的国学热没有映照在学校教育当中,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大缺失[9]。
  习近平同志曾在多个不同的场合提及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他提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0]習总书记的讲话表达了思政工作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
  传统文化教育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高校内传统文化的教育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例如高校内纷纷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学生兴趣社团(如汉服社、古筝社、文史社)活动精彩纷呈,为传统文化扎根校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现有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在教育层次还不够深入,日后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更多的注重对精神内核的发掘;在汲取与挖掘层面,更多的是教育工作者在行动,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观因素还有待加强。
  总之,传统文化的多元教育路径还可以深入探讨,形式的开展也有很大的很大的开拓空间。
  【参考文献】
  [1]戴玉芳:德育目的刍论[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2]梅鲜:高校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第11页。
  [3]顾钰民:思政教育“双主体说”评析[J]。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8期。
  [4]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5]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
  [7]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年9月27日,第1版。
  [8]赵林:“国学热”的文化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03期,第68页。
  [9]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年第6期,第107页。
  [1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
  作者简介:李章星(1990-)男,广西桂林人,西北政法大学助教,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社会文化史、民族史。
其他文献
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意义也非常重要,为此探讨如何做好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工作是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对多年来从事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检验进行总结,认为做好小学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从严治身,从严执教,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师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最成功的教育是用生命传承生
期刊
【Abstract】As the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intending to develop their own education,different countries begin to adopt education systems from each other。According to
期刊
【摘要】在BBC纪录片越来越受中国群众欢迎时,一部关于中国式教育在英国本地学校实验的纪录片也引发热议。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与英国教育存在诸多不同,经分类对比纪录片中二者差别,可更深入了解两国教育系统差别,进而达到了解两国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BBC;中英教育系统;中国式教育  英国广播公司BBC纪录片记录了一次惊人的經历,这将给英国学生和中国教师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几位经验丰富的汉语教师被派往英国
期刊
【摘要】屏风,顾名思义,就是“屏其风也”。东汉刘熙谓:“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就是说屏风有挡风、遮蔽、隔间的功用,为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的家具。屏风是居室分割与装饰的重要手段,具有富贵吉祥、镇宅驱邪、江山稳固等文化寓意。从古至今,屏风这一传统家具的使用都十分普遍,除去挡风跟屏障两项功能,屏风还具有划分区域、组织空间、引导动线、美化环境等作用。屏风这一陈设品的选择既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职业特征、性格爱好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因此,研究“实践教学”,就应该为学生创设有数学研究价值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探索  一、让课堂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  课堂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变革,当今小学教育侧重生本化理念,所以良好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本人总结了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经验,分析了目前小学思政教育的教学手段以及发展,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感想,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感想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同以往的地理、历史和品德学科既有相同处又存在不同之处,在教学形式上也不同于陈旧的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中班主任是管理学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人选,而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主体的班主任,在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树立一定的法律意识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将法制教育融入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就显得有为重要了。据此,本文在简要介绍中职班主任管理中法制教育运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对如何在管理中渗透法制教育做了详细分析,并结合笔者实际管理情况进行举例。希望对广大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有一定的
期刊
【摘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是现在很多的幼教工作者在幼儿学前教育的时候不懂教育规律,不知如何科学地教育幼儿,现在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教育者过早的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希望孩子可以在起跑线上领先其他人,过分限制孩子的游戏时间,过早规定幼儿的兴趣取向等。这些教育的误区,如果不正确认识,是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本文探讨了这些误区,并针对幼儿教育提出了一些好的方法、意见和建议,供幼儿教育者参考。 
期刊
【摘要】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教育水平的发展是一项重要内容。学前幼儿教育中的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性格以及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目前我国正在对家庭教育模式进行完善与改进,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发展。本文将对我国学前幼儿的家庭教育模式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思考,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时候会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某一角色,结合教学环节的设计来展开教学。本文将以笔者教学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西门豹》为例来谈小语课堂中社会角色置换与介入对课堂氛围的影响。  【关键词】学生;扮演角色;语文课堂;时机要求  一、前言  “角色”原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
期刊